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瑞麗“姐告”國門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姐告國門名字由來是“姐告”,系傣語“舊城”之意。相傳,明代思南王將麓川都城由姐蘭遷此,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緬風情街的“天漄地角”,旅游人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在姐告國門前廣場上,有很多緬甸過來的孩子和抱著嬰兒的婦女過來纏著游客要錢。一直纏到你上車,太佩服他們了。也有要錢靦腆的,有一個婦女她懷里抱著娃,跟著要錢的后面圍著,從不擠上前,可是當游客拿出錢時,前面的已經搶光了,哪有她的份。就這樣跟了好幾個游客她都一所獲,看到她抱著娃挺可憐的,忍不住單獨給了她幾塊錢。哪里的人都一樣,臉皮厚吃得夠。</p> <p class="ql-block">“一寨兩國”景點距離瑞麗市區約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p> <p class="ql-block">中緬瑞麗段的國境線是彎彎曲曲、犬牙交錯且沒有明顯的界限的,有時一條小溝渠或是一個田埂,就是兩國的國界。</p> <p class="ql-block">景區內有一寨兩國水井、一寨兩國秋千等景點?!耙皇巸蓢鼻锴ё溆趪尘€旁,對面就是緬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輕輕一蕩,便可瞬間“出國”。</p><p class="ql-block">邊界無天然屏障,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寨子里的兩國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世代相承。</p> <p class="ql-block">從中方的國門直接往前10米左右就是中緬71號界樁,界樁往前就是緬甸境。游客在這里越過一步就跨出了國境。此時,游客只能往左側的小徑,沿向北而后向東彎曲的國境線,來到位于中國一側兩國邊民公用的井水旁,感受“一井兩國”的景致,井的右側有一段很淺的、干涸的小溝渠,這就是兩國的國境,如今,有關方面為便于管理,在溝邊的我方一側栽種了一排細竹,中間還留著一條橫跨小溝兩邊的一條小道,這是為方便緬甸芒秀村的村民“跨境”前來“一井兩國”打水特留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中國教育條件比緬方好,很多芒秀村民都愿意將子女送到中方一側的小學就讀。每天清晨和午后,這些“小留學生”們就背起小書包,很自然地跨過國境,每天數度往返于兩國之間。</p> <p class="ql-block">在“一寨兩國”里邊,看見一種民族叫“長頸族”,她們在里面開店鋪賣絲巾,脖子上帶了很多銅圏,把脖子支撐得確實長。據說她們最多的戴二十五個,當然也能少,足有5公斤重,天氣炎熱時要下河洗澡給脖子降溫,不然會燙皮膚。我覺得太受罪了。</p> <p class="ql-block">在“一寨兩國”吃了一餐傣族特色飯,每張桌子上放一個小竹簸箕,里面用葉子墊上,中間裝上各種顏色的米飯,周圍是菜,吃起味道倒是瞞不錯的。邊吃飯還邊看他們的歌舞表演,心情也爽爽的。</p> <p class="ql-block">一寨兩國這景點還值得玩,風景不錯,了解到一寨兩國的國界線如此簡單,一個籬笆墻窟窿就可鉆過相互的國界,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如此簡單的國界。不說了,這一天的行程結束了,準備明天到下一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阜康市|
疏附县|
巨野县|
寻乌县|
万州区|
石狮市|
苍山县|
中卫市|
喀喇沁旗|
白银市|
绥宁县|
沈阳市|
浦北县|
永兴县|
霸州市|
都昌县|
九龙县|
白沙|
黑龙江省|
睢宁县|
星子县|
恩平市|
县级市|
寻甸|
平山县|
辽阳市|
依安县|
上饶市|
南雄市|
剑阁县|
浦北县|
闽清县|
仙游县|
西盟|
德阳市|
龙里县|
夹江县|
平阳县|
伊春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