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波密作為林芝桃花節一個分會場,3月28日是桃花節開幕的日子,節日下的波密縣城到處張燈結彩,彩旗飄揚,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以及游客把街道擠得滿滿的,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p><p class="ql-block"> 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是墨脫縣,由于到墨脫自駕旅游是實行雙進單出限制,因此我們先去墨脫,然后再回來看桃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大早在縣城吃了早餐后來到城郊通往墨脫公路的路囗,這時已有不少車輛己經在等候,而且還有車輛從不同方向源源不斷的涌來,把公路塞得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 由于路口有警察把守,估計是出了什么問題,后來了解到通往墨脫公路有一處今早發生雪崩,目前正在全力清理現場。</p><p class="ql-block"> 只能無奈的等待,估計這次也要等上幾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自駕游,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封路、堵車對于我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只有保持平常心耐心的等待。</p><p class="ql-block"> 大概等了一小時左右,突然前方人群一陣騷動,各自爬上車輛發動汽車,估計是可以放行了。</p><p class="ql-block"> 隨著車輛緩慢的移動,一條長長的車龍開始浩浩蕩蕩盤旋在蜿蜒曲折的叢林公路上,場面還是挺壯觀的。</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我們自駕游新藏線,當時來到波密時也曾準備到墨脫看看,當我們沿著這條密林叢中的盤山公路走了不到十公里的時候,遇到大霧彌漫的天氣,能見度非常差,最嚴重的時候能見度不到五米,根本無法繼續前行,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放棄了這次墨脫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隨著海拔不斷的增高,山上的氣溫也越來越低,由于前幾天的暴雪,整個山區已經覆蓋著厚厚的白雪,汽車在林海雪原中穿梭,仿佛來到冬季的大興安嶺林場,冰雪包裹下的樹木像是玉樹銀花,把周圍的景色裝扮得銀裝素裹,潔白的銀色世界讓我們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 原本厚厚的冰雪路面在眾多的汽車碾壓下,變得泥濘不堪,汽車在上面行走經常顛簸打滑,步履艱難。</p><p class="ql-block"> 這時前面的汽車已經堵成了長長的車隊,開始以為又遇到什么情況,到了跟前才知道大家都在停車組裝汽車防滑鏈。</p> <p class="ql-block"> 還好我們早已在車上備有防滑鏈,只是一直沒有使用過,今天終于有了用武之地。</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第一次組裝防滑鏈,程序不太熟悉,又沒有實踐經驗,因此在這冰天雪地里毛手毛腳費了不少時間,但組裝的過程還是挺興奮的。</p> <p class="ql-block"> 汽車在防滑鏈的加持下,雖然速度有所下降,但行車的穩定性與上坡能力大增,增加了不少雪地行車的體驗與樂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路旁山坳里厚厚的冰雪從山頂直貼而下,仿佛像是要切斷我們前行的道路,看著身旁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的雪崩,不得不令人緊張起來,但愿不要發生意外,讓我們平安到達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當徑過今天早上清理出來的雪崩現場時,看著高高的雪墻以及雪墻背后一直延伸到山谷的冰雪,那場面還是讓人感到恐懼。</p><p class="ql-block"> 聯想到今年1月17日墨脫派墨公路 發生雪崩造成28人遇難的重大自然災害事件,不得不讓人對大自然的不確定性災難產生敬畏之心,出外旅行,安全永遠第一。</p> <p class="ql-block"> 汽車一直沿著泥濘的道路向上爬行,此時周圍的景色越來越壯觀,潔白的雪山如金字塔般聳立在群山大嶺中,藍天白云的漸漸出現,讓眼前的畫面顯得更加分外妖嬈,壯麗的山河在我的相機里留下一幅幅美麗的圖畫。</p> <p class="ql-block"> 當來到嘎隆拉雪山時,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潔白耀眼的冰雪世界,純凈得讓人找不到一絲的瑕疵,純凈得讓人不忍打破它的寧靜,高高的嘎隆拉雪山與潔白的天際融為一體,無與倫比的畫面讓人難以找到準確的表達詞語。</p> <p class="ql-block"> 金頂紅墻的嘎隆拉寺在茫茫的雪山中顯得格外的精碧輝煌,寺廟下的雪地上,閃動著眾多色彩斑斕的游客身影,給這潔白的冰雪世界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動感畫面。