<p class="ql-block">“人生只有一次”,聽到這句話,你會有怎樣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只有一次,容不得太多彎路”,有人為此而焦慮,害怕自己沒有過好這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得意須盡歡”,有人為此而雀躍,及時行樂就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時候,你會看到一些人辛勤工作、努力賺錢,期待財務自由后開啟另一種人生,不幸卻倒在半路,沒有機會重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也會看到有些人及時行樂,從不規劃未來,結果在面對失業、疾病、意外等突發事件時,只能后悔過去太沒有遠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充滿了無常的人生里,我們的規劃有意義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沒有一種人生是沒有遺憾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沖基金創始人、好萊塢電影制片人比爾·帕金斯的<b>《最優解人生》這樣定義:你的人生是你體驗的總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你人生里做的每一件事——你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及一生僅一次的所有體驗——都決定了你是誰。</p> <p class="ql-block"><b>當回顧自己的人生,你體驗的豐富程度將決定你對自己人生充實程度的判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好好規劃的,不是要存多少錢,而是想要獲得哪種體驗。如果沒有這種仔細的規劃,你注定會跟社會上很多人一樣按部就班、隨波逐流地過完一生。</p> <h3>多心理學研究都表明,相比于花錢買物品,將錢花在體驗上能讓我們更加快樂。</h3></br><h3>物質財富剛開始可能令人非常開心,但是它們往往會迅速貶值。</h3></br><h3><strong>相反,體驗帶來的快樂會隨著時間增值,比爾·帕金斯將其稱為“回憶紅利”。</strong></h3></br><h3>大腦里的記憶是我們對未來的投資,能發放紅利并且豐富我們的人生。就像你看到家里有一個人正在做飯,你不必像遇到一個陌生人一樣從頭開始認識這個人,因為你知道這是你愛的人,也知道自己為何愛這個人。</h3></br><h3>你們過往的一切、你們所有的交談及共同的經歷,造就了你對這個人現在的感覺。</h3></br><h3>投資體驗也是如此。當你體驗一件事時,你可以獲得當下的、即時的愉悅,同時也留下日后可以重溫的回憶。</h3></br><h3>可能是聽到一首你很喜歡的歌,可能是聞到一縷熟悉的氣味,或者看到一張老照片,你的記憶突然被啟動,就會重溫某種體驗。</h3></br><h3> <h3><strong>回憶帶來的愉悅可能不及初始體驗的萬分之一,但是,那些回憶造就了現在的你。</strong></h3></br><h3>在很多房子著火的新聞里,我們都會看到人們想要搶出家里的相冊,在這種危機時刻,人們會迅速意識到,財物可以替換,回憶卻是無價的。</h3></br><h3>常常會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曬出“三年前的今天”、“十年前的自己”,大部分存儲圖片的工具都有了這樣的功能,它“拿捏”著你的回憶紅利,引發美好的感覺,讓你禁不住重溫定格在照片里的那些回憶。</h3></br><h3><strong>擁有回憶紅利的前提,是我們首先得創造那些寶貴的經歷。</strong></h3></br><h3>你會不會常常回想一次快樂的出行、一個完美的假期、一些冒險過后的放松?每個人手里的錢都是一樣的,你的100元和我的100元可以交換,但是回憶卻是獨一無二的。</h3></br><h3>你用100元買了一場電影,我的100元買了一餐美食,體驗的不同塑造了我們的不同。</h3></br><h3>花錢買到一項體驗,我們獲得的不止這項體驗本身,還有后續產生的全部紅利。</h3></br><h3> <h3>如果說人生是體驗的總和,那么為了擁有極致的人生,如何才能將你體驗的價值最大化?</h3></br><h3>比爾·帕金斯提出了一種有趣的思考方式:<strong>將人生劃分段落。</strong></h3></br><h3>我們必須承認,所有人的身體狀況都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差,這決定了有些體驗只能在一定的年齡段去獲得。