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晉”。有道說: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看陜西。山西和陜西是中國古代的重鎮所在,有很多的王朝都在這里起源,發家和定都。從山、河這些地理坐標到歲月長河中的歷史印跡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些許故事,八百里太行山從這里崛起,五千年文明史在這里沉淀。</p><p class="ql-block"> 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令人神往。幾年前,我們從上海坐火車出發,抵達太原,開啟山西之旅。 </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走進山西,去感受山西的厚重歷史、去探秘山西的一磚一瓦、那說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故居”,這是民國時期曾統治山西近40年的閻錫山的一座私宅,它位于山西省定襄縣河邊村(原屬五臺縣),始建于1913年前后,這故居是民國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極具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故居氣勢恢宏,這組近代建筑群,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政治仕途升降沉浮的歷史遺跡。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筑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尤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游人流連忘返。遍布主要建筑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將這座故居罩上了一層神奇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佛教圣地—五臺山,享譽“佛國”盛譽,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朝拜五臺山,是許多佛教信徒的夢想,</p><p class="ql-block"> 大白塔巍峨壯觀,為五臺山的標志。大白塔本名“釋加文佛真身舍利寶塔”,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明萬歷九年重建,現為明代重建后風貌。</p> <p class="ql-block"> 大圓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坐落在佛教圣地靈鷲中峰。</p> <p class="ql-block"> 來到靈峰勝景,遠眺五臺山秀麗的山形隱隱約約,回望四周,遠處的山,山上的云,雄壯多姿的寺廟建筑群都映入眼簾。居高臨下,深感“靈峰勝境”這四個字的點妙之處,風光很美。</p> <p class="ql-block"> 北方三月份的天氣還是比較寒冷,地上都是冰霜,當天氣溫是零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們來到五臺山著名的“五爺廟”,五爺廟也稱萬佛閣,這天恰逢陰歷二月十五,來五爺廟拜佛的人特多,寺院內人頭攢動,都閉目在經殿香霧中。</p><p class="ql-block"> 五臺山“五爺廟”的名氣享譽海內外,終年涌動著接踵而至的朝圣觀光者。五爺廟旁邊有戲臺,專門有演員來演出,據說在五臺山眾多的寺廟中,五爺廟是唯一一座有戲臺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順治皇帝所寫的《歸山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碑上有毛澤東題字:指點江山。</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顯通寺,是中國著名的五大禪寺之一,是五大禪寺之中規模較大,歷史最為古老的一處。顯通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為五臺山佛寺開山之祖。</p> <p class="ql-block"> 顯通寺的銅殿、銅塔,銅的鑄造工藝是空前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那優美的造型,完整的結構,精巧的圖案…被列為五臺山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虔誠的信徒絡繹不絕,都是遠道而來五臺山朝拜,歲月輪回,千回百轉,跨越千年,無論是王者將相,還是善男信女,無不對五臺山圣地仰慕之至,置身其中也令我們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傳說“人這一輩子一定要來趟五臺山,一方凈土,三柱清香,愿所愿皆所求,三分求,七分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來過了,在此許下了美好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應縣木塔本名叫佛宮寺釋迦塔,這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筑,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 木塔外觀五層,而實際為九層,每兩層之間都設有一個暗層,九層高塔全部用紅松木建造,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全塔無釘無鉚、精巧絕倫,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要說應縣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過于它雖然不費一釘一鉚,卻歷經風雨,屹立至今。這座木塔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中國的五岳之一,又是道教圣地。曾有唐朝詩人這樣描寫恒山: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里,詭怪浩難測……</p> <p class="ql-block"> 在恒山拍攝的一處山形酷似睡佛,氣勢磅礴,神態逼真。</p> <p class="ql-block"> 石屏仟仞立,古寺半空懸,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被詩人描寫的這么玄妙的懸空寺,我們真想親臨其境,可遺憾的是當時正在大修,未對外開放,我們只能站在山下匆匆一瞥。</p> <p class="ql-block"> 我們北上直至大同,然后第二天又從大同折返回太原方向,一路繼續游覽。</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大同九龍壁,座落在大同古城和陽街南側,始建于明代洪武末年,原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此九龍壁在我國屬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琉璃龍壁、尺度最大、又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堪稱中國九龍壁之首。</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云岡石窟最早建于北魏時期。眾多石窟依山而建,遠遠望去,大大小小的石窟分布其中,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是中央坐像云岡大佛,非常高大,足足有十七米高。云岡大佛的耳朵一直垂到肩膀。