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紅色的松山</b></p><p class="ql-block"> 蔡炳文 王如生</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浠水松山,橫跨野鶴山寨和何家寨兩寨。周繞巴水,陳廟河和倒旗河三河。共和國初期,曾建松山,何寨,栗寺三鄉,后建松山人民公社,擁二十五個村,兩百八十五個灣落。有土地七千余公頃,三萬二千余人。是一個有山有水有田的丘陵地區。</p><p class="ql-block"> 松山人民歷來有崇文尚武的優良傳統。早在元末年間,徐宋(天完)皇帝徐壽輝堅持抗擊蒙元政權,稱帝浠水清泉寺。元帥陳友諒在這里浴寫奮戰,留下了“倒旗河”,“脫甲嶺”,“卸甲咀”等歷史地名,口口相傳,婦孺皆知。</p><p class="ql-block"> 松山境內的野鶴山寨是明末清初江淮七十二寨的山寨之一。寨主夏靑山在破寨之日,堅持民族大義,誓不降清,英勇就義,表現了松山人民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清咸豐同冶年間,太平天國軍兩次攻克浠水縣城,松山武進士何夢龍,組織當地群眾,在何家寨立寨自保,與太平天國軍斗志斗勇,出現了“紙糊的城,鐵打的人”的奇跡,長期堅持,終未攻破,保護了周邊的兒女百姓。</p><p class="ql-block"> 民國十年(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華大地廣泛傳播,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松山人民,風起云涌,積極響應,譜寫了一曲曲歷史壯歌,成為浠水全縣少有的紅色革命根據地,涌現出六十二位烈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浠水第一名革命烈士</b></p><p class="ql-block"> 民國十六年(1927)蔣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叛變以后,宣告了國共合作的破裂,緊接著武漢的汪精衛搞了“七,一五”分共運動,大批共產黨人慘遭殺害。先覺的松山人民,積極響應共產黨的號召,踴躍投入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圈可點,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p><p class="ql-block"> 夏葆鐘,字蔚清,松山粟寺坳人。清末最后一任秀才。他自小聰明過人,思維敏捷,屬文立就,從不加點,被群眾稱之為夏家的一粒“糯米”。夏葆鐘考取秀才之后,先后在浠水何家鋪和蘄春彭思橋設私塾教書,成為浠蘄的名私塾師。在當塾師時自學醫藥,后來棄教從醫,在栗寺坳開設藥店,成為遠近聞名的好郎中。在從教從醫的過程中,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積極追求進步。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栗寺坳黨支部書記,浠水縣農民協會秘書,曾代表浠水縣農民協會出席湖北省農民協會代表。回縣后積極開展農協活動。農協會員由三百余人發展到三萬余人。他積極組織農會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權力歸農會,將土豪劣紳戴高帽子游行,實行二五減租等活動。</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七年,蔣介石制造“四,一二”政變以后,叛軍夏斗寅聞風而動,從洪湖竄來浠水“打黨”,“打農會”等屠殺共產黨員的活動。松山地區的土豪劣紳陰謀策劃,糾集一群暴徒于六月十日,潛到栗寺坳夏氏宗祠,正在開會的夏葆鐘抓走,囚禁在土豪高穉康家中,嚴刑拷打,夏葆鐘拒不屈服。當天深夜,一群暴徒將其捆綁到王河沙灘挖坑活埋。夏葆鐘只要求用自帶白手帕將臉面覆蓋面,得到允許后從容入坑。入坑后沙面有些松動,暴徒們用沖擔亂刺亂鑿,夏葆鐘烈士壯烈犧牲。</p><p class="ql-block"> 夏葆鐘烈士就義之后,夏姓族人義憤填膺,伺機報仇。后來偵得高穉康在一農戶家打牌,將其抓獲,押至夏氏宗祠烈士靈前叩頭謝罪后,將他剖腹丟入塘中,以報雪恨。