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臺頂,亦名掛月峰,形似孔雀起舞。位于五臺山之正西方,西鄰繁峙、代縣,距普薩頂約10公里。臺頂海拔2773米。《清涼山志》載:“西臺高三十五里,頂平廣,周二里。亦名掛月峰,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上有法雷寺,“獅子吼文殊菩薩”,系隋文帝詔令始建,現存建筑為明代重修,為石建窯洞。原有山門、鐘鼓樓、舍利佛塔、正殿(閻王殿)、過殿(西天古佛)、南殿(奶奶廟)、西殿(西岳大帝廟)、客堂等。 西臺位于臺懷鎮西13千米,地處滹沱系底部第二層灰白色石英巖之上,仍屬冰緣地貌,臺頂廣泛分布著石海,不少部分已被草甸所掩蓋。臺頂南望,河谷開闊而平直,具有冰川谷的特點。 牛形石(角峰)、牛心石—冰緣地貌。這一高約10米,寬20米,厚約10米的孤峰,側面看是個塔形石柱,正面看是堵石墻。由片狀礫巖構成,孤立于西臺斜坡下方。是五臺山保存最好的冰緣石柱,在西臺頂兩側還有這樣一個石柱。它們是基巖山體被風化剝蝕所能削平后所遺留下來山峰殘體。 從此地北望,有新修公路通向北坡,那里便是“八功德水”天然水池所在。它位于五臺山第二級夷平面上,海拔高程2500米,與西臺等高。這一山腰平臺,臺面平直,在五臺山及山西許多高山區部有出露。副使李北沙詩:“臺山聞自昔, 今日見青冥。翠抹千尋壁, 祥看五色屏。云籠七寶樹, 水 繞八功亭。散落天花夜, 清音送客聽。” 魏文人馬跡: 在臺上, 石上印文, 若人馬足跡, 俗以為魏帝至此。覺玄詩:“魏帝鑾輿避暑來, 旌旗卷日映山臺。盤陀石上空留跡, 風雨千年印綠苔。” 二圣對談石: 唐法林, 見緇白二叟坐談石上, 近之則失, 因為名。宣公子睹異, 于上建樓。覺玄詩:“妙德 弘開向上關, 維摩一默不輕還。對談若謂無言說, 風雨 依前點石斑。” 獅子蹤: 對談石下。雨花老人詩:“誰跨狻猊到五峰? 徐行蹋遍玉芙蓉。一方石上遺靈跡, 八水池邊絕異蹤。花落每經香雨濕, 春深唯有綠苔封。杖藜歸去應尋 覓, 見在西巖第幾重? ” 泥齋和尚處: 臺東北谷。昔有神僧住此, 以泥作饌, 與賓共食。覺玄詩:“西臺東北古巖阿, 尊者修行志不磨。日午自搓泥劑子, 旋充中食省檀那。” 秘魔巖: 臺西四十余里, 木叉和尚居此。德清詩:“羊腸百折任青藜, 草莽蕭蕭仄徑迷。絕壁倚天應隘日, 斷崖無路只飛梯。 依人野鶴尋常下, 逐客山猿日夜啼。自是煙霞隨去住, 到來元不費招攜。” 綠水無愁風皺面<br>青山不老雪白頭<br>【作者】普善(1855—?),民國年間法雷寺禪僧。<br>【說明】此聯改自古時的一個對子“綠水無憂,因風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 七種寶樹圍金界<br>十里云華擁玉階<br>【注釋】(1)七種寶樹:法雷寺內外松柏參天,樹大根深,枝繁葉茂。七種,言樹種類之多。寶樹,佛家語。珍貴的林木,喻凈土上生長的樹木。(2)金界:金剛界的簡稱。原指開顯大日如來智德的部門,此指佛寺。(3)云華:云彩的光華。 法雷頻鳴,慈云普復<br>慧日普照,智月常圓<br>【注釋】(1)法雷:喻佛法如震雷,能使眾生覺醒,皈依佛法。(2)慈云:謂佛以慈悲為懷,如大云之復(覆)蓋世界。(3)慧日:謂佛之智慧有如太陽,普照世界。(4)智月:謂佛之智慧如月亮,光照人間。 性法宇于西方,天花散彩<br>復慈云在中國,貝葉成文<br>【注釋】(1)性:本指事物內在的不可改變的本質、特點。此處作“形態”解,作動詞用,意為以法宇形態出現于西方。(2)法宇:法,指佛法、佛教。宇,本意為“居住”,此處可解釋為“境界”。