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如今正是收藏者的天下,各種收藏大行其道,那么最受歡迎,門檻最低的收藏是哪種呢?瓷器,古董,文玩,字畫,玉石?以上都不是,錢幣是目前收藏人數最多,最廣泛的藏品。</p><p class="ql-block">錢幣是一個大項,包含了很多小項:古代銅錢,古代花錢,古代銀元,古代金幣,古代紙幣,古代非金屬貨幣,近代紙幣,近代銀元,近代銅錢,近代銀元,近代金幣,近代鎳幣,現代硬幣,現代鎳幣,現代金幣,現代銀幣,現代紙幣,現代紀念幣,現代紀念鈔,現代兌換券等。</p><p class="ql-block">每一個細分品類里都有非常值錢的幣種,人們將它們稱為幣王或者鈔王,它們有著風向標的指示作用,也是該品類的標桿,看一個品類行情如何,只需要看龍頭即可。由于種類太多,我們今天只將現代錢幣品類的各個龍頭展示,以便收藏者學習。</p><p class="ql-block">硬幣</p><p class="ql-block">硬分幣</p><p class="ql-block">五大天王</p><p class="ql-block">從1955年開始發行壹分,貳分,五分硬幣,直到現在,壹分仍在發行中,雖然僅限于銀行內部結算,但年份一直在更新,貳分伍分基本在2000年左右停止,四五十個年份中,只有這五個年份最有價值,因為他們從未公開發行過,只鑄造了極少量,用于裝幀當年的套幣。</p><p class="ql-block">它們分別是1979年5分,1980年5分,1981年5分,1980年2分,1981年1分。一般都只能在精美的套幣中才能看見其身影,遇見裸幣,需要十分小心。</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p><p class="ql-block">套幣:5000~2萬元</p><p class="ql-block">評級單幣:1000~3000元</p><p class="ql-block">長城硬幣</p><p class="ql-block">單幣</p><p class="ql-block">1983年2角</p><p class="ql-block">這一年發行的貳角硬幣數量為55萬枚,是所有公開發行年份中最少的,1980年248萬枚,1981年524萬枚。經過十年的流通損耗,再加上二三十年的保存風險,如今好品相的貳角硬幣非常稀少。</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300~1200元</p><p class="ql-block">套幣</p><p class="ql-block">1986年</p><p class="ql-block">1980年開始發行了一套以長城,麥穗圖案為主景的硬幣,包含了壹圓,五角,貳角和一角。其中貳角硬幣是我國唯一一種,目前已經絕版。該系列一共有七個不同的年份,即1980年~1986年,但其中1982年,1984年和1986年三個年份屬于不公開發行年份,只鑄造了少量精制硬幣,用于裝幀當年年冊硬幣。</p><p class="ql-block">在所有年冊幣中,只有1986年數量最少,僅有660套,而且鑄造的目的是用于贈送外賓,所以大都被送往國外,如今國內非常少見,自然非常珍貴。</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20~50萬元</p><p class="ql-block">老三花硬幣</p><p class="ql-block">單幣</p><p class="ql-block">2000年牡丹壹圓</p><p class="ql-block">雖然牡丹壹圓鑄造年份長達十年,但2000年并未公開發行,這一年大眾能拿到手里的是菊花壹圓,牡丹壹圓只鑄造了32萬枚,用于裝幀普制套幣30萬套,精制套幣2萬套,所以極其稀少,一舉成為老三花硬幣中最有價值的品種。</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1000~2000元</p><p class="ql-block">套幣</p><p class="ql-block">2000年</p><p class="ql-block">自1991年起,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發行了以牡丹壹圓,梅花五角,菊花壹角為主的硬幣系列,自2000年結束,這個長達11年的硬幣逐漸被后市幣種取代。這一套硬幣與上一代長城硬幣相同,既有流通使用幣種,也按照年份裝幀了年冊,其中以2000年精制套幣最為稀少。</p><p class="ql-block">根據資料記載,2000年普制套幣鑄造數量為30萬套,精制套幣僅有2萬套,所以極其珍貴。</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3000~7000元</p><p class="ql-block">紙幣</p><p class="ql-block">一版幣</p><p class="ql-block">壹萬圓牧馬圖</p><p class="ql-block">發行于1951年5月17日,于1955年4月1日停止流通。正面為牧馬圖案,主色為紫色,背面為花符及蒙文行名和面值,呈茶色。