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紅石入甸,翠竹聳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鳥鳴蟬喧飛鳳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虎刨泉,藥師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摩崖石刻彩繪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仙過海故事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禪,裊裊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道,縷縷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月十九日登藥師巖</p> <p class="ql-block"> 大邑藥師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西南部,是一處古老的佛教勝地。藥師巖始建于唐朝,歷經(jīng)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繕和擴(kuò)建,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藥師巖是中國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并于1996年9月19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它以雕刻藝術(shù)和壁畫藝術(shù)著稱于世,被譽(yù)為“東方石窟藝術(shù)珍品”。</p> <p class="ql-block">圖源@文旅大邑</p> <p class="ql-block"> 藥師巖摩崖石窟位于大邑縣新場鎮(zhèn)至江鎮(zhèn)公路東側(cè)江北岸的飛鳳山頂部。據(jù)藥師佛龕左壁石刻碑文《大像記》,藥師佛像始刻于唐開成2年(公元837年),距今1100多年,比世界遺產(chǎn)重慶大足石刻還早65年。因而大邑縣飛鳳山藥師巖摩崖造像群又被譽(yù)為成都版的“大足石刻”。</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這里上山!</p> <p class="ql-block"> 藥師巖樹木青翠、森林茂密、河水清澈,空氣無比清新,是登高爬山、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好去處。在竹林和樹林深處,一層層階梯蜿蜒而上。階梯不高,爬著不累,非常適合一家人來這邊休閑徒步,帶娃來這里也很輕松。</p> <p class="ql-block"> 沿著曲曲折折的石級而上,大概經(jīng)過30多分鐘的跋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懸崖上鐫刻的“飛鳳山”三個雄壯渾厚楷體大字,這幾個大字為清代翰林伍嵩生所書。</p> <p class="ql-block"> 飛鳳山位于大邑縣三壩的高壩村,還有一個更耳熟的名字:“藥師巖”。傳說藥師佛對藥師巖影響很大。名貴的中藥材杜仲、天麻、黃連在這里滿山遍野都是,周邊已形成了近五萬多畝天然和人工中藥材基地,是名副其實(shí)的“藥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飛鳳山(當(dāng)?shù)厝擞纸续P凰山)屬邛崍山脈邊緣與成都平原交界的丘陵區(qū),距大邑縣城21公里。藥師巖的摩崖石刻塑像群,在半山腰的峭壁之上,密密麻麻的摩崖雕像,占據(jù)了整個山壁。令人叫絕的是,雕刻這些石像的工匠們,在峭壁上開出了一條長一百五十多米的回廊,回廊上還建有房屋、亭臺、門洞。一路都有由條石鋪成的梯子。</p> <p class="ql-block"> 藥師巖摩崖造像石窟分上下兩層,有三殿一洞(觀音殿、藥師殿、老君殿、黃姑洞)15窟35龕。 上層佛殿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體,門額上刻有“大乘普光福地”六個大字。殿內(nèi)供奉著藥師佛像和觀音菩薩像等眾多佛像。石窟是藥師巖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七洞和第八洞。第七洞因其精湛的雕刻技藝而被譽(yù)為“東方雕塑之冠”,其內(nèi)部雕刻了眾多佛像和浮雕。第八洞則以其壁畫藝術(shù)聞名,其中的《地藏王菩薩本愿經(jīng)》壁畫是藥師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p> <p class="ql-block"> 在摩崖的正中主窟為藥師佛造像,藥師佛與蓮座由一塊巨大的巖石鐫刻而成,高4.9米。