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游·記

梅梢半月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總有人在不停地奔走著,或許不經(jīng)意間會發(fā)現(xiàn),讓身體行走在廣闊的天地間,是那么地愉悅與安寧。為期八天的西北之旅今天畫上了圓圓的符號,在列車的疾馳中,我的腦海里也一遍遍馳過這幾天旅行的畫面,或廣袤或清新或奇特,每一幀都令人品味,咀嚼不夠。</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從網(wǎng)上報了純玩團,第一次帶著兩位密友和她們各自的兒子,踏上未知的西北。對未知,心里頗有些忐忑,我怕我這個“團長”考慮不周,會出現(xiàn)差池:曾對面訂好的火車票,我一遍又一遍核對他們的信息,生怕填錯而上不了車;我更怕網(wǎng)上報的團不靠譜,導致他們也上當受騙;面對來接站的司導小穆,我也心生疑慮,這個司機太接地氣,咋看也不象個導游!(后來事實證明:人不可貌相)!總之,一切都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樣,可一切都很好,出行也相當?shù)捻樌?lt;/p> <p class="ql-block">  我們打卡的第一個景點是大美青海湖。</p><p class="ql-block"> 面對煙波浩渺、水天相接的青海湖,我感覺一時詞窮,找不到修飾她的詞語。說她大吧,是真的大,一眼望不到頭,極目的盡處是水天相接,水天一色,莽莽蒼蒼。至于美,顯而易見的。十二號去的那天,路上飄起了小雨,到了青海湖,小雨時斷時續(xù),云層變幻莫測,灰青的天色使得青海湖和遠處連綿的群山呼應,構成了一巨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在二郎劍這個網(wǎng)紅打卡之地,聚集了一群群海鷗,它們或自由翻飛,或爭搶游人提供的餅干。人鷗互動,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是如此的詳和。青海湖內還有一些魚類生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裸鯉,據(jù)說它們生長速度很慢,一年可能只能長50克左右,現(xiàn)在它們已經(jīng)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海鷗搶食的地方,往往也聚集了一些裸鯉,它們背呈黑褐色,跟鯽魚有點相似。“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大概就是眼前這幅情景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的車繞湖繼續(xù)西上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湖水隨云彩的變化而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陽光下青黛色變成了鴨蛋綠,湖藍,天青色,這色彩的變化讓人不由聯(lián)想起宋代河南汝窯出產(chǎn)的瓷器的釉色。“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癡迷中我似乎聽見了青海湖對我這個異鄉(xiāng)人的呼喚!環(huán)湖公路與青海湖被綿長的草場隔開,車子西上,青海湖的那一抹淡綠一路追隨著我們,可是它們卻又是那么的遙不可即。導游說如果有太陽,湖水的綠會更加鮮明一些,那才是最美的。不過,我覺得還好,煙雨迷朦中看不透、看不夠,才讓人心馳神往呀!</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行車途中,車窗外景象令人應接不暇,一會兒是青草連綿,羊兒悠閑,一會兒是醒目的油菜花,爭奇斗艷。隨著海拔的升高,起伏的山脈進入視線,山路邊的植被少了,有些地方大片褐色的山脊以粗獷的模樣袒露于自然。