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八千里路云和月—用照片記錄藏區騎行的那些日子(二)

風影

<p class="ql-block">D8、5月9日 </p><p class="ql-block">紅龍鄉—理塘—禾尼鄉</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87.5公里</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的早晨,氣溫低到個位數,陽光被東山阻隔,冽風迎面吹來入懷入骨,仿佛又回到冬季;明月高掛中天,依稀看到嫦娥舒展廣袖。</p> <p class="ql-block">白房子處就是無名埡口,預示著今天六公里的爬坡即將結束,放坡21公里到達理塘隧道。</p> <p class="ql-block">挖蟲草的藏族大嫂,禁不住寒天冽風,也裹上厚厚的棉襖。</p> <p class="ql-block">穿過隧道,放坡六公里到達理塘。</p> <p class="ql-block">理塘—“勒通”意為銅鏡般廣闊的壩子,得名于廣袤無垠的毛埡草原。理塘這座世界第一高城,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東眥雅江,南鄰木里、稻城、鄉城縣,西接巴塘,北接白玉、新龍縣。</p><p class="ql-block">要去稻城亞丁游玩的友友,可以把行李寄存在理塘客棧,坐公交或者拼車去稻城亞丁,門票可在微信公眾號購買。有能力的友友還可以輕裝轉一轉格聶神山。</p><p class="ql-block">理塘不但有與諾爾蓋大草原相媲美的毛埡大草原、格聶神山、無量河更有明僧輩出的厚重歷史;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轉世就在理塘。</p><p class="ql-block">潔白的仙鶴啊,</p><p class="ql-block">請借我一雙翅膀,</p><p class="ql-block">不去飛遙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只到理塘……</p><p class="ql-block">后來,高僧們在理塘找到并認定六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格桑嘉措。</p><p class="ql-block">倉央嘉措出生在山南錯那,一生沒有去過理塘,但他的內心始終魂牽著這座天空之城,只因為那里誕生了他鐘愛的女子,也埋葬著他心怡的菇涼—桑吉卓瑪,只因為那是她的理塘,更是他的理塘。</p> <p class="ql-block">五月,毛埡大草原還沒有從隆冬中蘇醒,河谷山坡一抹金黃,草原的姹紫嫣紅,只帶春風送春雨。</p><p class="ql-block">一路陪伴是幽黃的山谷、半坡的牛羊,偶爾也有幾只土撥鼠鳴叫著從車旁跳過,隊友說:只要有火腿腸,它也可以翹首弄資,任你拍照,不知真假?</p> <p class="ql-block">無量河從草原中部蜿蜒穿過,孕育著這青山綠野,養育這方生靈。</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空曠的草原,風如約而至,逆風騎行,配速10公里左右,下午四點左右風變的有點狂躁,最后的12公里+最后一個大坡有種登不上去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D9、5月10日</p><p class="ql-block">禾尼鄉—海子山—德達鄉—巴塘</p><p class="ql-block">全程117公里。禾尼鄉出發22公里到達毛埡村,然后是12公路爬坡到海子山埡口,再放坡83公里到巴塘。</p> <p class="ql-block">路和無量河在毛埡大草原上蜿蜒 ,延伸至大山深處。</p> <p class="ql-block">理塘說他是弦子的故里,巴塘說他是弦子的發祥地,我個人的愚見:弦子就是生活在毛埡大草原上的康巴藏民,在游牧之余創建的自娛自樂的歌舞,輩輩相傳,逐漸豐富完善,它就成長在這個區域,不分理塘和巴塘。</p> <p class="ql-block">過標志進入巴塘地界。</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甲居藏寨。