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修武縣西村鄉,有著“焦作小延安”之美譽。抗日戰爭年代,西村就是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延伸至道清鐵路之間的紅色橋頭堡。山河破碎、烽火連天的時刻,西村許多熱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又歷經解放戰爭硝煙和上甘嶺炮火的洗禮,為建立新中國、捍衛新中國立下功勞。趙連明便是其中的一位,而他參加革命的過程十分曲折。</p> <p class="ql-block">1924年9月11日,趙連明出生于大南坡村的西小莊。弟兄三人,兩個兄長趙連平和趙連安。父母與兄長吃苦耐勞,他幼年時代家境殷實,自給有余,所以九歲時入私塾讀書。因為貪玩,十歲時便干脆停學,幫助大人放牛羊、干雜活。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修武大地,激起了許多熱血青年的憤慨。鄰近的大東村成立了抗日縣政府,磨石坡村的韓秩吾糧秣科長。趙連明深受韓秩吾影響,立志當兵殺敵,就和同村的趙順、趙萬年參加了道清支隊,他在一大隊三中隊當通訊員。9月11日傍晚,八路軍386旅陳賡旅長指揮我抗日軍民從大東村經山門河口出山,對道清鐵路展開了第五次大破襲。趙連明和戰士們割電線,燒枕木,毀鋼軌,再一次癱瘓了日寇的運輸線。</p> <p class="ql-block">1943年5月,劉明德公開投降日寇,當了漢奸,他的匪部被編成偽十四旅,劉明德被委任為旅長。張松軒這時候是劉的一個營長,按照黨組織的意圖,以大南坡偽保長身份作掩護的地下黨員趙玉安排趙連明給張當衛士。這年9月,上級黨組織恢復了修武縣黨政軍機構,重建修武根據地。重災之年,為了解決口糧和種子問題,太行軍區老二團六連(后改為三連)把目標瞄向劉明德設在百間房的留守處倉庫。老二團情報股長趙順(化名崔興)向趙連明講明實情,要他做內應提供劉明德內部情報。離開五年之久的子弟兵終于盼下山了,趙連明爽快答應服從組織安排。以后他二哥趙連安、營部文書趙遵賢、還有同村的趙遵榮先后幾次以賣柿子、拾糞作掩護,到留守處找他去收集情報。一天夜間,老二團參謀長陳皓和修武黨組織負責人張高峰帶領戰士們埋伏到倉庫外,在約定時辰趙連明正準備打開大門,等待不及的戰士們點燃了炸藥包,趙連明被炸傷后伏在戰士背上指示目標。這次襲擊行動消滅偽軍一個中隊,繳獲步槍130枝及一批彈藥。隨行的山門河一帶村莊數百名青壯年涌進倉庫,把大批糧食運到了山區根據地,就連豬圈里的大肥豬也被趕到了金嶺坡。口糧有了,麥種有了,為鄉親們、為根據地解決了燃眉之急,趙連明感到特別踏實。養好傷后,趙連明在老二團團部當了通訊員,他努力學習文化,苦練軍事技術。一個多月后,拼刺刀的本領大有長進,被調到修武獨立營當了班長。</p> <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趙連明被調入太行八分區偵察隊,作為偵察員活躍在太行山和道清鐵路之間,直至抗戰勝利。1946年7月,趙連明到修武獨立團3連當排長,在山區和縣城、待王一帶打游擊。修武獨立團在戰斗中發展壯大,隨后升格為太行軍區47團。1947年8月15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博愛寨卜昌成立。47團與46團編入9縱27旅79團。9月攻打嵩縣田湖鎮時,白天四連沒有攻下,晚上趙連明所在連上陣。三排是尖刀排。八班是投彈組,九班負責架梯子。趙連明扛著機槍帶七班擔任突擊,最先登上城墻掃除了城頭敵人,為此趙連明榮立三等功。連指導員趙萬年代表黨支部批準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候補期三個月過后按時轉正。成了黨的一員,趙連明特別高興,因為他的大哥和二哥都是1938年入黨的黨員,兩個哥哥讓他羨慕了好多年。這年10月,趙連明在九縱27旅79團5連任排長。1948年3月洛陽戰役期間的一次戰斗中,突然發現敵人一個營的前鋒部隊從山頭上壓下來,距我軍只有千余米,形勢特別危急。連長命令趙連明帶領三排阻擊敵人。他把三排分成三路,待與敵人相距40多米時突然開火。敵前鋒毫無防備被打得落花流水,又來的一個排也被打垮。陣地上只剩下十個戰士時,趕來增援的四連、五連搶上山頭和敵人打響。趙連明完成了阻擊任務,被記三等功。這年12月,趙連明參加了淮海戰役。他所在的9縱79團于王灣村巧渡澮河,保證了旅主力部隊順利渡河。