</p><p class="ql-block"> 夏蔣鐘烈士葬于栗寺坳,人民政府立墓永遠紀念。</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何家寨革命根據地</b></p><p class="ql-block"> 浠水縣松山境內何家寨有三座古剎</p><p class="ql-block">即西竺庵,玉皇殿和龍泉寺。龍泉寺規模最大,有大殿,羅漢堂,觀音殿,穿堂,廂房,禪房,廚房等殿宇,共約數十余間,常年佛降神靈,香火望盛。</p><p class="ql-block"> 龍泉寺由于山高人靜,地勢偏僻,殿宇寬敞,引起革命黨人的高度關注,作為革命根據地的首選場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O年,紅一軍政治部派遣華同志來浠水開展革命活動,就選定龍泉寺作為據點。他在這里發展黨員六十二名,建立何家寨黨小組,后來發展為黨支部。最后還在這里創建了十三廟特別黨支部。從此開啟了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新四軍的便衣突擊隊的汪少川,漆先庭等率便衣隊來何家寨龍泉寺,組織抗日游擊隊,籌措抗日糧食供應和款項,龍泉寺革命根據地進一步鞏固起來。</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八年六月,鄂東特委書記方毅和黃岡中心縣委書記劉西堯,委派張明(湖南醴陵人)來龍泉寺創建浠水縣委會。九月十八日,蔣立,王表等又來龍泉寺組建八人的游擊小組,由浠水縣組織部長蔣立(江蘇丹陽人)為組長,這是革命武裝原始雛形。</p><p class="ql-block"> 同年十月,浠水縣游擊小組改編為何寨四中隊,隊長周楚英,指導員蔣立,浠水革命武裝進一步擴大。</p><p class="ql-block"> 何寨四中隊建立后,為了宣傳抗日</p><p class="ql-block">,組織群眾參加革命,特別在龍泉寺舉辦了青年,農民和婦女培訓班,參加訓練的有一百余人。訓練自始至終由高坤負責安全保衛工作,使訓練得以順利進行,不受干擾,高坤還受到上級的表揚。何寨四中隊抗日影響越來越大,鬼子聞風喪膽。 </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零年八月,根據黃岡中心縣委書記文祥(段亞杰)的指示,將何寨四中隊編為浠羅獨立營,何政任營長,王越兼任教導員,隊伍由二十余人發展到三百余人。最后浠羅獨立營為“鄂東獨立第五團”,團長於保誠,副團長兼參謀長高坤,縣委書記謝挺任政治委員。 同年九月十六日中秋節這一天,黃岡中心縣委書記文祥在蘆花洲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文祥,副書記林少懷,秘書長劉子文等人。會議主要安排於保誠〈黃岡人),董國卿(黃岡 人),劉治天(蘄春人)去浠水工作的問題,主要任務是重建浠水縣委會。劉治天任書記,於保誠,董國卿任縣委委員。同時布置了工作任務,,由劉治天管全面,於保誠管黨建,董國卿管軍事,何家寨書記楊定輔,野鶴小區書記夏月波等,隸屬浠水縣委直接領導。</p><p class="ql-block"> 松山的何家寨,龍泉寺不僅是浠水革命的發源地,也是中共浠水縣委的籌建地。</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斗智斗勇留佳話</b></p><p class="ql-block"> 浠水松山革命根據地,從夏保鐘烈士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經歷了九十五年的戰斗歷程。六十二名烈士的鮮血澆灌了這塊紅色土地。每名烈士都是一部戰斗的歷史,艱苦奮斗,堅強不屈,譜寫各自己的篇章。這些歷史,有的有文字記載,有的口口相傳,斗智斗勇,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佳話。</p><p class="ql-block"> 於保誠巧見楊飛龍。於保誠來到浠水縣任職后,他會縣委一班人,縱橫排闔,斗智斗勇,弄得國民黨浠水縣縣長楊飛龍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竹瓦店鄉沒一個膽敢去當鄉長的。縣長楊飛龍話說“哪個去當鄉,我給兩個排的兵力給他”</p><p class="ql-block"> 不久,有一極端反動的鄂東鄉鎮人員培訓班畢業的萬連山,壯著膽子報了名,夸海口說,我只要一個排的兵力就可以上任。