藥師佛手捧藥缽,盤坐于蓮臺之上,頭戴寶冠、身披天衣,袒胸露背、鳳眼微張、面部慈祥。佛像體態(tài)豐滿,兩目炯炯有神。石龕的穹頂呈圓形,裝飾精美,有彩繪和雕刻結(jié)合的一組飛天,色彩艷麗、線條流暢、造型生動。同時(shí),藥師佛龕石壁頂部鐫刻有紀(jì)年題記。藥師佛造像是藥師巖現(xiàn)存唐朝石刻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整個藥師巖摩崖造像群分為佛像、菩薩像、羅漢像、弟子像和眾生像等五個等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它各龕石窟里,依山雕刻著三世佛和地藏、文殊、觀音、達(dá)摩等菩薩以及五百羅漢、供養(yǎng)人像和唐僧取經(jīng)、民間打虎捕魚等佛俗故事。</p> <p class="ql-block"> 據(jù)《四川大邑縣藥師巖石窟寺和摩崖造像考古報(bào)告》記載,造像所在的山灣口部朝南,所有龕(窟)均開鑿于西側(cè)山崖頂部,主要分布在南北長150米、高約20米的紅砂巖崖壁上,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現(xiàn)存晚唐至明代造像共44窟(龕),1088尊,大多坐西向東。這其中,還有多處歷代文人騷客駐足于此留下的相關(guān)題記等遺跡。</p> <p class="ql-block"> 除了佛殿和石窟外,藥師巖還有許多其他的建筑和景點(diǎn)。如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天王殿等,都是古老而莊嚴(yán)的建筑。此外,藥師巖周圍還有許多自然景觀,如峽谷、瀑布、溪流等,使游客可以在欣賞文化遺產(chǎn)的同時(shí)也能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美麗。總之,大邑藥師巖是一處集佛教文化、雕刻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圖源@蠶子桑葉</p> <p class="ql-block"> 藥師佛窟的右側(cè)有一龕弟子窟。這龕弟子窟里雕刻著宋代大詩人蘇軾和詩人朋友黃庭堅(jiān)、禪師佛印的造像。窟側(cè)題記曰:“子瞻、魯直、佛印遺像。修能識。”這窟造像從造型上看,是刻于宋代。題記中的修能,就是這窟造像的主人。修能原本是鎮(zhèn)江金山寺的主持,與蘇軾(子瞻)、魯直(黃庭堅(jiān))、佛印三人很熟悉,也是好朋友。后來他云游四川,來到飛鳳山藥師巖修行,為他們?nèi)藢iT開了一窟。</p> <p class="ql-block"> 若時(shí)間合適,中午在藥師巖這里可以選擇吃齋飯,有自家磨的豆花、山上種的青菜等,十分原生態(tài),味道也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圖源@四川文旅廳</p> <p class="ql-block"> 穿過藥師巖,上方五十米,拾級而上是玉皇殿。</p> <p class="ql-block"> 它不僅是中國佛教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每年吸引著數(shù)以萬計(jì)的游客前來參觀和朝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相傳很早以前,有師徒二神,游山玩水中無意間發(fā)現(xiàn)飛鳳山、寶珠山、虎跳河一帶風(fēng)景 幽美,山勢奇絕,宛如洞天福地。兩師徒打賭同一晚上把藥師巖、佛子巖兩石窟同時(shí)雕刻完工。分手時(shí),約定雞鳴前完成主佛像,諸天菩薩雕刻。時(shí)過半夜,徒弟被霧水驚醒潛來藥師巖處偷看,發(fā)現(xiàn)自己雕刻進(jìn)度與師父相比,遠(yuǎn)不及師父神速,造詣功夫更難與師父匹敵,頓時(shí)他心生一計(jì),假裝雞鳴,驚擾師父雕刻佛像進(jìn)程,一時(shí)間高壩村一帶全村雞都叫了起來,為守信用,師父停工下山睡覺去了,剩下對面半山腰未雕刻的佛像遺址還在等有善緣之人來完成。第二天早上,父老鄉(xiāng)親驚見滿山石窟雕像,以為是神仙雕刻。</p> <p class="ql-block"> 若在山間巖縫緩緩行走,你還會發(fā)現(xiàn)附近還有很多處寺廟遺址,藥師巖與寶珠村“金鳳寺、寶珠寺、下壩村七佛寺、圓通寺”遙相對峙;后山頂有神奇的穿心眼、鳳凰鯨柏、鳳凰禪院;左有寺基坪、一顆印、虎刨泉、三千洞、四方石、東林寺、潭灣溶洞古跡;右有獨(dú)特的鳳凰臺、參禪洞、宗佛寺、方山遺址。</p> <p class="ql-block">穿過石窟,在走1.5km左右,虎刨泉就能映入眼簾,從山間流下的小瀑布形成一汪清泉,水質(zhì)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飲用,回味甘甜。