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ay1 麗江,已經出名了很久很久,不管經歷過多少負面新聞,一直都是許多人心中的向往所在。這里似乎擁有一切關于詩和遠方的美好構圖:古城、綠水、雪山、音樂、故事和酒……麗江古城又稱大研古鎮,商業化比較嚴重,但拋開表面的浮華,時間和歷史依然賦予了她沉靜和溫柔,只要有心,依然可以在這里找到莊重與寧靜。</p> <p class="ql-block">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以五彩石鋪就的城中路面,石頭已被磨的發亮,還有那些精美的房檐,都顯示著它的歷史悠久。老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大水車、油紙傘街、木府等等倒是值得一看……我喜歡坐在四方街看游人來來往往,看人群熙熙攘攘,看陽光一點點傾斜過古城的每一個角落,然后漸漸被黑暗吞噬~</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此,石徑小巷,這里有各種小店,各種手工,各式各樣的客棧,或古典或民族或風情......帶著麗江獨有的慵懶和熱情接待著不同故事的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 Day2 不管在哪里,看到木雕就挪不開眼了,麗江的木雕文化隨處可見,這些木雕大多反映了民間特色、自然崇拜……</p> <p class="ql-block"> 木雕從一開始的實用、裝飾到之后的趨吉,表現不同的象征、祈愿、辟邪、憧憬美好生活……手藝人們一刀一刀的刻著,刻著木雕,也刻著歲月,他們把自己的歲月刻成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也把木雕刻進了永恒的歲月里。</p> <p class="ql-block"> 麗江大多數都是納西族,而東巴文則是納西族文化的精髓,更是被譽為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文字的“活化石”,的確是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東巴文寓意深刻而豐富,能特別生動的反映出納西族造字時所處的自然生活環境,而這種自然環境在納西族文字中也有所體現,比如納西族的日出、日落、月出、月落都選用了日月從山頂升起而又落下的畫法,十分形象。</p> <p class="ql-block"> 《麗江千古情》真的不錯,無論演員還是舞美,絕對的贊,正如那句廣告語:千古情,一生必看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走婚橋~紅塵中,一段緣分的開始,就注定了是要走過一道橋,橋上有我與你,也許我們不曾遇見,但我們卻在彼此的生命里漸漸相依。</p> <p class="ql-block"> 摩梭族為母系社會,他們拒絕用婚姻的枷鎖捆綁住相愛的人,走婚橋是摩梭族人愛情的見證,男女在橋上相識相許,最后在女方家相會。雖然沒有婚姻,但是走婚橋就是男女之間愛情的圣地。如今摩梭族的走婚傳統逐漸沒落,更多的年輕人拋棄了不婚的傳統,但是這座象征愛情的人間鵲橋還是摩梭族人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 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麗江扎染,汲取自然之精華,想象力開創的色彩世界。布”里生花,邂逅扎染之美……</p> <p class="ql-block">Day3 束河古鎮 ^_^古城里內的房屋店鋪都保持著古老的模樣,小鋪子,小作坊一家家挨著,安穩地做著自己的小生意,有井然的秩序也有市井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普洱玫瑰罐罐烤奶茶,專屬云南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三眼井,納西族智慧的體現。</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因水而有了自由灑脫之美。清澈的溪水貫穿整個束河,安靜而靈動,娟秀而細膩。走過青龍橋,即能尋得一彎潭水,這便是束河溪水的源頭,潭水碧綠,清可見底,滋養著每一個白家人。</p> <p class="ql-block">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坐在溪水邊聽著民謠歌手的故事,順著小溪散散步吧~</p> <p class="ql-block">白沙古鎮 白沙,一座煙火氣濃郁的納西小鎮,這也是麗江三個古鎮中我喜歡的一個……</p> <p class="ql-block">白沙古鎮所有的房子都承襲了納西房屋的特色,當地人也明了需保留古鎮的獨特之處,新建的房屋有著修舊如舊的統一性:深灰色的斜頂瓦檐、榫卯結構的木頭主體、四合院式的圍合形狀、院落里的花朵明艷艷地開著~</p> <p class="ql-block">白沙給人的感覺很真實,商業化沒有那么嚴重,有非常多的DIY體驗,也有很多的年輕朋友,能喝茶、喝咖啡,慢慢悠悠地逛著,超級nice!