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而它的下一句是“名于世”。這句話強調了一個人只有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成為真正的工匠;只有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做出高品質的產品;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品德,才能在社會上獲得認可和尊重。</p> <p class="ql-block"> 三年的疫情延遲了攝影愛好者采風前行的步伐,多少有些遺憾。2023年4月15日至16日,又是一個雙休日,新余市渝水區攝影協會一行人登上“奔馳”,踏上了峽江、古鎮巴邱以“走進老縣古村、探尋匠人匠心”為主題的采風之路。我想此行的目的并不在乎能夠拍攝到什么大作佳作,就是想通過紀實的攝影創作手法和創作之路,講述自己經歷過的、體驗過的、回味過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好與大家分享、同樂。</p> <p class="ql-block"> 據峽江當地人介紹,巴邱路堤是60年代記憶舊城改造項目,它位于峽江老縣城巴邱歷史文化名鎮核心保護區,規劃面積約550畝。項目建設依托上世紀60年代特征鮮明的老建筑群,通過修復歷史記憶、活化文化藝術、展現生活百態等方式,致力打造南方知名的“60年記憶”文化創意街區。嶄露頭角的“60年代”記憶項目,一經呈現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游玩。</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這些建筑物之中, 眼前的一幕仿佛讓我回到了六、七十年代,兒時的記憶是那紅紅火火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標語、大字報、大游行,記憶中父親進京保衛首都,家庭波瀾起伏,從鋼鐵廠到礦山,從礦山進入鋼廠……歷史終就成為歷史!然而,那個時代匠人厚重的建筑風格,工藝水平深深地刻在我腦海里。</p> <p class="ql-block"> 老縣城內極少有人從事經營活動,但在一個門店前卻有一位長者正在精心制作千年傳承的老式手工秤,這一民間手工制作工藝一下吸引了我們攝友的注意。在如今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時代,就連農貿市場賣小菜的農婦都使用電子秤、掃碼支付,而這位工匠依然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將手工制作工藝延續至今,不得不令人敬佩。盡管手工秤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即將成為歷史,一代代匠人也將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我認為匠人匠心依然永存,世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 幾位休閑的老人們說:“老縣城改造項目建設,依托著保存完好的老縣委大院、百貨商場、航運站供銷社等上世紀60年代特征比較鮮明的老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前來接待我們的村干部介紹到:我們峽江縣湖洲村是在2012年被授予為江西省千年古村。2013年初,又被江西省授予156處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基地之一,2013年5月,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全國試點規劃村,2013年7月,被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2014年3月,被公布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據《習氏族譜》記載,北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湖州始祖習有毅(991-1055)遠公任吉州府刺史,1045年卸任后順贛江而下,逆沂江而上在古石陽縣舊址(湖洲)安家建院,生有長子習俊,次子習僚,幼子習信;長孫仁德于元豐乙丑(1085)率族裔,傾其家資大造屋宇,所創建的花門樓,因為在當時這幢樓高大宏偉,有“仙凡之奇”,而遠近聞名。久之,“花門樓”便成了湖洲習氏的代稱。</p> <p class="ql-block"> 古戲臺位于湖洲村東面,建于雍正二年(1724),后在原基礎上重新修建。古戲臺瀕臨沂溪河,臺長為13米、寬為22.7米,占地面約為295.1平方米;為六角六柱亭。