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姑奶奶前天過世了(姑奶奶過世的第二天是我爸過世滿一個月,不知道是不是去天堂的路有親人相伴更美好),今天我突然又想寫寫姑奶奶。遺憾的是,我的書已經印好了,這一篇加不進去了,不過也沒關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不定以后還會出書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寫姑奶奶,其實還是和相親相愛一家人這個主題分不開。之前的心是想著只寫幾位直系長輩,但這兩天發生的事,讓我又有觸動寫寫姑奶奶這位旁系長輩,側面可以影照出相親相愛一家人是真的很相愛,連毫無血緣關系的姑奶奶也不“放過”,哈哈!</p> <p class="ql-block">先說說姑奶奶的身體,她瘦瘦的,但之前的很多年還是很精神,身體很好,和我外婆差不多的,能干很多活,經常爬我家的這個陡坡都沒有問題。最近幾年腿有點疼,我還曾用我的原始點給她按過兩次,當時好一點,但我長年在外,條件受限,所以也沒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我回來,發現她的狀況大不如前。右手整個使不上力,吃飯的時候,她只能用勺子拿左手吃,當然喂給她吃她是不同意的,老人多是只要自己能動都不愿意麻煩晚輩的。看她艱難的把飯菜送到嘴邊,桌上也掉的是,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她還執意要撿起來都吃掉,要她桌上的不管她也不聽,吃完飯她又把桌上的渣子都撿到碗里,要她不撿她還是要撿。</p> <p class="ql-block">我爸過世那天,是我們和姑奶奶見的最后一面(誰能預料啊),在我爸生病這一年多,姑奶奶就隔三差五的來,每次來都憂心忡忡,就象見到親兒子一樣。到今年我爸加重,姑奶奶每次來都流著淚,嘆著氣。我爸過世辦喪事那天,姑奶奶是來得最早的一個,一直在流淚,一直坐在我爸的冰棺前,除了吃飯,一步都不曾離開。晚上她困了,就到我媽床上去睡。到第二天,她媳婦硬把她送了回去,怕她累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誰知道,后面聽說在家里摔了一跤,臉都腫了,我和我媽正沉浸在我爸去世的悲傷中,也沒來得及去看她老人家。我媽正準備等我爸五七過了第二天就去看她,誰知道她老人家這么快就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天正好是我一個妹妹擺二寶滿月酒,我媽在車上一聽說姑奶奶過世的消息,當時眼淚就下來了,悔恨怎么沒去看她,因為我們這里習俗,丈夫去世要等滿月才能出門。我媽逢人就說她真沒想到這么快呀,還問了幾個人,說暫時不要緊。我們下午從縣城回來去姑奶奶那里看老,我媽趴在冰棺上哭得聲嘶力竭,我想姑奶奶能諒解我們不周到的地方,她一向是那樣的善解人意,慈眉善目。</p> <p class="ql-block">再說說姑奶奶與我家的關系。姑奶奶其實與我們沒有血緣關系。聽我細細道來,到底如何理解“關系”這個詞。之所以要寫,肯定是有淵源的,正因為姑奶奶與我們關系非常好,才值得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這個稱呼,按道理應該是我曾祖父母的女兒,可是為什么又沒有血緣關系?姑奶奶是曾祖父前婆婆的女兒,據說八歲就是跟著曾祖父的。前婆婆過世了,后就娶了我的曾祖母,奶奶的娘。而,我的親奶奶,也是曾祖父后婆婆的女兒,等于這兩個女兒都和曾祖父沒有血緣關系。那么按道理,即便是這樣,我也該稱呼姨奶奶,又為什么要稱姑奶奶。如果讀者這個時候還沒繞暈,那就繼續跟著我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我奶奶是獨生女,曾祖父母就讓爺爺入贅為兒,所以我喊姑奶奶是把爺爺當曾祖父母的兒子。但因為其實奶奶和姑奶奶是姐妹,我又喊姑奶奶的老公是姨爺爺,姑姑叔叔們也喊姑姑和姨父。我的天,我寫著寫著我都笑掉了我幾顆西班牙,真的太有意思了!我仿佛置身于大宅門那樣的電視劇中,什么嫡出庶出一房二房的年代感十足。曾經我也被我們家族的這些人物關系繞得滿眼冒星星,現在我終于又有本事去繞別人了!