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獨庫”進行曲

阿轟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獨庫”,我們來了。</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6月30日,我們廈大7701同學新疆“獨庫”自駕游終于啟程。自2020年8月許加、宋樹民、李泉、柴海濤四條漢子完成了“此生必駕318”的“川藏”公路行壯舉后,“此生必駕217”之“獨庫”公路的雄心已然產生。心心念念三年,今終實現。“獨庫”行北京幫隊伍壯大至七人,增加了許閩峰、陳國華同學和李泉的親家趙永明。6月30日上午,冒著北京罕見酷暑,七條漢子集合于首都機場T3航站樓,乘CA1285航班直飛烏魯木齊,將與福建來的五位朋友匯合。</span></p> <p class="ql-block">  (▲左起:宋樹民、許加、許閩峰、李泉、柴海濤、陳國華。趙永明攝)</p> <h1>  “獨庫”乃新疆獨山子至庫車公路的簡稱,全長561公里,誕生于1974-1983年,歷時9年建成,投入兵力13000人,穿越天山,亦稱“天山公路”,將南北疆的距離直接縮短近600公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68名工程兵官兵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獨庫”以開鑿難度大、山路蜿蜒險峻、全程可遇一年四季、可見多種風光和優美地貌、每年僅在夏季開放四個月而著稱,是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們心目中的圣地。</h1> <h3>  (▲網絡圖:獨庫公路地形圖)</h3> <h1>  準備工作必須精準到位。我們延續廈大7701于2014年成功組織“呼倫貝爾游”、2015年“甘肅絲路花雨游”的經驗,李泉為總牽頭人,柴海濤為總策劃,這個領導班子已幾經考驗,實力“杠杠的”。先建個群是必須的,腰腿不利索的加緊康復。總策劃柴海濤絞盡腦汁設計了9夜10天的行程,出爐《新疆伊犁+獨庫+伊昭公路游之路書》,獲贊美聲一片。《路書》特別提醒每人要隨身攜帶“沖鋒衣外套(溫差大)、墨鏡、帽子、防曬霜、防蚊劑、保溫杯、適當藥物、撲克”等等,這些必帶品在實踐中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h1> <h1> 但新疆之大,我們既想多看著名的景點,又要完整的走完獨庫,無論如何規劃,都找不到“一鏡到底”的路線。我們計劃前五天在北疆“打卡”著名景點,再從那拉提的“三岔口”進入獨庫,先走南段到庫車,再由南到北完整的走獨庫,謂之“愛你多一點”。</h1> <h1>  這是一段美好的飽覽河山經歷,回來后我只記得印象深的景點,至于每天都去哪兒玩卻是一筆糊涂賬。如何把記憶留住?我便美其名曰以“進行曲”之名而記流水賬之實寫成美篇,保存這關美好的旅程。</h1> <h1>  中午,歷經四小時航程抵達烏魯木齊并入住酒店。下午順便參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h1> <h1>  西域盛夏陽光會熱情得讓你受不了,躲在庇蔭涼爽處照張像是不錯的選擇。</h1> (▲左起:宋樹民、柴海濤、許閩峰、許加、李泉、陳國華、趙永明。) <h1>  晚上與鄭逸樹為首的福州五位朋友們匯合,于當地最具民族特色的餐廳聚餐。餐后出來已是晚上10點30,天依然挺亮堂,大家感到新奇,拍照為證,發朋友圈炫耀去了。這種同學朋友組團旅游是最自由輕松的,必定充滿歡樂。期待明天!</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b>一、上帝把梵高留在了“安集海大峽谷”</b></h1><h1> 7月1日上午,走起!12人分乘3部旅行社的商務車,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向西,去看“安集海大峽谷”,將夜宿精河市,全程500公里,行車7小時。</h1> (▲途中幾位老司機體驗自駕。上左:許加、上右:宋樹民、下左:李泉、下右:柴海濤。) <h1>  安集海大峽谷尚在建設中,游客隨便進出。陰天,下車頓感寒冷,大家趕緊拿出御寒衣物穿上。