</p> <p class="ql-block"> 長樂庵位于天府廟左邊,是一座清代庵建筑。南北向,磚木結構,歇山式。面闊6.5米、進深13.4米,建筑占地面積87.1平方米,一井二進。</p> <p class="ql-block"> 天府廟位于大宗祠左邊,為湖洲始祖習有毅于宋慶歷間任吉州刺史,職滿歸田后修建。現存為清代建筑;磚木結構,歇山式,南北向。面闊8米,進深13.4米,一井二進;右樓閣置一大鐵鐘,重達千斤。</p> <p class="ql-block"> 攝友一行人進入天府廟正殿,發現四、五名匠人正在精心描繪著自己的手工藝品。我身臨其境,突然產生一種莫明的神秘感和不可觸碰感,但匠人們的專注深深吸引了我。據一位師傅說,他們是村里從縣城請來幫助修復寺廟手工藝品的民間藝人。</p> <p class="ql-block"> 除了匠人們的手工藝品制作精細外,他們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樣式也別具特色。其中,文名世第宅,位于峽江縣水邊鎮湖洲村東南面,包含繼美堂、榜堂和門樓,作為一組古建筑群構成文保單位—花門樓。南北向,面闊7.53米,高5.6米,墻體厚0.6米。始建于北宋元豐乙丑(1085)年,初建時為木結構,元皇慶二年(1313)重修并有所擴建,明成化19年(1483)第二次重修,改木結構為磚石結構,品字形雙層樓檐,樓檐均為磚雕,門楣上改書“文名世第”四字。</p> <p class="ql-block"> 暢游在古村古巷,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此時,好像進入迷宮,不知前往何方?走向哪里?兩名村里憨厚的聾啞人主動走來為我指點迷津。他們仿佛猜到我的心事,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比比劃劃,用啞語告訴我這條巷子的深處有著我需要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帶著疑惑,我進入一座門面氣派的住宅,只見正堂內水泥、沙石、木料堆滿各個角落,十幾名木匠正忙的不易熱乎。一位“獨具慧眼”的師傅邊干活邊告訴我,他們是從外地請來,正在幫助村里修復一戶德高望重的名門望族老住宅,希望恢復歷史的原貌,重現昔日的輝煌。是啊!如果沒有匠人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巧奪天宮、妙手回春,甘于奉獻、不斷鑄就,哪來的取其精華,世代傳承呢!哪來的庚續基因,努力前行呢!</p> <p class="ql-block"> 在我即將離開古村時,我們幾位攝友巧遇到習大一先生。他深情并茂地給我們講述了村里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希望我們常來村里看一看、瞧一瞧,用鏡頭“書寫”紅色歷史、“描繪”紅色歷史、“宣傳”紅色歷史。</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又一個古村——沂溪村,它是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下轄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p> <p class="ql-block"> 承恩堂門前,坐著幾位七、八十歲的休閑養身的老人家。由于我們的到來,對比一下兩張照片:同一地點、同一屋檐下,要走的剛走了,要來的剛來了。這就令我“換位”思考,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我,就是這樣。下面一張照片留下一位八十多歲,年紀最大的工匠老人正向我們述說著村里工農紅軍的故事,回憶著技能為生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沂溪村位于江西省峽江縣城東北(原老街得村),水邊鎮政府所在地,也叫石陽街。沂溪村是沂江沿線保留民國時期房子最完整的第一村。走進沂溪就像進入了一幅水墨畫,黑灰白是主色調,氣息古樸,村內有300多戶1千多人,全部沿襲了曾姓。</p> <p class="ql-block"> 村內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一是承恩堂,二是福惠喬。出了承恩堂,往右走不遠處便是一座古戲臺,由于歷史淵源頗深,沂溪村內的古文物、建筑可說是不勝枚舉,至今村莊還傳承著舞龍燈、舞龍獅等傳統習俗。</p><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千年如一瞬間,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的輝煌已經湮滅于歷史,然而時光還是眷顧了沂溪,在田野里,小巷中,青石板路、雕花門廊,甚至碧色的青苔上,都能尋覓到一份久違的情懷,一份喧囂沉淀后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何君村位于峽江新縣城的西面,面積約32平方公里,全村轄21個村小組,人口3300余人,何君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宋初,太醫吳鐵鏡為躲避一場戰亂來到此處,與這塊風水寶地結緣,開基建族。