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4日,鳧山文化研究促進會與棗莊錢幣學會聯合舉行鳧山縣“紅色貨幣”研討活動,研討會在人民銀行滕州市支行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人民銀行棗莊市中心支行貨幣金銀科魏新副科長及棗莊錢幣學會成員,滕州人行主要領導跟會指導,滕州人行部分職工參加了研討,鳧山文化研究促進會副會長李文波參加會議,山東省錢幣會員馮君斌同志受邀作報告,會議由魏新副科長主持。</p> <p class="ql-block"> 首先,魏科長代表棗莊市錢幣學會向鳧山文化研究促進會贈送錢幣研究書籍,馮君斌秘書長代表鳧山文化研究促進會回贈了參與編寫的書院文化研究成果叢書。</p> <p class="ql-block"> 在接下來報告環節,馮君斌同志從一張兩千文的“德源糟坊”莊票與滕州書院西校創辦者李子丹的淵源談起,從書院文化到錢幣研究,從圓形方孔錢的實物舉例到銀行標志,到“天圓地方中間人(三才)”的文化內涵,不同的研究領域,因為有了文化這一共同話題而交融互通,這也使報告會的現場氣氛從一開始就其樂融融。在深刻剖析“紅色貨幣”北海幣在鳧山縣及滕州地區的發展歷程中,馮君斌同志通過幾張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貨幣圖片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從“滕縣戰時流通劵”的開始流通到國共聯合抗日政權在滕縣地區的建立,從貨幣發行時間、面值、圖案的變化深度剖析了國民黨反動政權由聯合到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及最終倒臺的發展過程;更從鳧山縣發展脈絡一窺1943年北海幣在魯南地區發行,并于1945年滕縣第一次解放的全縣流通,成為地區主幣的革命歷程;通過鳧山地區流通的華中幣、冀南幣、晉察冀邊幣等紅色貨幣的枚舉,廣大與會者深刻感受到了抗日革命進程中的紅色金融精神,使大家備受鼓舞與激勵。</p> <p class="ql-block"> 報告的最后環節,馮君斌同志向與會者展示了自己的貨幣收藏品,在經過與會同志一番認真欣賞品評后,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贊揚。</p> <p class="ql-block"> 報告會會后,全體與會同志驅車趕赴鳧山縣舊治——大塢鎮駐地參觀,沿著歷史發生地的遺跡去尋找、去發現,洪山口大會戰記憶館、大會戰遺址、魯南抗日革命紀念館……大家開啟了一場紅色金融印記革命精神的感悟之旅。</p> <p class="ql-block"> 當濕潤而涼爽的風吹拂著一張張凝重思考的面龐,遠處山頂的徐徐轉動大風車在大家的回望中逐漸模糊時,一次豐富而有意義的文化交流研討活動也圓滿的畫上了句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北碚区|
什邡市|
湘阴县|
海原县|
平顶山市|
吕梁市|
武陟县|
白沙|
敦煌市|
淳安县|
卢氏县|
洛扎县|
三河市|
海淀区|
瑞金市|
遂昌县|
彰武县|
东阿县|
布拖县|
高陵县|
东光县|
永年县|
新干县|
乌拉特前旗|
竹溪县|
清水河县|
溆浦县|
青神县|
陇西县|
武威市|
泰安市|
辰溪县|
衢州市|
苏尼特左旗|
麻栗坡县|
苍溪县|
德格县|
沾化县|
洪泽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