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篇圖片中凡是石窟內的圖片均選自網絡,因窟內和電影都不許拍照。</p> <p class="ql-block"> 當人類文明的腳步邁入科技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生活方式的理解,對歷史與自然的認知。特別是對自然景觀的詮釋,都發生了超乎尋常的改變。甘肅這個大西比較落后貧瘠之地,如今確成了亞洲旅游目的地的首選之地。</p><p class="ql-block"> 戈壁蒼茫,山河激蕩,絲綢之路貫穿甘肅全境。沿著歷經千年的絲綢古道,薈萃著錦繡山河的壯美與神韻,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與夢想,演繹著東西方交流的詩與遠方,“如意”甘肅,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作為旅游愛好者,我??再只是簡單的游山玩水。而是一路觀景,一路學習。一路美拍,試圖把一路所見所聞所悟記錄下來,分享給我所愛之人。幾天的甘肅之行在我的世界里又打開了一片天地,增加了一程山水,一片風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地質奇觀七彩丹霞</b></p> <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是鑲嵌在祁連山麓的地質奇觀。如果說絲綢之路是連接中亞一條彩帶,那么張掖的七彩丹霞就是飛落在大地山川上的彩虹,是七彩織錦。色彩斑瀾,壯美如畫。給人以無限的暇想。“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無色。”為七彩丹霞的美做了詮譯。正因七彩丹霞美的壯觀,美的神秘,美的成了神的傳說。</p><p class="ql-block">相傳遠古時期,共工和顓頊這兩個部族的英雄之間為了爭帝,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惡戰,把西天的天柱撞斷了,西天開了一個窟窿,導致天傾斜而洪水漫流,淹沒了農田和村莊。為了救百姓于苦難之中,女媧娘娘從四面八方采集來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侖山的玉液瓊漿調和,修補天穹,一部分剩余的就附著在了山頭上,把山染得五彩繽紛。為了防止惡魔繼續興風作浪,她就安排兩個侍女輪流值守,侍女一個叫朝霞,一個叫晚霞,晝夜不離的看守,女媧順利補好了天上的窟窿。而朝霞和晚霞姑娘,卻因勞累過度,長眠祁連山上。她們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為祁連山染上了神奇的霞披,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神的傳說美麗凄婉,七彩丹霞美的如詩如畫。也把張掖這個地方帶動得成了河西走廊最富的地方。故爾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之說。</p> <p class="ql-block">有人為七彩丹霞賦予了許多美妙的形象。而我錄制的這一段丹霞奇觀。特象鮮嫩的五花肉。秀色可餐。</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拍的比較成功的錯位對焦照片。遠處放飛的熱氣球,被我瞬間捕捉到,與夕陽成了側逆光,映出了汽球上的七彩丹霞圖案。準確地和人物形成錯位托舉。是很合協的美照,美中不足是汽球不在丹霞景區,故而制成畫中畫,增加美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天下笫一雄關中國歷史課中的教科書</b></p> <p class="ql-block">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關口,素有“河西第一隘口”“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p><p class="ql-block">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上而得名,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早在漢代,就在距關城北七里的石關峽口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設關防守。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進入河西走廊,走進西域的關口。類似于我們今天說的國門,出了關就進入了匈奴腹地。</p><p class="ql-block"> 來到嘉峪關,穿過城門,我仿佛穿越到千年以前,看到了中華民族一段厚重的歷史畫卷。那些閃耀在歷史天空中的星星,在向我們述說著張賽出使西域,蘇武牧羊守節十九年,漢武漢派遣衛青,霍去病征戰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建立四郡(即: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設兩關(陽關和玉門關)的故事,我仿佛聽到了大漠古戰場金戈錢馬的慘烈嘶鳴。又仿佛看到了大漠狂卷的“黃沙掩埋了歷史的血痕……。數不完的歷史故事和英雄傳說,為漫漫雄關書寫了厚重的歷史,成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抵御侵略保衛家國的鏡鑒。“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王昌齡的這首《出塞》。詮釋了自秦漢以來,歷代駐守邊關的將士,多數戰死邊關,正因為有了象李廣那樣的飛將軍,才能拒敵于國門之外。</p> <p class="ql-block"> 穿過城門進入內城,由于團隊統一活動沒有登上城樓,游完嘉峪關,很是遺憾。</p> <p class="ql-block">這是進入內城看到的關城墻和明長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鳴沙山與月牙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麗的月牙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是星星沐浴的樂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鳴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肅省敦煌城南五公里處。