</p> <p class="ql-block"> 這么美的畫面,怎么能少了自己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2月15日這條3360米長的嘎隆拉隧道的全線貫通,解決了墨脫公路每年長達8個月大雪封山中斷交通的問題,使得這段公路季節性通車變為全年通車,極大的解決了墨脫縣全方位發展的瓶頸問題,讓我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跟上了全國發展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這條隧道的貫通,對于旅行者來說更是難得的福音,使得墨脫旅游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p> <p class="ql-block"> 十多分鐘左右時間就穿越了嘎隆拉隧道,然后到了海拔3400米隧道出口,由于這條隧道地處地質斷裂帶,巖體破碎,地質結構及水文條件極其復雜,而且接下來的路段垂直落差很大,因此隧道出口處還修了一段明隧道,防止落石及雪崩對交通及人員造成傷害。</p><p class="ql-block"> 看著明隧道巨大粗壯的水泥鋼筋立柱以及厚實的建筑結構,行走在這樣的道路上讓人有一種滿滿的安全踏實的感受,非常敬佩當年的武警部隊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建造一條高水平的人類工程,讓墨脫這個“高原孤島”不再孤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落差巨大,汽車沿著陡峭的懸崖公路緩慢的向下行駛,路旁還有大量的積雪,使得狹窄的路面十分濕滑,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避免事故的發生。</p> <p class="ql-block"> 隨著海拔的不斷下降,茂密的叢林已經開始出現,如果路旁不是堆滿沒有容化的雪跡,我們還以為是進入熱帶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 由于墨脫縣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下游,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山高谷深,山巒起伏,地勢險峻,森林廣布,因受高山冰雪融凍侵蝕和河流的切割,使墨脫縣絕大部分山地的切割密度大,切割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6000多米,使得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成為世界落差最大最長的峽谷。</p><p class="ql-block"> 這里因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垂直的氣候帶非常明顯,從終年積雪的寒帶,到山地亞海帶,山地濕帶,山地亞熱帶到山地熱帶垂直分布。</p><p class="ql-block"> 一小時前我們還處在白雪皚皚的高寒山區忍受著寒冷的困擾,現在卻在沐浴著溫暖潮濕的熱帶氣候的洗禮,感受著“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p> <p class="ql-block"> 路上巨大的松樹讓我們充滿了好奇與驚訝,忍不住停下車來,好好欣賞這些參天大樹。</p><p class="ql-block"> 看著這些幾個人才能合抱的蒼天大樹,巨大的軀體直指藍天讓人仰目,驚訝之余感覺到人站在它的旁邊顯得特別的渺小。</p><p class="ql-block"> 據說2022年5月在墨脫發現了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松”,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最高的樹。</p> <p class="ql-block"> 鮮艷的杜鵑已經怒放,道路兩旁各色杜鵑爭奇斗艷,在茂密的叢林里顯得特別的引人注目,引得過往游客不斷的駐車圍觀拍照。</p> <p class="ql-block"> 垂直的氣候帶在這里區分得格外清晰,品種不同的植被在這里按照不同的氣候帶繁衍生息,造就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豐富多彩的立體氣候帶奇觀。</p> <p class="ql-block"> 穿過了森林密布的高大叢林后,汽車繼續沿著扎墨公路(有些路段路碑標注為國道219線)不斷的翻山越嶺,這里路窄彎多,很多路段被喘急的山間溪流沖毀成瀑布路,汽車只能涉水而過,轎車在這里通行比較困難。</p> <p class="ql-block"> 這一段路走得特別的驚心動魄,未知的積水經常讓人擔心汽車底盤的承受能力,如果汽車在這里發生拋錨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有些地方我們不得不先停車觀察其它車輛通過后才敢通行,畢竟我們的車不是硬派越野車。</p> <p class="ql-block"> 氣勢磅礴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云深霧濃,波濤洶涌的江水在峽谷中川流不息,發出陣陣的波濤聲在幽深的峽谷中久久回蕩。</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跋山涉水,終于來到比較開闊的峽谷地帶,汽車沿著彎曲的江邊公路與江水結伴同行。