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本次為甘青川邊界小眾景點打卡之旅,主要途徑打卡地:甘南洛克之路,貢巴寺,扎尕那,甘南小獨庫,郎木寺,阿萬倉娘馬寺,世界最大轉經筒,白玉達唐寺,年寶玉則周邊,四川甘孜州查朗寺,格薩爾王獅龍宮殿,松格瑪尼石經城,巴格嘛呢石經墻,鄂陵湖扎陵湖濕地,阿尼瑪卿雪山。</p> <p class="ql-block">2023這個暑假,我們只能自己選擇去哪里,既往的伙伴都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旅行方式了,我們決定去甘青川,去看四大神山的另外兩座,阿尼瑪卿雪山和尕朵覺悟神山。此行最遠端目標是玉樹市去看寨嘉納瑪尼石堆,前半程黃色線路為人文之旅,從洛克之路進入扎尕那然后領略黃河誕生后流經<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途波瀾壯闊高山草原和金紅相間的藏式佛閣。返程路線基本看湖轉山之旅,尕朵覺悟,阿尼瑪卿神山心生向往,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湖,東日納措湖自然風景劃過風擋玻璃,仿佛2020那次西藏阿里“一錯再錯”再次重現,那次我見到岡仁波齊。</span></p> <p class="ql-block">7月27日北京-陜西定邊12小時。里程1018公里</p> <p class="ql-block">7月28日定邊縣-甘南洛克之路的貢巴寺,全程835公里,用時11小時,夜晚住在貢巴寺附近民宿</p> <p class="ql-block">也進入甘南美麗的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打卡洛克之路:洛克公路起點卓尼縣扎古錄鎮終點迭部縣扎尕那,是國道248縣的一段,全長100公里,翻過的埡口海拔最高處4000米,一路風光無限,是一條集石林、險峰、森林、田園及村寨為一體的絕佳穿越路線。每年只有6-10月開放,沿途主要景點:貢巴寺,白年藏寨,光蓋山,扎尕那后門,注意從這進入扎尕那免費,還不排隊。記住在這個區域千萬不要使用百度導航,一定使用高德,百度計算的時間讓你懷疑人生。</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貢巴寺的清晨,自駕洛克之路第一站貢巴寺。【貢巴寺】是在甘南西藏僅次于拉卜楞寺的第二大藏傳佛教寺院,同時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藏學府。貢巴寺有著悠久的歷史,寺院建筑金碧輝煌,莊嚴肅穆。</p><p class="ql-block">建設始建于一八八五年,是由在新疆抗擊沙俄為大清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車巴溝石礦村人貢噶堅贊,也叫棍噶扎勒參或嘉穆巴圖多普(即第一世喇嘛噶繞倉),在布達拉宮請示十二世紀達賴喇嘛土登加措后,諭示先于彼地建丁科扎倉(時輪學院),后再漸次建立其他扎倉,各靜修院合并入內,并給丁科扎倉賜名“德欽曲林”的基礎上逐步擴建統一其他各扎倉而成的一座頗具規模的藏傳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早晨游玩貢巴寺后走洛克之路去扎尕那全程85公里,4小時,從這進入扎尕那免費不堵車。風景很美。洛克之路,即美國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當年選擇的一條從甘南卓尼縣扎古錄鄉前往迭部的科考路線,現在因為其具有的挑戰性和一路上令人驚嘆的美景而聲名鵲起,成為甘南自駕旅游的一條經典路線。洛克之路又被稱為中國最美100公里,起點卓尼扎古錄鎮,終點扎尕那,整個景區又叫車巴溝,洮河橫穿其中(洮河,黃河第二大支流,僅次于渭河)。洛克之路從甘南扎尕那自駕出發,第一站就是光蓋山。光蓋山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有其名。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光蓋山遠眺,群山綿延不絕在朦朧的黛色里,藍天做底,云海茫茫。光蓋山深處腹地,游人較少,從而使它完好地保留了自然風光,在山頂,與山鷹為伴,仰望碧空,風云變幻,震撼人心。涌動的經幡,請給千年冰川由衷的祝福吧,讓這曠世美景多一份存留。</p> <p class="ql-block">貢巴寺和洛克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達扎尕那,入住民宿</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日落</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7月30號,早起拍星空。