她位于中國最美的沙漠之中。被沙山環抱,自漢唐以來,他就因“山泉共生,沙泉共存,相依相戀,共存共榮”而聞名于世。成為塞外風光一絕。</span></p> <p class="ql-block"> 登上沙山遠眺,才能看到月牙泉那秀美的身姿,鑲嵌在沙海之中。被沙山所環抱。千百年來,卻未被流動的沙漠吞掉,這一奇特現象,當屬自然界的奇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黃昏時分的月牙泉</p><p class="ql-block">(此圖片為團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此圖片為團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夕陽輝映鳴沙山</p><p class="ql-block">(此圖片為團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古代商賈。他們不僅擔心被黃沙掩埋,更擔心強盜的出沒。他們行走在千里無人煙的沙漠戈壁上,蒼涼、廣袤、浩瀚。只有駝鈴聲聲敲擊著忐忑之心。然而人類探索世界追求財富的腳步,從沒有因為危險和苦難而止步。正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才不斷進步,走向更輝煌的人類文明。今天我們發展經濟,重走絲綢之路已經是海、陸、空齊頭并進。</p><p class="ql-block"> 我騎上駱駝,悠哉游哉倘佯在沙漠之中。仿佛穿越千年。去尋求詩與遠方。感受歷史的脈動。體驗一種別樣的時代感和人生。</p> <p class="ql-block"> 老嫗聊發少年狂,沙漠泛舟向遠方。</p><p class="ql-block"> 駝玲聲聲揚古韻。嗚沙陣陣唱秦腔。</p> <p class="ql-block">在沙漠中玩樂,不僅是孩童們的樂趣。我們這些童心未減的老玩童也樂此不疲。我們忘記了年令,忘記了病痛,忘記了疲勞。我們為這里的美景所陶醉,正所謂老有所樂,樂在鳴沙山月牙泉之美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鳴沙山與月牙泉隨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嗚沙擁吻月牙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醉人間幾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沙山百丈因風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碧水一潭映月弦。</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然之迷千百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沙泉相依蓋世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外一絕秀敦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漠不再只孤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大夢敦煌 千年莫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此生畢去的地方,那一定不要錯過敦煌。</p><p class="ql-block"> 敦煌,一個世人無不知曉的圣地。關于它的故事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從莫高窟的壁畫石刻到嘉峪關金戈鐵馬古戰場的雄關畫卷;</p><p class="ql-block">從鳴沙山的連綿起伏到月牙泉的清澈不枯;</p><p class="ql-block">從雅丹地貌的鬼斧神工再到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從西出陽關無故人到大漠孤煙直的悠悠古韻;</p><p class="ql-block"> 每一處都是最靚麗的風景線,每一處都是一部壯闊的史詩。</p><p class="ql-block"> 敦煌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海拔1138米,地處河西走廊的西端,是漢武帝設立的河西四郡之一,敦煌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藝術圣地。它有道不完的人文歷史,更有看不盡的壯美大漠景觀。</p><p class="ql-block">自從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古絲綢之路。敦煌就成了這條路上的咽喉要地。這條路不僅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千年時光的風云際會,在這里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瑰寶。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留下華美樂章。</p><p class="ql-block"> 敦煌有千年戈壁吹過的風。有飛天永恒的夢。千年梵音里,是觸手可及的詩。</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來到敦煌覽圣。感受這里厚重的大夢敦煌,夢幻莫高,</p><p class="ql-block"> 非常幸運,我不僅購買到了A票,參觀了八個精選洞窟。觀看了兩部球幕電影,觀看了大型實景體驗劇《又見敦煌》和一臺反映敦煌藝術的文藝演出。我不僅走進了敦煌,而且將帶走敦煌。讓敦煌成為我美好世界中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在參觀莫高窟窟之前,觀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高清電影《千年莫高》,一部是《夢幻石窟》,兩部電影,場面恢宏,壯觀。全面介紹了敦煌莫高窟形成的歷史和石窟藝術的歷史價值。讓敦煌、莫高窟的輝煌走進人們的心里。