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病夏治”源于《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祖國醫學中“上工治未病”的預防醫學重要思想。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對于某些寒性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腹瀉、關節冷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等而言,冬病夏治可以通過夏季提前的預防和治療,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癥狀和病情。</p><p class="ql-block"> 陰陽學說:夏季時陽氣旺盛,尤其是三伏天,自然界中的陽氣旺盛達到極點,人體陽氣外浮而體內陽氣虧虛,故宜滋養內虛的陽氣。此時以溫熱養陽之法治療,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及溫熱藥來補充人體的陽氣,以陽克寒,驅除體內陰寒之氣,調節臟腑陰陽,從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五行學說:按照五行歸類,夏屬土,冬屬水,根據五行相克規律,土克水,即人體在夏天時補充陽氣,冬季便不易感受寒邪致病,也能克制、驅除體內寒邪,從而起到防治寒病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對于某些寒性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腹瀉、關節冷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等而言,冬病夏治可以通過夏季提前的預防和治療,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癥狀和病情。冬病夏治常用于治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肩周炎、腰腿疼、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腸炎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 三伏將至,我院推出系列冬病夏治中醫特色治療項目,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p> 三伏貼 <p class="ql-block"> 三伏貼始于《皇帝內經》“春夏養陽”,所謂春夏養陽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古代醫家根據“冬病夏治”理念,挑選人體陽氣最盛的三伏天給特定穴位外敷中藥來治療或預防一些慢性疾病。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中醫傳統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這期間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三伏貼起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作為冬病夏治適宜技術之一的三伏貼,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為依據,在夏季伏日將溫熱類中藥貼敷于疾病所對應的穴位,以預防和治療虛寒性病癥的一種中醫外治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伏貼適應癥</span></p><p class="ql-block"> 1、呼吸系統疾病: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等在寒冷季節易發或加重的病癥。</p><p class="ql-block"> 2、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痛、腹瀉、小兒厭食,消化不良等。 </p><p class="ql-block">3、其他:免疫力低下、陽虛、氣虛體質調理、兒童生長發育調理、亞健康調理等。一般兒童每次貼敷時間為1-2小時,但具體時間需根據兒童年齡,皮膚及體質來定,請在貼敷時咨詢醫生,并嚴格遵循醫生指導。</p><p class="ql-block"> </p> 三伏灸 <p class="ql-block"> 三伏灸,即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做艾灸,是 一年中最佳的艾灸時間。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三伏是一年中大自然陽氣 最強、陰氣最弱的時候,我們的肌膚腠理處于 開泄狀態。這個時候做艾灸,無論是調理冬日易 發疾病,還是驅寒祛濕、養生保健,藥性都能更 快速地滲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雖熱,效果卻好,錯過再等一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伏灸適應癥</span></p><p class="ql-block">1、呼吸疾病:體虛容易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等;</p><p class="ql-block">2、胃腸疾病:虛寒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腹瀉,厭食癥等;</p><p class="ql-block">3、痛證: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軟組織勞損等;</p><p class="ql-block">4、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慢性盆腔炎、產后頭痛、產后風等虛寒癥以及色斑、黃褐斑等;</p><p class="ql-block">5、兒科疾病:調節免疫、增強體質,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降低的患兒,可見消化不良、厭食、易感冒、哮喘、鼻炎、遺尿、發育不良等;</p><p class="ql-block">6、體虛亞健康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四肢寒涼怕冷、失眠多夢、膚色晦暗等;體質偏頗人群: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等。</p> 督脈灸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養陽,必 須先養背”,而督脈就位于人體的背部,被稱之為“陽脈之海’,如同汪 洋大海,匯聚了全身經脈的陽氣,現代醫學借用督脈的陽氣,再放艾絨,更加更快地激發人體原有的陽氣,稱為“督脈灸”,或“長蛇灸”。能激發人體原有的陽氣,并將這種溫熱通過復雜有序的經絡系統層層傳遞到身,溝通全身經絡,激發協調諸經,發揮經絡內連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運行 氣血,平衡陰陽,防御病邪,調整虛實的功效,從而達到防病保 健的目的。