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7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鴨綠江斷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鴨綠江及斷橋科普</b></p> <h1><b style="font-size:18px;">在我國東北,有一條源自長白山脈而流經(jīng)吉林遼寧兩省后匯入黃海的大江,名字就叫鴨綠江。鴨綠江因江水顏色似鴨頭之色而得名。</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新唐書·東夷傳·高句麗》:“有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鴨頭,號稱鴨淥水”,還有另一種說法,因上游地區(qū)有鴨江和綠江兩條支流匯流,故合而為一,并稱為“鴨綠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鴨綠江是我國和朝鮮之間的界河,江那邊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鴨綠江的中下游地區(qū)是遼寧省的丹東市,丹東是我國東北邊陲重鎮(zhèn),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據(jù)有關(guān)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大凡來丹東旅行或出差的朋友,一般都會去斷橋游歷一番……</b></p> <p class="ql-block"><b>斷橋的歷史是這樣的: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鐵橋,是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財富,于1909年,強(qiáng)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即今天的鴨綠江斷橋 ,橋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從中方數(shù)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圓形橋墩為軸,可旋轉(zhuǎn)90°,便于過往船只航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次旋轉(zhuǎn)須20分鐘。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為當(dāng)時殖民機(jī)構(gòu)日本駐朝鮮總督府所謂的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1943年4月,日本人夢想長期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實行殖民統(tǒng)治,又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公鐵兩用大橋,上橋為鐵路橋,鋪設(shè)鐵軌,通行火車,下橋為公路橋,盡管橋齡已大,多處破損,但是經(jīng)過我國維修后,目前仍然還在使用。</b></p> <p style="text-align: left;"><b>人們不可能忘記的,發(fā)生在20世紀(jì)50年代初的那場戰(zhàn)爭:美國及其盟國以聯(lián)合國名義,悍然不顧蘇聯(lián)及我國等眾多國家的反對,對朝鮮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侵略戰(zhàn)爭,戰(zhàn)火燃燒到鴨綠江畔,甚至炸彈直接扔到鴨綠江西岸我國的這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于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yùn)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yùn)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拉開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序幕。</b></h3><h3><b><br></b></h3><h3><b>抗美援朝期間,兩座鴨綠江大橋成為中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美軍為切斷中方供應(yīng)補(bǔ)給線,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1950年11月8日終于炸斷了鴨綠江上的第一座鐵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被稱為"鴨綠江斷橋"。這座橋問世100多年來,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從歷經(jīng)挫折到不斷勝利,從當(dāng)家作主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的艱難歷程。</b></h3><h3><b><br></b></h3><h3><b>今天當(dāng)我們站在斷橋之上,不禁浮想聯(lián)翩,悠然感到一種屈辱,斷橋原來是日本人所造,又被美國人炸斷。</b></h3><h3><b><br></b></h3><h3><b>此時此刻的我們無不摩拳擦掌,落后就會挨打這已是被世界無數(shù)事實證明真理。我的國啊必須要強(qiáng)大,愛國須從我做起!</b></h3> <h3><b>據(jù)查有關(guān)資料: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修復(fù)開發(fā),現(xiàn)成為戰(zhàn)爭遺跡型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橋身漆為淺藍(lán)色,意思是不忘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戰(zhàn)爭,祈盼和維護(hù)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型匾額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為遲浩田將軍題寫。</b></h3><h3><b><br></b></h3><h3><b>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yè)績。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zhàn)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b></h3><h3><b><br></b></h3><h3><b>斷橋景點有原橋旋轉(zhuǎn)及炸斷處觀賞臺各一處,炮樓一個,橋史話展板30塊。游客參觀斷橋,不僅能了解斷橋歷史,觀看中朝兩岸風(fēng)光,更能激發(fā)愛國熱情和拳拳報國之心!</b></h3> <p class="ql-block">鴨綠江斷橋?qū)Π兜某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鴨綠江上的另一座斷橋</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谢通门县|
江永县|
桃江县|
镶黄旗|
四川省|
白水县|
杭州市|
仁布县|
闵行区|
沐川县|
车致|
称多县|
璧山县|
山阴县|
临武县|
娄底市|
隆子县|
永济市|
济南市|
田东县|
东宁县|
登封市|
松潘县|
龙山县|
郑州市|
青田县|
镇平县|
神农架林区|
栾川县|
宁安市|
太和县|
明光市|
循化|
扬州市|
莒南县|
苍山县|
磴口县|
南昌县|
漳州市|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