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順便提一嘴為什么我的爺爺姑姑叔叔都姓楊,我爸又姓湯。就因為曾祖父沒有嫡出兒女,就讓我爸繼承了湯姓一脈(那你肯定就知道曾祖父姓湯,爺爺姓楊了),于是乎我和弟弟自然也姓湯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要說清楚這個關系,也是為后面說明大家關系是多么的好作一個鋪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去年滿的80歲。之前身體好的時候,常常喜歡來我家,來吃頓飯,與我們聊一聊,問問最近的生活。之所以走得近有幾個原因,<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b>姑奶奶從小就跟著曾祖父,與曾祖父感情很深,基本上就當是她親爸了。<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b>她也象是獨生女一樣,沒有什么親姐妹了,所以完全把我們這里當親娘家了,把我奶奶當親姐姐了,兩人相見甚歡。奶奶說過多次,姑奶奶人很好,我爸小時候,姑奶奶多么疼我爸。我媽也說她嫁到這里后,常聽我爸提起姑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過世那天聽她二媳婦說,我爸去世后姑奶奶很受打擊,心里很難過,這個我也是都看到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b>姑奶奶嫁人后離我家很近,就在村子里,我家在山上,只不過爬個山,當然最重要還是姑奶奶喜歡這一家子,不然我家那個坡可是75度的陡坡,誰沒事吃多了喜歡去爬呀。</p> <p class="ql-block">在我很多年的印象中,我每次回家,姑奶奶只要知道我回來了,她必定要來我家,每回多多少少要提一點東西,有時候是雞蛋,有時候是買的零食水果。她也不見得會上午來,可能覺得一來我媽又要準備飯菜她不想給我們添麻煩。但如果是下午來,我和我媽肯定要說她,為什么不上午來,一把年紀爬山不容易,吃頓飯好歹可以多歇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是上午來的,我媽肯定會馬上去冰箱拿骨頭來煮,飯前必定要先盛碗湯給姑奶奶先喝著,喝完湯我媽再幫姑奶奶盛飯,飯后倒茶,一丁點兒都不怠慢,這是我媽待客的一系列完整程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時候我媽看有合適的東西會給姑奶奶帶回去一點。姑奶奶有時還會提一只雞來,雖然她一個農村老太太除了兒子給錢自己又沒收入,但一點貪求晚輩的心都沒有。我也會每年拿點小錢給姑奶奶,她總是感動不已。我常想我要是能力大點該多好,那就可以多拿點給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姑們也會時不時看望姑奶奶,給她拿點錢。有時候正月或生日,姑奶奶也會要我們去她家吃飯,每次去了我和我媽會幫忙一起做飯,說實話不覺得與外婆奶奶有什么兩樣。有時候姑姑們家里擺酒或閑暇日子,姑奶奶也會摸到縣城去吃個飯,找找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常心疼姑奶奶沒什么兄弟姐妹可來往比較孤單(她住農村奶奶住縣城,來往不方便,有時候她還迷路,半天找不到地方),但又覺得她與我們一大家子感情好是一種幸福,人是群居動物,需要情感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在我小的時候,爺爺的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還有外公的弟弟和弟妹,也時不時會來我家,所以那時候感覺爺爺奶奶好多,后來相繼過世,只剩下親奶奶和外婆,再就是這個姑奶奶了。我常常沒覺得這是個姑奶奶,就象親奶奶一樣。尤其是與我媽,更象親母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也是個很有修養的人,話不多,輕聲細語的,那時候的女人是不是都很有禮數很優雅?尤其是今年,姑奶奶身體不如前,話更少了。