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純堯先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成都名家黃純堯先生23次到三峽,不僅留下畫作,也寫下五首詩歌:黃純堯寫三峽的詩詞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A 、三峽長卷:山骨自學老,蒼蒼帶黛濃。流云漫卷曲,浮空大海溶。濤頭奔萬馬,飛鳥入千峰。三峽大刀筆,誰來敵李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三峽大壩:更把江山看幾回,驚濤江上急流杯。十年夢想今成真,人力何如造化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C、三峽秋色:秋色橫眉千里快,一心二意贊三江。大壩回眸驚巨變,滿山紅葉戀新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D、三峽人家:新婦初妝梅弄影,女兒出嫁柳當門。騷人擱筆思量久,觸景吟詩到夜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E、三峽子夜歌:兩岸山頭秋雨起,飛鴻啼聲落入江。漁船點燈照夜水,青山攜芳夢中還。</span></p> <p class="ql-block"> 長江三峽,這是一個人工奇跡,也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一幅壯麗畫卷。這里曾是波濤洶涌、水天一色的壯觀景象,也是動植物共存的生態天堂。</p><p class="ql-block"> 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大,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過去的長江三峽,是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這里的山巒起伏,峰巒疊嶂,懸崖峭壁間涌動著清澈的江水。夏季的暴雨,使得江水洶涌澎湃,巨浪滔天,仿佛要將一切吞噬。而在這波濤洶涌的江面上,不時可見白鷺翩翩起舞,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p><p class="ql-block"> 長江三峽的植被豐富,林木茂密,各種植物在這里茁壯成長。山間的綠樹與江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道綠色的屏障。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忘卻都市的喧囂。而江邊的漁村,那些依山傍水的房屋,更是給人一種與世無爭的寧靜之感。然而,現在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p><p class="ql-block"> 隨著三峽大壩的建設,這里的水位得到了有效控制,成為了人類發電的重要能源。然而,這也帶來了許多問題。首先,水位的上升導致了許多動植物的棲息地受到了影響。一些植物無法適應新的水位,逐漸消失;而一些動物則失去了它們的家園,數量急劇減少。其次,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長江三峽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污染。工業廢水、生活垃圾等廢棄物被隨意排放,使得江水變得渾濁不清。</p><p class="ql-block"> 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們不禁要反思: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對待大自然?人類的活動是否應該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大自然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讓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得以延續。</p><p class="ql-block"> 別了,過去的長江三峽自然景觀。愿我們能夠珍惜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綠葉、每一滴江水,讓這個曾經的生態天堂在人類的關愛與保護之下重現其壯麗的畫卷。 </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后代留下一個更加美好的長江三峽自然景觀,讓這個世界級的自然遺產繼續為人類帶來無盡的驚嘆與敬畏。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我們應當把握好發展的契機,同時注重環境保護。讓我們攜手合作,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減少污染源的排放,從根本上解決長江三峽生態問題。</p><p class="ql-block"> 我們應當傾聽大自然的呼喚,感受那來自長江三峽的美麗與神秘,將這份珍貴的自然資源傳承給未來的一代。長江三峽,這個曾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自然奇觀,期待著我們在珍惜與呵護之下,將其壯麗的景觀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別了,過去的長江三峽自然景觀,但請放心,人類將用更加堅定的信念與行動,為未來的長江三峽描繪出一幅更加絢麗多彩的自然畫卷。在這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里,長江三峽將繼續展現其無盡的魅力。那時,我們再次相約在長江三峽的懷抱中,共同見證那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而那時的長江三峽,將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留給后世的寶貴遺產,永遠熠熠生輝。最后,請君細品黃純堯為三峽的“點睛之筆”!</p> <p class="ql-block"> 在二十年前,我與黃老因特殊緣分有幸收藏了兩幅被譽為“黃三峽”的畫作。</p><p class="ql-block"> 黃純堯,作為徐悲鴻的學生,他繼承了徐悲鴻寫實的風格,并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繪畫中。他以深厚的筆墨功力和獨特的藝術視角,將三峽的壯麗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三峽,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古人贊嘆的“天下奇觀”。三峽的峭壁千仞,江水湍急,煙波浩渺,漁舟唱晚,這一切都令人如癡如醉。黃純堯筆下的三峽,更是將這種壯美景色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畫中,三峽的巖石疊嶂,樹木蔥郁,江水澎湃,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雄奇而神秘的地域。</p><p class="ql-block"> 然而,時光如梭,歲月如歌。隨著三峽工程的實施,那些曾經令人陶醉的景色,已經不復存在。黃純堯筆下的“黃三峽”,也成為了歷史的記憶,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古籍文獻”。每當我回顧這兩幅畫作,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藝術的永恒。黃純堯的畫作,不僅僅是對三峽景色的描繪,更是對一個時代的記錄,對一種文化的傳承。他的畫中,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對歷史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他的作品,是我們在歷史長河中的燈塔,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的坐標。盡管現實中的三峽景色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是黃純堯筆下的“黃三峽”將永遠留存于我們的心中。他的畫作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景色,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情感。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這是我們傳承的遺產。它們以無聲的方式,訴說著過去的輝煌和未來的期待。我珍藏著這兩幅畫,每一次欣賞都會讓我心生感慨。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是我與黃純堯、與三峽、與歷史的連接。雖然現實中的三峽景色已經改變,但每當我看到這兩幅畫時,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永恒的存在。我想,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吧。它能夠將過去的風景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壯美。同時,它也讓我們有機會去重新審視和理解那些已經或正在發生改變的事物,讓我們在時間的流轉中感受到生命的韻律和文化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對于黃純堯和他的作品“黃三峽”,我想說,他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藝術精神和作品將永遠伴隨我們。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幅幅精美的畫作,更是一種對歷史和自然的敬畏與熱愛的傳承。面對“黃三峽”的變遷,我們也許更應該去思考的是,如何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去珍視和保護那些值得我們傳承的文化和自然景觀。這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對歷史和未來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1948年,西裝革履的黃純堯,從成都到南京</p> <p class="ql-block">1999年在黃純堯四川教育學院家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黃純堯的藝術人生是首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峽長卷,山骨蒼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流云卷曲,浮空大海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濤頭奔萬馬,飛鳥入千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刀筆,無人敵李邕。三峽大壩,驚濤江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年夢想,今成真壯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力何如造化才,江山看幾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贊三江,秋色橫眉快。三峽秋色,滿山紅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壩回眸,驚巨變新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心二意贊三江,千里快意縱目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夜深思,騷人擱筆久。三峽人家,初妝梅弄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女兒出嫁,柳當門美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騷人擱筆思量久,觸景吟詩到夜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上漁船點燈照,青山攜芳夢中行。三峽子夜歌,秋雨起山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飛鴻啼聲落入江悠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漁船點燈照夜水,青山攜芳夢中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夜色中,心懷詩情濃。</span></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來自汪文仲先生外孫,以此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女性|
万源市|
旬阳县|
许昌市|
金溪县|
湄潭县|
崇信县|
武穴市|
甘南县|
新邵县|
屏东县|
凤城市|
二连浩特市|
古丈县|
高平市|
毕节市|
深圳市|
万全县|
天津市|
泸水县|
松原市|
临西县|
阿坝|
双桥区|
卫辉市|
鹤壁市|
乐业县|
锦屏县|
乌拉特前旗|
桐梓县|
溆浦县|
湘阴县|
虞城县|
武威市|
金秀|
巴东县|
临泉县|
泰宁县|
诸暨市|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