到了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空氣明顯稀薄,吸呼有些不暢,我們沒敢多停留,下車轉了一下,抱了抱小羊羔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進入柴達木盆地,天色變得越發(fā)陰沉,遠處的群山被灰色的云層壓迫,呈現(xiàn)出青黛色,與近處褐色土地有點格格不入。這戈壁灘上的荒涼與空曠也有點讓人猝不及防。這里似乎無關美丑,能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原始!路上除了來往的車輛表明還有人經(jīng)過,其它生物幾乎見不到,鳥兒遷徙也得繞開此地吧?</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第二站是茶卡鹽湖與大柴旦翡翠湖。七月十四日,茶卡的天氣是陰轉多云。來這里看鹽湖,多么渴望有陽光朗照呀,因為碧空之下,才能更好地欣賞“天空之鏡”的美!奈何天公不作美,偏偏還刮起了風,從小火車上下來,個個都凍得縮脖背身,都無暇顧及眼前蒼茫的鹽湖了。等我們進店置辦好行頭,都忍俊不禁,一個個變成愛斯基摩人了!穿著大紅色的膠鞋踏進白茫茫的一望無際的鹽水湖,頓時覺得自己變得渺小無比。天地一色,讓人有種置身雪地的錯覺。背景單純,這里是拍照的絕妙之地,可身著兩百塊錢搶購的極不合身的沖鋒衣,實在拍不出啥美來。想著這輩子可能就這一次打卡茶卡,我和玉文頂著冷風,把笨拙的外套脫掉,只著自己的紅裙子展示了一下,可連連的噴嚏只能讓我草草了事,唉,這老天爺真沒有憐香惜玉之心呀!在瑟瑟的涼風中,我們帶著些許遺憾離開,“天空之境”的美妙可遇不可求!</p><p class="ql-block"> 午飯后我們繼續(xù)出發(fā),前往大柴旦翡翠湖。中午的陽光明晃晃的,一掃早晨的陰霾,這怪天氣!十里不同天,見證了。柴達木盆地以鹽堿地居多,極目所望,皆是灰色、褐色的砂礫,道路兩邊可能是人工種植的一些植物,在來往車輛帶來的迅疾的風中,它們搖搖晃晃,但最終傲然挺立。有一種紫色的小花,開的蓬蓬勃勃的,在這蒼涼的戈壁荒野中,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美!</p><p class="ql-block"> 到達翡翠湖,已經(jīng)下午五點多了,紫外線依然強烈。進入景區(qū),第一眼感覺這里很普通,道路上只準小火車通行,游人步行只能走兩邊棧道。路上到處是泥土的痕跡,我們以為走錯了地方,可走到小火車停靠的第一站,眼前的景象就讓人為之一振:真是名符其實的翡翠色呀,淺綠,青色,青藍色的湖水,在微風中輕輕蕩漾。湖邊圍聚了許拍照打卡的人,無人機不時的盤旋于頭頂,嗡嗡嗡的聲音好象在提醒:前方避讓,以免碰撞。我們選了一個人少的鹽湖,靜靜地欣賞了這里的湖光水色:幽藍的湖水和藍天相接,飄逸的白云與灰白的鹽地相應,美的令人窒息。身著紅裙,在這一方天地駐足,瞬間覺得自己也有明星的范兒了。當西沉的太陽變有些模糊,我們以為又要變天了,匆忙離開了景區(qū)。等坐車回到住宿之地,西邊的天空金光燦燦,彩霞滿天,可是卻被層層障礙物阻擋而看不全。我們?yōu)樘崆半x開景區(qū)而錯過絕佳的賞景時機和地點,差一點悔青了腸子!</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五日是我們旅行的第三站,今天要從青海趕往甘肅的敦煌,途中繞道去賞青海雅丹地貌——魔鬼城,過U型公路,下午前往鳴沙山。時間緊,距離遠。還好,我們出發(fā)的較早。車依然行經(jīng)柴達木盆地,在前往魔鬼城的途中,前眼變得十分空曠,茫茫的淺黃色沙礫之地平坦無比,一眼望不到邊,寬廣的令人心慌。走了好久,才發(fā)現(xiàn)這里并非荒無人煙,有一座天然的煤礦,一些車輛在進出運煤。再往前走,發(fā)現(xiàn)還有開發(fā)大西北的實驗園區(qū)。那里綠油油的植物不知是草還是菜,不毛之地有了生命的跡象!不得不佩服這些參加大西北開發(fā)的人們,是他們戰(zhàn)嚴寒斗酷暑,默默耕耘,忍受孤獨和艱辛,靠著耐力和拼勁才讓這里有了有了綠色,有了希望!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堪比英雄,向他們致敬!