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六十六章</p><p class="ql-block">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p><p class="ql-block">【翻譯】: 大江大海能匯聚容納百川流水,是因為它所處低下,便為百川之王。若有人想在萬民之上,先得自謙為下;要為萬民之先,先得自卑為后。圣人正是這樣,他在上,人民沒有重擔;他在前,人民不會受害。所以普天下都熱心擁戴 而不厭倦。他不爭不競,謙卑虛己,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p> <p class="ql-block">第六十七章 </p><p class="ql-block">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p><p class="ql-block">【翻譯】:世人都說我的道太大,簡直難以想像為何物。正因為他大,才不具體像什么。若具體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我有三件寶貝,持守不渝。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不敢在這世上爭強好勝,為人之先。慈愛才能勇敢,儉樸才能擴增,不與人爭強好勝,才能為人師長。當今之人,失了慈愛只剩下勇敢,失了儉樸只追求擴增,失了謙卑只顧去搶先,離死亡不遠了! 慈愛,用它來征戰就勝利,用它來退守必堅固。上天要拯救的,必以慈愛來護衛保守。 </p> <p class="ql-block">第六十八章 </p><p class="ql-block">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p><p class="ql-block">【翻譯】: 真正的勇士不會殺氣騰騰,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氣勢洶洶,神機妙算者不必與敵交鋒,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這就叫不爭不競之美德,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時便如此啊! </p> <p class="ql-block">第六十九章</p><p class="ql-block">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p><p class="ql-block">【翻譯】:用兵者有言:"我不敢主動地舉兵伐人,而只是被動地起兵自衛;我不敢冒犯人 家一寸,而寧肯自己退避一尺。"這樣,就不用列隊,不必赤臂,不需武器,因為天下沒 有敵人了。最大的禍害是輕敵,輕敵幾乎能斷送我的寶貝。 所以若兩軍對峙,旗鼓相當,那悲傷哀慟的一方必勝無疑。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章 </p><p class="ql-block">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p><p class="ql-block">【翻譯】: 我的話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實行。天下的人卻不能明白,不能實行。(我的)話有根源,(我的)事有主人。你們自以為有知識,所以不認識我(的話和我的事)。明白我的人越是稀少,表明我所有的越是珍貴。所以圣人外表是粗麻衣,內里有真寶貝。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一章</p><p class="ql-block">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p><p class="ql-block">【翻譯】: 知道自己無知,最好。無知卻自以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當成病來看,才會不病。圣人不病,就是因為他知道這是病,所以不病。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二章 </p><p class="ql-block">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p><p class="ql-block">【翻譯】:當人民不再敬畏任何人的權威時,真正的大權威就來到了。不要妨害人們的安居,不要攪擾人們的生活。只要不令人們生厭,人們就不會厭惡權威。所以,圣人深知自己,卻不自我炫耀;他珍愛自己,卻不自我尊貴。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三章 </p><p class="ql-block">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p><p class="ql-block">【翻譯】:有勇氣自恃果敢,冒然行事的,必死。有勇氣自認怯懦,不敢妄為的,得活。這兩 種勇氣,一個有利,一個有害。上天所厭惡的,誰曉得個中原委呢? 上天的道,總是在不爭不競中得勝有余,在無言無語中應答自如,在不期然時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上天的道,如同浩瀚飄渺的大網,稀疏得似乎看不見,卻沒有什么可以漏網逃脫。</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四章</p><p class="ql-block">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p><p class="ql-block">【翻譯】: 人民若不怕死,以死來恫嚇他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先使人民懼怕死亡,有為非作歹的人再處死,這樣誰還敢為非作歹呢? 冥冥永恒中,已有一位主宰生殺予奪的。企圖取而代之去主宰生殺予奪的人,就好象外行 人代替木匠砍削木頭。代替木匠砍削木頭的人,少有不傷著自己手的。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五章 </p><p class="ql-block">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翻譯】: 人民吃不飽,是因為統治者吃稅太多,所以吃不飽。人民不好管,是因為統治者人為造事,所以不好管。人民不在乎死,是以為他們追求今生太過份,以致不在乎死。所以,唯有不執著于今生享樂的,比那些過份看重今生的人更高明。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六章 </p><p class="ql-block">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p><p class="ql-block">【翻譯】: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草木活著得時候,枝葉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所以堅強的,屬于死亡;柔弱的,屬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軍隊一強大就要被消滅了,樹木一強盛就要被砍伐了。強大的處于下勢,柔弱的處于上勢。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七章 </p><p class="ql-block">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p><p class="ql-block">【翻譯】: 上天的道,不就像張弓射箭一樣嗎?高了向下壓,低了向上舉,拉過了松一松,不足時拉一拉。上天的道,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人間的道卻不這樣,是損害不足的,加給有余的。誰能自己有余而用來奉獻給天下呢?唯獨有道的人。所以,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視為自己的功勞,不讓人稱贊自己有才能。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八章</p><p class="ql-block">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p><p class="ql-block">【翻譯】: 天下萬物中,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對付堅強的東西,沒有什么能勝過水了。這是因為水柔弱得沒有什么能改變它。這個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天下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卻沒有能實行的。所以圣人說:那為國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為國受難的,就是天下之王。這些正面肯定的話,聽起來好像反話一樣,不容易理解。 </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九章</p><p class="ql-block">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p><p class="ql-block">【翻譯】:用調和的辦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貽盡,這豈算得上良善呢? 所以,圣人掌握著欠債的存根,卻不索取償還。有德之人明潦欠債而已,并不追討;無德 之人卻是苛取搜刮,珠鎦必較。上天之道,公義無私,永遠與良善的人同在。 </p> <p class="ql-block">第八十章</p><p class="ql-block">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p><p class="ql-block">【翻譯】: 國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們畏懼死亡而不遠 行遷徙。雖有車船,卻沒有地方使用;雖有軍隊,也沒有地方部署。讓人們再用結繩記事的辦法,以其飲食為甘甜,以其服飾為美好,以其居處為安逸,以其 習俗為快樂。鄰國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雞鳴狗叫聲相互可以聽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 相互往來。 </p> <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一章</p><p class="ql-block">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p><p class="ql-block">【翻譯】: 可信的不華美,華美的不可信。良善的不巧辯,巧辯的不良善。真懂的不廣博,廣博的不真懂。圣人不為自己積攢什么:既然一切都是為了世人,自己就愈發擁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給了 世人,自己就愈發豐富了。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而不加害于天下。圣人的道,是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凭祥市|
江油市|
六安市|
陇川县|
榕江县|
肇州县|
东方市|
台安县|
昭觉县|
双江|
靖西县|
板桥市|
虹口区|
石首市|
祥云县|
通化县|
连城县|
南阳市|
北流市|
县级市|
桃园县|
利川市|
江安县|
岗巴县|
天祝|
甘谷县|
克拉玛依市|
正安县|
都兰县|
阿勒泰市|
清水县|
溆浦县|
沙坪坝区|
吉首市|
溧水县|
竹北市|
凭祥市|
黑河市|
五常市|
克什克腾旗|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