</h1> <h1>  安集海大峽谷的神奇在于地面上看不到,走近了才發現地平線下藏著一條巨大的峽谷。由于發源于天山的安集海千百年來的沖刷,把平地下切成懸崖絕谷,崖壁幾乎成垂直狀。我們戰戰兢兢的站在崖壁邊,生怕崖邊坍塌,也怕大風把人給刮下去,照相也要留出一兩米的安全距離。由于沒有可俯瞰全景的高空觀景臺之類的,反而激發出大家的好奇心,總想探個究竟。由于安集海是色彩最豐富絢麗的峽谷,像是從“現代派抽象畫”里流淌出來的河流與峽谷,不知是誰便把法國油畫大師梵高的名字和安集海大峽谷聯系起來。看看拍照出來的照片,還頗有梵高作品的韻味。</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留出了足夠的安全距離拍照。</span></p> <h1>  來一張放飛自我的狂野照。</h1> <h1>  夜宿精河縣城。這是一個只有十多萬人的縣,但縣城干凈整齊大氣,十分現代化。酒店的對面是一個有湖的大公園,林木蔥蔥,晚飯后有許多市民來此休閑,孩子們在廣場坐著電動小火車玩,市民也可來此擺個攤子,挑戰一下自己是否有當老板的潛質,露天劇場人頭攢動,觀看即將于“黃金時間十點半”舉行的“精河縣第六屆枸杞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夕陽晚霞,一派祥和。</h1> <h1>  我們在湖邊的雕塑旁留下英姿。</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邊有經營唱卡拉OK的攤子,電視大屏幕、音響效果不錯、有字幕。陳國華突發奇想,提議讓我們幾位當年廈大7701男聲小合唱的組合們來個“昨日重現”。好主意!刷三塊錢來一曲《啊!朋友再見》過把癮。組合的感情充沛,唱功依在,很像回事,打個A+的高分吧。</span></p> <h1>  根據柴海濤策劃,我們好不容易擺出了“人肉”造形的7701番號。像不像不重要,關鍵看創意,尤其那個“0”,看著容易做來難,輪番比試,淘汰若干不合格選手,最后才決定由柴海濤和許閩峰兩人利用力學原理、咬牙忍住腿肚子快轉筋的痛苦、哆哆嗦嗦勉強把“0”完成的。</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color: inherit;">二、“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b></h1><h1> 7月2日,去“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環湖游及果子溝盤山公路穿越、“中國薰衣草之鄉”解憂公主薰衣草園。全程360公里,行車6小時。夜宿伊寧市。</h1> <h1>  賽里木湖早已如雷貫耳,它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天山北坡,海拔2073米,面積458平方公里,蓄水量210億立方米,湖水透明度達12度,“純凈水”隨便喝。氣象學家說了:由于大西洋暖濕氣流長途跋涉后無法翻越天山北坡,只能在這形成充沛的降水,那“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就此滴落,造就了高山淡水湖泊賽里木湖。聽著就好有詩意啊!</h1> <h1>  景區有巨大的停車場,服務樓前有蒙古族的文工團在表演節目迎賓,歌聲、馬頭琴聲悠揚,有正宗的、平時很難聽到現場版的蒙古族歌唱絕技“呼麥”。你看看,來都來了,還非得再給個意外饋贈的驚喜。</h1> <h1>  開車進入,環湖一圈有雙向兩車道的旅游專線,有景點可在旁邊停車區停留,一圈下來要90公里。湖水湛藍、湖面巨大,水天一色,蔚為壯觀。我們找個背景有雪山的平坦地停留拍照,來幾個造型。說實在,我們這一路下來逢景必“造型”,可翻來覆去的就幾個老套動作,但這已是我們想象力和體力的天花板了,僅表達喜悅的心情而已。</h1> <h1>  今天恰逢李泉同學生日,我們在湖邊擺個心形的生日祝福。晚上再來一塊生日蛋糕共享之。</h1> <h1>  午餐在賽里木湖邊吃一頓從俄羅斯引進的冷水魚高白鮭后,直奔果子溝大橋。果子溝雄踞于天山西部的關隘中,為進入伊犁谷地的咽喉,自古以來以其位置險要而著稱。據說在南宋末年,成吉思汗西征時命部下鑿石理道,打開了中原通向伊犁河流域的道路,為古絲路新北道找到一條新捷徑。其后元、清兩代政府都在果子溝駐軍把守。清乾隆皇帝平定了伊犁河流域的準格爾貴族的叛亂后又在這條谷中設立頭臺、二臺兩座驛站。