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出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烏鎮(zhèn),書香門第的大戶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戰(zhàn)亂不止的年代,家人給他取名孫璞,字玉山。期望他保持溫潤干凈,而不是茍且庸俗,即使身處亂世,也返璞歸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小的時候,外婆給他講《周易》,奶奶給他講《大乘五蘊論》,除了讀書識字,他還學(xué)畫,學(xué)口琴。茅盾是木心的親戚,在烏鎮(zhèn)有一個書屋,藏書豐富,那里成了木心閱讀的天堂。家里的藏書也不少,木心的靈魂受到西方的《圣經(jīng)》和莎士比亞戲劇的滋養(yǎng)。</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潛意識里覺得詩人,就該與眾不同 ,他看到雪萊、拜倫、普希金等外國詩人,燙著波浪頭,穿著翻領(lǐng)襯衫,很洋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愛讀書,《惡之花》是他最愛的一本書。木心很講究閱讀氛圍,一瓶小花,讓書里書外都是花,他享受極了,有時一看就是一整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歡讀書的人,會看到世界不同的樣子,會看到生活不同的樣子。木心先生就是這樣在體味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先生的《魯迅祭》,刊于2006年12月14日南方周末文化版。這是他在大陸報紙刊發(fā)的唯一一篇文章,也是他晚年最后一篇完整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虔誠的閱讀才是深沉的紀念”,我感受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以,我的這篇名家記憶,就以閱讀木心先生的這五句話,來深沉地紀念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一)有人說,時間是最妙的療傷藥。此話沒說對,反正時間不是藥,藥在時間里。</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先生的詩很特別,總是有些與眾不同,感覺不是通俗意義上流暢的詩意,但在這些詩文中,他總給人石破天驚的美妙,且無力反駁。木心先生文字寫“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體家'。"而我的感受,木心先生的文體,像極了魯迅,只是筆鋒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先生評《野草》集“秋夜”篇:“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就只這幾句,已是使我認知天才之迸發(fā),驟爾不可方物。這是魯迅的得意之筆,神來之筆,從沒有人用過此種類型的句法,乍看淺白、稚拙,細味精當凝練,這是寫給成年人老年人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時間到底是不是療傷的藥呢?好好品味一下木心先生的這句話,其實道理再淺顯不過了。</span></p> <p class="ql-block">原詩:</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上兄弟相爭不是第一次</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上兄弟相認也不是末一次</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年韶光十年事</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人說:時間是最妙的療傷藥</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話沒有說對</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能療傷的是時間里另外的東西</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若把時間比作糖漿</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那療傷藥是浸在糖漿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說不清,指不明</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反正時間不是藥</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藥在時間里</i></p> <p class="ql-block"><b><i>二)做生活的導(dǎo)演,不成。次之,做演員。再次之,做觀眾。</i></b></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的文字,充滿著生活的智慧。導(dǎo)演,可以定調(diào)一部電影及表現(xiàn)形式,擁有自主權(quán)。定調(diào)自己的人生,主宰命運,這是多么難得的美好人生。演員對比與于導(dǎo)演,有了局限性,但也有機會展露拳腳。而觀眾,則是在別人的生活中流連忘返,在別人的故事中感同身受,且當你哭完笑過之后,你依然是你,你的生活可能還是原來的模樣。</p><p class="ql-block">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在不停地接受現(xiàn)實的考驗中,慢慢地退而求其次。</p> <p class="ql-block">17歲,木心背著包,帶上行李,決定出去看看。初到杭州,他就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新形象,脫掉長袍,穿上西裝,打扮得十分洋氣。</p><p class="ql-block">1946年,木心上了大學(xué),學(xué)習(xí)美術(shù),一開始學(xué)油畫,老師是劉海粟。后來,他又轉(zhuǎn)學(xué)中西繪畫,老師是林風(fēng)眠。</p><p class="ql-block">1949年,木心加入了解放軍,從事宣傳工作,每次慶功,木心就扭秧歌,打腰鼓。</p><p class="ql-block">退伍后,木心做了美術(shù)老師。后來又辭了教師工作,找人挑著書,帶著唱機,背著畫畫工具,鉆進莫干山,隱居。他說想當孤獨的藝術(shù)家。</p><p class="ql-block">木心30歲時,被人誣陷而入獄。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決定好好活著,他說“你要我毀滅,我不!”</span>坐牢時,給他紙筆,讓他寫檢查,他將紙張偷偷省下來,寫自己的散文和詩歌。