</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眼前出現(xiàn)許許多多的土堆,大小不一,高矮不同,原來這就是青海雅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片土地的神奇!導游小穆選好一個地方停好車,主動提出幫我們拍照,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個面孔有些滄桑的回族男子竟然是個很厲害的業(yè)余攝影師,他不僅指導我們擺造型,還會抓拍。我在馬路上也留下了我認為是平生第一張很颯的照片!小穆帶著我們登上一個較高的土堆,風從耳畔呼嘯而過,涼颼颼的,可太陽卻很刺眼,這大概就是西北高原地帶的特色——風涼,紫外線強!從腳下土堆上觀望四周,又是無邊無際——這個詞是我對大西北的整體認知,還包括山川、湖泊、戈壁灘、草原等。蟄伏于一個小縣城的我在這里第一次真切的體會到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含義。胸懷不敞亮的人,如果到大西北走一走看一看,也會變得通透,旅游的目的就是治愈!</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雅丹地貌有個具體名稱,叫南八仙雅丹魔鬼城,據(jù)說是有一段悲壯的故事:上個世紀50年代,八位來自南方的女地質隊員,為尋找石油資源進入這里,在風沙和復雜地形中最終亙古長眠于此,為紀念這八位殉難的巾幗英雄,人們將她們犧牲的地方稱作“南八仙”。夜深人靜時,這里風聲陰森恐怖,被人們稱為“魔鬼城”。</p><p class="ql-block"> 從南八仙折回,我們繼續(xù)向甘肅進發(fā)。這一段是青海甘肅大環(huán)線的大柴旦——敦煌的路段,從大柴旦魚卡到當金山途中,雅丹、丹霞、沙漠及無盡的戈壁在此交替,綿延,勾勒出無窮的景觀,令人無比震撼。途中經(jīng)過U型公路,雖不及315那個路段的經(jīng)典,但也相當不錯。小穆在路邊停車,讓我們感受一下。可能是觀看的角度問題,我對這個U型感受不深,到是路邊那逶迤的山脈,不時的吸引我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翻過當金山,則要一路下坡,從海拔三四千米,降到海拔一千多米。你無法想象,一個下坡路長達47公里。下坡路上設置了很多應急坡自救車道。在此之前,我甚至從未見過這樣的自救車道,還是問了導游小穆才知道它們的用途。彎道、陡坡、疾馳的大車,可能還有迷途的動物(我們遇到一匹小馬在路邊躑躅一番跑開了),可想而知這一路下坡是多么的危險,這對司機的駕駛技術絕對是個極大的考驗。過往的車輛很多都是運輸物資的重型卡車,長時間的駕駛很容易疲勞,司機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走好這條路,因為稍有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偏差,極有可能車毀人亡。漫無邊際的黃沙戈壁,冷峻的山脈,看不到一絲人煙,偶爾遇見路邊有那種紫色的或黃色的小花在冷風中“迎來送往”,表明這無人區(qū)也還有一絲生命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過完陡坡,又進入一望無垠的戈壁灘,前方是阿爾塞。進入低海拔之后,氣溫明顯升高,熱風中感覺更加干燥,鼻子火辣辣的。在阿爾塞吃過午飯,小穆也不休息,帶著我們繼續(xù)向敦煌前進。路上有一座紀念玄藏西行的高大石碑,雕像上的人物微微僂起身子,背著裝行李經(jīng)書的筐簍,拄著一根彎彎扭扭的拐杖,堅定的目光眺望前方,他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到達敦煌時,還不到下午三點,我們先去酒店休息。鳴沙山距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很近,五點多,我們前往鳴沙山。當天氣溫三十七八度,熱浪滾滾,無孔不入,可內心卻是歡呼雀躍的,因為馬上就要見到夢寐以求的月牙泉啦!景區(qū)內游人如織,不遠處就是淺黃色的沙丘,與無一絲云彩的藍天相襯,美的純粹,美的大氣。騎駱駝的大軍排起了老長的隊,我們嫌需太久的等待,放棄了這一嘗試。越過駱駝隊,抄近路前往月牙泉方向。