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熟悉易老的朋友都知道老人家重情重義。無論是對家人,還是對自己身邊的朋友與學生都非常的好。老人樂善好施,不拘小節,讓身邊的所有人都如沫春風。由于疫情影響,近兩年多的時間我都沒能去易老那里探望。去年老人家因辦展來長沙,很久沒有看到我了,一見面,年逾百歲的易老竟當眾拉著我的手嚎啕大哭,眼淚雙流。這種狀態,出乎意料。無論如何大家怎么勸都勸不住。我急了,生怕老人的身體受到影響,但又無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易老同情弱小,只要聽說有人過得艱辛困苦,即便是素不相識,老人家也會感嘆連連,只恨自己無能為力!易老對動植物,亦懷有深深感情,故而老人的花鳥畫非常的接地氣。他題過“小雞喜歡和麻雀在一起,而不喜歡老鷹”。易老從不畫猛禽,認為它們高高在上,專門欺凌弱小。遠不如小雞麻雀清純可愛。老人家對我說:“我們就是麻雀和小雞,我們呆在一起多好,何必去巴結那些老鷹們呢?對有權勢的人,我不喜歡接觸,我不喜歡大人物,大人物我們配不上,我們始終是二等公民。”</p><p class="ql-block"> 易老畫的都是生活中、田園里常見的、接地氣的,有趣味的小生靈及花花草草與瓜果時蔬。點晴之筆往往畫的是青蛙、麻雀、八哥、鴨子、小雞、仔雞(半大雞)、鸕鶿等。主要題材就是荷花、紫藤、向日葵、南瓜、絲瓜、白菜、芋頭、辣椒、芘芭、芭蕉、梅花、竹子、蘭草等。老人家對大自然也如同對人那般充滿了關懷與博愛。</p><p class="ql-block"> 易老對我的好,一時半會言之不盡,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件事情,我曾發過朋友圈,下面的內容便是當日的原文:</p><p class="ql-block"> “2018年(農歷10月16日)本人“畫得山房”開館暨回鄉匯報展在湘潭縣譚家山鎮霞峰村舉行。所有賓客第一個到達的是年近百歲的易老,老人家一行五六人提前一個星期就自老家雪峰山花柳坪(早上五點出發〉驅車來慶賀了。當時我這邊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尚不注備成熟的接待條件,老人家來了個突然襲擊,搞得我與家人們個個措手不及…據易老孫子易宇說,爺爺這段時間,天天催著來你這,每天清東西。還罵你呢,唐風,怎么還不給我打電話呀。易宇告訴他,還冇到時間咧。易老卻說,走啰,我們提前往唐風那邊房(行)起!那年冬天特別的冷,我在大大的畫室里生了一盆木炭火,易老與我及眾鄉親鄰里圍爐向火,談得熱火朝天。我一邊高興一邊擔心,生怕凍壞病老人家…畢竟是如此高齡的老人了,惹得他老人家生了病,我負不起這個責呀!萬幸,伴易老洪福,開館及畫展,還有當日的戶外流水席等等諸事完美,老人在我這自始至終亦未受涼…開館三天后易老一行平安無恙的返回了雪峰山。老人家在我這里前后呆了整整十天的時間…我唯有感恩!不盡的感恩!”</p><p class="ql-block"> 我見過易老寫給工筆畫家鄒傳安先生的幾封親筆信,也聽老人說起過與王憨山先生的通信。其行文,字里行間低調謙和,談藝論人虛懷若谷,是我等后輩學習的楷模!易老個性亦有極其硬氣的一面,寧折不彎。是個典型的湘西古龍標漢子。文革期間,老人遭受不公正的批斗,甚至在嚴寒的冬日遭人毒打,他硬是一聲不吭!恰如老人筆下的梅,枝技干干蒼勁有力,渾身上下鐵骨錚錚!</p><p class="ql-block"> 易老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一生授業,誨人不倦。老人家當了半輩子的教師,數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桃李芬芳。退休后依舊不移余力的提攜指導了身邊無數的后學,這其中就包括了我…老人對懷化美術界乃至湖南美術界直至如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易老對他的工作單位懷化學院感情深厚,老人晚年精挑細選將最好的大量的作品都無償的捐獻給了學院的“易圖境美術館”。其目的就是供師生們永久的學習與研究。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此舉亦必將開啟學院未來的美術事業,可謂功德無量!</p><p class="ql-block"> 易老對我這個學生的要求,其實是非常的嚴格的。