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h1> <h1>  我們從觀景臺上看下去,群山中一座鋼絲斜拉的特大公路橋穿過果子溝聳立其間,雄偉無比,橋墩高達180米,312國道從橋下的谷底穿過。這是連云港至霍爾果斯高速公路的一段,雙向四車道,從2006年8月到2011年9月,歷時五年建成通車,唯有“基建狂魔”才能為之,看著都覺得自豪。</h1> <h1>  下山后我們走的就是谷底的312國道,兩旁冷杉挺立,風光優美,直奔“中國薰衣草之鄉”解憂公主薰衣草園。此時雖已過了薰衣草的盛花期,但能看到這么大片的紫色薰衣草園還是讓我們欣喜,不顧烤箱般的熱天便沖入園中依次做起了“表達喜悅心情”的動作。拍完照后悲催了,多人臉上、脖子、手臂被曬烤得通紅,灼痛發癢比比皆是。</h1> <h1>  晚上入住伊寧市。該市的規模和市容市貌也令我們驚訝。酒店門口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員工載歌載舞,又是饋贈的意外驚喜。</h1> <h1>  <b>三、“新疆最美伊昭公路”昭蘇-喀拉峻-特克斯</b></h1><h1> 7月3日,游“新疆最美伊昭公路”昭蘇-喀拉峻,看“中國天馬之鄉”昭蘇大草原、萬畝油菜花和雪峰,“草原之王喀拉峻”(闊克蘇大峽谷),晚上夜宿八卦城特克斯,全程190公里,行車3小時。</h1> <h1>  上午出發前,大家乖乖的穿上了防曬衣,搶著防曬霜把裸露的部位都涂上。</h1> <h1>  伊昭公路是翻越天山支脈的一條公路,是從伊犁地區到昭蘇盆地最便捷的道路,一樣以險峻和風光秀麗著稱,被譽為“小獨庫”。車隊時而走在白楊樹道,時而走在峽谷底,時而在爬坡,翻越3000多米的安格列特冰達坂后還有漫長的下坡道。</h1> <h1>  路上的風景美不勝收,有駱駝群悠閑,白色氈房座座,牧羊人騎馬趕著山羊群走在公路上。</h1> <h1>  藍天白云,綠草冷杉,極目雪峰,令人心曠神怡。</h1> <h1>  遇有好景色隨時停車拍照。</h1> <h1>  “喀拉峻”是哈薩克語,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沒錯,它是海拔2000-3600米之間的高山草甸草場,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走到景區,山坡緩緩升高,雪山近在眼前,迫不及待,騎馬上山。山頂卻是渾然一體向南傾斜的高臺地貌,芳草繁花似碧色地毯,一直鋪展到皚皚冰雪的高山腳下。這里一切都處于原生狀態,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們曾專程前來考察并為之傾倒,認為喀拉峻草原是世界上少有的第一流的天然草場。</h1> <h1>  馬隊登頂,“騎兵班”列隊致意,以雪峰為景來一張合影。每個人按奈不住的都來張騎馬的瀟灑照。</h1> (▲左起:許加、陳國華、趙永明、宋樹民、李泉、柴海濤、許閩峰) <h1>  置身此地,心曠神怡,有欲飛之意,于是擺出了“雄鷹展翅”陣型放歌起飛。</h1> <h1>  山頂草甸設一白色相框模型,背景謂之“人體草原”,據說要在特定的時間、太陽光從某角度照射在山坡草原上,起伏的坡地可顯示出似熟睡少女身體柔美的曲線。我們以多種組合在相框里合影,背景遠處似有“人體草原”的影子若隱若現。不信你細品品。</h1> <h1>  我們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卻也被喀拉峻的美震撼了!她靜待深閨,等待有緣人來相會。我們在山上流連忘返,久久不舍離開,一致認為喀拉峻是新疆草原雪山最美的景色。沒有之一。</h1> <h1>  傍晚來到八卦城特克斯,全城以縣城中心的一座八面形兩層建筑物八卦樓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八條大街,與之相連的有環形街道,全城路口沒有紅綠燈,都以轉盤交匯。</h1> (▲縣城中心的八卦樓夜景。) <h1>  入夜,華燈齊放,猶如盛開的花朵。</h1> <p class="ql-block">  (▲網絡圖:特克斯縣城夜景)</p> <h1>  八卦城的建設和道教有關。