等他出來,已經(jīng)寫滿了66張紙,上面的字米粒大小,密密麻麻,足有65萬字。</p><p class="ql-block">出獄后,他退出文藝界,去搞工藝美術(shù)。他孤獨地守著自己的心,別人鬧革命,他無法改變,所以他沉默著。</p><p class="ql-block">為生活,他在工廠打螺絲,上班他穿著風(fēng)衣,帶藏青色的帽子,衣服熨得沒有一點皺褶。鶴立雞群的他,沒少被庸俗的人指指點點,但他從不在乎這些。</p><p class="ql-block">可以說,木心是孤獨地走過了不尋常的一生,而他也讓生命獲得不斷的沉淀、凈化和升華,他不讓任何紅塵俗世的污泥濁水浸染其身,他是身心干凈之人。</p> <p class="ql-block"><b><i>三)看清世界荒謬,是一個智者的基本水準。看清了,不是感到惡心,而是會心一笑。</i></b></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面對命運的考驗從未退卻。他進,但也懂得退。他退到了紐約,進觀世界滄桑繁華。晚年又回到烏鎮(zhèn),從前的少年郎,依然一片赤誠之心,坦坦蕩蕩。不卑不亢的他,一生都未曾妥協(xié)。</p><p class="ql-block">閱讀旁人的回憶里了解他的生平,知道他受了這般或那般的苦難與雕琢。他做人、行事,無不透著智者的風(fēng)范,他的文字、神情,透著干凈,由內(nèi)里迸發(fā)出來,擋都擋不住。</p><p class="ql-block">明張岱有言:“人無癖者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這位精神貴族,有著玉樹臨風(fēng)的身姿;這位人間紳士,有著超凡脫俗的心靈。</p> <p class="ql-block">“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頭,最終卻可以笑著。”木心先生如是說。</p> <p class="ql-block"><b><i>四)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句話出自木心先生的《素履以往》,其</span>字面意思很淺顯,而言下之意卻道出,物極必反的道理,即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所以,當身處深淵時不必過于悲觀,換個角度想,既然已經(jīng)是無底深淵了,那么就不可能再低了,一如我們數(shù)學(xué)概念里的拋物線。到了底部,意味著今后的每一步,都在上升,只要堅持走,肯定步步高升,直至前程萬里。</p><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在逆境中始終保持樂觀、安定的心態(tài),認認真真地好好活著,他的內(nèi)心深處一定時刻在提醒自己,堅持,再堅持一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個人(友人),決心墮落,任你怎樣規(guī)勸勉勵,都無用,越說,他越火,越恨你——這樣的故事,所遇既多,之后,凡見人(友人)決心墮落,便歡送……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i></p> <p class="ql-block"><b><i>五)人生在世,需要一點高于柴米油鹽的品相。</i></b></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是個浪漫的人,因為他懂得如何發(fā)現(xiàn)美,就算生活一地雞毛,也依然把日子過成詩般。</p><p class="ql-block">美的用處何在?用美的眼光審視生活,與這個世界和諧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懂美的人,常常能撇開貧富,活出愜意風(fēng)趣,附庸風(fēng)雅,令人羨慕。 </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日子過久了,會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其實歸根結(jié)底是少了對生活的風(fēng)雅追求。我們艷羨古人的生活,因為他們太懂得怎么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樂趣了。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平淡如水的生活,也充滿樂趣。</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需要有實用主義之外的東西,來愉悅身心,接納自己,感受生活的溫度。清晨看到第一縷陽光,會萌發(fā)幻想,會發(fā)覺生活不只“柴米油鹽”,它還得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說到底,生活,不僅是活著。</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一生未娶,半世流亡,歷經(jīng)多次牢獄,遭受身心摧殘。縱然如此,他依舊不肯流落于俗塵,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件高貴的藝術(shù)品。他的文字細膩、清透、干凈,彰顯著一種清醒、豁達的人生力量。</p><p class="ql-block">木心之所以是木心,一切皆如是。</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的名句很多,每讀一句都或多或少悟出一些人生哲理。我們之所以喜歡木心先生的文字,因為那里寫滿智慧,有做人的道理,有做事的模版,有生活的指引,更有精神的愉悅。</p><p class="ql-block">《絕望的主婦》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身心多么疲憊,我們都必須保持浪漫的感覺,形式主義雖然不怎么棒,但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的多。”</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清晨,我們都要告訴自己:總有起風(fēng)的晨,也總有絢麗的黃昏,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當我們感到迷惘焦慮的時候,不妨拿起書本,重新讀讀木心先生的文字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桓台县|
普安县|
曲靖市|
兴隆县|
七台河市|
金坛市|
盈江县|
乐亭县|
泗洪县|
桂平市|
聊城市|
绿春县|
焉耆|
白水县|
荣昌县|
金平|
府谷县|
南昌市|
岫岩|
弥勒县|
富阳市|
太保市|
八宿县|
志丹县|
朝阳县|
景洪市|
施甸县|
资源县|
香港|
崇信县|
慈溪市|
宜川县|
德安县|
达拉特旗|
赤峰市|
布尔津县|
新晃|
沈丘县|
梁平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