有一年我去懷化(其時老人住在世紀花園),某個晚上當地的朋友們邀我去吃飯,一時興起席間多喝了幾杯,這狀態,哪里還能夠提筆作畫?剛進門,老人家就生氣了,提起拐杖在空中連連揮舞,沖著我一聲大吼:“你到我這,到底是來畫畫的?還是來喝酒的?”猛然看到八十多歲的老人如此怒火,嚇得我一瞬間酒全醒了!此后,我再也不敢在懷化喝大酒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易老師一生勤奮。從華中藝專、武昌藝專讀書求學的青年,直至年過年逾百歲的晚年,在近一個世紀的光陰里老人一直手不離筆(除了文革期間)。 易老是解放前的科班出身,是那批學生中畫畫是最為勤奮的一個,當年同學們戲稱他為“畫牛”!老人在學子時期便早早的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覺人醒世的大畫家。”文革時,他在山里放牛,整天都靜觀思考,為其衰年變法打下了深厚的腹稿。即便如此,易老還時常對我們說:“別人講我勤奮,是勞模。我本人惶恐極了!我這是笨鳥先飛!”</p><p class="ql-block"> 記得九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去他在懷化學院的家,那時老人家已經七十多歲了。晩上我跟他睡一個床鋪,這張床上面鋪了一半的畫,睡覺時用手隨便一摸,觸手的便是畫。房間小書桌上面也是畫,打開抽屜,除了物品全部是畫。畫室更不用說了,畫桌上,還有倚墻的一個大衣柜里,也塞得滿滿的,到處都是畫!數都數不清!張張都折疊得整整齊齊。易老這一輩子繪畫作品的數量在湖南畫界三老中排第一,在我見到過的所有畫家中排第一,這一點毫無爭議!</p><p class="ql-block"> 易老為何會這么多的作品呢?一是老人家一輩子作畫不斷,每日不停。二是老人家畫的主要是大寫意花鳥,相對來說,單張畫不會花太長的時間。三是因為老人家長壽,年逾百齡方息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易老勤奮,比絕大多數的畫家都要勤奮得多。七十幾歲的老人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記得我與老人同睡一張床的那個早上,老人踢了一腳睡夢中的我,大聲喊:“起床!"我迷迷糊糊,小心翼翼的說:“這么早,才凌晨四點…”他答:“該起來畫畫了。不要留戀被子,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要一腳踢開它!早上頭腦清醒,里里外外,安安靜靜,幾好畫畫呀!睡覺,睡覺,將來有你長睡的日子!”易老一般是畫完畫以后再洗臉漱口。一個早上就已多出別人的半個工作日了…</p><p class="ql-block"> 易老90多歲的時候,已住在懷化雪峰山下洗馬村花柳坪多年了。老人獨自睡一間房,床鋪上除了鋪蓋,擺的全部是畫冊,有黃賓虹的,傅抱石的,潘天壽的,張大千的,還有李可染的,幾乎全部都是山水畫家作品集。老人進房休息時先有選擇翻看一下畫冊,隨即坐到床邊,在一個小小的、四四方方的小桌子上認認真真的臨寫一版大字(臨的是顏真卿的《勤禮碑》)。每晚臨寫一大版,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充滿了敬畏。這個很不容易,特別是由于老人中過風,本來就有關節炎的右手已極其的不靈便了。我們這些年齡比他小一半的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老人家天天在做。</p><p class="ql-block"> 正式躺下后,易老就是抬右手食指對著天花板,臨空勾勾描描,這是在為第二天早上要畫的作品打草稿。老人的心思無時無刻不在畫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商都县|
凯里市|
涞源县|
工布江达县|
文昌市|
鲜城|
沾益县|
林口县|
临漳县|
新余市|
当雄县|
许昌市|
饶河县|
寻乌县|
防城港市|
吐鲁番市|
韶关市|
镇康县|
乌鲁木齐县|
漯河市|
金寨县|
东兴市|
巴林右旗|
尚志市|
张家港市|
平原县|
南城县|
竹山县|
沂水县|
河南省|
苏尼特右旗|
盐城市|
武乡县|
澳门|
定边县|
双江|
前郭尔|
鄯善县|
哈尔滨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