敦煌不僅是中國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新中國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人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守護敦煌莫高窟,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敦煌莫高的守護人。讓千年藝術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兩部電影也不讓拍照,在外面拍個前言吧!</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石窟中的壁畫選)</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壁畫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莫高窟</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感悟到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佛窟。以后經過歷代的修建,至元代(1368年)基本結束。經歷1500多年的開齒,形成南北長1000多米的石窟群,集建筑、彩塑、壁畫于一體,這個非常龐大的古建筑,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在中國文化史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標志性建筑——第96窟窟外木構建筑九層樓,內有最高(中國第三高)佛像。(窟內禁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外面幾經修善。得到了很好的保護。</p> <p class="ql-block">這兩幅來自石窗壁畫,表現的是張騫出使西域。</p><p class="ql-block">(因窟內禁止拍照選取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驚艷世界的石窟壁畫飛天。是石窟中的古藝精萃珍品,是敦煌藝術的代表。千年一夢,我們祖先的飛天夢,已經不再是夢,</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看的大型實景體驗劇《又見敦煌》,雖然門票有些貴。但確是一部行走的歷史,非常震撼。它帶你穿越千年,直面敦煌歷史上出現的重要人物,向世界展示東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神秘魅力。使古人千年的智慧在現代重綻光芒。讓人感受敦煌歷史的厚重和輝煌。</p> <p class="ql-block"> ,在敦煌的歷史上,有一位小人物,但他卻在敦煌石窟的傳承歷史上,占據了重要一筆。</p><p class="ql-block"> 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元祿請來寫經書的楊某在往墻縫中插燈草時,發現墻里面是空的,因此發現了一個密室,(現編號17號窟,也叫藏經洞)。洞里藏有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的歷代文物五六萬件。這是20世紀初中國考古學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震驚世界。但由于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落后,對國寶的重視管理不夠。至使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有3萬多件流向海外,剩下的都是外國人挑選剩下的。一些珍貴的文物精品都被收于世界多個國家的博物館。看完這個實景劇,我就想,如果藏經洞當時不被發現。國寶就不會被掠奪,但如果至今都未被發現,敦煌莫高窟也不會成為中國的敦煌,世界的放煌。然爾沒有如果,這就是歷史。</p><p class="ql-block">(劇照王元祿)</p> <p class="ql-block">以下幾幅圖片拍自《又見敦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游在敦煌,吃在敦煌。</span></p><p class="ql-block">敦煌歷史悠久,不僅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我們的視覺盛宴,而且飲食文化也獨具西北特色。品嘗敦煌的烤全羊。領略了西北的民俗民風和飲食文化。大快朵頤吃著敦煌風味的烤全羊。不僅味蕾上享受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更是人生的一種快樂。千年一瞬間,人生更是一瞬間。愿我們的一瞬間快樂的度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二進蘭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蘭州是行撮甘肅的進出之地。我們這次西北之行,第一站便是蘭州。剛下飛進,走進蘭州,我便急不可耐的想要游覽具有四張名片“一條河,一碗面,一座橋,一本書”的城市”。然而旅行社卻把我們安排住在了新區。這里除了新建的一些樓盤,什么都沒有。這里距離蘭州市里很遠。沒有時間去黃河風情線,經與旅行社勾通。該方承諾。西行回來時,安排住在蘭州市里,有時間在蘭州瀟灑一游蘭州。這樣我們旅行的第一站點,就是祁連山草原驛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按照出團通知描迷,笫一站途經門源,這里將是醉美的草原。人間天堂。純凈的藍天白云舒卷,蒼鷹盤旋;遼闊的草原草青花紅,牛羊如云;群嶺競秀,萬木爭榮;百里花海成就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野趣濃烈,如入夢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也許是我們來的時間過早,也許我們走的路段不對,也許是旅行社在欺騙我們。在這里沒有看到那風吹草低現牛羊的碧海。也沒有看到金色的油菜花海。只能遠遠望見白雪覆蓋在祁連山上。以及驛站里放養的幾頭牦牛和幾頭藏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一個令人失望的景點,一種被欺騙和忽悠的感覺使我們很無耐。