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婺源,歷來以中華傳統古村落,風景秀麗著稱,先后獲得中國旅游強縣,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諸多的國家級冠名都與旅游有關。自己早聞其名,地域相近,曾經想去看"油菜花海",逛古村落,但久未成行。</p><p class="ql-block"> 如今,趕上了好時代,自己有幸在市老年大學現代文學鑒賞班學習,在暑假即將來臨之際,6月26日,學年最后一堂課,在黃河浪老師帶領下,全班36名學友踏上了去婺源的釆風之旅。時值盛夏,清晨下著瓢潑大雨,擋不住學友們釆風的熱情,中巴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車窗外雨織朦朧,青山如黛。行駛到婺源境內,雨漸漸停了,只見公路兩旁茶林遍野,依著山勢,層層疊疊,猶如綠浪翻滾,盡顯婺源茶鄉之美。</p><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上午9時半到達婺源水墨上河景區,它位于秋口鎮上河村,由圣人朱熹后裔所建,至今有920多年歷史,村莊背靠青山,三面環水,形似大元寶,素有"天子寶地"之稱。整個景區以文房四寶,紙筆墨硯為主軸,寫意形似地將聳立在青山頂上的文峰塔比諭為"筆″,石制曲橋連接的湖心亭比諭為"墨",寬闊碧綠的硯湖水比諭為"硯",上河村的土地村莊比諭為"紙",景區布局獨具匠心,充滿詩的意境,體現出古徽州人民崇文尚書的優良傳統。我們漫步在硯湖旁賞景,雨停了,微風吹拂著湖水泛起層層漣漪,盛夏季節,大家仿佛還在春季,不遠處成片的荷花,搖曳著身姿,散發出陣陣清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硯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遠眺</p> <p class="ql-block">湖清荷香</p> <p class="ql-block"> 其余14處景點依次展開,粉墻黛瓦飛檐翹角的徽派建筑隨處可見,內面都蘊藏著不少動人的故亊和傳說。屋后青山綠樹蔥朧,屋前溪水急流,常見隨著落差濺起飛瀑,富有詩情畫意。尚荷書院,曾三毀三建,留存著古代文明。上河古碼頭遺留著當年的繁榮。古越城記載著土著"山民"的艱苦。千年古驛道敘述著古婺源人外出謀生的勤勞。他們仿佛都在向游客訴說歷史的蒼桑。還有諸多歷史遺跡,既向游客訴說著過去的故亊,又提示我們不要忘記中華民族光榮傳統。其中,還有多處以″堂"為名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棟,建筑精美,都是清代朱氏大茶商所建,顯示出古時婺源茶鄉的富足。</p> <p class="ql-block">空中懸壺</p> <p class="ql-block">古越城門</p> <p class="ql-block">村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婺源縣城酒店用過中歺,稍時休息,大家前往附近婺女州景區游覽。相傳堯帝時,一位手持金槍,腰系經卷,駕馭著鳙魚的年輕貌美女子降服惡龍的傳說而得名。改革開放后,充分挖掘徽州文化美學內涵,投資打造成婺女州景區。大家沿著游覽步道,行走在婺女湖畔,綠蔭蔥朧,覌湖賞景。在文昌書肆,忙著在書海中拍照留影。進徽州婚俗館,古徽州傳統婚俗展示歷歷在目,大紅花轎,閨房,書房,婚房,長輩房等,都顯示出古徽州富家子弟婚俗的排場。到抱玉塔廣場游覽,七層高塔聳立在山頂,婺女湖碧波蕩漾,古建筑環湖而建,風景秀麗。塔底層大廳,展示朱熹,王陽明中國傳統哲學理學的發展和演變,抱之以玉在于誠,其誠源于理,是人性中純粹之善的品德。還有金庸武俠館,徽商會館,鴛鴦井等景點,都象在向游客訴說著過去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文昌書肆</p> <p class="ql-block">抱玉塔偉</p> <p class="ql-block">婺女廣場</p> <p class="ql-block"> 通過婺源一日游,頭腦里留住的印象婺源不愧是中國最美鄉村,歷史遺跡深厚,文化底蘊悠久,古村如詩如畫,吾愿再次婺源行!</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8日制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墨玉县|
海城市|
平泉县|
林甸县|
新兴县|
定南县|
文登市|
措勤县|
高淳县|
彭山县|
平昌县|
兴安县|
阆中市|
新竹市|
咸宁市|
柞水县|
寿宁县|
吴堡县|
灵寿县|
额敏县|
黎川县|
元朗区|
建德市|
宜城市|
兴隆县|
孟州市|
麦盖提县|
塘沽区|
仪陇县|
湾仔区|
湖州市|
天峨县|
辽源市|
蕲春县|
新邵县|
临漳县|
紫金县|
年辖:市辖区|
咸丰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