</p> <p class="ql-block"> 路經一個雅魯藏布江邊的村莊,這里地勢開闊,筆直的街道兩旁是整齊排列插著鮮紅國旗的小樓房,精美的小庭院以及紅白相間的裝修風格,讓這里的居住環境顯得十分的優美。</p><p class="ql-block"> 這時己經有不少車輛停在街邊休息,旅客也可以趁機放松一下旅途的疲憊,看著路邊攤位上擺滿的香蕉以及大如拳頭的檸檬,好奇之余惹得大家爭先購買這些新鮮水果,品味一下這些產自西藏獨特地理環境與氣候的水果風味。</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行的路上,墨脫縣城已經清晰可見,整個縣城建立在大山中間坡度比較平緩土地上,縣城的邊緣就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勢險要。</p> <p class="ql-block"> 過了達國大橋,墨脫著名的標志性建筑——“蓮花圣地”拱門已經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曾經向往的地方今天終于得以實現。</p> <p class="ql-block"> 墨脫縣城位于雅魯藏布江峽谷邊緣一塊坡度較為平緩的坡地上,縣城大部分建筑比較嶄新,街道干凈整潔,店鋪、餐館、賓館、酒店、及政府機構等鱗次櫛比,完全想象不出這與世隔絕的大山大嶺中還有如此熱鬧的現代小城市。</p> <p class="ql-block"> 墨脫在藏傳佛教中稱“佛之凈土白馬崗,圣地之中最殊勝”,是藏族人們心中的“蓮花寶地”。</p><p class="ql-block"> 墨脫主要以門巴族及珞巴族為主,人口約14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墨脫作為我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處,有人稱,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p><p class="ql-block"> 隨著2010年12月嘎隆拉隧道的貫通,外界通往墨脫的交通狀況大為改善,墨脫不再成為“西藏的孤島”,旅游業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前往這里旅游的游客逐年遞增,外來投資與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城市也隨著人口的增長不斷擴大,建筑工地隨處可見,墨脫已成為我國邊境上一處蓬勃發展的熱土。</p><p class="ql-block"> 墨脫之行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旅行收獲,領略了“西藏江南”這一瑰寶級的自然風光以及淳樸的人文歷史,讓我們理解了什么叫詩和遠方的真正含義。</p> <p class="ql-block"> 由于墨脫通往林芝的派墨公路因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還沒有解封,我們只能原路返回波密,繼續我們的拉薩之行。</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我們返回了波密,這次回到波密,終于讓我們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欣賞盛開中的桃花成為我們今天最重要的節目。</p><p class="ql-block"> 來到波密城郊通往扎木鎮的大橋,橋對岸的桃花已經盛開,粉紅色的桃花已經染紅了整個村莊,這里我們2021年4月曾經來過,當年的桃花盛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這個坐落在帕隆藏布江邊的小村莊,前來欣賞桃花的旅客已經絡繹不絕,眾多的汽車讓這里一位難求。</p><p class="ql-block"> 進入茂密的桃花世界,漫步在百年樹齡的桃花叢中,聞著淡淡的桃花清香,欣賞著翠綠草坪點綴下的桃花庭院,遠處的背景雪山把這里的一切融合成一幅幅美麗的壁畫,迷人的畫面讓人極度的陶醉,此時的我己經完全融入到美麗的畫卷中找不著北,高頻率的拍攝己經忘記了時間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美不勝收的畫面讓人欲罷不能,讓人忘記了一切人間煩事,讓人貪婪得恨不得把所有美景占為己有。</p> <p class="ql-block"> 我們再次來到2021年4月來過的神秘小村,這里的一草一木依然讓我記憶猶新,當我靜靜的走在柵欄旁,撫摸著百年的桃樹,仰望著正在盛開的桃花,此刻的我好像有一種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時光依然,流年似水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這時又想起了當時游覽此地時有感而寫的《 波密桃花境》…… 此時此刻的我,不再探究這里的地名,這里的方位,我只想把這里的一切融入到我的腦海里,讓我記住我曾在波密偶遇過的桃花境。</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讓人心醉的桃花境,我們繼續朝著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魯朗小鎮前行。