據說南宋時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邀請,前往西域向大汗指教了治國扶民方略和長生不老之道,他用三年時間游歷天山,被途中集山之剛氣、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的特克斯河谷所動。于是,他以這里作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從此,這里就成了特克斯城最原始的雛形。700年后的1936年冬,精通“易”理的邱宗浚調任伊犁警備司令后發現了這一雛形,便親自設計了八卦城圖,八條放射性街道分別以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命名。1938年冬,縣長請來俄羅斯專家幫助測量,打樁放線。由于沒有線繩,就從店鋪購來成捆布匹撕成布條,連成長繩,用20頭牛拉犁犁出八卦城街道的雛形。</h1> <h1>  入夜的八卦樓區域成了市民廣場,空中有許多游客的無人機正盤旋拍縣城全景,大媽們廣場舞、小孩嬉戲、攤販擺地攤,環樓道路有電動小火車環游,還有旅游公司組織的維吾爾族大爺駕馬車游覽,每輛馬車的裝飾都不一樣,很有維族特色。我們對馬車來興趣了,決定坐一下,票資每人30元。李泉提議說我們手心手背,輸的人買單,大家同意。一聲令下,只有宋樹民一人出手心,看得賣票的維族小姐姐哈哈大笑。</h1> <p class="ql-block">  (▲上:宋樹民舉著購買的馬車票,我們坐享其成;下:許加采訪維族馬車夫大哥。)</p> <h1>  一聲響鞭,老實的馬兒歡快的跑起,寂靜的街道上響著鐵蹄擊地的噠噠聲。沿“離街”走到底再折返,沿途可見到街上店鋪不少,一些有名的大酒店落戶于此,偶遇對面同是游覽馬車駛過,雙方素不相識,卻不約而同的揮手打招呼。</h1> <h1>  <b>四、“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b></h1><h1> 7月4日,特克斯-那拉提-獨庫公路中段-鞏乃斯-巴音布魯克。將游覽世界第四大高山河谷草原那拉提,鞏乃斯林場班禪溝旅游區、天山冰達坂翻越中國最美濕地巴音布魯克。夜宿巴音布魯克,全程430公路,行車7小時。 </h1> <h1>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一首動聽的《可可西里牧羊人》讓大家記住了那拉提。美景美女,撩撥著聽眾也要幫助心碎的牧羊人去那拉提尋找美麗的養蜂女。路邊看見山坡上有養蜂人的帳房和蜂箱,那拉提的養蜂女你在哪里?</h1> <h1>  那拉提位于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東端,新源縣內,1999年景區成立,共規劃面積1848平方公里,自南向北由高山觀光、哈薩克民俗風情、旅游生活區。區內集草原、溝谷、森林于一體,植被覆蓋率高,野生動物資源豐富,被譽為“天山綠島”。我們乘坐景區的大車去那拉提,全程近一個小時,在經過一個大拐彎路口時看見路旁有巨大的養蜂女雕塑。</h1> (▲網絡圖:那拉提養蜂女的雕塑。) <h1>  那拉提很美,還有直升機環游。</h1> <h1>  牧人在氈房前用網袋吊著奶酪和牛肉在風干出售。</h1> <h1>  我們擺拍。大家似乎有種好像缺一點什么東西的感覺?答案是一致的:如果先看那拉提再看喀拉峻,那內心美的體驗感就大大提升了。</h1> <h1>  從那拉提出來后,我們車隊從“三岔口”進入了獨庫公路的南段,下午到了巴音布魯克草原。</h1> (▲正式進入獨庫公路,全體來張大合影。左起:國棟、許加、許閩峰、鄭逸樹、李泉、鄭逸杰、柴海濤、趙永明、陳國華、潘繼東、林建萍、宋樹民。) <h1>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于巴音郭楞自治州和靜縣西北的巴音布魯克境內。草原總面積238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2500米之間,是中國僅次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它是集山岳、盆地、草原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也是天鵝的理想繁殖棲息地。</h1> <h1>  進入巴音布魯克草原,也就進入了獨庫公路最好走的路段,道路兩旁是平坦的草原,公路就在草原中直線通過。