大耳垂肩,是云岡的標志佛像,是我國佛教典籍中佛陀的傳統表現手法之一,形態端莊,臉部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點,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是中國佛教的巔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中雕刻的各尊佛像,雖歷經大自然幾千年的日曬雨淋、風化剝蝕,但每尊佛像仍然栩栩如生,表情都是端正莊重、溫文爾雅,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彩色浮雕。</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氣勢雄偉,雕刻精細,華夏民族的祖先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工藝手法,為我們留下了珍貴而燦爛的文化遺產,真是讓人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雁門關長城,位于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p> <p class="ql-block"> 雁門關是萬里長城歷史上兵家必爭的軍事要沖,是南來北往理想的用兵要道和商旅通道。</p> <p class="ql-block"> 雁門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座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門關在歷史的長河中佇立了千年,默默的守望著華夏這片沃土。</p> <p class="ql-block"> 來到雁門關,必然要去長城上看看這千古名塞的風景。在晴天,可以看見曲曲折折的長城似乎通到了天邊,戰旗在關塞上空飄揚著,似乎在訴說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們通過觀景游覽,更加深了解歷史,了解過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過了太原,我們開始向南前行,一路上有不少著名景點。</p> <p class="ql-block"> 晉祠,位于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晉祠公園內,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庫房面積1000平方米。晉祠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晉祠對越坊,創建于明萬歷四年 (1576),檐下斗拱密致,縱橫交叉,整個造型玲瓏剔透,華麗典雅。瓦頂全部用琉璃覆蓋,牌坊左右蹲坐鐵獅一對,氣勢雄壯不俗。對越坊因匾額上書的“對越”二字書法傳神,極為有名,所謂稱為“對越坊”,屬于功德牌坊。</p> <p class="ql-block"> 晉祠有三寶:圣母殿、魚沼飛梁、獻殿。</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晉祠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北宋時期,圣母殿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由于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麗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員都要到圣母殿來獻祭祈雨,這些彩塑形象逼真,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殿前八根木雕盤龍柱亦是北宋遺作,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建筑中最早的盤龍柱。圣母殿的重檐歇山頂,兩角輕輕上翹,拉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在古拙豪放之上更添一分宛轉秀麗之美。</p> <p class="ql-block"> 踏上建于北宋的魚沼飛梁。魚沼,是有魚的方形池子;飛梁,是架在池上的橋。1953年按原樣重修。魚沼飛梁東西平坦,南北下折如鳥之雙翼,如此“十字型”的古橋在我國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 獻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1955年依原樣翻修。是一個高規格的祭壇,祭祀時用來擺放供品的地方,也可以作為主祭人、有身份的祭祀參與者的活動場所,仿明代建筑,它的高度和垮度都是三晉之首,在民間祭祀場所中極為壯觀,在全國也是非常罕見的。</p> <p class="ql-block"> 金人臺, 也稱“蓮花臺”。臺為方形,臺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閣,是一處很精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晉祠有三絕:侍女彩塑、周槐、難老泉。</p><p class="ql-block"> 這群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侍女像雕塑,被譽為晉祠“三絕”之一。這是宋代塑像藝術上的突破點就在于絕不雷同,人物的身材不同,面部形象不同,手執的器物不同,從而可以看出職司各不相同,人物神情也不同,有老成有天真,有得意有哀怨,有張揚有謹慎,衣著服飾不同,不同職務不同衣著,精致到小的配飾,我國古代民間匠師把這些侍女塑造得如此生動傳神、精妙絕倫,反映出宋代宮闈生活的真實景象,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周柏唐槐,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樹干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征。唐槐雖不是晉祠古槐中年代最久遠的,但卻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至今都還茂盛蔥郁。</p> <p class="ql-block"> 晉祠三絕中最后一絕是難老泉,難老泉,俗稱“南海眼”,終年泉涌,晉水的源頭就從這里流出,長年不息。</p> <p class="ql-block"> 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還有各個朝代的建筑與藝術特色。看晉祠,就像看一部兩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看晉祠,無不嘆服于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藝和高超的藝術水準,深切地感受到三晉大地歷史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喬家大院牌坊,可謂氣派。檐頂、斗拱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中間鑲嵌繪著花紋、描著金邊的匾額,橫梁五彩繽紛,富麗堂皇。4根粗壯的紅色立柱,就連基座也是高大的雕花石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喬家大院,是明清時期的民宅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后又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整修。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院中有院,院內有園。</p> <p class="ql-block"> 大院內,其門窗、橡檐、階石、欄桿…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 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走進大院,到處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派喜慶。