票幅為140mm x 75mm。采用三冠七號的編碼,由北京印鈔廠采用膠印五色的印刷工藝印制。無水印,底紋由網紋組成,目前市場上僅見《Ⅰ Ⅱ Ⅲ》一種冠號,紙張質量較差,不易保存,如今存世量僅為兩位數。</p><p class="ql-block">該幣只在內蒙古自治區投放流通使用,由于當時條件所致,投放不順利,所以流通數量并不多,后來提前回收銷毀,所以它的存世量很少。這一版壹萬圓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被錢幣收藏者發現,因為當時的區域流通,導致信息不暢,后來被發現時,能找到的流通品更是鳳毛麟角,如今不僅成為一版幣幣王,更是整個人民幣幣王。</p><p class="ql-block">拍賣最高價:1500萬元</p><p class="ql-block">普品市場價:100~600萬元</p><p class="ql-block">二版幣</p><p class="ql-block">大黑拾</p><p class="ql-block">發行于1957年12月,但版別為1953年,于1964年被限期回收并銷毀。票幅為210mmX85mm,就連現在最大尺寸的直板錢包也不一定能完整裝下它,更何況是六十多年前呢,因此這張紙幣很少出現沒有折痕的品相。</p><p class="ql-block">由于當時的生產條件有限,所以這張紙幣由前蘇聯代為印制,印刷工藝精致,水印清晰,凹凸感極強。采用高級棉纖維紙材質,彈性好,技術含量高,因此當時很難仿制。如今卻有非常多的假幣,實踐中要多注意。</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3~40萬元</p><p class="ql-block">三版幣</p><p class="ql-block">背綠水印一角</p><p class="ql-block">第三套人民幣是目前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套紙幣,按照規定,有水印的鈔紙一般只用于印刷大面額紙幣,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誤將它印刷在一角紙幣上,這算是一個失誤。第二個失誤就是背面圖案顏色為綠色,將一角和貳角放在一起,由于背面均是綠色的,容易引起辨認錯誤,所以后來將一角背面改為棕色。</p><p class="ql-block">三版幣一角可以細分為九個不同版本,而背綠一角帶五角星水印卻是獨一份的,它發行時間早,回收比較徹底,因此成為三版幣中最為稀少的幣種。</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1~4萬元</p><p class="ql-block">四版幣</p><p class="ql-block">8050</p><p class="ql-block">四版幣發行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當時的三版幣混合流通使用,但由于三版幣最大面值為十元,所以要購買更高價值的商品需要用到五十元和壹佰圓,所以在當時五十元的使用頻率比較高。五十元有兩個版本,198年和1990年,后者是前者的替代品,主要原因是8050的防偽措施太差,當時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假幣,所以這一版五十元發行早,流通損耗高,回收早,回收比較徹底,因此存世量稀少。</p><p class="ql-block">8050是沒有熒光效果的,所以很難起到很好的防偽作用,而且它只發行了24個冠號,是僅次于80100的第二少品種。雖然它的發行數量和存世量并不是最少的,但由于市場的選擇,將它推上了四版幣幣王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500~2000元</p><p class="ql-block">紀念幣</p><p class="ql-block">建行幣</p><p class="ql-block">它發行于1988年,正好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周年的重大年份,也是紀念幣發行的第四個年份,雙重身份加持下,讓這枚硬幣與眾不同。它的發行數量并不是最少的,為206.8萬枚,比最少的寧夏幣還多50多萬枚,但也跟8050一樣,被市場選中,成為幣王。</p><p class="ql-block">其實1988年發行了多枚紀念幣,有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它們均為壹圓面值,銅鎳合金材質,均為單枚一組,發行數量都沒有超過410萬,但只有建行幣獨受青睞。</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1500~3500元</p><p class="ql-block">紀念鈔</p><p class="ql-block">奧運鈔</p><p class="ql-block">紀念鈔是目前發行最晚的一個幣種,更是種類最少的幣種,截止目前也只有七種不同題材,它們都是為了紀念某些重大事件而發行,2008年北京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對當時的國人而言有著重大歷史意義,所以發行了該幣。