</h1> (▲無人機俯沖拍攝。) <h1>  巴音布魯克草原主打騎馬,幾乎所有車輛到這里都要停留,可騎馬、可拍羊群馬群、可看氈房。看到我們,眾多的馬主人都牽馬圍了上來,我們有人來勁了,以鄭逸樹和柴海濤為甚。看他們騎馬矯健的身姿在草原馳騁,令人羨慕不已。而他倆也因為炫技“嘚瑟”了好幾天。</h1> <h1>  當晚入住巴音布魯克鎮,這地處獨庫公路中段的草原小鎮因為旅游的興起而發展,小鎮街道兩旁建起了不少酒店、餐館、民宿、自駕營地,一派繁榮景象。后天晚上我們還會回到這里。</h1> <h1></h1><h1> <b>五、庫車大峽谷</b></h1><h1> 7月5日,走獨庫南段-奎克烏蘇石林-大小龍池、庫車大峽谷,夜宿庫車。全長400公里,行車6小時。</h1> <h1>  我們翻越鐵力買提達板沒有停留,前面路兩邊有一大一小兩個高山湖泊,這就是大、小龍池。大龍池水面面積約2平方公里,四面環山,山上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雪線以上生長著名貴中藥材-雪蓮。山下青杉翠柏,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氈房點綴其間,偶爾還能看到雪雞、黃羊和雪豹。 龍池水主要靠天山融雪及山間降雨補給。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曾途經大龍池,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有關于大龍池的生動描述。我們在大龍池照幾張相后繼續出發。</h1> <h1>  神秘的“庫車大峽谷”由紅褐色巖石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刻雨蝕形成,在陽光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其迷人之處在于它的雄奇、險峻、幽深、寧靜和神秘。 站在谷底仰視,只覺得陡峭的峰巒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壓下來,令人感到窒息、眩暈。</h1> (▲左起:柴海濤、宋樹民、許加、鄭逸樹、趙永明、許閩峰、李泉、陳國華。) <h1>  進峽谷了,猶如去探險。</h1> <h1>  峽谷里褐色石頭形狀千奇百怪。</h1> <h1>  我們有人童心萌發,秒變少年郎。</h1> <h1>  駝鈴叮當,有游客選擇悠閑自在。</h1> <h1>  大峽谷挺深,很考驗體力,很多人走一半就止步。柴海濤、許閩峰和陳國華堅持走到底。只見有巨石當關,就此折返。</h1> (▲陳國華在庫車大峽谷折返處。) <h1>  來到庫車已是下午五點,先吃“午飯”。這幾日都是早出晚歸兩頓飯也不覺餓,新疆的肉食挺給力。我們把西瓜、鴿子湯、手扒羊肉、囊、紅柳烤羊肉串、烤羊肝一起上,飽餐了一頓。出門來,見隔壁餐館的“馕坑烤全羊”火熱出爐了,只能過過眼癮。</h1> <h1>  太陽還懸在西邊,我們七人開一輛車直奔庫車王府參觀。庫車古稱“龜茲”(音:秋辭),王府位于庫車老城區,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紀初,原“庫車王府”僅存部分房屋和城墻,因而,2004年庫車市政府投資1300萬元,根據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在原址重建。</h1> (▲柴海濤在庫車王府大門前。) (▲我們在庫車王府里的清真寺和官邸前留影。) <h1>  參觀出來,正對著王府大門的是一條老街,現在已成了網紅的打卡點。老街路口有家維族特色濃郁的禮品店,門口的擺設極吸眼球,游客們可借貴地拍照。我們也不例外去打個卡。</h1> <h1>  小店門口偶遇四位年輕漂亮、熱情開朗的大一女學生,應我們之邀、她們欣然同意和我們一起合影。我們這些當年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從農村、工廠考進廈大的七七級大學生,和新一代的大學生站在一起,只能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h1> <h1>  <b>六、從庫車出發走“獨庫”。</b></h1><h1> 7月6日,從庫車到巴音布魯克草原,觀看天鵝湖、九曲十八彎。夜宿巴音布魯克。