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7月30號,早起拍星空。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甘南扎尕那-青海久治縣走345國道,全程394公里,沿途風景很哇塞,車少人少,小眾景點</p> <p class="ql-block">瑪曲縣,阿旺倉鎮-娘馬寺和六字真言塔</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久治經瑪曲到達日縣。飽覽年寶玉則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7月31號青海久治縣到四川達日縣走s101全程286公里,這條路一定讓你記憶終生</p> <p class="ql-block">青海久治縣-四川班瑪縣這條路叫省道101,圍繞著年寶玉則景區</p> <p class="ql-block">遠眺年寶玉則</p> <p class="ql-block">海拔4200,食品包裝都膨脹的要炸開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瑪曲縣-達日縣途徑白玉鄉達唐寺,青海白玉達唐寺三怙主修法之道場,全稱為“白玉達爾唐顯密講修法輪興盛洲”,始建于1857年。是一座古老的藏傳佛教寧瑪派(即“紅教”)寺院,位于今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白玉鄉,距離白玉八大修行部之圣地——東方年保玉則神山約40公里。海拔3780米,寺院出現過許多賢達成就者,青藏地區美譽白玉達唐寺乃文殊、金剛手和觀世音三怙主修法之道場。也是川甘青邊界地區規模最宏大、影響最廣的寧瑪派寺院。</p> <p class="ql-block">金塔</p> <p class="ql-block">下午5點到達達日縣</p> <p class="ql-block">8月1號四川達日縣-石渠縣-青海玉樹,247km,用時 6.5 小時,途徑 345 國道新修的導航沒 有經過桑日麻鄉到擋塊的松格瑪尼石經墻,然后過阿日扎鄉-宜牛鄉-石渠縣-色須寺-巴格瑪 尼石經城-玉樹市這條路一定分段導航,地圖上沒有</p> <p class="ql-block">查朗寺,藏語稱“扎西曲丹林”,意為“吉祥具法洲”,簡稱“朗貢”,位于青海省達日縣西北部,在今建設鄉的美沙那合,距縣19公里處。該地相傳是格薩爾王王宮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查朗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奉持西藏佛教前弘期所譯經典及其修法。該寺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創建者為朗智班瑪·朗多合措。初為帳房寺,稱為“曲噶爾”。1913年始建土木結構僧房。1916年起開始“坐夏”活動,1920年建立請經院,主要修習居木槃所著經典。它是寧瑪派著名寺院四川白玉縣噶陀寺的子寺。查朗寺的子寺有本縣的紅科寺、桑日麻寺和班瑪縣的邦義寺等。</p><p class="ql-block">1958年,該寺有經堂一座,僧侶270人,常住僧人93人,活佛10人,1958年后關閉。1980年批準開放,經十幾年的恢復發展,規模日增,成為果洛藏族自治州影響較大的寧瑪派寺院之一。寺院面灘背山,寺前溪流潺潺,右側是巨大的天葬場,滿山經布飄搖,莊嚴肅穆。現主要寺院建筑有大經堂、金堂、新建佛殿及佛像塔一座。大經堂中法像羅立、寶器陳供,倍顯神圣。寺中文物頗多,以公元10世紀所鑄無量壽佛銅像最有價值。供奉的上千粒舍利中,有的還自印度請而來,有的出自本寺高僧修力而得。該寺藏經甚多,有《甘珠爾》、《丹珠爾》等佛經上萬部,特別于藏在各種版本的本宗大圓滿法經典,搜羅完整。</p> <p class="ql-block">格薩爾王獅王宮殿,位于果洛州達日縣約18公里處,為您展現絢麗多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格薩爾人物,形象雕塑藝術。宮殿四周呈現八寶如意圖山形,一千多條山溝猶如連心的葉紋,東南西北都朝向獅龍宮殿。整個宮殿的總面積達180平方米,高約40米。在玻璃瓦頂上安裝了塔尖頂寶幢和銅質鍍金祥鱗法輪。</p><p class="ql-block">傳說記載</p><p class="ql-block">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主人公格薩爾是藏族人民塑造的一位天神賦予神奇力量,負有降妖伏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使命的英雄形象。時至今日藏區許多地方仍將其信奉為消災滅殃的象征。至于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以及他的生卒年代等,國內外藏學界有許多不同觀點。做為英雄史詩故鄉的青青海省果治州的人們從不懷疑它的真實性。