</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在尋找毛埡之眼,一直到海子山埡口前,她都沒有展露她的容顏,難道說圖片中的冰壺就是傳說中的毛埡之眼?我有點不信,看官,你見到過毛埡之眼嗎?</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驢群里口口相傳的姊妹湖,我們騎行到達時,太陽公公躲進云層,雙姐妹羞色的舒袖拂面,沒有看到雪山圣湖的曠世奇景,也許就是緣分未到吧!</p><p class="ql-block">戶外徒步也好,騎行也吧,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實屬正常,完美只是想象,就像人生,不是錯過這一站,就是誤了那班車,能趕正點的那是奇人!</p> <p class="ql-block">從姊妹湖到德達鄉是23公里的放坡路,路在整修,悲催的是23公里的路面全部破損掉,大坑連著小坑,小坑連著深深的車轍,單車的減震好像不起作用,一路下來塵土飛揚,屁股蛋蛋一路哀鳴,慶幸的是沒有扎胎、爆胎。從德達鄉到巴塘是起伏下坡路。</p><p class="ql-block">巴塘: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接理塘,南連得榮,西隔金山江與西藏的芒康、鹽井、貢覺和云南的德欽相望,北與白玉交界,面積8186平方公里;地處橫斷山脈北端,金沙江東岸的河谷地帶,橫斷山脈縱貫全境,地形隨金沙江走向由北向南傾斜,并呈現北高南低東高西低之狀。受海拔、南北走向的山脈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呈現冬暖、春干、夏涼、秋淋的氣候特征。</p><p class="ql-block">巴塘是多民族聚集區,藏民居多,高達百分之九十六之多。</p><p class="ql-block">信仰:藏傳佛教。</p> <p class="ql-block">D10、5月11日</p><p class="ql-block">巴塘休整,調試單車,補充裝備。</p> <p class="ql-block">D11、5月12日</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103公里</p><p class="ql-block">巴塘—海通兵站—芒康</p> <p class="ql-block">經過一天的休整,滿血復活,出巴塘沿金沙江順江而下向芒康進發。</p> <p class="ql-block">在建中的金沙江水電站。</p> <p class="ql-block">入藏第一村,網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網紅打卡點—金沙江大橋,過了金沙江大橋進入西藏轄區。</p> <p class="ql-block">自由玩耍的藏香豬。</p> <p class="ql-block">過了金沙江大橋進入爬坡模式,金沙江大橋到海通兵站長距離慢坡爬升,海通兵站到宗拉山埡口16公里 是急上坡,難度與折多山差不多,然后放坡6公里到達芒康,入住吉祥賓館。</p><p class="ql-block">芒康:藏語為“善妙地域”。</p><p class="ql-block">芒康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昌都市最東端;東與四川省巴塘縣,南與云南省德欽縣毗鄰,西與左貢縣、察雅縣相接,總面積為1.16萬平方公里;芒康是川、滇、藏三省交界處,滇藏G214在芒康與川藏G318交匯。</p><p class="ql-block">芒康是藏族、漢族、納西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聚集區,其中藏族高達98%。</p><p class="ql-block">信仰:藏傳佛教,僅鹽井一帶信仰天主教,并建有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海拔:4317米,橫斷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p><p class="ql-block">氣候:屬于高原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濕潤,冬季寒冷干燥。</p><p class="ql-block">主要河流:金沙江、瀾滄江。