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過了三十歲,提醒我們不再年輕的,除了日漸稀疏的頭發,還有日漸脆弱的胃(胃痛、惡心、反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好的胃,怎么就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很可能是沾染了一種叫<b>幽門螺桿菌</b>的細菌。</p><p class="ql-block"><br></p> <h3>很多胃病是從慢性胃炎開始的。</h3></br><h3>多數慢性胃炎患者無任何癥狀,人群中確切的患病率難以獲得,一項基于內鏡診斷的研究顯示:我國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1]。</h3></br><h3>依據胃黏膜病損類型,慢性胃炎可分為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h3></br><h3>在我國一項慢性胃炎的多中心流行病調查中,8892名受試者接受胃鏡檢查,其中淺表性胃炎49.4%,糜爛性胃炎42.3%,萎縮性胃炎17.7%[2]。</h3></br><h3>之所以患上慢性胃炎,除了藥物、飲酒、膽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之外,<strong>幽門螺桿菌是主要元兇。</strong>毫不夸張地說,只要感染幽門螺桿菌,幾乎都存在慢性胃炎[3]。<br></br></h3></br> <h3><strong>幽門螺桿菌不僅僅和慢性胃炎有關。</strong>還可能導致多種其他胃疾病的發生,比如胃潰瘍、胃淋巴瘤、十二指腸潰瘍等,甚至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h3></br><h3>一項來自13個國家的國際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危險性較非感染者高6倍[4],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胃癌風險降低34%[5]。<strong>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把它列為第一類胃癌危險因子。</strong></h3></br> <h3><strong>在中國,近一半人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很多人卻并不自知。</strong></h3></br><h3>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40%~60%[6],是幽門螺桿菌的高感染國家。</h3></br><h3>值得注意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很容易通過家庭成員傳播,這讓它悄無聲息地將魔爪伸向孩子們。</h3></br><h3>據上海地區1119名健康在校兒童和青少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調查結果顯示:</h3></br><h3>無癥狀兒童中7歲年齡組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30.9%;</h3></br><h3>7~12歲年齡組的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逐漸上升,平均年遞增率為3.2%;</h3></br><h3>12歲兒童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水平接近成人[7]。</h3></br> <h3><strong>幽門螺桿菌是怎樣攻陷人類的胃的呢?</strong></h3></br><h3>幽門螺桿菌存在于唾液中,一般通過共用同一食物器皿、咀嚼食物喂食、吃受污染的食物等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叉感染,成為幽門螺桿菌傳染的主要途徑。</h3></br> <h3>幽門螺桿菌進入人體,主要定植于胃黏膜,釋放毒性物質,破壞胃黏膜屏障,促使胃酸及一些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破壞胃黏膜,導致黏膜的水腫、糜爛、潰瘍、腸化、異型增生等改變。</h3></br> <h3>是否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h3></br><h3><strong>一是與傳染源接觸程度,總體來說,長期密切接觸者更容易感染。</strong></h3></br><h3><strong>二是患者的身體狀態,</strong>身強力壯的人接觸少量的細菌可通過自身免疫清除外來致病菌,相反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則更容易讓細菌躲避免疫攻擊,形成免疫逃逸。</h3></br><h3><strong>因此老年人、免疫力差、基礎疾病多、有較多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餐前便后不愛洗手)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strong></h3></br> <h3>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多引起慢性胃炎,不一定有明顯癥狀,或者只有很輕微的癥狀,容易被忽視。</h3></br><h3>如果胃不舒服(比如上腹痛、反酸、燒心、脹氣、打嗝等),建議去醫院檢測幽門螺桿菌。</h3></br><h3><strong>健康的成年人,無論男女,也可以將幽門螺桿菌的監測作為體檢項目進行常規篩查。</strong></h3></br> <h3>篩查方法很多,尿素呼氣試驗是最簡捷高效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吹口氣,半小時后即可查得結果。</h3></br> <h3>其他檢測方法,如血清抗體檢測和糞便抗原檢測,臨床也比較常用,快速尿素酶試驗和胃黏膜活體組織為侵入性檢查,需通過胃鏡檢查取胃粘膜進行檢查。</h3></br> <h3><strong>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經治療很難自行清除。</strong></h3></br><h3>《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指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慢性胃炎,無論有無癥狀和并發癥,都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比如75歲以上高齡老人、14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嚴重慢性疾病等)。</h3></br><h3><strong>一旦檢測出感染,一定要去找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strong></h3></br> <h3><strong>雖然幽門螺桿菌需要治療,不過也別過度擔心。</strong></h3></br><h3>感染幽門螺桿菌100%導致慢性胃炎,但只有約1~3%發生胃癌。一般,在淺表性胃炎(胃粘膜萎縮及腸上皮化生之前)根除幽門螺桿菌,患者獲益最大,如果治好了,幾乎可完全預防腸型胃癌的發生。</h3></br><h3>目前標準的四聯方案根治幽門螺桿菌成功率約90%。每個人狀況不同,具體治療方案,還是要咨詢醫生。</h3></br> <h3><strong>(1)?家庭實行餐具專用制</strong></h3></br><h3>不管家庭成員是否有幽門螺桿菌,都建議實行專碗專筷,不僅有效的避免幽門螺桿菌的家族性傳播,還可避免其他疾病的互相傳染。</h3></br><h3><strong>(2)?聚餐實行公筷制</strong></h3></br><h3>多人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h3></br> <h3><strong>(3)?餐具定期消毒</strong></h3></br><h3>對于使用過的碗筷在洗干凈之后,放到消毒柜蒸煮消毒。<strong>幽門螺桿菌在100℃的溫度、30分鐘后就可以被殺死。</strong></h3></br><h3><strong>(4)?不要嘴對嘴給孩子喂食</strong></h3></br><h3>大人更不能用嘴巴去親孩子的嘴,也不要用嘴去吹涼食物,很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h3></br><h3><strong>(5)?飯前便后要洗手</strong></h3></br><h3>幽門螺桿菌及其他致病菌可能會隨著大便排出,如果一不小心粘到手上,則有可能造成自己二次感染或者傳染給別人。</h3></br> <p class="ql-block">規律均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過辣、油炸、腌制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喝濃咖啡、濃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控制抽煙、飲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運動是最好的胃腸動力“藥”,建議適當運動,如慢跑、散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避免長期大量服用引起胃黏膜損傷的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芬必得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有個健康的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審稿專家:黃麗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南投县|
宜昌市|
怀远县|
延长县|
长葛市|
大姚县|
成安县|
日照市|
广东省|
武邑县|
罗定市|
叶城县|
门头沟区|
广德县|
平原县|
安仁县|
苗栗县|
巨鹿县|
高碑店市|
彰化市|
东兴市|
玉林市|
岳西县|
阿城市|
锦州市|
宜城市|
集安市|
赞皇县|
阿合奇县|
甘谷县|
息烽县|
南丹县|
通榆县|
高雄县|
新蔡县|
常山县|
徐水县|
贵德县|
桂东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