全程280公里,行車5小時。</h1> <h1>  今明兩天,我們將從南到北完整走完獨庫公路。國家在2008-2012年撥款30億元整修獨庫公路,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鋪著柏油、雙向兩車道的路。整修后的獨庫公路僅限七座以下的車輛通行,全程重要路段都有交警執勤,服務設施完善且非常人性化。出發前我們在獨庫公路的終點合影留念。</h1> <h1>  和執勤的維族交警合影。</h1> <h1>  出發不久到了雅丹地貌區,這是干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泥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我們好像突然降落在外星球上,從沒見過這樣的地貌,有點錯顎,感嘆大自然的造化力。</h1> <h1>  砂巖光怪陸離又堅硬無比。</h1> <h1>  忙不迭的照相、照相。</h1> <h1>  前方道路不斷蜿蜒升高,我們在爬坡。</h1> <h1>  到了獨庫公路南段最高點鐵力買提達坂隧道口,海拔3220米。氣壓低了,感覺走路有點喘。</h1> <p class="ql-block">  (▲上左:李泉、上右:柴海濤、下左:趙永明、下右:鄭逸樹。)</p> <h1>  出鐵力買提達坂隧道后,便開始漫長的下坡。路旁可見當年工程兵建造的橋。雖然現已廢棄不用了,而老橋就像是為工程兵樹立的豐碑,堅韌不屈,過往的人們見之無不肅然起敬。</h1> <h1>  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騎自行車、摩托車的“驢友”,不屈不撓,艱難前行,常替他們捏把汗。他們或單人、或情侶、或多人,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他們既是挑戰自我,也是挑戰自然,精神可嘉。試想,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我們或許也會是其中的一員吧。</h1> <h1>  我們又回到了巴音布魯克鎮駐扎。</h1> <h1>  稍加休息,晚上六點半出發去觀看上次沒來得及看的“九曲十八彎”,有的人管它叫“九個太陽”,要到十一點才能回來。據說山上極冷,大家又把沖鋒衣披掛上,涂抹上防蚊劑。隨景區的大巴在漫無邊際的草原公路上行走近一小時,來到了天鵝湖畔巴西里克山頂觀景臺。</h1> <h1>  寬廣的草原濕地上,開都河蜿蜒流淌過來。九曲十八彎之所以出名,緣于必須是在晴天的晚上10點半、落日降臨天邊時,血紅的夕陽倒映在九曲十八彎的開都河中,現出九個太陽的倒影。“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現”。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我們先去天鵝湖觀鳥,草原蚊子大又多,防蚊劑根本不頂事。天空中烏云籠罩,祈禱著云開日出。觀景臺人頭攢動。天下起小雨,盼望的晴天徹底沒希望了。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便提前收隊。我們拍出的照片是這樣的:</h1> <h1>  而真正的“九曲十八彎”是這樣的(網絡圖)。</h1> <h1>  <b>七、翻越北段最高點哈希勒根達坂隧道</b></h1><h1> 7月7日,從巴音布魯克走獨庫公路北段-唐布拉百里畫廊-仙女湖-喬爾瑪-哈希勒根達坂-獨山子。景點:百里畫廊、喬爾瑪烈士墓、哈希勒根達坂、防雪長廊、老虎口、天瀑、守望天山紀念碑、獨山子大峽谷。夜宿獨山子。全程350公里,行車5小時。</h1> <h1>  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是每個走獨庫的人都要前來奠祭的地方。紀念碑上書“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h1> <h1>  列隊敬禮,向烈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h1> (▲陳國華攝影) <h1>  緬懷先烈。許多烈士犧牲時都很年輕。共和國的基石就是由許許多多象他們一樣忘我的人用血肉之軀筑成的。活著的人們都應該記住他們。