</p><p class="ql-block">主要湖泊:莽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12、5月13日</p><p class="ql-block">芒康—拉烏山—如美鎮—覺巴山—登巴村</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85公里,需要翻越拉烏山埡口(11.7公里海拔上升500米)、覺巴山埡口(24.3公里海拔上升1331米),兩次放坡都是坡陡彎急沒有護欄且路況差,路過村莊時不時有狗騷擾,哎!又是苦逼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出門就是爬坡,芒康的昨夜不知什么時間漂的小雨,山坡的草尖上稀疏的掛滿銀白,回望芒康,高原上的小城還沉侵在周公的夢中吧,早行的驢驢子們已在半山。</p> <p class="ql-block">路在山坡與溝壑間婉轉,畫出優美的曲線,行進在其間汽車、摩托車和騎單車紅男綠女像跳動的音符,給早春的高原山谷平添幾分生機活力。</p> <p class="ql-block">金烏躍出東海,鉆出云層,終于爬上東山,帶著光和熱再造云的魔幻。</p> <p class="ql-block">到達拉烏山埡口,完成了11.7公里的爬坡</p> <p class="ql-block">36.3公里的放坡到如美小鎮。</p><p class="ql-block">如美小鎮如它的名字一樣美麗,瀾滄江穿鎮而過,像是鑲嵌在荒涼的瀾滄江兩岸的綠色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在如美小鎮吃過午飯,轉瞬進入爬坡模式。翻越拉烏山體力透支的驢友有的選擇了搭車,有的選擇推車上山,就連年輕少壯的驢子也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橋的一端是覺巴山隧道,穿過隧道到登巴村能節省10多公里的爬坡路,因隧道整修,處于封閉狀態。隧道之上的山路因缺乏整修,被大貨車輾軋的面目全非,部分路段變成機耕路,機動車駛過,塵土飛揚,麻蛋!這是要累傻人的節奏?</p> <p class="ql-block">登覺巴山不要回望起點,心里就不會有障礙,低著頭干就完了,管他起點在哪,我們眼里只有終點。</p> <p class="ql-block">放坡到達登巴村,完成幾天的騎行。</p> <p class="ql-block">D13、5月14日</p><p class="ql-block">登巴村—容許兵站—東達山埡口—左貢縣</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73.5公里,難點是從登巴村到東達山埡口38.5公里的爬坡,部分路段坡度較大,一公里上升100米</p> <p class="ql-block">出登巴村,路在山谷中蜿蜒上行,山谷兩側也有灌木,但并不蒼蔥茂密,溝邊偶爾能看到巖羊下山飲水,一直到容許兵站,景色一般。冷是今天的主題,抓絨褲、羽絨服、厚厚的手套一并用上,也擋不住風寒的侵襲。</p> <p class="ql-block">過了容許兵站一路上行,山谷漸漸退出綠色,道旁沒有村落,山谷中也很少見到高原特有的生靈—牦牛,仿佛進入蠻荒的外星世界。</p><p class="ql-block">過了容許兵站沒有路餐點,路糧只能在容許兵站補充。</p> <p class="ql-block">即將到達東達山埡口時,我和隊友也體會一把推車的感覺,其實推車并不輕松,只是騎不動的無奈之舉。高原騎行不是網紅打卡,不但要具備克堅攻難斗志,更要有翻山越嶺的體力和耐力。</p> <p class="ql-block">埡口塔形標志,前來打卡的人絡繹不絕,單車騎行的、摩托車發燒友、私家車自駕的,自覺不自覺的排起長隊,自覺的咔嚓一張就走,把時間留給在冷風中等待的靚男倩女,不自覺的在擺各種并不優雅姿勢,總感意猶未盡。</p> <p class="ql-block">埡口開始下東達山,很多拐彎處的路被大貨車輾軋的很爛,放坡28公里,要多加小心。</p> <p class="ql-block">最后4公里起伏到縣城,入住左貢邛崍賓館。</p> <p class="ql-block">D14、5月15日</p><p class="ql-block">昨夜的雨夾雪,今天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仰望天空,云層均勻密布,沒有要停下來的跡象,毅然決定在左貢休整。