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伊朗古城亞茲德,去登了郊外的寧靜塔,就是我們俗稱的天葬臺。一片幾乎沒有什么植被的荒野,兩座同樣幾乎沒有什么植被的小山包,山頂的寧靜塔就是歷史上千千萬萬伊朗人的往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光禿禿的小山包</p> <p class="ql-block">入口處的標牌</p> <p class="ql-block">山腳下是一些殘破或倒塌的建筑,因為遠離居住地,各個村莊的人們在這里建了各具特色的房屋,供來送葬的人們休息、住宿,舉行宗教儀式。親友只能將遺體送至半山腰,然后要由天葬師(不知準確的應稱呼什么?姑且這么叫吧)背上山頂天葬臺。</p> <p class="ql-block">兩邊山上各一座寧靜塔,團友德成拍攝</p> <p class="ql-block">沿著石階往上爬,登上山頂,就進入圓形圍墻圈起的寧靜塔。并沒有中文意義上的塔式建筑,只是一片圓形空場,中間是凹下去的深坑。遵從男在外、女在中、幼在內的規則,按圓形停放遺體,供禿鷲等啄食,然后將骨頭撿拾進中間深坑,用酸性物質銷毀。與我國藏區天葬不同的是,并不撒入糌粑吸引禿鷲,也不幫助分解尸體,只任由禿鷲啄食。在巴列維王朝時期,天葬已經被廢止。最后一位天葬師在四年前去世。</p> <p class="ql-block">從這邊寧靜塔眺望那邊山頭的寧靜塔和遠方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通向山頂的石階</p> <p class="ql-block">寧靜塔被圓形圍墻圍起,中間有凹下的深坑</p> <p class="ql-block">伊朗人怎么看待這一古老習俗?一路上見到幾塊英文標牌,似乎給出了答案。一個標牌上說,可能有人認為這種殯葬方式遠離文明,但葬在土中被蟲蟻吞噬和被禿鷲吞食有本質區別嗎?尸體在地下如何分解無人可見,而除了天葬師外,寧靜塔內也無別人能夠進入。并且據研究,禿鷲是唯一不將獵物拖入巢穴的食肉動物。言外之意,它是最適合堪當此任的?</p> <p class="ql-block">兩座寧靜塔都收入一個圓拱內,團友德成拍攝</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塊標牌分土壤、水、空氣、衛生、宗教和歷史等幾個方面,說明天葬有一定合理性,只是隨著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只能采取其他殯葬方式。這些標牌是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協會設立的,原來,這里是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的天葬圣地,古城亞茲德正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圣地。這個宗教是古波斯最古老的宗教,他們認為保護環境和四行(水氣土火)非常重要,天葬就是基于此種傳統理念的殯葬方式。</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市內的瑣羅亞斯德教寺廟</p> <p class="ql-block">生和死是人類生活的永恒主題,登伊朗寧靜塔,除了讓我們心緒寧靜、參透生死,也讓我們感覺到這里人們對歷史的正視,對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周宁县|
崇仁县|
尚志市|
新津县|
吴江市|
方城县|
北辰区|
崇仁县|
博爱县|
阳江市|
罗甸县|
呈贡县|
清水县|
东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漳州市|
义马市|
桐乡市|
岱山县|
抚松县|
巴马|
乌恰县|
深水埗区|
三河市|
恭城|
海南省|
保德县|
繁峙县|
昭通市|
肇庆市|
胶南市|
阿巴嘎旗|
新营市|
布拖县|
衡东县|
平阳县|
页游|
拜城县|
化州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