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秘境墨脫 音頻演播 鄭莉莉老師</p> <p class="ql-block">6月10日一早,我們從波密扎木鎮(zhèn)出發(fā),沿扎墨公路前往墨脫。扎木鎮(zhèn)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北麓,海拔2750米,按理說我們4900的德姆拉埡口都順利翻越了,在扎木鎮(zhèn)不應該有高反,但沈老師睡眠不佳,我更是一挪腦袋就覺液體晃蕩,真切感受腦子進水,辜負了入住的山景房。沈老師推測可能自己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姆拉埡口練聲、唱歌有點過了,那我沒唱也沒跳呀? 突然想到昨天晚餐我們敬過阿德啤酒,當時還說那啤酒好喝,完全忘了入藏之前沙老板說的“滴酒不能沾”。額,這高原地區(qū)當真不可大意。</span></p> <p class="ql-block">沿路前行,不時可見大地的傷疤,那是雪崩、塌方、泥石流留下的痕跡。墨脫處于喜馬拉雅斷裂帶上,地質災害嚴重、氣候條件惡劣,因此素有“高原孤島”之稱,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扎墨公路全程118公里,2013年通車以來一直實行“單雙號”限行的政策。</p><p class="ql-block">4、5月里天氣轉暖時最容易發(fā)生雪崩,陡峻的地形、復雜的地質構成兼之雨雪天氣又容易引發(fā)泥石流。大自然一次次顯示出它的威力,這既令人心生敬畏,也使這方水土的人更具生命的韌性。</p> <p class="ql-block">雪山引領,山路彎環(huán),我們要攀爬近千米過嘎隆拉雪山隧道。這一段基本都是柏油路,現(xiàn)在海拔不到三千,沿路松姿挺拔,羽葉疊翠,可以看到松樹上附生的須狀的松蘿,身處其間,如覓綠野仙蹤。</p> <p class="ql-block">松蘿也稱松絡、女蘿、樹掛等,林芝當?shù)胤Q作樹胡子。松蘿對環(huán)境的要求很高,空氣中有一點點污染就不能存活,所以有松蘿的地方,標志著這里有極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車子一路攀升,將過嘎隆拉隧道時海拔已達3700米,斑駁的雪山逶迤聳立,隧道之門猶如盤古撐開天地。</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雪山是墨脫和波密的界山,如今3360米的隧道駕車幾分鐘就能通過,而曾經,翻越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百年來橫亙在墨脫面前的</span>雪山至少需4個多小時,大雪封山時更是數(shù)月不通。</p> <p class="ql-block">出隧道是棚洞、疊練般的公路,雪山和縹緲的云霧,人跡、神跡相融,似天上也是人間。存一段視頻以作他日懷想。</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墨脫線阿德走的是第5次,但前4回他因為種種限制都沒能進墨脫。“這次應該能進。”聽他如此一說,更添秘境之秘。路上軍車多了,綠皮卡上多是年輕的戰(zhàn)士,提醒你這里是邊境。我隨手拍了一張,阿德說:“戰(zhàn)士不能拍,兵哥哥要罵人的”,唬得我趕緊刪除。</p> <p class="ql-block">過檢查站,我們的邊境通行證終于派上了用場,阿德也順利通過,他一臉的歡喜。墨脫,這個遙遠秘境,我們終于抵達。</p> <p class="ql-block">水墨暈染,縹緲脫俗。眼前景致恰如其名,果然仙境的想象源自人間。</p> <p class="ql-block">一路盤旋而下,水泥路和砂石路多了起來,并且常遇積水路。所幸規(guī)矩是單向進墨脫,甚少錯車,每每一過受阻路段司機們都把車開得飛快。</p> <p class="ql-block">前面又堵上了,這回是處凹陷的淤泥路段,我們過的還算順利,但是對于明天回程時能否通過阿德甚是擔憂。也是因為有交通上的不確定性吧,我們回程的機票也都沒有買。</p> <p class="ql-block">到達墨脫縣城已近下午一點,我們顧不上入住先去午餐,又趁早把晚上的墨脫石鍋雞預約上。店家說:“今天停電,據(jù)說六點半來電,你們七點來吃吧。”午餐過會這幫貪玩的人直接就去果果塘大拐灣,沒想到距離縣城不過12公里的果果塘,路上時間會耗兩個半,因為車輛進出是同一條道,一路的會車、挪移。其它表過不提,就標記一下我們第一遭通過了在建橋梁。 </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固化思維里在建橋梁是不能通車的,通車的總歸是通過竣工驗收的。但這橋分明是在建,橋頭還赫然貼著“前方四類危橋”。既是危橋就一輛一輛過唄,方法總比困難多。</p> <p class="ql-block">果果塘終于到了,果真可可愛愛,像顆胖嘟嘟的棒棒糖,雅魯藏布江環(huán)繞而走,像是呵護又溺愛小妹妹的兄長。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真是令人嘆服。</p> <p class="ql-block">之前有聽說過嘎隆拉隧道即刻便是季節(jié)轉換,但起碼在我們經過的時段對比并沒有這般明顯。這張照片是在墨脫幫辛鄉(xiāng)的親水疊瀑抓拍的,沈老師和丁姐姐的衣著和四十分鐘前未過隧道那會兒并無變化。</p> <p class="ql-block">這兩張是傍晚我們在墨脫最高的地標建筑蓮花閣俯拍墨脫縣城,顯著倒是墨脫境內的氣候變化比較明顯。