</p> <p class="ql-block">左貢: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東部,北靠察雅,東依芒康,南接云南德欽,西與察隅、八宿相連,面積11707平方公里。怒江、瀾滄江、玉曲河由北向南成“川”型縱貫全境奔流而下,行成三種不同的河谷地貌。夏季降雨集中,雨量充沛,冬、春季干燥寒冷。轄區以藏族為主,漢族次之,兼有個別少數民族。</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小城格外清新,玉曲河穿城而過,縣城依河傍山,突顯小城的優美靈秀。街道寬敞明亮,清秀而雅靜,街道兩旁的建筑,高原紅與純白勾畫出藏居風情,隱隱約約透出現代城市氣息。</p> <p class="ql-block">D15、5月16日</p><p class="ql-block">左貢—田妥鎮—邦達鎮</p><p class="ql-block">左貢到邦達鎮104公里,午餐在田妥村,全程緩坡上升起伏路,百多公里的路程,海拔上升只有300米左右,如果美玉鄉到邦達沒有遇上逆風,應該是輕松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每天出發都要拍個照,每天都是一個姿勢,向前!向上!我們所向披靡!</p><p class="ql-block">矣!走了大半程啦,也該介紹一下我的隊友啦!照片中,我的左手邊是來自淄博的木木森大哥 ,現年64歲,性格溫和,平易近人,他完成川藏線因有事拉薩返程啦;右手邊是來自西安的高飛,現定居深圳,現年42歲,性格有點內向,一路言語不多,偶爾幽默一下,體力和耐力超強 ,爬坡速度快,放坡技術更是了得;曾經騎過滇藏G214線,他本次的騎行規劃他是從深圳—成都—林芝—珠峰大本營—拉薩—西寧,言談中還不止這些,好像是穿過蒙古高原,終點是北京。也許是林芝去珠峰那段路不通,也許是四人的小分隊太和諧,他放棄了騎行珠峰大本營的計劃,選擇與我們一路同行,后來他把終點選擇在西安,因為我有事從格爾木退出,聽華仔說他倆到了西寧,再后來就沒有了他的確切信息;最右邊的是來自淄博的華仔,和木木哥是同鄉,在淄博就像識,年齡小我一歲,應該說他是我摩拜的大神,有多年獨自騎行的經歷,騎行的線路具體不詳,單單就這一次騎行,他是淄博—上海—成都—拉薩—西寧—淄博完美的畫了一個圈;對單車的維護、保養有獨特的見解,人車合一是他行穩走遠的密碼,膜拜、贊嘆之余也學到很多東西。性格開朗,酷愛攝影,小米手機欺騙了他的眼睛,呵呵!這是我的愚見!</p> <p class="ql-block">左貢的清晨 ,雨終于停下腳步,云還在留戀這片圣土,在小城上空、在山頂久久不肯散去。云霧托起的遠山雪峰,在光影里美輪美幻。</p> <p class="ql-block">玉曲河沒有金沙江、瀾滄江那樣的霸氣渾厚,咄咄逼人,就像她的名字曲曲彎彎,溫柔祥和,隨光的強弱不斷的變換著色彩,襯托高山的巍峨,藍天的高遠,云的夢幻。</p> <p class="ql-block">玉曲河邊又見巖羊身影。</p> <p class="ql-block">山重重,水灣灣一路相隨,光影如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沖出山谷,映入眼簾的是周山環抱的谷地草原,玉曲河不在受山的夾持,變的寬闊溫柔。美麗的邦達小鎮就坐落在雪山環抱的草原上。</p><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邦達鎮,大風如約而至,只是它比我們來得晚一些,可就苦了后隊的驢驢子們啦。</p><p class="ql-block">當晚入住邦達鎮鑫源賓館,這家賓館在川藏線上服務最好,菜品最佳,為和藹的小廚師點贊。</p> <p class="ql-block">D16、5月17日</p><p class="ql-block">邦達—業拉山—怒江72拐—瓦達村—八宿</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97公里,從邦達鎮到業拉山埡口13公里是連續上坡路,海拔上升542米,接著下怒江72拐,拐彎處都是大坑小坑的破損的水泥路,放坡需倍加小心,過了怒江大橋開始就是上升的起伏路,從怒江大橋到達瓦村海拔在2750米左右起伏,達瓦村到八宿海拔在2830左右起伏,離八宿最后兩公里海拔上升到3200米。</p> <p class="ql-block">邦達鎮是國道318線與214線交匯處,交匯點左側業拉山方向國道318線,右側玉曲方向國道214線。</p><p class="ql-block">離開邦達小鎮,出門就爬坡,連續的上坡,一起出發的隊伍拉開了長長的距離。