他們不但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史詩中所描寫的嶺國國王格薩爾大王的宮殿就在果洛州達日縣境內。</p> <p class="ql-block">中午:松格瑪尼石經墻,松格瑪尼石經城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石渠縣扎溪卡草原的深處,是川、青、藏三省的交匯處,石經城在格薩爾王時期就已經存在,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瑪尼石堆,又叫作“太陽部落”,相傳是為了超度當時戰死沙場的士兵們而建立的,后來老百姓來此朝見,并且帶上瑪尼石,于是瑪尼堆就越來越大,最后就形成了現在規模壯觀的瑪尼城,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會來到這里朝圣,用“磕長頭”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虔誠。</p><p class="ql-block">松格瑪尼石經城四四方方,大約有10米高、長約100米,整座城都是由一塊塊瑪尼石隨意堆砌而成,絲毫沒有使用粘合劑,也沒有任何建筑框架來支撐,蔚為壯觀。四邊的城墻上都有著一個個小“窗口”,用來放置佛像和神獸像,在正面有一道“城門”可以進入里面,城墻里依舊是一層層的瑪尼墻,中間有狹窄的通道互相連通著,如同迷宮一般,令人著迷。年復一年,有無數的信徒來到這里,誠心放上瑪尼石,但瑪尼城絲毫不見有增高,所以又有傳說稱,瑪尼石經城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是一樣高的,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人圍繞著松格瑪尼石經城轉經,不管是遠道而來的游客,還是當地的牧民、僧人,都會在這里朝圣。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風雨雨,松格瑪尼石經城儼然是一座信仰之稱,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感受佛教的神圣,還可以感受到信仰帶給人們充足的滿足感。</p> <p class="ql-block">下午:巴格瑪尼石經墻。在信奉藏傳佛教的地區,不管是川西還是西藏,瑪尼堆都是隨處可見的,刻有六字真言或經文的瑪尼石比比皆是,它們代表著當地居民信仰的虔誠,也是到藏區旅游非常值得打卡的景點之一。在藏區,有著兩個最具有代表性的瑪尼堆——巴格瑪尼墻和松格瑪尼石經城,這兩處地方是猶如布達拉宮和岡仁波齊的存在,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巴格瑪尼石經墻的介紹。</p><p class="ql-block">巴格瑪尼石經墻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境內的長沙貢瑪鄉,距離色須寺非常近,大約只有20公里的路程。這里背靠扎加龐秀神山,面臨扎曲河和麻木河,給人一種非常神圣的感覺,石經墻全長1.7千米,寬2-3米,最高超過3米,是藏區目前長度最長的瑪尼墻,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相傳第一塊瑪尼石是由一位叫“巴格”的喇嘛放下的,經年累月,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p><p class="ql-block">整個墻體由瑪尼石片堆砌而成,上面刻有六字真言,還有《丹珠爾》、《甘珠爾》等佛教經文,在不同石片上都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有些甚至還被染上了紅色、黃色和綠色,旁邊還會裝飾上像酥油燈、太陽等圖案。部分石片上面除了有經文,還會有各種佛像、神獸的畫像,造型非常生動。遠遠望去,巴格瑪尼墻就像是在草原上拔地而起的長堤,近看會發現在長長的石墻之中,還會空出一些小窗,人們會在上面擺上莊嚴的佛像,雕刻非常精美,色彩艷麗,令人移不開眼睛。</p><p class="ql-block">在石經墻背后,一共有108個白塔,像是莊嚴的衛士,守衛著當地人們的信仰,金色的塔尖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像是在指引著我們踏上信仰之路。每一年,都會有無數的信徒來到這里“磕長頭”,三跪九叩,為的只是讓心靈能夠與神靈親近,讓人性和靈魂得到交融。附近色須寺的小喇嘛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他們來到這里,紅袍白塔,笑容燦爛,讓人感到世界真的非常美好。</p><p class="ql-block">從被放下的第一塊瑪尼墻,到現在整齊疊放的瑪尼墻,信仰的力量令人驚嘆。