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王新龍(河南 新密)</p><p class="ql-block">布谷鳥的和鳴,驚醒了夏夢。多語的麻雀,嘰嘰喳喳,不時插話。寂靜的夏晨瞬間熱鬧起來了。</p><p class="ql-block">晨曦初露,透過窗欞照進屋內。輕輕起床,走到屋外,打開大門,行走在鄉間水泥鋪就的小道上。鳥鳴啁啾,空氣清新,涼爽宜人,我獨自盡享著夏晨的美好。</p><p class="ql-block">鄉間小路四通八達。水泥路是國家“村村通”的成果,寬約四米,可容車過。自從修了水泥路,極大方便了鄉親們的出行。一年四季,無論是在雨雪天,還是在漆黑的夜晚,均能順暢通行。鄉鄰們從此告別了雨天兩腳沾滿泥,夜晚出行跌跟斗的歷史。這條路既利于鄉親們外銷經濟作物,也利于外地商品來此交流,極大方便了鄉親們的生活。鄉親們親切的稱呼“村村通”是致富路,是聯通路。</p><p class="ql-block">水泥路蜿蜒曲折,干凈整潔,連通大路。路兩旁,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p><p class="ql-block">核桃樹,枝葉婆娑,樹冠蔭翳。顆顆核桃,個大飽滿,有的躲在樹葉下,像調皮的小孩在躲迷藏。綠色的外衣與樹葉一色,渾然天成。如果不仔細觀看,就很難發現它的蹤影。核桃是村中常見的經濟作物,既可食濕果,也可食干果,還可榨油,深受鄉鄰的喜歡。</p> <p class="ql-block">偏僻處,狗尾巴草,迎著晨風,翩翩起舞,似與早起的人兒打招呼。在中原地區的農村,這種植物較為常見。據植物學家講:狗尾巴草歷史悠久,是粟的祖先。粟去外殼后,就是黃澄澄的小米。小米是黃河中下游區域中最常見的一種農產品。小米飯養大了祖祖輩輩的鄉民。我不由得想起了歌曲《父老鄉親》中的歌詞:“我住過不少的小山村,那里到處有我的父老鄉親,小米飯把我養大,風雨中叫我做人……”。</p><p class="ql-block">那邊綠色的草叢旁,有幾朵紫紅色的花兒,已經綻放,隨著晨風,微微招搖。它的葉片較闊,覆蓋著白色的細細的絨毛,小喇叭似的花兒,叫蜜蜜罐,土得掉渣的名稱。摘下一朵,輕輕吮吸一下,絲絲甜蜜,沁入口中,似乎還是小時候記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其實這種植物,是一種地道的中藥材,其根,學名叫生地,經過炮制后,稱之為熟地,極富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我想,現在的孩子,有幾個能識得這寶貝,圍墻隔絕了他們與曠野的聯系,大自然的許多饋贈,對他們而言,只是書本上的文字,對面相見也難相識。在暑期,他們如果能走出空調房,放下手機,走進這綠色的田野間,該有多好啊!</p><p class="ql-block">小路上闃不見人:鄉鄰們搬去城鎮住的,外出打工的不少,只留下一些不愿離開故土的中老年人。幾年前流轉出去的田地,曾種過經濟作物,如今又回到原主人的手中。幾個年長者,對土地還有深情,他們早前播下的玉米,高過人頭。</p> <p class="ql-block">吐蕊的玉米花,吸引了大群蜜蜂,它們嗡嗡勞作,傳花授粉,似醞佳釀。人勤地不懶,有辛勤的付出就會有不負汗水的收獲。有田有糧,生活不慌。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經濟如何繁榮,飯碗如果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難免心中不安。食不果腹的日子雖然已經成為從前,但是荒耕的教訓,不能不牢記心上。</p><p class="ql-block">鄉村已經改變了模樣: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綠色覆地,滿眼青翠;道路通達,干凈整潔;莊稼拔節,茁壯成長。但是,相較從前,出奇的安靜,少見人影。</p><p class="ql-block">我們該有怎樣的鄉村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泸定县|
酒泉市|
资兴市|
桂东县|
安图县|
左云县|
莎车县|
胶州市|
兴国县|
光泽县|
砀山县|
珲春市|
桂阳县|
常宁市|
寿光市|
汪清县|
托克逊县|
布尔津县|
贵南县|
宣威市|
枝江市|
南京市|
商南县|
贵阳市|
宁化县|
满洲里市|
双江|
建水县|
三门峡市|
射阳县|
阿克陶县|
德安县|
清河县|
都江堰市|
萍乡市|
屯门区|
江陵县|
台湾省|
年辖:市辖区|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