</p> <p class="ql-block">回望重山環抱的邦達小鎮,身后的玉曲河,像少女飄舞的水袖,在邦達草原上蜿蜒,把小鎮襯托的更加靈秀。</p> <p class="ql-block">還是這幾個家伙先期到達業拉山埡口,先留影后放坡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云霧中若隱若現的業拉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大貨車師傅談拐色變,自駕的紅男綠女望而生畏的怒江72拐。國道318線,在陡峭的業拉山坡上畫出的之字型曲線。</p> <p class="ql-block">遠窮處,山坳中綠野茵茵處,便是同尼村,午餐就在同尼村正宗川味飯店。</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繼續放坡57公里到達怒江大橋,到此打卡的絡繹不絕,因為怒江大橋承載著太多太多讓人淚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怒江大橋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境內公路橋,是川藏公路的重要要道。照片中的是第三代鋼筋水泥新橋,2018年建成通車。</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這是第一帶鋼架便橋,1953年建成,橋長87米,高40米。1954年川藏公路通車,筑路部隊用水泥橋墩對鋼架橋進行加固。</p> <p class="ql-block">這是第二帶怒江大橋,1972年在原來的便橋旁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水泥拱橋,一直使用到2013年12月,同年12月,為確保大橋的安全通行,在原拱橋上以橋背橋的方式,建設一座鋼架橋。一帶、二代大橋,單向通車,限速5公里,過往的車輛、行人不允許停留,不允許拍照,武警戰士24小時駐守,可見他對川藏公路的重要性。2018年第三代大橋建成通車后,這一切都成為歷史。原來的便橋已拆除,但留下一座水泥橋墩沒有拆除。</p><p class="ql-block">關于橋墩背后的故事版本很多,近一段時間我查閱大量資料關于川藏公路、怒江大橋、矗立在第二帶和第三代大橋之間未被拆除的橋墩,有視頻,有文字記載,有訪談……,把這些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綱以及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川藏公路:1950年4月,11萬藏漢軍民筑路員工,克服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夸怒江攀橫斷,含辛茹苦,餐風臥雪,齊心協力征服重重天險,于1954年11月完成通車,三千志士為此英勇捐軀。單就二郎山險段就有七位軍人為它獻出生命。</p><p class="ql-block">2、怒江大橋:是在怒江大峽谷上游與冷曲河交匯處修建的一座夸江大橋 ,擔任修橋任務的是十八軍五十四師工兵五團,1953年建成。筑橋官兵,在有江無岸,波濤滾滾,峭壁千尺的怒江之上 ,用軟梯懸掛,鐵錘鋼釬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爆破組的某連某排30余名官兵,幾乎全部堽難,排長在大橋落成典禮頒獎儀式后,胸帶大紅花縱身跳入滾滾怒江之中,去追尋他的戰友們。</p><p class="ql-block">3、橋墩背后的故事:1954年11月,川藏公路全線通車,筑路官兵為橋墩水泥加固時,擔任技術監測的工兵五團戰士劉繼春,因過度勞累,不幸掉入正在澆灌的水泥漿中,當時使用的是蘇聯援助的速凝水泥,發現他時,援救已為時已晚,澆筑官兵含淚將其永久的留在橋墩中。它就是一座無字的豐碑,永遠的記錄著筑路英雄的亙古壯舉。在通過一帶、二代、三代大橋的司機師傅們,都會鳴笛告慰英靈,代代相傳;還有的拿出煙酒、水果、飲料礦泉水堆在尼瑪堆上,擺放在三代大橋的護欄上,行成一道風景。</p><p class="ql-block">我騎行到此,凝視無字豐碑,莊重地行個軍禮。</p><p class="ql-block">致敬先烈!</p><p class="ql-block">致敬崢嶸歲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過怒江大橋,沿冷曲河一路起伏上升到瓦達村。