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扎尕那 重走洛克之路

佳伶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洛克之路,無人區、無信號、高海拔、天氣變化莫測,是我國驢友十大挑戰性徒步路線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甘南秘境,</span>連接甘肅迭部縣扎尕那和卓尼縣的扎古錄鎮,一路最原始的自然風光,以顏值取勝,驢友們心中的徒步圣地。</p><p class="ql-block">美國探險家、植物學者約瑟夫·洛克曾考察之路,他口中“上帝的伊甸園”。</p> <p class="ql-block">該徒步線路全長山路55公里,非自駕路線,沿途要翻越5個4000米以上的埡口和13個3500-4000米的埡口,最高埡口4166米。</p><p class="ql-block">路線多為當地藏族牧民幾百年來的冬夏轉場游牧線路,基本成熟。但狹窄陡峭的高海拔碎石山路多,很需要體能和戶外能力。</p><p class="ql-block">露營地都靠近水源,全程無食物補給。可重裝,可輕裝。我們這次就是輕裝。</p><p class="ql-block">輕裝是找當地向導提供馬匹馱運露營裝備和食物,自己只背負當天中午的路餐、水、以及如雨衣頭燈等其他應急裝備。</p><p class="ql-block">大部分選擇四天三夜徒步完成。</p> <p class="ql-block">在給孩子報備行程時,我發現第一次出行有那么多的擔心,嚴重高反了怎么辦?一日三餐吃什么,四天該怎么解決?山區早晚溫差如此之大,6月中旬25℃/7℃,加之海拔每增加100米,氣溫會下降0.6℃,特別冷怎么辦?天氣預報天天有雨,徒步時真的下雨可以穿雨衣,可是怎么扎營呢?……</p><p class="ql-block">算了,不去了。哈哈,怎么可能!</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只是未知,在做好充足的準備下,什么都不能阻擋我的腳步,更何況我這次有組織和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12人在宇宙的帶領下,于6月17日蘭州集合,火車到岷縣,包車晚上6點到達仙境扎尕那,并有意在扎尕那多停留一天適應高海拔。</p><p class="ql-block">住在半山腰的業日村,海拔高度2900米。大連是零海拔,突然到這么高,我的心跳比平時快,頭暈暈的。晚上早早就休息,很慶幸第二天元氣滿滿,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穿越結束。</p><p class="ql-block">我的伙伴有的頭痛、惡心、失眠,反應比較嚴重,但他們以其強大的意志和戶外能力仍與大家一起完成了挑戰,真是了不起,佩服之至。</p> <p class="ql-block">我們是一群幸運之人,本次穿越的四天6月19日-22日,天氣預報天天有小雨,實際我們天天好天氣,藍天白云。第二天下午飄了小雪,到晚上天空仍然掛滿繁星。第三天居然還迎來高山日出。</p><p class="ql-block">淳樸善良的當地向導和牽馬人一路相伴。小伙伴們都是戰士,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還互相幫助,充滿了愛和團隊精神,十分感人。</p> <p class="ql-block"><b>最迤邐的風光總是在艱苦的路途中,寬廣高遠的視野,雄奇峻峭的迭山,壯觀自然的美景,海拔高度不同,驚喜與震撼不同。</b></p> Day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進山,最幸苦的一天</b></p> <p class="ql-block">從業日村—冬才營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20公里,用時9.5小時,累計爬升1235米,累計下降585米。</span></p><p class="ql-block">出發地民宿海拔2900米,經扎尕那景區入口3000米、一線天、神王廟、桑谷石門、涅甘達瓦神峰、扎尕那石林、1號埡口4015米、2號埡口3980米、3號埡口3965米、4號埡口4033米、河谷,到冬才營地3600米。</p> <p class="ql-block">從數據中就能看出,一起步便不斷攀升,拔高近1000米,很考驗人,好一個高海拔下馬威。但沿途形態各異、陡峭險峻、連綿的巨型石峰,與以往見識的都不同,令人歡喜,令人敬畏。</p> 中國科學院曾調查此地,結論顯示扎尕那冰川地貌屬第四紀冰川遺跡,冰期形成始于200萬年至300萬年前,結束于1萬年至2萬年前,分布范圍十分廣泛,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跡,其地貌發育完整,獨特的成因在國內罕見、世界少有。 <h3>扎尕那石林</h3> 這條線路的山脈屬于秦嶺山脈西段,長江、黃河水系分水嶺。 <p class="ql-block">早上7:30出發,12:30走了11.30公里,好歹走了一半多的距離。爬升真的很累,艱難的來到海拔3871米的高山草甸,不管了,席地而坐吃午餐吧。</p> 牛的悠閑可能被我們打擾,直沖過來,嚇一跳,原來是伙伴有穿紅衣服的。 吃完飯還得繼續趕路。 <p class="ql-block">每翻一個埡口都猶如走向天邊世界的盡頭,到達埡口,視野便又豁然開朗,一眼千里,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景致呈現眼前。一切只能用心靈去體會,世界的盡頭還有無邊的世界,也許這就是無人區長距離徒步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遠遠敬畏的奇異險峻、雄偉壯觀的石峰,最后我們都能來到它的面前或腳下經過。</p> 四個伙伴實在被美景蟄伏,玩一會吧,大不了一會加快點步伐。 <p class="ql-block">下坡碎石多,盡量讓身體保持直立不要前傾,容易摔倒。我還習慣適當側腳,略微收緊核心,一定要踩穩了再移步。碎石下坡路走得人崩潰。</p> 下到河谷走了很久,在晚上5點終于抵達營地。 <p class="ql-block">搭好帳篷,各自忙乎做飯。安裝氣罐時直呲氣,請教領隊才知是高海拔的原因,使勁擰緊就好。我熬了一碗湯,吃的自嗨飯。</p><p class="ql-block">飯后過來慰問下兩個小朋友,然后去溪水邊洗漱。</p><p class="ql-block">冰冷的山水扎手扎腳,這是我的硬功夫,每天都洗,洗完真爽。走了一天下來,是真累,進帳篷收拾收拾躺下吧。</p> Day2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翻越全程最高的喀拉克埡口(4166米)</b></p> <p class="ql-block">冬才營地—無名營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11.30公里,用時6.5小時,累計爬升839米,累計下降531米。</span></p><p class="ql-block">冬才營地海拔3600米、5號埡口3873米、6號埡口3889米、7號埡口3955米、8號埡口4139米、9號喀拉克埡口4166米、10號埡口4107米、無名營地3891米。</p> <p class="ql-block">昨晚的營地是個山坡,下圖橘紅色畫圈的地方。早上起來一問,大家都說一晚上直往下滑。就這樣,我還是睡著了,也許是累了也許是心大。</p> <p class="ql-block">9點出發。早上起床洗漱,做飯吃飯,收拾帳篷打包,一切都做完了,還喝了咖啡,時間剛剛好。滿血復活地迎接新的征程。</p> 看見雪山很興奮,今天一天都圍繞著雪山穿行在大山中。雪山像大家閨秀般猶抱琵芭半遮面,向我們一點一點的展露,直到全部顯現在眼前。<div>還看到了許多的雪山牦牛,悠閑的吃著草,享受著屬于它們的光陰。</div> 這么陡的山坡,猶豫啥呀,邁開腳步爬就是了。旁邊成片成片的紫色杜鵑叢和白色花叢美麗極了,借著喘氣必須多看幾眼,將美留在心間。 馬上就要迎接最高埡口的挑戰,休息一會吃個午飯補充點能量。 <p class="ql-block">看,這就是在慢慢地往最高埡口挪步。</p> 大家都是走幾步停下來平息一下撲通撲通跳的心率。 高海拔行走,基本都是靜默行走。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節律攀登,挑戰。 <p class="ql-block">終于登上喀拉克埡口,兩步路數據顯示我所到的最高海拔是4121米,這是我個人徒步所到的最高點,突破了原來的3900米記錄。</p><p class="ql-block">天空飄著小雪花,大風,很冷,身體沒有異樣的感覺,但還是快速通過。</p> <p class="ql-block">一路伴著小雪花,雪山就在眼前。這兩天的景色主要是蒼涼險峻、寸草不生的石山。</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沒什么景色,都是沙石,光禿禿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喜歡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猶如我曾經和三個伙伴自駕國道219藏新線看到的景色一樣,原始、大氣、磅礴、滄涼,無聲無息、不可撼動、穩穩地它就在那里,令我著謎。人類在大自然中如螻蟻,渺小而沒有重量。</p> <p class="ql-block">喀拉克埡口過后,很冷,羽絨服和沖鋒衣都穿上了。再翻了一個埡口,下到三面環山的一片洼地,便是我們今天的無名營地。</p> <p class="ql-block">無名營地海拔3891米,下午3:35就到了。