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攝影/王偉民</p> <p class="ql-block"> 讀書,是人生之樂趣,是生活之寄托,是精神之力量,書中的意境無疑是美妙的,更是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 夏日的風,鼓起陣陣熱浪,空氣中充斥著躁動的氣息。若能在夏日的芬芳里避開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讓一顆浮躁的心沉靜下來;讓書香浸染夏日,以“讀書覓涼”的方式,獨自在文字的世界里暢游,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豐盈,即使是炎炎烈日,也會有一種無風自清涼的感覺,無疑是一種美好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書是精神食糧,讀書就像品嘗美食,好書不僅能讓人吸取足夠的精神營養,還能讓人享受無盡的美味,可謂是“樂不思蜀”。</p><p class="ql-block"> 而相對于其它季節,夏日讀書又自有其妙處。不急,不躁,徜徉在字里行間,聽蛙聲蟬鳴,聞稻荷飄香,看月光普照,感受那一份逸致,靜享那一份閑情。于是,忘了時間,忘了燥熱,猛一抬頭,已是繁星滿天。讀著讀著,猶如清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足以抵擋夏日難耐的暑熱,喧囂的世界變得安寧、靜謐,浮躁不安的心漸漸舒展平和。</p> <p class="ql-block"> 遨游在書的海洋里,或許你已探尋到了一絲絲涼意。用讀書消暑不僅能讓你回歸自然,而且能讓你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從而使內心豐富,充滿清涼。在滾燙的日子里,若能“讓書香來浸潤我們的心田,讓書香來熏陶我們的心境”那又是多么的愜意啊!</p> <p class="ql-block"> 也許有人會問:讀書有什么好處?你會怎么回答呢?是金錢、事業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p><p class="ql-block"> 日本作家樺澤紫苑在《過目不忘讀書法》中說,“讀書能讓你實現所有人生重要的東西”,包括健康、時間、親情等等。</p> <p class="ql-block">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仙李白消暑的方式也許是放蕩不羈。頭巾掛在石壁,自由自在地在樹林間奔走,任由涼風拂過肌膚,是何等的暢快涼爽。</p><p class="ql-block">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生動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別有情趣的夏日風光:綠樹蔥郁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池塘,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徹,微風吹來,水光瀲滟,滿架薔薇散發出一院芳香。</p> <p class="ql-block"> 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乘一葉扁舟,在荷花池中劃船賞游,荷香繚繞,酒香醉人,在煙雨朦朧中感受夏日的涼爽,酷暑何在?劃船游湖,船在水中,人也仿佛漂流在水面,目及之處一片波光粼粼,一身清涼。</p><p class="ql-block"> 陸游《夏日六言》:“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清涼的風迎面吹來,遙望天空,點點星光照亮了浦口的船只,引得山前笛聲作響,余音繞梁,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讀古人盛夏消暑的詩詞如聽林間的清泉之音,只覺清風撲面,舒爽清涼氤氳心間。如果說望梅能夠止渴的話,那么品讀古詩詞也是最好的消暑方式之一,將整個人沉浸于詩詞的世界里,心靜自然身涼。</p>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陽光灑進屋內。我坐在窗邊,在閱讀中,忽覺猶如絲絲涼風浸入心脾,好似窗外36℃的高溫頃刻之間直線下降,萌生出一種舒適、涼爽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隨著一頁頁白紙黑字翻去,左邊的書頁逐漸翹起,我不得不騰出一只手壓著它們,以免正在降下去的溫度又反彈回來,讓我的心又燥熱起來。</p> <p class="ql-block"> 清人張潮《幽夢影》說:“讀史宜夏,其時久也。”或因為史書厚重綿長,正好與夏日之長契合,故有此說吧。輕松進入文字營造的世界,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在方寸間領略“行萬里路”的暢快,也讓夏日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讀四大名著,讀世界名著,讀史書,讀哲學、讀自己喜歡的經典作品……讀到妙處,普天之下一片涼爽。</p> <p class="ql-block"> 我喜歡陽光照在字上的顏色,它不是黑的,是泛著光的,是亮的,是好看的。