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子校教學樓</b></p> <p class="ql-block"><b>“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銘記恩師”等等,都是對教師的尊重褒獎。六十年代末,為解決員工子女上學難的后顧之憂,礦領導把部分德才兼備的優秀大學生選拔出來,組織籌辦礦子弟學校,學校成立以來,教職員工不負眾望,為鐵坑建設培養出來大量合格人才。</b></p><p class="ql-block"><b> 子弟學校由最初的幾間簡陋的低矮破舊平房,少數幾個班級,形成一個學校的雛形。幾十年來,學校建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小學、初中、高中全日制中學。前后教職員工共計有兩百余人,最高峰時學生人數多達兩千余人。在那個自行車當道的年代,每逢上學放學人流量高峰值,礦區的兩條公路上學生滿滿,人潮涌動大有堵塞交通之景象。可見人興校盛!</b></p><p class="ql-block"><b>學校每年的下半年舉辦一次校際運動會,各年級學生參與其中,鍛煉體格,發現體育苗子。全校教職工既是裁判員也是服務員,為孩子們做好一切后勤保障。</b></p><p class="ql-block"><b>每年的春游和秋游是學生們最開心幸福的時刻,各班的老師們帶領同學們騎行自行車一路歡歌笑語,穿山越嶺,放飛自我,欣賞大自然美景。在目的地同學們舉行各種益智游戲活動,歡聲笑語,師生們樂在其中。此外同學們自帶干糧或者親自動手埋鍋造飯,雖然煙熏繚繞,熏得眼淚鼻涕成花貓,甚至夾生飯菜,但體驗生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形成一道美麗風景。這種課外活動令人終身難忘!</b></p><p class="ql-block"><b>學校不斷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不斷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給子弟們創造舒適的學習條件和環境。營造“好學、多思、尊師重教,厚德載物”的良好校風。在校內外蔚然成風。風雨同舟與時俱進。貫徹執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面向未來”的方針。依托現有資源,把鐵坑鐵礦子弟培養成才,為國家多輸送合格的大學生。為全礦職工解決后顧之憂,促進企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b></p> <p class="ql-block"><b>1981年5月全體教職員工合影</b></p> <p class="ql-block"><b>自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鐵坑子校竭盡全力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大學生,尤其是體育專業的大學生錄取率更是拔得頭籌。在此特別要感謝萬解明張敏敏徐正等體育老師的辛勤付出,為了學生取得高考好成績,一直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不圖回報,全心全意撲在培養學生的事業上。令人敬佩難能可貴!贏得廣大職工的真誠認可,衷心感謝。由于學校的體育工作成績突出,獲得無數好名次,榮獲“市縣傳統體育學校”稱號。</b></p> <p class="ql-block"><b>1975年子校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4初中(1976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7初中甲班畢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7年初中畢業乙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7屆初中女同學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7屆高中男同學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7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2007年77屆高中畢業生部分學生在仙女湖</b></p> <p class="ql-block"><b>1979屆高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0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1屆(補習生)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2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4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5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6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7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8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0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1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2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3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4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5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6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7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8年高中畢業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2年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79年鐵坑團委部分團員在萍鄉安源</b></p> <p class="ql-block"><b>1985屆初中畢業生1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6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6屆初中畢業1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8年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9屆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9初中畢業1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2年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4年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5年初中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6年小學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2年小學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7年小學畢業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1年,鐵坑子校培養出一個少年班女大學生——高勁竹。成為當年新余市歷史以來首個少年班大學生。為此,市教育局贈送錦旗,上書“教苑奇葩”,以示表彰和鼓勵。新余日報新余電視臺連續報道佳績。成為當年的一段佳話!因此鐵坑子校的名聲大噪!</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1998年在華中理工大學碩士畢業照</b></p> <p class="ql-block"><b>2004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儀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子校部分教師在新余聚會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老照片,珍藏</b></p> <p class="ql-block"><b>1991年子校教職員工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85年子校全體教職員工合影</b></p> <p class="ql-block"><b>2017年在新余抱石公園</b></p> <p class="ql-block"><b>2017年在新余仙女湖</b></p> <p class="ql-block"><b>2017年新余仙女湖</b></p> <p class="ql-block"><b>主題:鐵坑情懷(子校篇)</b></p><p class="ql-block"><b>圖片提供:</b></p><p class="ql-block"><b>劉向東、李雅茗、邱志遠、曹萍、張三興、賈玲、李丹 、李紅 等</b></p><p class="ql-block"><b>撰文:劉向東</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劉向東</b></p><p class="ql-block"><b>制作時間:2022/6/8</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阜宁县|
龙游县|
叶城县|
武清区|
夏河县|
临邑县|
兴城市|
镶黄旗|
都安|
上饶县|
贵州省|
屏东县|
娱乐|
磐安县|
时尚|
祁东县|
嵩明县|
平潭县|
洛宁县|
漾濞|
观塘区|
桐乡市|
确山县|
扎兰屯市|
乌拉特后旗|
雅安市|
游戏|
四子王旗|
汪清县|
原阳县|
淮北市|
上高县|
子长县|
陇西县|
屯昌县|
阿图什市|
江孜县|
江口县|
安福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