</p> <p class="ql-block"> 爬完山就可以來到周邊的新場古鎮(zhèn),非常多游客會為了里面的麻油鴨和肥腸血旺專門過來,《中國影像方志》欄目也來拍攝過,千萬不要錯過!來這里一定要吃的是麻油鴨、肥腸血旺和油糕!鴨子皮酥肉嫩,油辣鮮香的肥腸血旺,物美價(jià)廉超下飯!還有滿口溢香的油糕,可以作為飯后甜點(diǎn)。</p><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點(diǎn),我們到新場古場,在周血旺用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圖源@耍娃兒</p> <p class="ql-block">新場古鎮(zhèn)始建于東漢時(shí)期,是茶馬古道有名的川西水鄉(xiāng)名鎮(zhèn),也是四川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鎮(zhèn),被稱為“最后的川西壩子”。</p> <p class="ql-block"> 這就不得不說說新場古鎮(zhèn)的名小吃“大邑縣老字號”周血旺。 清朝雍正年間,地處清源市(即新場古鎮(zhèn))的周啟成開始設(shè)鋪賣周血旺,是新場地區(qū)唯一的血旺店鋪,后經(jīng)豐都縣血旺大師——馬贏全傳藝。周血旺一時(shí)名聲大作,成為大邑新場地區(qū)的名小吃,民國處年,由周茂清繼承。在經(jīng)過結(jié)合實(shí)踐總結(jié)和名家指點(diǎn)后,終于形成了自己獨(dú)有的選旺、制旺等傳統(tǒng)制作血旺的工藝。</p> <p class="ql-block"> 周血旺的特點(diǎn):“工藝精細(xì)、鮮嫩味美、質(zhì)優(yōu)純正、麻辣舒適,色香味一體。”堪稱菜譜中的精品。周血旺于2002年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專利,并通過批準(zhǔn)。</p> <p class="ql-block">地址:成都市大邑縣天果路</p><p class="ql-block">導(dǎo)航:“藥師巖”</p><p class="ql-block">自駕:成都——成名高速——安出路——藥師巖(比較偏遠(yuǎn),建議自駕哦~)</p><p class="ql-block">停車費(fèi):10元/車</p><p class="ql-block">齋飯:15元/人</p><p class="ql-block">溫馨提示:</p><p class="ql-block">*虎刨泉離石刻塑像群較遠(yuǎn),中途沒有其他景色,可以自行選擇前往與否</p><p class="ql-block">*虎刨泉泉水清澈,但可能有寄生蟲,不建議在野外飲用哦~</p> <p class="ql-block"> 飛鳳山藥師巖一帶適合三歲以上的孩子。它有兩個入口。第一個入口是過橋那兒,先去虎刨泉,然后繞到藥師巖下山。當(dāng)然還可以走到鳳凰臺,全程約十公里。第二個入口就是往前開500米,直接有個藥師巖小牌牌,石梯直接上藥師巖!然后再繞到虎刨泉看看。從虎跑泉那里下山,全程不到四公里。</p> <p class="ql-block">圖源@文旅大邑</p> <p class="ql-block">來藥師巖的途中會路過大邑縣的文物保護(hù)單位:川王宮,是一座“國寶級”的千年古寺,極具川西風(fēng)格,殿宇巍峨,歷史古老,可以順便一起打卡。</p> <p class="ql-block"> 此外,如果有時(shí)間,還可以去看看三國時(shí)期蜀漢名將趙云的墓地。對于被史學(xué)界公認(rèn)的趙云埋骨之所——四川大邑縣來說,許多當(dāng)?shù)氐哪贻p人都不知道,在縣城東郊的錦屏山下,還有一座破敗的子龍祠墓。</p><p class="ql-block"> 趙云墓位于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墻,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jié)構(gòu)四合院建筑,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云墓”七篆體大字,兩側(cè)刻有填金對聯(lián)“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九江县|
阿拉善盟|
玉溪市|
清水河县|
鹤壁市|
哈巴河县|
嘉禾县|
远安县|
裕民县|
民和|
兴隆县|
突泉县|
额济纳旗|
乐东|
南木林县|
环江|
晋宁县|
米脂县|
平谷区|
永康市|
迁西县|
宜宾市|
宝兴县|
固镇县|
邓州市|
沁源县|
兴安盟|
楚雄市|
六安市|
云霄县|
和田县|
瑞丽市|
扬中市|
历史|
来宾市|
新巴尔虎左旗|
灯塔市|
仁寿县|
黄浦区|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