</h1> <h1>  喬爾瑪烈士紀念館里陳列著當年艱難的筑路的歷史照片、用過的工具實物、戰士們的生活用品、烈士們的遺照、革命烈士證明書等。</h1> <h1>  哈希勒根達坂隧道是獨庫公路北段的最高點,海拔3400米,終年積雪不化,近在眼前,蔚為壯觀。之前沿途遠遠所見的雪山與此相比則小巫見大巫了。</h1> <h1>   哈希勒根達坂,我來了!</h1> <h1>  興奮之極,我要飛得更高!</h1> (▲左起:許閩峰、柴海濤。) <h1>  穿過哈希勒根達坂隧道有一個休息區,我們必須再來個老套的動作慶祝一下。</h1> <h1>  回望隧道出口,是獨庫公路特有的防雪長廊。</h1> <h1>  旁邊的山坡有眾多的大人小孩在雪地里滑雪撒野,歡笑聲響徹山谷。</h1> <h1>  崇山峻嶺中蜿蜒崎嶇是下天山的路。</h1> <h1>  我們終于回到了獨山子,必須在獨庫公路起點拍照留念。這是獨庫公路重要的地理標志,等著在此拍照的游客排著長長的隊。</h1> <h1>  旁邊便是獨庫公路博物館。</h1> <h1>  <b>八、天池“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臉”。</b></h1><h1> 7月8日,獨山子至烏魯木齊天池。全程320公里,車程3.5小時。</h1> <h1>  發車回烏魯木齊看天池,陰天,在高速公路上竟下起雨來。聽說昨天獨庫已下雨雪,封路了。慶幸我們早一天下來。天池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縣境內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國家5A級風景區。天池湖面海拔1900余米,旺水時面積達4.9平方公里,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云杉塔松漫山遍嶺。這是一座200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壩就是一條冰磧壟。</h1> <h1>  進天池停車場,雨越下越大,趕緊買雨衣穿上。走到池邊,蒙蒙一片看不到景。就在我們以為要重復“九曲十八彎”那一幕的時刻,誰知蒼天有眼,突然的就微微刮起陣風,濃霧竟然飄飄忽忽的升起,天池羞答答的“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臉”。這該怎么解釋?似乎天池也想讓游人們看到她那嬌美的容顏、不負我們長途跋涉來一睹芳容的心吧。湖邊游人一片歡呼。</h1> <h1>  我們沿著池邊棧道一路游覽,雨中的天池別有一番風味。</h1> <h1>  “獨庫”進行曲的結尾部分來得這么巧妙,這么有戲劇性。我們在天池邊來個合影,給這些天來的美妙旅程畫上圓滿的句號。</h1> <h1>  <b>九、尾聲</b></h1><h1> 7月9號一早,福州的朋友們坐早班機返程。我們則到“大巴扎”游覽購物,接著到機場,乘下午六點的國航CA9666航班回京。在機場候機時,我們合影留念。帶著曬黑的皮膚,帶著穿越2830公里疲憊的身驅,帶著愉悅的心情告別獨庫,告別新疆。</h1> (▲在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候機廳。前左起:趙永明、柴海濤、許閩峰、許加,后左起:宋樹民、陳國華、李泉。) <h1>  如果有人問起新疆獨庫游有什么感想的話,我會說:不來新疆不知其美,不來獨庫不知其酷!</h1><div><br></div><h5> 2023年7月20日(部分圖文介紹來自網絡,感謝提供者)</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克东县| 乾安县| 扎鲁特旗| 霍山县| 阳西县| 屏东市| 云和县| 隆回县| 林周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乐东| 榆社县| 义马市| 江永县| 泾源县| 十堰市| 南雄市| 攀枝花市| 凤山市| 宁陕县| 喜德县| 成都市| 南雄市| 宿州市| 阿尔山市| 建湖县| 乌海市| 时尚| 奇台县| 蓬溪县| 江达县| 平果县| 清原| 安西县| 开阳县| 福建省| 平顺县| 广西| 汶川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