智取小張莊,縱隊政治委員李成芳高度評價說,你們解決了打黃維兵團的一把鑰匙。整個戰役期間,79團三戰三捷。受到了縱隊首長的表揚,榮立集體一等功。經過這場大戰,趙連明的軍事素質有了大提升。1949年2月,9縱在周口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79團改編為45師133團,趙連明在該團任副連長。4月21日,趙連明隨部隊在安徽橫渡長江,之后任十五軍后勤部警衛連長。千里大追擊途中,因為隨時出發,幾個月內很少解開背包。日夜兼程人困馬乏,累極了就拉著馬尾巴前進。北方戰士不服水土,患了瘧疾也是咬牙堅持。為了雙腿追上汽車輪,我軍戰士翻高山、跨深溝。布鞋爛了穿草鞋,草鞋爛了干脆赤腳走。腳上磨出了血泡,也沒有熱水燙腳。行軍途中,趙連明替炊事班挑大鍋,為新戰士扛槍,鼓勵戰士克服困難。10月1日這天,在廣東進軍途中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特大喜訊,趙連明和戰士們紛紛把槍放到背包上,一邊拍手一邊前進。就這樣,追擊了幾千里。由華南奔襲大西南,進軍云貴川,他榮立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1950年春,趙連明任15軍警衛連長。為了提高軍事理論水平,12月他入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軍校學習。原定學習時間三到五年,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提前畢業,于1952年9月奔赴朝鮮戰場。他向45師領導積極要求到上甘嶺前沿陣地,上級安排他到135團1營任參謀長。這年秋季,朝鮮平康郡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嶺,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上甘嶺戰役第一階段,趙連明指揮一連與九連協同作戰,三天時間殲滅敵人共1400多人。重重封鎖下,給養極度缺乏。通訊員留的水,趙連明舍不得喝一口,他送到重傷員口中。眼看著生龍活虎的戰士們一個個倒下, 刻骨銘心的心痛和撕心裂肺的自責交織在一起,撕扯著他的心。覺得自己活著是一種恥辱,愧對犧牲的戰士們,急紅了眼的趙連明決心豁出去,端起機槍就要沖出坑道去拼命。陣地上不能沒有指揮員,剛露出半個身子,警衛員和通訊員急忙將他拉回。在上甘嶺戰役第二階段,趙連明與營長邰鳳魁、教導員楊清源帶領戰士們克服困難,牢牢堅守597.9高地,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他榮立三等功。上甘嶺戰役期間,身為135團3營參謀長的趙連明服從上級安排,先后代理過一營營長和三營營長。</p> <p class="ql-block">經過43天的鏖戰,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以我軍勝利宣告結束。美軍自兩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傲氣受到重創,被迫坐到了談判桌前。為什么385萬發炮彈可以削平一座座山頭,卻炸不斷志愿軍的脊梁?中國軍隊到底贏的是什么?趙連明老戰友、上甘嶺鋼七連連長張計發給了全世界一個響亮的回答:“中國人贏的是精神,是上甘嶺精神!”1954年5月,趙連明隨部隊回到祖國懷抱,駐扎在信陽明港。從家鄉的太行山走上革命道路,抗日戰爭扛過槍;萬水千山留下足跡,解放戰爭打過江;踏上異國三千里江山的征程,抗美援朝榮獲軍功章,趙連明就是這樣的功臣!2001年的清明節前夕,趙連明因病離開了人世。2020.10</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阿合奇县|
岳阳县|
汝阳县|
濮阳县|
宿州市|
都江堰市|
岑溪市|
宜州市|
广汉市|
蓝山县|
磴口县|
益阳市|
安平县|
茶陵县|
永和县|
会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仲巴县|
汝阳县|
德钦县|
常熟市|
阆中市|
娄烦县|
安平县|
女性|
上饶县|
加查县|
北辰区|
北安市|
松潘县|
都昌县|
亳州市|
平山县|
夏河县|
芷江|
屯门区|
天祝|
SHOW|
巴塘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