法宇即佛教境界,此句指佛教起源于西方。(3)天花散彩:喻佛教教義的傳播和流布。(4)貝葉:古代印度用貝葉寫佛經。 獅子吼震三千界 <br>華雨香飄百億國<br>【說明】此聯書于臨近西臺的“西臺法雷寺”牌坊上。<br>【注釋】獅子吼:佛講法之譬喻。形容佛(或菩薩)講法如獅子威服眾獸一般,能調伏一切眾生(包括外道)。三千界:“三千大千世界”的略稱。華雨:同“花雨”。百億國:指所有的國家,六祖慧能在《梵網經》中寫道:“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意思是一片花瓣上有百億個國,有百億個釋迦佛。 《題武擔寺西臺》<br>西峰寒色暮蒼蒼,夢入煙霞古澗旁。<br>紫府笑登山隱隱,清涼做愛石方方。<br>云中采得薇偏美,花里流來水自香。<br>何處鐘聲幽夢破,一窗蘿月淡秋光。<br>——唐朝段文昌 康熙皇帝賦詩贊曰:“絕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br><br> 徐霞客眼中的西臺<br>初七日循山西向而上,路欹傾斜不平甚。又十里,登西臺之頂。日映諸峰,一一獻態呈奇。其西面,近則秘魔巖,遠則雁門關,歷歷可府而挈(即提取、拾取也)。秘魔巖在四十里外,山皆陡崖盤亙,層累而上,為此中奇處。<br>寺北面,左為維摩閣,閣下二石聳起,閣架于上,閣柱長短,隨石參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為萬佛閣,佛俱金碧旃檀即檀香,羅列輝映,不啻萬尊。前有閣二重,俱三層,其周廬環閣亦三層,中架復道,往來空中。當此萬山艱阻,非神力不能運運作、修造此。<br>——自《徐霞客游記·游五臺山日記 》<br>譯文:初七日沿著山峰往西而上,山路十分傾斜不平。又走十里,登上西臺頂。陽光輝映下的群峰,一一地呈現出美好的態態和奇異的風貌。西臺西面,近處是秘魔巖,遠處是雁門關,座座山峰都歷歷在目,仿佛府身就可以抓住。秘魔巖在四十里外,山上全是盤旋橫貫的陡崖,層層疊疊地堆砌上去,成為這山中的奇特之處。 敦煌壁畫里的——西臺頂<br>南臺與中臺之間為西臺,榜題“西臺之頂”(底色變黑)。上空畫普賢菩薩及眷屬像、毗沙門天、阿羅漢等赴會,云中化現金佛頭、娑竭羅龍王、大毒龍;臺頂亦為龍池,空中一昂首青獅化現。下方一塔,為釋迦之塔,山中還畫有盃渡蘭若、兜率之菴、弘化之院等寺院,山中無數僧人、信眾,有正在跪拜的,有站立合十禮拜的,還有正在登山的。西臺左下方有道義蘭若,院內畫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對談,文殊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臺上,右手結說法印,左手上揚;維摩詰坐於紅色方幾上,左手置於胸前,右手上揚。 寺院有塵清風掃;<br>山門無鎖白云封。 興法雨于西方,天花散彩;<br>覆慈云在中國,貝葉成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夏津县|
镇坪县|
河池市|
上栗县|
临澧县|
黄龙县|
大庆市|
海丰县|
延长县|
石河子市|
商南县|
额济纳旗|
仙桃市|
曲松县|
响水县|
双峰县|
维西|
大连市|
泰安市|
大冶市|
康马县|
正安县|
宝鸡市|
永宁县|
寿阳县|
白城市|
嘉兴市|
吉安县|
余江县|
彭泽县|
二连浩特市|
鄂温|
西青区|
双辽市|
鸡西市|
元江|
牟定县|
南宁市|
襄城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