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鋼城區四好農村路擘畫全區鄉村產業振興新畫卷</p> <p class="ql-block">近日,濟南市鋼城區九龍山旅游路以獨特的自然稟賦,良好的生態環境,高效的通達能力等優勢,高質量引領鄉村產業集群快速發展,7月份成功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候選作品。</p> <p class="ql-block">近年來,鋼城區堅持“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人”為目標,在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過程中深耕細作,積極探索農村公路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農村公路與旅游開發、產業振興、平安出行深度融合,讓四好農村路成為改善群眾出行、提升生活品質、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農村公路與旅游開發深度融合,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堅持把鄉村旅游路建設作為推動全區旅游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深入挖掘整合沿線生態、產業、資源,包裝策劃鄉村旅游路建設項目4條73公里,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效統一。“道路+生態”提升生態效益。堅持以鄉村公路為載體,覆蓋全區重點景區、主要林場、美麗鄉村,全域規劃鄉村旅游道路,著力打造系列“醉美”生態廊道,形成鋼城生態旅游空間新格局。建設寄母山林場旅游路,打造“醉美”森林氧吧之路,拉動沿線桑園等11個村近萬人的產業發展,助力“花開辛莊”文旅項目做大做強。建設冠世桃花源旅游路,打造“醉美”賞桃線路,在全面提升冠世桃花源景區的同時,拉動沿線南金水河等9個村7000余人的旅游產業發展。升級改造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路,打造“醉美”棋山田園風光路,拉動棋山觀等沿線28個村1.1萬人的鄉村旅游發展?!暗缆?融資”提升社會效益。為保證鄉村道路項目順利實施,破解資金不足難題,鋼城區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有效利用長周期低成本貸款投入農村公路建設,探索政企銀融資新模式。民生實業公司作為全區道路建設主體,通過與農發行融資的方式解決道路建設資金問題。區交通、區財政、區國資等部門聯合對區管理的縣道、市政道路及重要道路設施的資產進行全面評估,將資產的建設、維護、經營、管理等權限移交給民生實業公司。民生實業公司履行區交通投資公司平臺的工作任務,實行獨立經營、自主核算。區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項目建設的協調調度以及對上道路專項獎補資金的爭取,區財政、區國資及區審計部門負責對項目造價實施監督。一期融資3.6億元用于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交通基礎保障?!暗缆?項目”提升經濟效益。公路通,項目興。借助于便捷的鄉村道路體系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批采摘、民宿、露營等項目先后落地,游客數量逐步攀升,帶動了沿線村民的經濟收入。引進一二三產融合的山鄉?花雨瀾山項目,以生態農業種植為基礎,充分發揮鄉村振興資源優勢,依托瀾頭村及周邊村落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開展生態觀光、農業采摘、科普研學和鄉創實踐,實現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的完美融合,讓“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資源變資產、產品變禮品”成為現實。引進齊魯源?不覺曉露營基地,集山、水、鄉村、特色農業等多種要素于一體,把露營業態和鄉村采摘游等嫁接起來,輻射帶動鄉村游、民宿等產業。自5月21日開業至今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營收近15萬元,全網視頻播放量超10萬,成為周邊群眾休閑度假的熱門選擇。</p> <p class="ql-block">——農村公路與產業振興深度融合,強力助推富民強村。道路通,百業興。一條條竣工通車的城鄉主干道路,構筑起鋼城“五縱五橫一環”的交通主體框架;一條條鄉村道路,銜接城鄉,輻射全境。鄉村路網結構的改善,讓農村群眾更好更公平享受交通均等化服務,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也成為造福百姓、富民強村的“大動脈”。盤活沿線優勢資源。鋼城區大力實施道路“白改黑”工程,打通邊遠鄉村產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去年完成20個行政村“白改黑”項目,總面積32萬平方米。今年積極對上爭取“四好農村路”各類獎補資金,新列農村公路新改建項目11條30公里。依托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憑借村莊優勢資源,按照“靠山吃山、宜林則林、宜養則養”的原則,充分挖掘資源潛能,發展壯大個體經濟和集體經濟。激活鄉村產業能量。我區部分區域山高林密,動植物名類繁多,集山水林田湖草鳥于一身,通過修建道路,將各個景點進行串聯,一體進行綜合開發。九龍山旅游路把古墩、孫家莊、柳橋峪等10余個村串珠成鏈,形成集生態環境、特色民宿、農家樂、農副產品推介、吳家大院、知青大院、劉家老宅、百年梨園、千年流蘇等景點于一體的觀光旅游線路,吸引大量周邊群眾。以交通基礎設施的提升為支撐,全區舉辦了顏莊梨花節、汶源桃花節、辛莊海棠節等特色賞花活動,曾經荒蕪的鄉村因道路暢通日益成為網紅打卡地,沿線大棚產業興起,民宿應運而生,游客數量劇增,快速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和鄉村產業振興。造福一方百姓。環繞全區四個街道和兩個功能區,暢通農村道路解決了偏遠山區群眾出行、農作物運輸等問題,城鄉實現互聯互通,農民種植的各類農產品通過寬闊的鄉村道路銷往各地,提高了轄區20余萬群眾的家庭收入。柳橋峪村、趙家泉村、黃家洼村等村莊在修好的鄉村道路兩邊,新建上百個蔬菜大棚,借助旅游路,大棚種植的各類蔬菜、水果更便利地端上城鄉居民餐桌。</p> <p class="ql-block">——農村公路與平安出行深度融合,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建管養一體化運營。按照“政府主導、社會監督、市場化養護”的原則,將群眾滿意度、養護質量作為衡量標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組織模式。為提高綠化苗木的成活率,嚴把綠化設計、苗木選擇、種植土更換、澆水養護四個環節,對綠化工作進行全流程跟蹤指導,全方位督導落實,確保綠化完工即見效果、出形象。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區、街道、村三級“路長制”,一路一長、條塊結合、各負其責,實現路路“有人管、有人護”。小投入轉化大平安。以辛莊街道為試點,探索具有鋼城特色的交通安全治理新路徑,以道路治理小投入換來群眾出行大平安。投入36.8萬元對辛莊街道苗里路、國防路、341國道等線路進行安防設施安裝,增設“路口衛士”、減速帶+黃閃燈、村莊指示牌、來車提醒裝置等設備。截至目前,新建“路口衛士”10個、“三必上”路口85個、電子屏+語音提醒10個,有效降低群眾出行安全隱患。量身裁定特色公交。路修到哪兒,公交就通到哪兒,讓群眾實現出行自由。鋼城區結合實際,按照織密公交覆蓋面,拓展公交運營班次和線路的公交優化目標。根據群眾出行需要,區內公交增車輛、加班次、延時間,公交線路延伸至偏遠村居,保證群眾出行無憂。同時開通校園公交、趕集公交等特色公交線路,滿足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實現乘客“10分鐘到站20分鐘乘車、30分鐘到城區、100分鐘到主城區”。鋼城至濟南的區際公交開通,3個小時縮短至90分鐘,實現高速直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天门市|
通州市|
嘉义县|
新乡县|
贺兰县|
左权县|
望江县|
岑巩县|
土默特右旗|
中卫市|
嘉定区|
溆浦县|
英德市|
汉阴县|
门头沟区|
资源县|
尉犁县|
巫溪县|
蓬安县|
驻马店市|
出国|
铜陵市|
聂拉木县|
漳浦县|
永丰县|
象山县|
绥芬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桐梓县|
德兴市|
吉林市|
张家川|
炉霍县|
平阳县|
庆阳市|
天全县|
七台河市|
延长县|
铅山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