</p><p class="ql-block">它的發行數量是最少的,僅有600萬枚,但后來經過多方論證,它實際投放到市場的數量遠遠不夠,很多人相信它只投放了三四百萬張,剩下的可能因為其他原因無法投放。在這個因素的影響下,奧運鈔一飛沖天,最高價高達七八千,要知道它的面值才十元。此后的幾種紀念鈔可能吸取了教訓,發行量直接突破一億張,因此大都均為面值,唯獨奧運鈔一枝獨秀。</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2000~4000元</p><p class="ql-block">連體鈔</p><p class="ql-block">人民幣大炮筒</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比紀念鈔還晚一點的新型錢幣品種,目前市場主流為第四套人民幣的各種連體規格鈔票。人民幣整版鈔,就是一整張未經裁剪的紙幣,由于存放方式為卷起來放在塑料筒里,因此又被叫作大炮筒。</p><p class="ql-block">由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裝幀,發行于2000年,包含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七種面值,單個面值之和為722.5元。有多種規格:1元、2元、5元由豎8橫5組成40連,5角由豎9橫7組成63連,1角、2角由豎7橫10組成70連,10元則由豎7橫5組成35連,發行數量僅有1萬套。</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10~25萬</p><p class="ql-block">外匯券</p><p class="ql-block">1979年伍拾圓</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特殊的貨幣,不是全國范圍流通使用的幣種,也不能在任何商店購買商品。它只能在一個很小區域流通,而且只能在特定商店使用,可以購買等價商品,由中國銀行發行。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p><p class="ql-block">79年50外匯券顏色為紫紅色,正面圖案為廣西桂林象鼻山風景,背面為中英文說明。票幅為70mm×170mm,水印為國徽水印。也是由于各種原因,被1988年50元取代,真正流通使用時間很短,損耗極大,因此存世量稀少。</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300~1500元</p><p class="ql-block">國庫券</p><p class="ql-block">1981年拾萬圓</p><p class="ql-block">國庫券跟外匯券一樣,屬于特定時期的特殊產物。它雖然有紙質憑證,但并不能拿去購買商品。1981年至1997年一共發行了11種面值、78枚不同版別的國庫券,發行額度在2500億左右,期限有2年、3年、5年和6—9年不等,年利率在4%—15.86%之間,面值有壹圓、伍圓、拾圓、貳拾圓、伍拾圓、壹佰圓、伍佰圓、壹仟圓、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2000年5月全部退出市場,成為收藏品。</p><p class="ql-block">此券只面向國有企業發行,拾萬圓因面額巨大,到期兌付十分徹底,存世僅見零星樣票,流通券實物則僅有耳聞,未見真容。券面整體呈深藍色,正面主圖為官廳水庫,票幅為180mmX100mm。它是一份時代的記憶,一段歷史的再現。</p><p class="ql-block">市場價格:12~40萬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美篇已經持續創作三年了,更新了七百多個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是辛苦耕耘,創作不易。若您看完以后覺得還不錯,請轉發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給好友,讓更多有需要的朋友看到,若閱后對您有所幫助,請打賞(只有在轉發朋友圈或者分享給微信好友以后,在朋友圈或者好友界面閱讀到最后才能看到打賞二字,其他地方閱讀均沒有打賞標簽),謝謝!</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儋州市|
嘉定区|
思南县|
蚌埠市|
本溪|
仁怀市|
台南市|
永和县|
龙泉市|
咸宁市|
渝中区|
阿克苏市|
宁晋县|
沽源县|
高碑店市|
崇明县|
海淀区|
洪洞县|
若羌县|
页游|
东城区|
白银市|
刚察县|
渝北区|
东至县|
西丰县|
视频|
渭源县|
上蔡县|
濮阳市|
东至县|
平安县|
连平县|
万年县|
忻州市|
临潭县|
明光市|
崇礼县|
吴川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