烈日下,踩著松軟炙熱的沙子,的確不大好受,好在中途有可以歇腳的地方。我們在兩棵叫做夫妻柳的樹下停下來,休息了一下。旁邊有一條水泥路,直通月牙泉。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讓駝隊和游人錯開走的紅綠燈!駱駝會不會闖紅燈呢,嘿嘿,有趣!</p><p class="ql-block"> 來此游玩的人極盡玩樂的方式:有騎駱駝的,有乘滑翔傘的,有坐直升機的,有坐景交的,還有很多是象我們這樣徒步的。鳴沙山的頂上已有不少人捷足先登。同行的玉文躍躍欲試,金俠身體有些不適,不適合登山,我陪玉文挑戰(zhàn)了一下。沙丘上安置有可以穩(wěn)住腳的懸梯,攀登時以防腳陷的太深,既便這樣,往上爬還是有些累,畢竟烈日在灼烤,防曬衣貼在身上,身上還背有行李。走到三分之二,懸梯沒了,松軟的沙子踩上去直接陷沒了腳,沙丘往上也越發(fā)陡峭。回首,月牙泉就在下面的沙坳之中,此時背光下,月牙泉全貌看起來灰蒙蒙的。玉文想打退堂鼓,我說,都走這里了,回去不虧嗎,堅持一下。最后,我們迂回了一下,朝側面矮一些的地方走。曬透的沙子滾燙滾燙的,玉文從沙里跳腳的那些作動至今想來,還讓我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山頂上搭有一個簡易的棚子,便于游人遮陽。我倆也趕過去休整一下。頂上不象半上腰那么悶熱,一絲絲涼風拂過,感覺輕松多了。導游小穆告訴我們要在山上看日落,可這距離日落還有兩個多小時,下山再上來嗎?想想腿發(fā)軟!不看吧,又覺得白來了,唉,干嘛這么著急上山呢?從山頂上俯瞰月牙泉,全貌盡收眼底,它象嬰兒一樣靜臥在鳴沙山的懷抱中,夕陽下泉水五分之四處于陰影中,只有五分之一看起來象一角明鏡。心心念念的月牙泉就在視野之中,反倒沒那么激動,得不到看不見的才是最香的嗎!山上的游人漸漸的多了,有一位登頂?shù)拇竽铮谷灰哑呤诺母啐g了!我說,大娘,您真厲害,您已經(jīng)打敗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年輕人了!大娘的家人也在旁邊直贊老人家身體棒!</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夕陽很一般,有點懨懨的,耐心等了很久,也沒有見到驚艷的彩霞。晚上九點半,我們帶著些許遺憾下沙丘,白天炙熱的沙子此時格外涼爽,踩上去舒服極了。我一口氣淌過沙丘,奔到路上。口渴的厲害,到了月牙泉邊,我去要了一杯叫檸檬白茶的飲料,許是冷熱不適,許是水土不服,這杯飲料才喝了幾口,胃就不舒服,可我依舊不怕死的牛飲了一大半。扔下杯子,胃開始翻江倒海,我強壓不適跟他們一起往景區(qū)門口趕,經(jīng)過那兩棵柳時,終于安捺不住,胃中的苦水噴涌而出,吐干凈了,胃也舒服多了,唉,我這十八元花的真虧,愣是買了個罪受!過了沙丘,鞋子倒干凈,走路方便多了。“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的招手,不帶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式的浪漫在我這里咋就變成了:悄悄地,我撤了,不帶走一滴水或一粒沙!哈哈!</p> <p class="ql-block">  一位朋友告訴我,去西北,其它的景可以不看,但必須去一趟莫高窟!帶著神圣和神秘,我們到了莫高窟。莫高窟的火熱程度空前,旅行社為我們訂的是B票,只有四個洞窟可參觀。毫不夸張的說,進四個洞窟排隊時間加在一起有一倆個小時,可參觀的時間不足五分鐘,人挨人,一撥又一撥。無論對佛教還是道教,我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心理,包括他們風格迥異的雕塑和繪畫。但在這里參觀,我還是被歷朝雕刻的佛像或精美的壁畫給震撼到了。關于莫高窟由來,百度了一下,據(jù)說前秦建元二年,僧人樂僔路經(jīng)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xiàn)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xù)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長約1600米的崖壁上共有洞窟735處,是世所罕見的文化寶窟。