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07-06 發布</p> <p class="ql-block"><b> 【 歐陽修簡介 】</b></p><p class="ql-block">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江南吉州廬陵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p><p class="ql-block"> 歐陽修四歲喪父,雖家貧而好學。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館閣校勘,兩年后因替被貶的范仲淹申辯而受牽連,外貶為夷陵縣令。后入朝復任館閣校勘,升為知諫院、知制誥等職,贊助推行慶歷新政。新政失敗后,又上疏反對罷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揚、潁及應天等州府。數年后再度被召回朝,任翰林學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被卷入濮議之爭中,頗受非議。宋神宗初年,力求辭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對熙寧變法的部分措施。熙寧四年(1071年)得以太子少師致仕,回到潁州,次年逝世,享年六十六歲。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p><p class="ql-block"> 歐陽修平生喜好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稱譽。其在文學、經學、史學、金石學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文學方面,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提倡復興古文,而對其后輩中因求“古”而流入“險怪”的傾向也加以打擊,奠定了平易流暢的宋文基調,開創了一代文風,得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有“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稱。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他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史學方面,主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集》等傳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尺對開 34*168cm 八幅</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虹口区|
临海市|
姜堰市|
伽师县|
岳普湖县|
治多县|
磴口县|
汝南县|
西城区|
青冈县|
新泰市|
崇左市|
甘孜县|
祥云县|
吐鲁番市|
界首市|
商河县|
内黄县|
化州市|
县级市|
祁阳县|
长阳|
乌苏市|
元朗区|
正宁县|
天水市|
宾川县|
伽师县|
全南县|
辽中县|
盐池县|
凤台县|
房山区|
平利县|
南雄市|
兴化市|
正安县|
兴国县|
时尚|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