晚飯煮的方便面,格外添加了紫菜雞蛋湯和腸,熱乎乎的一大碗,5:30就吃完。</p><p class="ql-block">實在是太冷,外面還漂著雪花,7:30各自躺下。</p><p class="ql-block">晚上有小動物的腳步聲,自我安慰幾句,心大得還是入睡了。</p> Day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景色最迤邐,一路下坡,道路最艱險</b></p> <p class="ql-block">無名營地—老虎嘴牧民家營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12.18公里,用時7時46分,累計爬升169米,累計下降837米。</span></p><p class="ql-block">無名營地海拔3891米,經大便石、安子庫牧場3160米,老虎嘴牧民家營地3300米。</p> <p class="ql-block">大早上,爬個小山看日出。追逐陽光,做永遠的陽光女孩。</p> <p class="ql-block">早飯做的小米粥和咸鴨蛋,主食面包和自己配制的小包堅果。吃過后,一切收拾完等待出發。</p> 今天累計下降837米,大量下坡。其實,下坡也不容易,碎石道路狹窄陡峭最艱險,但是,隨著海拔的下降,逐漸從無生命跡象到滿山遍野的小花,到大樹的出現,景色迤邐迷人,有仿佛走進烏孫古道的錯覺。 今天大家從一開始就不著急,放飛自我的拍照。我自己心里有數,快速拍兩張就走自己的路。我的速度有限,可不能落后面。 看見途中的那條小路沒,下去后又是上,每天都是這樣上上下下。 大便石,形不形象? <p class="ql-block">綠色養眼養心,這一天行走在綠色中,心情很愉悅。落日前到達老虎嘴牧民家營地安營扎寨。</p> Day4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山</b></p> <p class="ql-block">老虎嘴牧民家營地—三角石~大峪溝景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7公里,用時3.5小時,累計爬升404米,累計下降509米。</span></p><p class="ql-block">老虎嘴牧民家營地海拔3300米,經老虎嘴,爬最后一個埡口觀音石埡口3620米,一路下坡,到三角石。</p> <p class="ql-block">昨晚伴著溪水聲躺下,一會就聽不著了,睡得好香。早上起來居然萬物掛滿了霜,但太陽一出來,花兒草兒又都直起身板笑了,仿佛什么都不曾發生過。帳篷也很快曬干,最后一天拔營出山。</p> <p class="ql-block">老虎嘴就在營地上方。在峽谷中行進,穿過老虎嘴,經過石門。</p> <p class="ql-block">攀爬最后一個3620米的觀音石埡口。</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象形石,像不像一只大猩猩背著孩子在奮力地攀爬。它們似乎和我們一樣,要去山的那邊看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埡口終于攀上來了,接著一路下坡。道路依然陡峭,碎石打滑,跨過無數次小溪,但很快就走出了四天無信號的大山,回到了人間。</p><p class="ql-block">提前預訂好的包車將我們接回到海拔2000米的岷縣,本次穿越宣告圓滿成功。</p> <p class="ql-block">于我而言,本次長距離穿越,很好的應對下來,強度沒有大到崩潰,我的雙腳帶我攀升到海拔4121米的新高度,打破了原來的3900米記錄,同時,還第一次在穿越過程自己動手埋鍋造飯燒開水,實現自我的很大突破。</p><p class="ql-block">這四天三夜,高海拔的大山之中攀山越嶺,無通訊信號,與外界完全切斷聯系,專注徒步,專注自己的內心,收獲極大。更懂得生命的可貴,更明確對生命意義的認知。填滿生命的不是欲望、金錢和物質,更多的是精神與強健的體魄。</p><p class="ql-block">這是一次無人區高原冒險之旅,一次向冒險家植物學家洛克致敬之旅,一次見山見自己的發現之旅。感恩上天,感恩領隊宇宙,感恩當地向導和馬夫,感恩同行的小伙伴們,同時,也謝謝自己,不虛此行,難忘的扎尕那重走洛克之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新竹市| 互助| 伽师县| 上蔡县| 台北县| 拜泉县| 临海市| 隆昌县| 莫力| 馆陶县| 奈曼旗| 江阴市| 平和县| 政和县| 东明县| 淮滨县| 嵩明县| 易门县| 澄迈县| 云梦县| 磐安县| 昌图县| 景宁| 申扎县| 常德市| 蒙山县| 昌乐县| 浦江县| 玉屏| 江安县| 巩义市| 兰坪| 随州市| 霍州市| 留坝县| 邛崃市| 东阿县| 吴桥县| 宜宾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