</p><p class="ql-block"> 夸口后的某日傍晚,萬連山親自到竹瓦店查看地形,被於保誠的四名戰士活活槍斃在大路邊,弄得楊飛龍縣長更是不可終日。</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楊飛龍縣長到松山栗寺坳街上,探知於保誠正在商人何炳照家中聯系工作。楊飛龍縣長大搖大擺地進到何炳照家中,何炳照見縣長駕到,熱情接待,大擺酒席招待縣長。席間,楊飛龍開口說道,“何炳照,聽說於保誠就在你家,我今天奉你的面子不捉他,不殺他,但我要看看於保誠是個什么樣的人,是否有三頭六臂,弄得我如此狼狽不堪”。何炳照答道,“喝酒,吃菜,吃了飯再說也不遲”。楊飛龍再不作聲。</p><p class="ql-block"> 酒醉飯飽之后,楊飛龍又說,“何炳照,你把於保誠送得我看看,現在該可以了吧?”何炳照不慌不忙地答道:“楊縣長,對不起,於保誠已經走了,剛才親手托托兒送菜的就是於保誠,你當然不認識他,但他說他認識你,你們認識的機會錯過了。”</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何炳照的一席話,說得楊飛龍縣長啞口無言,只好起身落荒而逃。</p><p class="ql-block"> 栗寺坳的何炳照是於保誠的統戰對象,他們共同設計的奇局,弄得楊飛龍縣長無可奈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松山寺祠巧斗縣長</b></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的重陽節,松山寺高氏祠舉行盛大的祭祖公典,時任松山籍的偽浠水縣縣長高浪鈞,想借祭祀之機,掛一匾額炫耀自己,他特別穿一件丹士林竹布長褂,腳蹬皮鞋,頭戴禮帽,大搖大擺地走進祠堂祭祖。</p><p class="ql-block"> 主持祭祀的房長見此國共兩派劍派駑張,深表憂慮,如是當著祭眾面前大聲說:“請大家靜下來,今天是重陽節,大家隆重參加祭典,一不談國事,二不談黨事,祭祀完畢,大家各坐各的席,各喝各的酒,各吃各的菜,吃完飯后各走各的路”。</p><p class="ql-block"> 酒醉飯飽之后,共產黨獨立團的團長高坤首先起身離席,威風凜凜地走出祠堂。國民黨縣長高浪鈞見勢不妙,根本不提掛匾的事,也輕輕巧巧地走出祠堂大門,離祠堂不遠去,發幾聲朝天槍,以示他縣長的威風。</p><p class="ql-block"> 過不多時,縣長高浪鈞放出口風,要抓捕高坤的家屬。危急關頭,高坤找來高浪鈞的胞弟,親口教育說:“浪鈞要動我家屬一根毫毛,我就要把你殺掉,你去說說厲害,叫他敢不敢動我家屬”。自此兩不過問,煙消云散。</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假敗仗巧送槍支彈藥</b></p><p class="ql-block"> 中共獨立團團長高坤,堅決執行黨的統戰政策,很會做國民黨黨政人員的工作。抗戰時,國民黨縣自衛大隊長高大壯(松山人),與高坤關系密切,共產黨軍隊的槍支彈藥緊缺,就靠高大壯幫忙。。高大壯明的不敢送,采取打假敗仗的方法,為高坤輸送彈藥。</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國共兩軍相遇,高大壯叫士兵朝天放槍,共軍追來以后,自衛隊棄槍逃跑,獨立團大獲全勝而歸,一副巧送彈藥的戰斗順利完成。</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戰爭中,高坤用此方法獲得不少的后勤補給,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貢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肥城市|
九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临清市|
长治市|
红桥区|
石台县|
文昌市|
阿城市|
祁门县|
永春县|
禹城市|
溧水县|
浦东新区|
蒙山县|
民勤县|
米泉市|
浏阳市|
昭苏县|
时尚|
淅川县|
衡南县|
铜川市|
察隅县|
共和县|
黔南|
县级市|
新平|
南昌市|
温泉县|
青岛市|
崇文区|
安康市|
乐都县|
朝阳区|
墨玉县|
乌兰察布市|
聂拉木县|
沿河|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