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頭看,課堂內和課堂外的學習都是學習,都很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作者手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學生時代(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劉彥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7年下半年,我們離開石龍口,來到位于鎮(zhèn)子上的麻山中學新校區(qū)讀初中二年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個轟轟烈烈的年代,學校也是一樣的。比較明顯的是,以前那種蹈規(guī)循矩的課堂的上課有所減少,課堂外的活動有所增加。估計是因為上課變化的原因,學生有些流失,原先我們初一是四個班,到了新校區(qū)的時候縮成三個班了。盡管這三個班的同學里面還有新的流失,但也有其他轉學來的,所以一直到高中畢業(yè)的時候,仍然保持三個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課堂外的活動,也是作為一種學習來安排的,學校統(tǒng)籌,每個班側重一項,也可輪流進行。有到公社農機廠學鉗工車工的,每天和師付們一樣,滿手的油膩;有在學校里編斗笠的,那時的斗笠是生活的必需品,同學們編的斗笠也可以進入市場;有做喂豬的糖化飼料的, 這是當時的一種革新,豬飼料不要煮,按配方配好料把它們漚在一塊,等他們發(fā)酵,發(fā)出酒糟味,便可以直接喂豬。反正學校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上面不一樣的活動內容之外,有一項共同的也是比較長期的活動,就是在三山再建一個新校區(qū)。在這里學生都能做的就兩件事,一件是到一個叫荷花地的山坳里搬木材,這個事很熱鬧,這么多學生,一條長龍,去的時候吆喝聲此起彼伏,山神都嚇跑了。肩上扛著樹返回的時候,就是另外一種情景了,熱鬧的聲音不見了,被哎約哎約的哼哼聲代替了,心里只有一種感覺,怎么這么遠,是否有十里地?當然,實際上可能沒有,越是嫌它遠它就越遠。等到達目的地麻山禮堂屋邊時,好多同學丟下樹,就坐著不能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一件,是到三山中學新址做紅磚。要建一所學校,該要多少紅磚啊,這是一件挖山不止沒完沒了的事。這件事主要是力氣活,首先是挖泥踩泥,要把泥巴踩熟,沒有力氣是不行的;其次是要把泥巴舉起,使勁砸進木框里,使勁太小,沖擊地不夠,泥巴到不了位,做出的磚就缺胳膊少腿,不方正,所以這個地方也是要力氣的;做好了磚疊起了搬運,這個可以分散著進行,倒是不一定要這么大的力氣。這個活雖然辛苦,但是是組合,班主任老師會分好組,男的女的力氣大的和力氣小的都會搭配好,做起來就不覺得累,還挺有樂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舍沒有建起來,我們就畢業(yè)了。巧合的是,十年以后,我愛人在這所三山中學教書,我探親時也在這里吃住過,算是享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課堂外的活動,我參加的還有兩件,都很有意義。一是學校文藝宣傳隊。我們學校的文藝宣傳隊是有傳統(tǒng)的,我姐姐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他們就排練的大型歌劇《劉四姐》《紅松店》。我們支撐宣傳隊的時候,同樣排練了大型歌劇《井岡山的道路》。學校宣傳隊的影響力也是比較大的,我們公社的每一個大隊,我們幾乎都巡演了,還去了附近的白竺、下埠等公社、鉆井隊等工礦演出,都挺受歡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學?;@球隊。實際上我們是個三無球隊,一是沒有起碼的經(jīng)費,盡管也組了男隊和女隊,隊員們除了身上背的號碼,沒有完整的隊服;二是沒有教練,體育老師懂多少算多少;三是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訓練,最多就是快要比賽了,就幾個人在一塊湊一下。最正式的出場,就算1971年參加湘東區(qū)的中學生運動會。在這次運動會上,不知天高地厚,與后來萍鄉(xiāng)體校的聶校長(廣寒寨中學隊)、 我們團球隊肖放萍(湘東中學隊)等名角都在球場上見過面。最后我們得了第三名,我們知道了自己有多大的差距,回到學校,我們很高興的交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現(xiàn)在回想起來,在學校課堂上學的書本知識雖然很重要,但只是一個方面。我們所有參加的活動,所有的經(jīng)歷,都是一種學習,并且對人的一生,有著不可忽視的益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游廿四橋》中,有朋友問我,廿四橋里面是否有很多古建筑,還真有,我就拍了一些疑似老式祠堂的室內場景。光線較強處叫 “天心”,即集水采光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謝謝到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敬請指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祝您在新的一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萬事如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劉彥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 06. 2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星期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萍鄉(xiāng)</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重庆市|
民和|
嵊泗县|
肇州县|
祁连县|
合水县|
都江堰市|
许昌市|
固阳县|
长顺县|
泰顺县|
北宁市|
渝北区|
正安县|
永吉县|
津市市|
邯郸县|
潜山县|
大竹县|
辉县市|
喜德县|
洛川县|
沁源县|
方正县|
于都县|
鄂州市|
大竹县|
平顶山市|
吉木萨尔县|
邵武市|
游戏|
榕江县|
游戏|
仁布县|
息烽县|
巧家县|
礼泉县|
兴海县|
获嘉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