</h3></br><h3>比爾·帕金斯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死亡’無數次。”</h3></br><h3>20歲出頭,身為學生的你“死”了;之后,單身未婚的你“死”了;身為父母、子女尚小的你“死”了……</h3></br><h3><strong>時間推</strong><strong>著我們從一個人生階段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也意味著我們在不斷告別一些人、一些體驗,而這種告別往往是不可預知、無法逆轉的。</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你還記得最后一次和自己的發小聚會是什么時候?最后一次和那個你非常喜歡,但現已作古的老師聊天是什么時候?</h3></br><h3>就算你能記得確切的日期,可能也無法提前預知那將是最后一次。</h3></br><h3>現實生活里,一些體驗可以拖延到未來去實現,比如20多歲時錯失的旅行,30多歲的時候再補上也來得及,但是更多的體驗是錯過了,就難以找回。</h3></br><h3>比如為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職,永不停歇地工作,而一再錯過孩子不能重來的成長。</h3></br><h3>澳大利亞一位照顧臨終病人的護理師,和病人談論“如果人生可以重來”的話題,她發現,最常見的兩種遺憾,<strong>一是沒能勇敢地過一種忠于自己的生活,</strong><strong>而是活在他人的期望里;</strong></h3></br><h3><strong>二是悔恨自己在人生中太多時間都只是一部工作機器,因此錯過了孩子的成長以及陪伴伴侶。</strong></h3></br><h3>意識到自己最終將永遠失去一些東西,我們才會思考自己想要獲得什么。</h3></br><h3><strong>依據不同的人生階段,你可以探索自己期望的人生是怎樣的輪廓。</strong></h3></br><h3>畫一條從現在到80歲的時間線,分成5年或10年的間隔,思考一下你絕對想要達成的關鍵體驗,比如想要一個小孩、想跑馬拉松、爬喜馬拉雅山、買一棟房子、創業、做志愿者、去一家米其林餐廳吃飯、閱讀20本經典小說、帶孩子去旅行等等……</h3></br><h3>你的清單就是你自己對“我是誰”的獨特表達,因為正是你的人生體驗造就了你。</h3></br><h3> <h3>如果你問一個人:你存錢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可能都是“存錢退休”、“防范風險”。</h3></br><h3>有一天我們會老去、會失去賺錢的能力,我們希望老了之后可以獨立、健康地去體驗人生,<strong>但如果為此而錯過了青年、中年才能經歷的事,是不是本末倒置呢?</strong></h3></br><h3>比爾·帕金斯講到朋友保利的例子,50歲的他想要買入中美洲的一處度假屋,跑來問比爾的意見。</h3></br><h3>比爾沒有從房地產投資的角度來分析未來的回報,他只是提醒他,“你計劃多久去住一次?如果住在里面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想常住那里,計劃在那里度過一些很棒的假期,培養與孩子的感情,和親友留下一些獨一無二的時刻,那么這將是世界上最棒的一筆交易。”</h3></br><h3>“但是,如果買下來之后,把它放在那里什么都不做,這只是你無數可選投資中的一種,無關緊要。”</h3></br><h3>從投資體驗的角度來看,許多決策都會變得清晰。</h3></br><h3> <p class="ql-block">《唐頓莊園》里的管家卡森說過一句充滿智慧的話:<b>“人生就是不斷收集回憶的過程,最終能陪伴我們的也只有回憶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可能擁有很多別人也擁有的東西,但唯有體驗與回憶,是讓你“成為你”的唯一方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称多县|
民权县|
耒阳市|
高碑店市|
思茅市|
图片|
梨树县|
柯坪县|
龙井市|
金堂县|
石泉县|
黔西|
四子王旗|
洞口县|
虞城县|
汕尾市|
电白县|
佛冈县|
沐川县|
古蔺县|
霞浦县|
衡阳市|
富锦市|
公主岭市|
阳泉市|
喀喇|
繁峙县|
汽车|
会宁县|
思茅市|
平顶山市|
高安市|
葫芦岛市|
鸡泽县|
玉树县|
昌宁县|
临武县|
孟连|
开平市|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