其實每次用筆在書頁空白處寫下感悟或賞析文字,我心中都帶有不舍,覺得自己玷污了這本書的純潔,可是仔細一想,正是因為我留下了品讀的痕跡,這本書才會變得更加有價值更加珍貴。寫完我總是斜著頭,從旁邊彎著腰去看,看墨水從筆尖淌出,源源不斷般地在書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那時的我,總覺眼睛里有光和淚。</p><p class="ql-block"> 頓時有“夏日讀書涼,莫負好時光。無論多么炎熱的夏天,只要靜下心,專注地走進書中就滿足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夏日讀書是對心靈的洗滌。樹蔭之下,清風徐徐,一卷在手,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哲人進行心靈的交流,書中蘊含的智慧光芒、深刻哲思與美妙文辭不知不覺間滲透進閱讀者的靈魂,與人融為一體。讀到精彩處,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書中清雅的文字猶如另一道涼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漸入物我兩忘之境。讀到深處,不經意間朝窗外一望,但見綠樹紅花,燕子翩飛,世界真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 有時,我喜歡到北塔湖公園去讀書,于清風、綠蔭之中閱讀美文,用文字給心靈蔭蔽出一片清涼,比置身空調房里更有情調,也更為舒適。我想,在炎炎夏日里讀書,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氣”應該蘊含幾許祛熱解暑的清爽之氣吧。</p> <p class="ql-block"> 隨著縷縷書香清涼,在炎炎夏日我依次拜讀了由打眼先生所著《典當》的前4冊。在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中,讓我看到了“典當行業:質押借貸,不乏爾虞我詐;古玩市場:珍寶贗品,不乏魚目混珠。”</p><p class="ql-block"> 悠悠夏日長,讀書好清涼。把夏日的興致更多地交給那些書頁,把它當作清涼身體和心靈的甘泉吧!披一襲綠意,捧讀吟詠,以文養心,清涼如玉。</p> <p class="ql-block"> 回顧自己的讀書歷程,雖已告別職場,步入耳順之年,但至今認為:夏日讀書,能擁有豐富的情境。讀書時,會忽遇疾風驟雨,天地變色,人心震撼。有“雨昏石硯寒云色,風動牙簽亂葉聲”的疾風,亦有陸游筆下“急雨聲酣戰叢竹,孤燈焰短伴殘書”的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蟬唱。蟬聲足以在綠植花叢中鳴叫一個盛夏,然而“夏日讀書好消暑”,它叫它的蟬鳴,我讀我的心靜。在抓蚊治癢的間許,已經完成了“風吹那頁讀那頁”的爛漫。所以,我想讀書足以怡情,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在于夏日那份閑暇。</p> <p class="ql-block"> 盛夏里讀書,讓自己的煩躁的心找到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心靈休憩之所。徜徉在書籍的海洋中,讓我們的心靈得到那種豪爽與愜意,讓我們感受到即使在炎炎的夏季,也會有一絲絲彌人心肺的涼意,讓你在感受快樂的同時,心境也會變得豁達與明亮。</p><p class="ql-block"> 監夏里讀書,置身于一方有書的天地,在書的世界里,品味淡淡的書香,它睿智的靈光會使我們的心境然開朗,因為,書中自有黃金,書中自有如玉;書中更有千萬計。打開書,便像打開個精神世界,我們便會在書中感受那種獨特的馨香,彌人肺腑,總能在油墨的芬芳中,猶如品一杯香茗,在炎炎的夏季里,使你帶來一縷芳香,帶來一地清涼。</p>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里,捧讀一本好書靜下來,不急,不燥,遨游書海,徜徉在字里行間,聽蛙聲蟬鳴,聞稻荷飄香,看月光普照,感受那一份逸致,靜享那一份閑情。于是忘了時間,忘了燥熱。猛一抬頭,已是繁星滿天。讀著讀著,猶如清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足以抵擋夏日難耐的暑熱,喧囂的世界變得安寧,浮躁不安的心漸漸舒展平和。</p><p class="ql-block"> 如今讀書,不在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而是因為感覺書能夠連接個人與其他世界的聯系,擴大了我的視覺、聽覺,讓感覺的觸須越過廣袤的原野,浩瀚的海洋和無窮的宇宙。</p> <p class="ql-block"> 盡管這幾年經歷了職場的變故、親人的離世和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的蹂練,是書給了我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災難深重的無奈和憤懣,有意氣風發的大風高歌,更重要的是,給了我樸素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自己心態活的灑脫,趨于年輕化。遇事更通竅,在困難、挫折面前更加堅毅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夏日讀書,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一份內心的沉穩與自信。