莫高窟在歷史進程中受過程度不同的劫掠,毀壞很多,令人痛惜。有個洞窟,墻上人像臉部都被劃爛,有的被火焚燒過,留下黢黑的印跡,還有的地方留下一些諸如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鴉。這里,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張大千!網(wǎng)上關于張大千對莫高窟的行為,都是鋪天蓋地的指責。我對張大千與對莫高窟一樣不甚了解,但我想,一個真正有良知的藝術家是不會毀壞只會珍惜維護的吧?他的行為真是匪夷所思!另一些,象常書鴻、象段文杰、象樊錦詩……為了維護這些瑰寶,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一生!這些匠人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頌揚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莫高窟浮光掠影地參觀,除了震撼,還有遺憾,遺憾的是看的太少,遺憾的是這里的文物遭受那么多的破壞,遺憾的是有些已不可逆轉的消失或正在消失!</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六日,我們的目標是張掖的七彩丹霞。一路向東的途中,車窗外的景象在漸變,過了瓜州,路邊漸漸有了綠油油的玉米苗,有成片的開紫色花或白色花的三七,還有金黃的向日葵,這景色有點兒江南,跟柴達木盆地的荒涼形成鮮明的對比。經(jīng)過嘉峪關,遠望那些城樓,我們想去看一看,小穆告我們這些景觀都是后來修建的,沒什么看頭,不值得花那個錢。我們聽小穆的沒進去,只是在收費口前轉了下就折回去。我對這個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的人文景觀并不怎么感興趣,也知之甚少,就此打住。</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多,我們到達張掖七彩丹霞景區(qū),坐公交車上山。山上景觀分為四處,可隨意選擇從哪站下車觀看。雖然早已見過丹霞地貌的圖片,但親眼見證還是挺驚嘆的,這些丹霞地貌分布奇特,色彩鮮艷,它們有的是褐色的,有的是禇紅色的,有的呈現(xiàn)黃色,還有淡綠的等,稱它們?yōu)槠卟实は迹]有夸張。四處景觀中,我們欣賞了一、二、四處,據(jù)網(wǎng)友評價最經(jīng)典的可能是二和四。站在觀景臺上,俯瞰廣闊的丹霞地貌,尤如置身童話的世界。傍晚時分,天上出現(xiàn)了云彩,我們留在第四個觀景臺看夕陽西下。此時的觀景臺,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大家都在興致勃勃地拍照打卡。日落的景觀不算震撼,但霞光染紅天邊也是挺美的。其實,世間很多奇景都如此,可遇不可求!</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青海門源的油菜花海。途中經(jīng)過祁連山脈,路邊的景色絕佳,格外養(yǎng)眼,奇景不時閃現(xiàn),令人目不暇接。綠草如茵的山坡,成群的白綿羊,黑色的牦牛,與藍天白云相映,如同一幅幅清新明凈的油畫。小穆在一個山谷中停下車,帶我們去拍照。自從第一次見他拍照技術厲害,我們聊天也多了,也很信任他了,吃晚飯有時也會叫上他,跟他說話也隨意多了。這個憨直的回族漢子性格隨和,喜歡唱歌,也喜歡開開玩笑。他幾次說上次帶了一個一家六口的團,跟他們加在一起沒說過二十句話,弄得他很別扭;而帶著我們幾位,見我們一路上象沒見過世面一樣驚嘆景色,隨意的聊天,說說笑笑,他覺得很輕松。大概,人與人相處也在于緣分吧!他在指導我們幾個咋擺姿勢時,總喜歡說一句:你隨意嘛,可是在拍照時又說,你剛才那個姿態(tài)就很好的呀,干嘛又動呀?不過,這家伙總能在你不經(jīng)意時拍出你滿意的照片來。鑒于山谷中游人越來越多,小穆建議我們離開,前往更合適的地方拍照。