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寺一帶有諸多山寺,寺中的聲聲鐘鳴,早晚間此起彼應,隨風四散,回響裊裊不絕,堪稱一大勝況。 瑪瑙寺中也曾有過一口大鐘,人稱“長鳴鐘”,鐘上鑄有《妙法蓮華經》和《金剛經》。在佛教徒們看來,每當鳴鐘時,宏音四起,聲震八方,一聲聲仿佛都是我佛真言。明末清初史學家、文學家張岱(1597~1689),他盤桓西湖邊大半生,最終寫出《西湖夢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張岱畫像以及《西湖夢尋》</i></h5> 張岱《西湖夢尋》中,對瑪瑙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詩文描寫:“寺中有大鐘,侈齊適,舒而遠聞,字字皆聲。吾想法夜聞鈡,起人道念,一至旦晝,無不牿亡。今于平明白晝時聽鐘聲,猛為提醒,大地山河,都為震動,則鏗一響,是竟《法華》一轉、《般若》一轉矣。內典云:人間鐘鳴未歇際,地獄眾生刑具暫脫此間也。鼎革以后,恐寺僧惰慢,不克如前。”又詩曰:“女媧煉石如煉銅,鑄出梵王千斛鐘。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頑銅半瑪瑙。錘金琢玉昆吾刀,盤旋鐘紐走蒲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西湖夢尋》書影</i></h5> 瑪瑙寺的寺僧還在后山之巔筑一閣,為香客游人來訪時登高憑眺的佳處,別稱“瑪瑙山居”。清乾隆皇帝對瑪瑙寺也是情有獨鐘。清乾隆帝來游瑪瑙寺后,有畫師繪成《瑪瑙山居圖》。據說,乾隆帝六下江南,三次“臨幸”攬勝。清《南巡盛典》這樣記載:“乾隆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南巡,三次游寺,題詩作文,增筑寺宇,題額曰“香臺普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乾隆皇帝御題“香臺普觀”</i></h5> 歷史悠悠,香火裊裊。瑪瑙寺屢毀屢建,代代不息。清咸豐末年,瑪瑙寺毀于太平軍戰火,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民國初年,杭城諸山長老籌資在此設立佛經刻板印處,寺內有木刻板一萬余塊。上海法藏寺慧開前來該寺任住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清代園林圖錄?瑪瑙寺》</i></h5> 1926~1927年,臺灣著名愛國詩人和史學家連橫曾在瑪瑙寺居住收集文史資料。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連橫及《臺灣通史》</i></h5> 連橫(1878~1936),字武公,號雅堂,祖籍福建漳州香溪。著有《臺灣語典》和《大陸詩草》,并整理《臺灣通史》一書,聲名遠播。 2008年,瑪瑙講寺辟為連橫紀念館,對公眾開放。連橫紀念館設有序廳、連橫先生事跡廳、臺灣自然環境廳、臺灣歷史文化廳、臺灣傳統工藝廳、臺灣現代工藝廳、臺灣人物志廳、特展廳、劍花廳、雅言圖書室、兩岸文化交流廳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連橫先生事跡廳</i></h5> 民國十八年(1929),杭州舉辦第一屆西湖博覽會之前,北山街擴建占用了瑪瑙寺不少地盤,只保留下了大殿。民國三十六年(1947)2月,國民黨浙江警備司令竺鳴濤等人為慶祝蔣介石的60壽辰,在瑪瑙寺創辦私立中正中學,對寺院做了較大的改動。《民國時期杭州》對此作了記載。 上世紀五十年代,瑪瑙寺成了不少文人名士的會聚地,如巴金、丁玲、黃源等經常在此聚集。著名作家、編輯家、翻譯家和文藝活動家黃源(1906~2003)曾長年居住在瑪瑙寺的僧舍里,創作出了諸如《十五觀》、《黃源回憶錄》等美文佳作。這里也曾是浙江省省委黨校的所在地,留下了深刻的教育痕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黃源塑像(攝于2016年2月)</i></h5> 瑪瑙寺的東圍墻有邊門。邊門橫匾:“寶勝境開”,戴小京題寫。兩側有門聯:“日似丹光出高嶺;鶴因梅樹住前山。” 清朝浙江巡撫、經學家、訓詁學家、金石學家阮元(1764~1849)題。出東門上行,可至黃源舊居。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瑪瑙寺東邊門</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黃源舊居(攝于2016年2月)</i></h5> 隨著人口的增多、城市的膨脹,上世紀五十年代瑪瑙寺開辟成了民居。寺內原藏刻印佛經的經板,起初轉存西湖南山凈慈寺,后來送交浙江省圖書館保存。剛搬進來的居民發現,院子中間有一個雄偉的大殿,10多米高的菩薩還在,廊柱要兩個人才能合抱。同時,瑪瑙寺成了“西湖小學瑪瑙寺分部”。靜寂的寺院傳來了郎朗的書聲,這里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再后來,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砸爛一切封資修,瑪瑙寺大殿也難逃厄運,被夷為平地。 瑪瑙寺大殿沒有了,只留下了大殿的柱礎以及已有幾百年樹齡的大樟樹。 有人說,瑪瑙寺是不幸的,千年古剎,終究還是面目全非;也有人說,瑪瑙寺是幸運的,漫長歷史里毀掉的東西太多,至少它還有跡可循,清末重修的寺院格局尚存 2004 年實施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瑪瑙寺內的70多戶居民遷出,留存的古建筑及庭院全面整修,既保存古剎庭院和景觀的格局,又與北山歷史文化風情和居住、休閑功能相融合,尤其是這座寺廟一千多年積淀下來的書卷氣息和藝文傳統將馨香再起,成為對公眾開放的游賞勝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雅言圖書室</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夢之塔》</i></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务川|
翁牛特旗|
尉氏县|
砚山县|
德安县|
大石桥市|
上饶县|
长汀县|
乐清市|
大安市|
柳林县|
古蔺县|
达拉特旗|
云浮市|
繁峙县|
余江县|
麦盖提县|
保山市|
清流县|
育儿|
阿城市|
宿松县|
怀集县|
武定县|
大名县|
榆中县|
双江|
平罗县|
华亭县|
开平市|
江门市|
枣庄市|
邵东县|
崇义县|
文水县|
丘北县|
永修县|
新丰县|
通化市|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