此后,何君吳氏子孫繁昌,綿延四十世,達三千余人。</p> <p class="ql-block"> “何君六石”可以說是村里子最特別的風景,它們環立在村莊四周,人們或以其形狀,或據神話傳說給六石分別取名為:泰石、鶴石、溫澗石、仙人石、龜石和紫霄石。何君有水,柔水引來何君的靈秀之魂。村內有古木參天,亭亭如蓋,若蛟龍戲水,似孔雀開屏。祠堂、牌坊、亭閣、學堂一應齊備……</p> <p class="ql-block"> 玉笥山是千年底蘊的康養福地,一座煙雨籠罩中的道教名山,坐落于峽江縣城的西南方向。千百年來,這里金鐘玉磬之聲,不絕于耳。</p> <p class="ql-block"> “煙消雨峽,隱若垂虹,雪立風濤,疾如走馬”,明代名臣金幼孜以詩化的語言描述家鄉的這座玉笥山。玉笥山作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曾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流連嘆賞,留下了燦若星辰的詩詞歌賦</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從越南回歸祖國的京、侗、傣、瑤、壯、苗、彝7個少數民族的502位僑民,遷至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金坪民族鄉新民村。之所以取名“新民”,寓意當時7個歸國少數民族的心愿,期盼不再漂泊,成為“新生之民”。一二百年前,他們的先祖為了生計,陸續遷居越南,常常居無定所,成為“漂一族”。有一個安穩的家,曾經是一代又一代“漂”在越南的華僑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現如今,8個民族(包含漢族)共居一村,少數民族人口超過85%。</p> <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來過新民村,當日趕到此村時正好是中午,氣溫較高。攝友們大部分借著匠人們精心打造的異國風光建筑內的涼亭長廊進入了夢鄉,有的攝友用無人機正玩著穿越牌坊。而我小憩一會已無法入眠。此時,一群七十來歲的游客在熱熱鬧鬧、嘰嘰喳喳中映入我的眼簾。其中一位男同胞特別特別吸引我的眼球,70-200長焦拉近了我與他的距離,“啪、啪、啪”連搶了幾張。原來,他的眉毛與眾不同:特別濃密、特別長,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據老人們說,這種人壽命特長,是有福氣的人。過了一會,這位老人家也許注意到我剛才的抓拍,同我閑聊了起來:“你以為我的眉毛是假的吧!這是祖上的遺產,天生的”。他開心的解開了我的疑團。老人家接著說到:“我們是這里的插隊知青,當年我們把青春年華和浪漫的愛情留在這里,返城后成為了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有的當了木匠、有的當了鐵匠、有的當了教書匠……如今,大家退休后匠心依舊、故地重游,一起追尋往日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回憶起最浪漫的愛情故事,大家攜手慢慢變老,共同欣賞和品味最美好的夕陽紅”。</p> <p class="ql-block">遠看山有色,近看水無聲。</p><p class="ql-block">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p><p class="ql-block"> 臨晨4點,我們從賓館驅車二十多分鐘到達了峽江水利樞紐站。大家一下車顧不上困盹,操起家伙“飛的飛”“拍的拍”。我背著30多斤重的行囊登上半山腰,選擇好最佳拍攝點。此時,太陽正好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說巧不巧,一群飛雁正好飛過鏡頭,只可惜沒有連拍,只有唯一的一張,飛的位子也不是令人最滿意,但也沒有什么遺憾了,正如有的人說,攝影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武夷山市|
仁怀市|
托克逊县|
榆社县|
灌云县|
客服|
靖远县|
赫章县|
建阳市|
桓仁|
建始县|
乌海市|
南充市|
崇明县|
麻栗坡县|
广饶县|
卢龙县|
沁阳市|
梧州市|
浑源县|
广州市|
彩票|
财经|
婺源县|
红安县|
伊吾县|
绥棱县|
临漳县|
平度市|
湖州市|
隆安县|
白银市|
喀什市|
霍林郭勒市|
沙坪坝区|
白城市|
汕尾市|
泸西县|
甘南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