集中發揮了經絡輸穴、艾灸、藥物的綜合優勢。施灸面積廣、火力、藥物滲透力強、穿筋透骨、熱力通達全身、療效好,易操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督脈灸適應癥</span></p><p class="ql-block">1、寒證:支氣管哮喘、反復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纖維炎等骨關節系統疾病。</p><p class="ql-block"> 2、虛證: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癥、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等。</p><p class="ql-block">3、瘀證:女性怕冷、手腳冰涼、痛經以及黃褐斑、雀斑、月經不調、痛經、產后頭痛、坐月傷風、慢性盆腔炎等瘀寒證者。</p><p class="ql-block">4、保健:調節免疫,增強體質,體虛易感冒,亞健康狀態,疲勞綜合征。</p><p class="ql-block">5、特殊疾病:強直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p><p class="ql-block"><br></p> 十字灸 <p class="ql-block"> 十字灸法,是指在腹部用隔善灸調理三焦疾病的一種方法。其特點函括了臍灸、關元灸、中脘灸、天樞灸、氣海灸、大橫灸、中極灸……,充分發揮特定穴中的募穴與神闕穴的科學配伍作用,火力集中,溫通力強、調動十二經與奇經八脈的協同作用,集溫化、升騰、疏瀉、通調、化瘀、固精、平衡,矯健等功能為一體,綜合性的治理三焦的疾病。十字灸具有,溫中散寒,疏肝和胃,健脾利濕,滋陰生精,升清降濁,固本止汗,理氣活血,調經養顏,瘦身健美,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字灸的適用范圍</span></p><p class="ql-block"> 十字灸適用于三焦的寒性疾病和養生保健。如感冒、中耳炎、虹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氣管炎、肺炎、鼻炎、食道炎、乳腺增生、胃炎、膽囊炎、十二指腸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遺尿、遺精、陽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直腸炎、結腸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炎、痛經、月經不調、尿路感染、失眠、焦慮、多汗、肥胖癥、不孕癥、黃斑、青春美麗痘……。</p> 拔罐 <p class="ql-block"> 拔罐療法是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于體表特定部位,產生廣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現象。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氣血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p> 耳穴壓丸 <p class="ql-block">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耳穴貼壓法是采用藥籽或菜籽等物品貼壓及刺激耳部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通過經絡傳導,達到通經活絡、調節氣血、防治疾病的目的。適應癥:涉及內、外、骨傷、婦、兒等多科病證,常用于頭暈、高血壓、惡心嘔吐、近視、失眠、多夢、頸椎、腰椎疼痛等疾病的治療。</p> 刮痧 <p class="ql-block"> 刮痧技術是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應用邊緣鈍滑的器具,如牛角類、砭石類等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潤滑劑等介質,在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使局部出現瘀斑,通過其疏通腠理,驅邪外出;疏通經絡,通調營衛,和諧臟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中醫外治技術。刮痧是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蘸取一定的介質后,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痧”,從而達到活血舒筋、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之功效。</p><p class="ql-block"> 頭部刮法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消除頭痛,改善大腦供血,給人一種放松的感覺。對于頭皮緊,伴有頭痛的人,能夠改善頭皮局部的血液循環。</p><p class="ql-block"> 頸肩部刮法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肩頸酸痛僵硬,對頭目、咽喉等部位的病癥,也有治療作用。</p><p class="ql-block"> 背部刮法可以起到調節陰陽、調理臟腑、舒筋通絡和壯腰健腎的作用,加強機體衛外功能以及祛除體內濕氣。還可以增加身體自身免疫力,改善身體肺腑功能。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3年三伏時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伏:2023年07月11日——2023年07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伏:2023年07月21日——2023年08月0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末伏:2023年08月10日——2023年08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預約地點及電話:</p><p class="ql-block">平安區中醫醫院針灸科</p><p class="ql-block">電話:0972-8617767</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仁化县|
安阳县|
乌鲁木齐县|
天峨县|
象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缙云县|
靖边县|
历史|
沂源县|
喀什市|
景谷|
颍上县|
南岸区|
库尔勒市|
西和县|
蒙山县|
宝坻区|
临颍县|
安顺市|
慈利县|
玉环县|
云霄县|
江陵县|
英德市|
南靖县|
乐陵市|
桐柏县|
和龙市|
南陵县|
佛山市|
临泉县|
赞皇县|
慈利县|
南靖县|
昌黎县|
纳雍县|
荥经县|
金秀|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