我入藏帶的衣物不算多,羊毛衫也沒用過。阿德更不必說 ,全程的短袖,4900海拔還是短衫短褲的打扮 。后來怕人家看著冷才換了長褲。</p> <p class="ql-block">俯瞰墨脫,寬闊的雅魯藏布江和縣城的建筑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神仙居處。蓮花閣下就是門珞歷史遺產博物館,因為在果果塘的時間超過預期,到博物館將近閉館,我們就匆匆拍了資料照片離開了。</p> <p class="ql-block">本來以為當天的事項就剩石鍋雞了,沒想到酒店依舊沒來電,沒有電就沒有電梯,我們的房間在七樓,斷沒有扛行李箱上七樓的道理。又打聽得第二天日程中的仁欽崩寺正在維修,不開放。反正進不去,不如乘著還有天光去看個外觀,又能省下明早的時間。眾人一拍即合再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去時本來是泥濘水灘,大門緊閉,不想?yún)s有意外的驚喜。因為大門外只瞧得見主殿的寶頂,我們都甚覺可惜,丁姐姐、沈老師這兩位文保員更是不甘心,于是便想攀過柴墻去,才過一半,正好有工作人員下班經過,問明緣由就開門放我們進去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修建中的仁欽崩寺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她將要面世的容顏。</p><p class="ql-block">仁欽崩寺是墨脫最大的寺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傳該寺是建在多吉帕姆女神的肚臍上的,也是蓮花圣地的中心地。仁欽崩寺</span>建寺距今約8代人,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墻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石木結構三層建筑,幾經毀建,如今建成現(xiàn)在的模樣:紅藍綠白四色四門,石木結構三層金頂。</p> <p class="ql-block">廟宇內的藻井斗拱彩繪還未完工,而瑞華氣象已生。</p> <p class="ql-block">畫工告訴我們,他們來自日喀則,學畫有些年了。現(xiàn)在因為礦物顏料價格昂貴,在室內繪畫中已經很少使用。他們在這里已經畫了近兩個月,每天畫十個多小時,預計還需要一個月。</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再從泥濘之路走過,那深一腳淺一腳的步子也像踩著音符,今天真是超滿足。而時間已過七點,阿德久候我們不見歸來,已經急得要來救我們了??</p> <p class="ql-block">當天的日程在回味滿屋生香的墨脫石鍋雞的鮮美中結束。</p><p class="ql-block">再問阿德:“明天我們的歸程能順利嗎?” “沒事,今天有這么多的車子進來,明天就有這么多車子出去,這路肯定得想辦法通!”</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發(fā)現(xiàn)是雞湯壯人膽,雨都墨脫一夜的大雨讓阿德又發(fā)愁今天的路況,如果今天出不去還得等兩天。</p> <p class="ql-block">8點,檢查站開卡放車了,排隊等候的車輛魚貫而出,開出不久,買串芭蕉的工夫就堵上了,原來昨夜暴雨引發(fā)泥石流,道路又阻了,好在車子停停移移,說明雖阻未斷,司機們下車觀察聊天,一旦可通行就歡天喜地跑步上車,通行一段又重復一次過程,這條路上永遠不缺耐心。</p> <p class="ql-block">時開時停大約堵了兩個小時,臨近阿德最擔心的淤泥路段,果然車子排起了長隊,阿德上前觀察許久,滿懷心事地走回,挪一挪車,一會又往前去觀察了。突然他笑容滿面地跑回來了,說:“好了,好了,前面的車陷進去了!”納尼,什么邏輯? 上車才知道前面陷入淤泥的是與我們同款的二驅車,沖不上去又推不過去,生生把路堵死了。現(xiàn)在路政工作人員決定開放另一條原先禁行的危橋路了。</p> <p class="ql-block">路政人員沿途指揮放行,車子一輛一輛過危橋。我們順利通過。</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雖然還有災害地帶、積水路等已經不是障礙了。</p> <p class="ql-block">路邊看到黑牛,阿德說這牛的蹄子是白色的,在我國是畜養(yǎng),叫獨龍牛;在印度是野生的,就叫印度神牛。</p> <p class="ql-block">又近嘎隆拉隧道,迎面是兩山夾雪谷,阿德說這雪谷就是雪崩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過隧道就出墨脫進入波密界了。山那邊的嘎隆寺默默遙望著遠道而來的旅人,突然體會到廟宇建筑的意義,那是神界與凡塵、自然與人類的連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尖扎县|
承德市|
龙胜|
吐鲁番市|
凤庆县|
惠东县|
桃江县|
镇坪县|
茶陵县|
大渡口区|
新竹市|
阿拉善右旗|
兴义市|
布尔津县|
南和县|
开封市|
谷城县|
汨罗市|
富宁县|
洛南县|
临朐县|
海盐县|
琼海市|
蒙阴县|
台江县|
大竹县|
长武县|
白玉县|
松溪县|
水富县|
水城县|
宁国市|
花莲市|
武胜县|
溧阳市|
元氏县|
凤冈县|
富锦市|
塔城市|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