不得已,穿上少數民族服裝拍了幾張照。以示我們曾經來過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當青海之行結束,我們第二次來到蘭州。去領略蘭州的幾張名片。</p><p class="ql-block"> 蘭洲,始建于漢代。漢武帝戰勝匈奴之后,在黃河邊上建了蘭州城。最初稱為金城,取固若金湯之意。至于蘭州的得名,則見于《元和郡縣圖志》:“隋開皇初置蘭州,以皋蘭山為名。”皋蘭山位于蘭州城南,既是制高點,也是一道天然屏障。</p> <p class="ql-block"> 蘭州是中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一座橋、一碗面、一條河、一本書,這就是蘭州最真實的寫照。</p><p class="ql-block">“一條河”就是蘭州母親河一一黃河,幾十公里的黃河風景線風景宜人,是一個開放性濱河公園,有“蘭州外灘”之稱。</p><p class="ql-block">“一座橋”就是蘭州黃河鐵橋,它是第一座跨越黃河兩岸的鐵橋,又稱之為中山橋,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為“中山橋”。</p><p class="ql-block">“一本書”指的是《讀者》雜志,是甘肅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一份綜合類文摘雜志。1981年《讀者文摘》創刊;雜志期刊發行量全國第一、</p><p class="ql-block">“一碗面”就是蘭州牛肉面,(過去叫蘭州拉面),是蘭州人的一張名片。在蘭州除了領略一條河,一座橋。我特意品嘗了正宗的牛肉面套餐,并欣賞了拉面表演。自認不虛蘭州之行。</p> <p class="ql-block"> 高大雄偉的黃河樓,是近幾年修在黃河岸邊的建筑,本想登樓遠眺,無耐我們去時沒開門。只好做罷。</p> <p class="ql-block"> 來到黃河風情線,我們從黃河樓開始,沿著母親河邊,領略黃河風情線上的一路風景,</p><p class="ql-block"> 看到從青藏高原出發,流經蘭州的黃河。李白那流傳千古的著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王之渙的巜涼州辭》“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需怨揚柳,春風不渡玉門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仿佛在耳邊回響。</p><p class="ql-block">偉大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從遠古走來,她從青藏高原向渤海奔流,大河湯湯,蜿蜒5464公里,歷經4000多米海拔落差。孕育5000年中華文明。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志士為黃河而歌,為保衛黃河而戰。我曾多次站在黃河邊,掬起一捧黃河水,感受黃河母親的博大胸懷和慈愛。遠望浩浩湯湯奔流不息的黃河,哺肓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禁不住的想親吻我們的母親河。只因對黃河母親愛的深沉。</p> <p class="ql-block"> 有著“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的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于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是蘭州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黃河鐵橋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鐵橋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橋改稱為“中山橋”。</p> <p class="ql-block">“九曲黃河十八彎,筏子起身闖河關。”羊皮筏子是黃河上古老的擺渡工具,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傳承歷史。制作看似血腥,但他卻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河上沒有橋、造船又困難的情況下,羊皮筏子是很好的擺渡工具。我是笫一次看到這種工具,初始不可思意。為什么現代的水上工具那么多,怎么還有這種古老的工具而不是傳說。原來這是特意保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讓我來坐肯定是不敢的啦!</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風情線上的黃河母親雕塑</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黃河岸邊的水車園,古撲壯觀的大型水車,是黃河風情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結束了蘭州黃河風情線的游覽,也就結束了甘肅之旅。甘肅的獨一無二,已為我的眼界開辟了一片新的世界,但也留有一點遺憾。剛剛朋友發來游覽卓爾山和祁連山草原的視屏。我被那里的美景所震撼了。可惜我們這次錯過了。那么此生也就錯過了。但愿我的朋友們和后來者不要錯過。</p> <p class="ql-block">這是朋友剛轉發來地祁連山草原和卓爾山的視屏。愿后來者不要錯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城步|
双峰县|
类乌齐县|
乳源|
亚东县|
新兴县|
紫云|
凤台县|
五峰|
宜城市|
得荣县|
塔河县|
南江县|
牙克石市|
孟津县|
桐梓县|
临夏市|
香港|
盐池县|
彩票|
满洲里市|
深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三门峡市|
景洪市|
昌吉市|
三穗县|
潼南县|
长宁县|
桐梓县|
樟树市|
天台县|
慈溪市|
阜城县|
堆龙德庆县|
保山市|
华容县|
苍山县|
湘阴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