她的手動不了,我表示心里難過,她也只是笑笑,沒聽過她半句幽怨,總是風輕云淡的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辦喪事那天,我媽、姑姑、叔叔、弟弟們,都去做了后家(當地風俗,喪葬以厚禮接待女方的娘家人,表示對于嫁來這家女人的源頭一種極大的尊重)。姑姑們也都談論后悔一些不周到的小細節,奶奶一聽說姑奶奶逝世,當時就非常悲傷的哭了一場,后面我媽來了,大家又接著哭。昨天聽村里人說叔叔在葬禮上哭得泣不成聲。所以我們與姑奶奶的感情是挺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生前安安靜靜的過她的小日子,逝后的排場卻是想象不到的大。是什么呢?因為她兩個兒子都是道士,就是專門辦喪事的師傅,這種師傅在我們當地是很受尊敬的,因為家家都會要請他們,這種師傅們學藝也是不容易的,在我看來,他們的技術含量挺高的,尤其有些環節就象是耍雜技,功夫是相當了得。吹那個嗩吶也是要中氣足有技巧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姑奶奶的兩個兒子不僅是道士,還是師祖師父級別的(插一句,寫爺爺文中寫過,我爺爺才是最老的師祖!),所以十里八鄉好多都是他們的徒子徒孫,于是在姑奶奶葬禮上,竟然陸續有五十多位道士前來助陣,甚至他們的家人們都來了,有的吹嗩吶,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做孝子跟拜,場面好不壯觀。可以說方圓百里,只怕這是少有的盛事。所以穿白衣的隊伍是非常的龐大。要是姑奶奶在天上看著,也一定會欣慰的,也算是風光了一場啊。</p> <p class="ql-block">所以為什么寫姑奶奶,我們與她互相之間關系這么好,這件事從側面反映我家的長輩為人處世多么的豁達有愛心受人喜歡(夸自家長輩不算炫耀吧),我姑奶奶的親娘家從不來往(可能也沒什么人了吧),卻愿意和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來往,這種情形難道不值得歌頌嗎,也證明人與人之間不光要生得親,主要是走得親,甚至有時候生得親不如走得親,這樣擴散開來,世間人都可以從毫無關系到至親至愛,那么又有什么關系是固定的或遵循一定原則的嗎?沒有!人與人之間,除了一個“緣”字,再無其他。無論親疏遠近,互相之間心與心,情與情能夠溫暖到彼此,就是愛的流動,就是緣分的奇妙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人與人到底是什么關系,有沒有血緣,住得遠和近,在法律上是否承認,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遠的距離和最近的距離,其實都是心與心的距離。有的人同床共枕卻同床異夢,誰也不想理誰,有的人遠隔重洋,卻書信往來頻繁,天涯就象咫尺。最好的例子就是,七仙女能從靈霄寶殿來到人間生兒育女,白蛇能變成美娘子陪伴許仙,這世界還有什么不能上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其實最想說的是,珍惜身邊每一種緣分,或許顯現的形式不同,但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可以去愛任何人。并不是說愛任何人是一定要如何做,根據自己心的指引,總能教會我們如何恰當的去愛。有時候愛是留在身邊,有時候愛是放手。有時候愛是一種成全,有時候愛是接納對方如其所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中裝著太陽,哪怕是一些陰暗的角落,也能照到光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兖州市|
抚顺县|
富源县|
阳西县|
丰宁|
宁南县|
四子王旗|
兴安县|
宣化县|
南昌市|
佛山市|
新闻|
阳泉市|
无棣县|
册亨县|
循化|
库车县|
平阳县|
武义县|
黄冈市|
巫溪县|
昆明市|
轮台县|
额敏县|
永寿县|
林甸县|
安阳县|
监利县|
阳春市|
万山特区|
广元市|
泾阳县|
墨竹工卡县|
北海市|
洞口县|
耒阳市|
莱芜市|
登封市|
五大连池市|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