每一塊的瑪尼石,都寄托著信徒們的祈禱和祝愿,這是一道信仰的長城,記錄了百年人們為追尋心中所求而付出的一些。這是藏區蔚為壯觀的一道風景,一定要來看看,</p> <p class="ql-block">8月2號從玉樹出發,沒有去新寨石經墻,早起出發去阿尼瑪卿</p> <p class="ql-block">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瑪卿總共474公里,用時大約6小時,路上都是波浪路,特別難走</p> <p class="ql-block">首次探訪阿尼瑪卿神山,</p><p class="ql-block">神山傳說</p><p class="ql-block">阿尼瑪卿是一座神山,是昆侖山系支脈,和西藏的岡仁波齊、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p><p class="ql-block">阿尼瑪卿雪山的神靈轉自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語的譯音,意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麗、幸福或博大無畏等意;“瑪卿”的意思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也有雄偉壯觀之意。藏族人民稱阿尼瑪卿為“博卡瓦間貢”,即開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人民信仰的二十一座神雪山中,排行第四,被稱為斯巴僑貝拉格,專掌安多地區的山河浮沉和滄桑之變,是藏族的救護者。傳說阿尼瑪卿山神是活山神沃德的第四個兒子,沃德為了拯救藏區百姓,使他們解脫災難,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派老四到安多消滅妖魔,降伏猛獸,懲辦壞人,使百姓過上幸福祥和的日子,后來老四與其父沃德鞏甲相會時,修建的九層白玉瓊樓變成了阿尼瑪卿山神。</p><p class="ql-block">“格薩爾王傳”史詩稱阿尼瑪卿山神是“戰神大王”,說他是史詩主人公格薩爾所在的神山。在搜集到的一個異文分部本《英雄誕生》中還說:格薩爾是阿尼瑪卿山神與龍女果薩拉姆夢合而生。與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也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為求其保佑,安多藏區百姓至今還對其虔心供奉,頂禮膜拜。在青海藏區,經常可以看到阿尼瑪卿山神的畫像,山神白盔、白甲、白袍,胯下白馬,手執銀槍,他武藝超群,降魔濟貧,擁有無窮的智慧。阿尼瑪卿峰有如此大的神威,自然成為朝拜之地。遇到災難,他們總要呼喚阿尼瑪卿,盼望法力無邊的山神伸以援手。佳節時分,人們拿出柏香、炒面、酥油,給山神煨桑敬禮。</p><p class="ql-block">每逢藏歷的“羊年”或者神門(尼果)、雪門(崗果)隔開之年,朝拜的人們攜帶簡單的行裝、灶具和食物,頂風冒雪、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繞山朝拜一周,才算盡了虔誠膜拜之心意,達到消除罪孽,靈魂升天的目的,繞山一周,徒步一般要花七、八天時間,沿途條件很艱苦,沒有頑強的體力和毅力是難以支持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從阿尼瑪卿出來高速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住</p> <p class="ql-block">8月3號瑪沁反京途中這條路是久治到西寧的(西久公路g227國道)一條風景大路,路上高山,草原,丹霞,非常美,經過拉家鎮的石藏丹霞</p> <p class="ql-block">早上瑪沁8點出發走西久國道227到西寧、蘭州、住陜西定邊全程1067公里由于歸心似箭,比較趕路。15小時34分,于24點到定邊住宿</p> <p class="ql-block">拉家鎮石藏丹霞</p> <p class="ql-block">貴德縣丹霞</p> <p class="ql-block">8月4號早起定邊出發22點到家,很多相機照片還沒導出,隨后陸續更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瑞丽市|
抚顺市|
深水埗区|
双峰县|
泰兴市|
津市市|
新竹县|
高阳县|
进贤县|
大城县|
苏尼特右旗|
上虞市|
济阳县|
襄城县|
进贤县|
利津县|
太湖县|
巨野县|
老河口市|
左权县|
林甸县|
尚志市|
海城市|
满洲里市|
永和县|
武威市|
道孚县|
天等县|
原阳县|
余干县|
明水县|
阿瓦提县|
富蕴县|
清水县|
项城市|
南康市|
乡宁县|
万源市|
界首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