</p> <p class="ql-block"> 喬家大院,那是一本讀不盡的書,更是一幅賞不夠的畫,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它的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那是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令人賞心悅目,不愧為是“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垛堞綿延,樓檐聳峙,被中外專家稱為“華北第一城”。</p><p class="ql-block"> 古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這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內,保存著300余處文物、近4000處傳統建筑。古城素有“中國古建筑的薈萃和寶庫”之稱,文物古跡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實為國內所罕見。</p><p class="ql-block"> 平遙全城有四大街、八小街。古城內的巷子有很多,七十二條小巷道,經緯交織,主次分明 。市井商鋪林立,店面相連。古民居鱗次櫛比,院落重重,宅院及商鋪,建筑中軸強烈,對稱嚴謹。</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樓市位于全城中心,一路上當鋪、市樓,下面對應著地下金庫, 鏢局文化…,有詩句:攬山秀于東南,挹清流于西北,仰祝煙云變幻,俯視城市之繁華。這是古城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 城隍廟牌樓立于廟門之外,是清代建筑風格,此牌樓是全木結構,斗拱細密,極具美感與裝飾性,是牌樓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文廟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穿過平遙古城那厚重的城門,走進歲月雕飾的街巷,兩邊店鋪旗幡飄揚,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繁榮的晉商文化,會讓你驚嘆萬分,眼前會浮現出它往昔繁市富邑的興盛景象,腳下的每一粒塵土都滿載了歷史的滄桑與厚重。</p> <p class="ql-block"> 雕花的老窗,仿佛還是明清時溫婉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掌燈時分,“我在平遙等你”特別醒目,特別的溫馨!古城的夜色真的很美,美的醉人。</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住在古城的“盛華瑞”客棧,客棧很大,靜謐雅致,古韻猶存,讓你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好似穿越。</p> <p class="ql-block"> 清晨古城格外寧靜,平遙老街的牌坊是那么的精致。一座牌坊,就是一段歷史,一座牌坊,就是一個故事!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 趁人不多,去街上感受一下古城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作為我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墻之一,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登上城墻遠眺,可以看到整個平遙古城的全貌,視野定格下的古城,讓人過目難忘;站在古老的城墻上,恍若隔世,想象著兩千多年前的繁華盛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來到城墻下,城墻上斑駁著歲月的痕跡,讓人感受到歷史的長河及古老平遙曾經的輝煌,平遙是一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城,令人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鸛窩。這個大大的“根”字蒼勁有力,寓意深刻,飽含悠悠的思鄉之情。大槐樹是移民史上的見證者,也是移民心中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 槐根造型的大門,寓意大槐樹的后裔同門、同根、同祖、同心,這槐根造形又詮釋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是大槐樹兒女的魂。</p> <p class="ql-block"> 千年槐根,據考古人員鑒定,此根大約生長在宋元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遠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盤枝錯節,形象奇特,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是一棵罕見的大型古槐真根。</p> <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期間,在大殿前廣場上進行尋根祭祖大典。</p> <p class="ql-block"> 在傳統風格的山西民居前,發現已桃紅柳綠了,北方的春天來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黃河瀑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奇觀。</p> <p class="ql-block"> 走入景區內的龍洞,可以近距離的感受壺口瀑布的壯美,能欣賞到黃河洶涌澎湃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在龍洞里,是絕佳的仰視壺口瀑布之所在,就在壺口近旁觀看,能感受到它大氣磅礴、雄渾壯觀的氣勢。抬頭望去,滾滾黃河之水奔騰而來,在壺口傾瀉而下。在這里,它似一匹脫韁的野馬,狂奔、跳躍,像一條黃色的巨龍,騰空、翻滾,巨大的聲響震耳欲聾,非常壯觀,非常振撼,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壺口瀑布。無論誰都會被這樣如排山倒海之勢所感染。</p><p class="ql-block"> 意外的是還有彩虹出現,一彎彩虹與水天相連,架在瀑布前的水霧之中,隱隱地閃耀著彩色的光環,這樣的柔美與激烈的交融恐怕也就是在壺口瀑布下可以領略到。</p> <p class="ql-block"> 從龍洞上來,站在河岸欄桿邊,能清晰地俯視和領略壺口瀑布的雄姿英魂,滿目所見,是浪花翻滾,激流洶涌,凸顯氣壯山河,洶涌澎湃的宏大氣勢。千百年來,這片黃色的河水一直在這古老而質樸的土地上流淌著,歲月的車輪在不停地轉動,而我們僅是短暫的停留,其中驚鴻一瞥的瞬間,已帶著濕潤與清晰的美好,讓人久久難忘。</p> <p class="ql-block"> 山西給我們留下許多美好,行走在山西遠比想象中的更為絢麗,感受到了這一方土地厚重的歷史印跡,對黃土高原,這一方極具中國精神的土地充滿了感嘆和依戀。我們所到之處,都有跡可循,拍了許多照相,留下了永久的記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昌图县|
武川县|
昭平县|
吉木乃县|
张掖市|
石景山区|
祁门县|
常德市|
马尔康县|
温州市|
伊川县|
北碚区|
广元市|
大埔区|
富蕴县|
读书|
鲜城|
广河县|
靖远县|
邛崃市|
广宗县|
陵水|
介休市|
嘉荫县|
璧山县|
洪雅县|
桃江县|
泗洪县|
昔阳县|
甘泉县|
浦北县|
胶州市|
兴城市|
三台县|
松溪县|
五原县|
深水埗区|
冷水江市|
克东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