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就是一朵花開的際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求結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求在最美的時光里遇見美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這個綠葉葳蕤的七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群追夢的人有緣相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赴家庭教育學習時光!</p> 專家引領 <p class="ql-block"> 今天,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陳默老師為大家進行了以《當代家庭教育的熱點、難點剖析與對策》為主題的培訓講座。</p> <p class="ql-block"> 陳默老師的講授,充滿激情,繪聲繪色。她理論聯系實際,緊扣家長學校教師工作的中心,以主題聚焦和案例教學的方式,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和實操經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臺下來自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專心致志地聽講,認真仔細地筆記,爭先恐后地提問,現場不時響起會心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教師們如饑似渴的學習場景,宛如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一般……</p> 用心傾聽 感悟提升 <p class="ql-block"> 一直期待陳默教授的講座,現場掌聲、歡笑聲不斷,陳教授妙語連珠,案例活靈活現。這背后是她多年心理咨詢工作的積淀,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的確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好爸好媽是怎么煉成的”為主題,從幾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如何智慧地與孩子相處,潛移默化地激發孩子的潛能。</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父母的心愿即孩子的一生過得好,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即方向正確,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達到社會平均收入;能欣賞自然美,藝術美,會為美而感動;有助人的能量;獨處時不焦慮;群處時也不焦慮;有親密的能力;能與伴侶親密相處;愿意為人類奉獻。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這些都做到了,那么孩子怎可能不優秀呢?但做到這些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懂溝通,會溝通,首先要做好控制情緒的家長。</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教師,深刻認識溝通的重要性,不會溝通真的是寸步難行。孩子遇到了問題需要我么去解決,我們該從何說起,能否解決孩子的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了老師的溝通技巧。同樣,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亦是如此。本次課程提到的溝通技巧對我而言幫助極大,之前的溝通技巧都是一點一點的,沒有什么關聯,而這次的溝通技巧卻是一個很好的系統,前后搭檔,層次突出。雖然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這卻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溝通思路,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自由發揮,這樣才最容易取得雙贏的溝通效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定鼎門小學 李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陳教授用生動的事例、詼諧的語言、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時而大笑,時而沉思。一邊聽課一邊反思自己面對孩子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時聽到與自己相同的處境會自責內疚,有時又被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帶給的美好感受而心有戚戚焉。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認識到作為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們要完善自己,有科學、系統、先進的知識體系。對于家庭教育的指導,我們可以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據其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指導。我們需要引導家長、啟發他們的智慧,而不是告知、幫助其解決具體問題。為了孩子以后健康快樂的成長,家校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要充分發揮橋梁的作用。今后,我一定會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視并切實抓好家庭教育指導師工作,承擔起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引導、幫助每一位家長,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責任重大,作為父母,作為老師我們任重道遠,責無旁貸,無論何時,都要讓孩子擁有好的情緒,好的情緒才會產生積極的力量,切忌把孩子當對手,想要孩子朝哪個方向發展就朝哪個方向表揚,好的教育好的家庭關系都需要智慧和方法,不斷的學習,反思實踐,讓我們在反觀自己的同時,成長自己,因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洛一高附小 司馬驍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陳默,著名兒童青少年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陳默老師的講座——《好爸好媽是怎樣煉成的》,也引起了我對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思考。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加速變化,我們總感覺孩子們一屆不如一屆,現在的孩子似乎變得越來越難管教。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在孩子身上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到底怎么回事,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有怎樣的變化?從和一些家長的溝通中,我也深深感到,好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沒有方法,也根本無從下手。因此,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就不難理解。越來越多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交流和溝通,有的只是簡單粗暴的管教。</p><p class="ql-block"> 好爸好媽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關心,更重要的是感到被尊重和被欣賞。作為父母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要盡量抽空陪伴孩子的成長。要以朋友般的方式對待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和睦相處,傾聽孩子的心里話,分享他們的快樂,了解他們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真誠地給出意見和的建議;與孩子共同參加活動,與孩子一起游戲,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p><p class="ql-block"> 好爸好媽要學會欣賞孩子的老師。“親其師,信其道”。老師是孩子學習的導航者,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往往是從討厭某學科老師開始的。因此,欣賞老師,形成和諧的家校關系,也很重要。在家校溝通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老師和家長在某些問題上出現分歧,家長就會當著孩子的面議論老師的是非,甚至“興師問罪”。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給今后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加大了教育的難度,也給孩子帶來一定困惑,在家長和教師之間無所適從。所以,家長應該言傳身教,尊敬老師,營造和諧的家校共育氛圍,讓孩子知道老師的辛苦與付出,從內心尊敬老師,樹立老師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教養,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育過程產生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們成長的豐厚土壤,為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打下亮麗的底色,為孩子們帶來溫暖與成長的更多機會。愿所有的家長都能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好爸好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定鼎門小學 郭曉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場家庭教育學習的互享,更是一種互享的快樂成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攜夢再啟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學無止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無休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聚研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彩在路上!</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左云县|
武鸣县|
始兴县|
禄丰县|
拜城县|
太仆寺旗|
灵石县|
昭苏县|
金山区|
湾仔区|
屏南县|
富源县|
牙克石市|
肥东县|
漯河市|
斗六市|
揭西县|
湘西|
饶平县|
湘潭市|
兴宁市|
利辛县|
广丰县|
长垣县|
康马县|
桃园市|
江西省|
新沂市|
华池县|
阳信县|
蒲城县|
宁国市|
保定市|
格尔木市|
南岸区|
乌鲁木齐市|
林甸县|
大方县|
宁河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