夏天閑暇之余,我常沏一杯淡茶,坐在小區樹蔭下長椅上,看著身邊掛滿果實的山楂樹、核桃樹及草坪綠植中盛開的鮮花和飛舞的蝴蝶,聽著鳥鳴和鄰居家泰迪的狗吠,打開書本,慢慢地閱讀,任心馳騁,享受著人生賦予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 前幾天,在書中看到一段關于“讀書是延緩衰老最好武器”的記述,備受感觸。</p><p class="ql-block"> 衰老雖然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但我們都希望能夠延緩這個進程。尤其是隨著阿爾茲海默癥患病人數的不斷增長,更是讓大家對衰老有了一種深深的恐懼。于是,有人瘋狂鍛煉,有人拼命補充營養品,有人中藥調養。其實,還有一種延續衰老最好的武器,那就是讀書。</p> <p class="ql-block">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人類的大腦終生都在發育”,不管你是40歲、50歲、還是60歲,都可以通過讀書來讓你的大腦得到鍛煉,延緩大腦衰老。</p> <p class="ql-block"> 縱觀那些雖然步入老齡卻越活越年輕的人,都是在不斷學習,不停成長。楊本芬老人為了記住母親受過的苦難,60歲開始寫作,一寫就是20年,80歲時完成了小說《秋園》;日本詩人柴田豐,92歲開始寫詩,98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別灰心》,一舉進入2010年日本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銷量迅速超過150萬冊;楊絳先生一生從沒停下過讀書寫作的腳步。80多歲時,依然每天花一個多小時看書和練字,92歲寫下散文集《我們仨》,暢銷風靡海內外,103歲還出版了長篇小說《洗澡之后》。雖然一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卻優雅地活到105歲高齡,并且為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的才情和智慧,正是源于大量的閱讀。</p> <p class="ql-block"> 對于“老”的概念,鐘南山的回答是:“不想學新東西的時候,就真的老了。”</p><p class="ql-block"> 的確,身體和容顏的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和大腦的衰老。有更深的智慧,更深的思維,才有更長久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據美國拉什大學的研究結論表明,上年紀后的讀書可以使精神衰退降低32%,反之,如果基本不使用大腦,則會使精神衰退提高48%。</p><p class="ql-block"> 而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研究結論也表明,平常喜歡讀書及智力游戲的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會更低。</p><p class="ql-block"> 可見,延緩衰老的最好武器就是讀書,哪怕進入耄耋之年,只要多讀書、多用腦,便會無懼歲月的侵蝕。</p> <p class="ql-block"> 周國平說: “一個人但凡有了讀書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甚至有了一個屬于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書讀多了,眼界自然開闊,不但認識了世界,也完善了自我。遇到事情時,不會慌亂、狹隘和短視,而是能夠全面、客觀的分析,積極、樂觀地面對和解決。</p><p class="ql-block">當你變得越來越自信、豁達和睿智,任何煩惱和壓力都會離你而去。</p><p class="ql-block"> 每一本書都是一座寶藏,深耕細讀,自會有不同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在字里行間暢游文化的海洋。愿紙墨的清香,化作縷縷清涼,鉆進讀書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 如果此時的你,還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那么就從現在開始,讓自己與書為伴,親自去體會讀書的益處。</p><p class="ql-block"> 悠悠夏日長,讀書好清涼。盛夏的日子,就讓縷縷書香清涼身體,浸潤心靈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尖扎县|
大方县|
虞城县|
盐城市|
韩城市|
大足县|
无为县|
江口县|
吉木萨尔县|
墨江|
丘北县|
桐乡市|
防城港市|
长治县|
伊金霍洛旗|
额济纳旗|
苍山县|
聊城市|
泰安市|
平凉市|
辽源市|
宿松县|
商城县|
洪湖市|
百色市|
青阳县|
芷江|
镇康县|
北碚区|
商河县|
南汇区|
尚志市|
黑龙江省|
伊通|
浏阳市|
北宁市|
吴旗县|
栾川县|
台东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