我和順也走進一家白沙小店“三城記”,店主一人帶著兩只狗狗在白沙飄搖堅守七載,真誠有愛,對待每位客人都如春風拂面,順更是忍不住寫了幾句留言……很喜歡其中一句“旅行是乏味生活里的一次次越獄~”……愿我們都能在旅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與愛……</p> <p class="ql-block">歲月靜好,因有你們……</p> <p class="ql-block">純純的野山菌鍋,菌俏菇靚,安全起見,計時??15分鐘后才能享用,這是吃蘑菇最多的一餐,鮮美是一定的~^_^</p> <p class="ql-block">Day4大理 時光中的大理,流動著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洱海邊的“圣托里尼”,一個超級適合拍照的地方,這是一個風格獨特的建筑群,臨洱海而建,被稱為東方圣托里尼小鎮。小鎮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以白色、淺褐色為主,濃濃的歐式建筑風格……在這里,人人都是攝影師,哈哈</p><p class="ql-block">來一句廣告詞吧,在大理,遇見最美的自己 洱海邊的“圣托里尼” ——金梭島·理想邦旅拍勝地。</p> <p class="ql-block">干一杯米酒,酸酸甜甜就是你??</p> <p class="ql-block">蒼山洱海,風花雪月……大理古城,三塔映月。</p> <p class="ql-block">聊聊瓦貓吧??實在是太喜歡了!上房不揭瓦,最“奶兇”的鎮宅神獸 ––瓦貓</p><p class="ql-block">瓦貓,并不是真的貓咪,而是一種被神化的形象,瓦貓又名“鎮脊虎”,是云南的一種特有的建筑文化,用陶土制作而成,大大的眼睛,尖尖的耳朵,頭頂上帶個“王”字,似貓又似虎,威嚴兇悍,昂首翹尾的盤踞在房屋的屋脊正中,給人一種即兇猛又可愛的既視感。</p> <p class="ql-block"> 瓦貓被民間的百姓賦予了兩種寓意:一種是鎮宅驅邪,類似于古代貼在門口的門神,保佑宅院清凈平安,另一種則是招財納福,瓦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張著大大的嘴巴,肚子空空的,屁股上還有一個洞,大張的嘴可以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的福氣,然后通過腸道將好運匯聚到家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瓦貓,生在云南,長在云南。</p><p class="ql-block">他們是吉祥的瑞獸,千百年來,它們任歲月蹉跎,風雨侵蝕,在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的同時,隨著高樓大廈的迭起,瓦貓也正在逐漸的消失在人們的眼中。但我始終相信,這個獨特又可愛的形象會繼續流傳,成為泱泱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這次我帶回來三只小瓦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淘了個包,純手工制作,百分百異域風情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店主用書中圖告訴我,僅此一個,我信,我信信信??最重要是自己喜歡吶!</p> <p class="ql-block">Day5.6這次出行是妥妥的古鎮游,喜洲古鎮,我們來了~今天有雨,時晴時陰,但真的好涼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直喜歡穿梭在古鎮中,看似古鎮都大同小異,但只有親臨每一個古鎮才能感受到不同,因為有太多不同的魅力或者是讓人向往的東西了,踩著這里古韻的青石板,每個腳步聲都是對歷史的呼喚,還有古鎮的底蘊……</p> <p class="ql-block">轉角樓 才去了鼓浪嶼的最美轉角,又來到了喜洲的轉角樓,一樣的轉角不一樣的風貌。這個古老的半圍樓,是白族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結構的融合,而外圓內方的民居院落, 更是喜洲民居建筑中非常另類的地標建筑,或許也飽含著大家對轉角浪漫的幻想吧……</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鎮麥田 下了雨,麥田中的小道有些泥濘,順兒不想走進去了,但我哪里舍得放棄這美景,自拍吧……沒想到順兒在麥田邊的亭子里,離我50米,拍拍拍……她眼中的媽咪??哈哈,每張都喜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隨遇而安,一路一風景,一程一感悟……淡淡聽風,靜靜觀云,一切都美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新建县|
胶州市|
咸阳市|
平顺县|
南澳县|
浦江县|
崇明县|
肇东市|
招远市|
忻城县|
杭锦后旗|
财经|
精河县|
镇雄县|
富平县|
合水县|
辽阳市|
鄂温|
岳池县|
枝江市|
景东|
五大连池市|
安泽县|
英超|
靖安县|
邻水|
彩票|
阜城县|
莱芜市|
郑州市|
甘孜县|
米易县|
安塞县|
阿克陶县|
宽城|
湘西|
绿春县|
会泽县|
蓝田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