</p><p class="ql-block"> 到了一個坡頭上寫有“天境祁連”的地方,視野又一下子變得開闊,眼前平坦的茫茫草原,如綠色的氈子鋪在腳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沒去過蒙古草原的遺憾,今天可以在這里彌補一下啦。小穆停下車跟一位牧民交流了兩句,就帶著我們進入這位牧民的草原。草原上有許多小洞穴,一些呆頭呆腦的老鼠,不,應該是倉鼠或地鼠!它們從洞里面出沒,見人來,又一蹓煙鉆進洞,一會兒又會探出頭來。還有幾只個頭巨大的家伙——可能是土撥鼠,很老成的觀望我們走近,才跑開。兩個孩子也不顧是否會有高反,興沖沖地奔跑追逐,與這些小家伙玩起了提迷藏,這不就是“打地鼠”游戲的真實版嗎,哈哈。</p><p class="ql-block"> 我們仨跟著小穆往草原中間走,去選景拍照啦!湛藍的天空上懸掛有似江濤奔涌一樣的白云,和著青青的草地,這不正是拍大片的背景嘛!三位中年少女,一會兒要求這樣拍,一會兒要求那樣拍,讓小穆忙焦頭爛額的,呵呵。這個身材高大比實際年齡顯的成熟的回族男子,在為大家設計拍照的姿態(tài)時,也不時地被大家笨拙的動作逗得哈哈大笑。其實,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那么的虛與委蛇,既便是萍水相逢,也會因為真誠與善良而相處融洽。</p><p class="ql-block"> 從草原離開,我們直奔旅程中最后一個景點——門源。起初,我對看油菜花興致并不高,我以為象我曾經(jīng)在仙居獨山那兒看過的那樣平淡無奇,可隨著車子進入門源縣地界,路途中亮黃色的油菜花田或橫或直的撲面而來,我還是被驚艷到了,哇,這么多,好美啊,它們與遠處的青黛色的高山,高處的藍天白云相媲美,還與它們附近一片片整齊的青稞相呼應,這些色彩平衡了單一的黃色帶來的突兀和疲勞感,令人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人花了二十元錢進入到一個由當?shù)剞r戶開的油菜花觀光區(qū)。觀光區(qū)內停有很多自行車,有單人的,有雙人,有三人的,還有四或六人的。我和金俠選了一輛雙人的,玉文和她兒子也選了一輛雙人的。童娃騎了一單車,我們騎行上路。看起來簡簡單單的車子,騎起來好費勁,我們騎到交叉口,就棄車了。小穆跟了上來,應我們的邀請,再一次為我們當攝影師。花間駐足或游走的,摩托車邊停留或躍躍欲駕的,東方紅牌拖拉機上登車或車前觀望的等等,道具幾乎利用一遍,最后還有讓他騎車跟著我們幾個風一樣女子追拍的。只要我們想拍的,他基本上都滿足了,我們忘記了這一路他駕車的勞累,這樣的“使喚”他,真有點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微風不燥, 陽光正好,三位風女子騎著自行車在花田間穿梭,任輕涼的晚風穿過發(fā)際,拂過耳畔。肆無忌憚的歡笑,爭先恐后的比拼,這情境讓人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從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暢游的快樂也感染了小穆,他說自己也好久沒這樣開心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八天的旅程倏忽而過,回想這一段歷程,恍然如夢。我們仨加倆孩一行五人,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些困難,但都能順利化解,靈魂得到了滌蕩,最終平安滿意而歸,是不是有點象去西天取經(jīng)的唐僧師徒五人呢?哈哈,那就把這次出行也叫“西游·記”啰?(2023年7月21日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永康市| 大城县| 额敏县| 竹北市| 万源市| 巩义市| 剑阁县| 辽宁省| 清涧县| 张家港市| 临猗县| 罗源县| 叙永县| 芜湖市| 西华县| 金湖县| 永定县| 桓台县| 徐闻县| 瓮安县| 仁布县| 松桃| 阳泉市| 陵川县| 敖汉旗| 遂昌县| 仪征市| 兰西县| 综艺| 探索| 汝城县| 锦州市| 四平市| 思茅市| 揭阳市| 西峡县| 宁海县| 普兰店市| 个旧市|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