綠色點亮山谷,給荒涼的周山注入升級活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達八宿縣城,入住八宿云中賓館。</p> <p class="ql-block">D17、5月18日</p><p class="ql-block">八宿—安久拉山—然烏鎮</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90公里</p> <p class="ql-block">陽光初照,彩云漫過雪山穹頂,八宿迎來明媚的早晨,我們整裝香然烏進發。</p> <p class="ql-block">又見炊煙裊裊,又見青稞碧綠,幾片盛開的油菜花點綴在綠野之間,池邊柳樹垂下絲絳在微風中搖曳,鳥兒鳴唱在稍頭,掙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一幅醉美的田園風光畫卷,高原深谷中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冷曲河爬過八宿,失去原來的狂躁,溫柔的像飄舞的絲帶,婉轉向上,去尋找她的源。</p> <p class="ql-block">這些哥們真有范,在馬路上列隊向前,任憑司機師傅按坡喇叭,仍然悠哉悠哉!這是它們的領地、它們的家、它們的路。</p> <p class="ql-block">八宿到安久拉埡口,一路緩坡上升,長長的路,長長的坡,好像不撞雪山不轉彎,而每次的轉彎都是迎接下一個長長的坡。</p><p class="ql-block">騎行并不寂寞,雪山一路相隨,藍天白云相伴,有座座藏寨村落,有樹木青稞,有片片草場,有高原牦牛,有溪流潺潺從身旁流過。</p> <p class="ql-block">屬于伯舒拉嶺山脈的安久拉山埡口,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翻過埡口就是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安久拉山埡口與眾多名山大川的埡口不同,沒有陡峭起伏,沒有壁立千仞,平緩的出奇。</p> <p class="ql-block">放坡下山,單車賽摩托。</p> <p class="ql-block">大山背后的冰舌伸向谷底,流水將其攔腰斬斷,一個字奇。</p> <p class="ql-block">雪山的壯美巍峨,時常令我駐足凝視,總想把她永久定格在記憶中。</p> <p class="ql-block">轉出背陰路段,上坡到達西坡山谷,狹窄的公路一邊是令人不寒而粟的深谷,一邊是松動的隨時都有可能墜落石塊的峭壁,先人們在最危險路段依山修建棚洞以防落石傷人,這就是然烏走廊。棚洞頂冰水滴答,棚洞下面的路因失修變的坑坑洼洼,濕滑泥濘,在棚洞里騎行要多加小心,遇到大車經過,最好推行。出棚洞不久便到達靜臥在安久拉山麓下的然烏小鎮,入住八宿鑫雅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推開門窗,闖入眼簾的是碧綠的然烏湖以及湖邊的雪山盛景。離晚飯還有一段時間,我和隊友商議輕車簡從去領略夕陽下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藏語稱然烏錯,尸體堆積在一起的湖。據傳,在然烏湖里住著一頭水牛,岸上住著一頭黃牛,兩頭牛都認為自己才是這塊領地的主人,經常在一起較量,到死也沒有分出勝負,牛死以后,尸體化作湖邊的險峰和高山,尸體堆積的湖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上湖、中湖和下湖,上湖與中湖有一塊綠地鑲嵌其中,綠地隨湖水盈虧而變化,我們到達的時候綠地中已有自駕的友友在此搭起營帳,湖邊游客三三兩兩,有的在散步,更多的是拍照留影。然烏鎮坐落在中湖和下湖之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商丘市| 平谷区| 滦南县| 平乐县| 抚宁县| 南投县| 廉江市| 平谷区| 新源县| 昌江| 古交市| 舞阳县| 靖西县| 新乐市| 寿宁县| 扶绥县| 利川市| 灌云县| 新绛县| 禄劝| 织金县| 勐海县| 常宁市| 凌海市| 中卫市| 松潘县| 定远县| 隆尧县| 宜宾县| 太湖县| 南投县| 句容市| 墨玉县| 峡江县| 康保县| 平江县| 怀仁县| 博白县| 兴城市|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