</p><p class="ql-block"> 帕隆藏布江兩岸開始鋪上了春天的綠色盛裝,公路兩旁的柳樹己經舒展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溫暖的春風中翩翩起舞,仿佛像是告訴人們春天來了。</p> <p class="ql-block"> 波密段的川藏高鐵已經在大規模的施工中,眾多的施工車輛以及基建設備構成了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看了讓人振奮,要不了多久人們就可以坐上舒適快捷的高鐵,暢游西藏江南的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通麥路段,經過改造后已變成順暢的坦途,再也找不到這條曾經讓人膽戰心驚,俗稱“通麥墳場”、“死亡路線”著稱的通麥天險。</p><p class="ql-block"> 兩年前我們己經走在路面較好的兩車道,今天我們再次到來已經行駛在大部分改造后的四車道平整的柏油路上,行車速度與安全感大增,對于我們這些自駕游旅行者來說,可以更好更放心的欣賞沿途的美景,不得不佩服我國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投資及高效的施工速度。</p> <p class="ql-block"> 通麥路段標志性建筑——通麥特大橋,熱門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魯朗是川藏線上最美的小鎮,素有天然氧吧及東方小瑞士之美稱,是林芝的小江南。</p><p class="ql-block"> 魯朗在藏語中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這里你能看到你要的雪山,茂密的林海、沁人心脾的花香、翠綠的草甸,靜靜的湖泊,清澈的溪流,清新的空氣……,所有的一切,都能成為你留下來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魯朗扎西崗村當地藏民自家的蓮花閣莊園住了下來,寬敞明亮裝修考究的客房讓人倍感舒適,房間寬大的落地玻璃,躺在床上就能欣賞到外面無敵的田園風光。</p><p class="ql-block"> 雖然今晚就我們幾個客人,但熱心的老板娘還是忙前忙后安排好了住宿后,接著為我們準備藏族特色佳肴石鍋雞。</p> <p class="ql-block"> 熱情的老板還邀請我們到他民宿旁邊的家看看,一座典型樸素藏族風格大房子,二樓是寬大的客廳以及多間的臥室,裝修豪華的客廳擺滿各種精美的家具以及日常用品,豐富的食品應有盡有,尤其是桌面上大塊風干牦牛肉特別引人注目,這是他們的日常主食。</p><p class="ql-block"> 在歡快的閑聊中,讓我們了解了不少當地藏族的風土人情以及當下藏民的生活水平,像他這樣土生土長的本地藏民,平時經營自家的民宿外,還養了牦牛,種植一些蔬菜青稞等農作物,從他們的言談中,能感受到他們對當地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非常滿意。</p> <p class="ql-block"> 魯朗真的是讓人來了就不愿意離去的地方,東方小瑞士的自然風光以及樸素的民風,讓人疏離塵世,安閑自在。</p><p class="ql-block"> 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是坐下來喝杯清茶,看看窗外的風景發發呆,也是一種難得的心靈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早起來,拉開厚厚的窗簾,窗外童話般的白色世界令我們欣喜若狂,昨晚的一場大雪,把這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莊裹上了一層潔白的衣裳,景色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這時天空中還在紛紛揚揚地飄落著潔白的雪花,看著這漫天飛舞的花朵,仿佛像是美麗的銀色蝴蝶在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顧不上室外的寒冷,趕緊穿上衣服,拿起相機跑上樓頂盡可能高的拍攝白雪皚皚下小村風貌,并且與滿天飛舞的雪花來一次激情的互動。</p> <p class="ql-block"> 按計劃今天早上要翻越海拔4728米色季拉山埡口到達林芝,開始還有點擔心昨晚的大雪會不會封山,后來了解到目前并沒有封山消息,并且天氣有所好轉。</p><p class="ql-block"> 事不宜遲趕緊收拾行李,草草的吃了點早餐趕緊踏上了通往色季拉山的國道。</p><p class="ql-block"> 由于這幾天是林芝地區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國道上的來往汽車實在太多,汽車只能走走停停,到了上山路段實行雙向單邊放行堵車的情況才稍微好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道路的積雪越來越多,雖然經過清理和車輛碾壓,但泥濘的道路依然讓汽車行駛緩慢并且經常堵車,好在沿途已有不少交警在執勤維持秩序,并且有應急工程車在整裝待命,所以在整個通行中沒有發生大范圍堵車的情況。</p><p class="ql-block"> 到了埡口路邊的觀景臺,以前這里是能停車欣賞南迦巴瓦峰,目前已實行交通管制,只能快速通行,不過今天的天氣也不可能看到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 我們幾次經過此地,只有2017年5月那次的自駕游看到過南迦巴瓦峰主峰雪白的大尖角,至今我還印象深刻,所以南迦巴瓦峰也稱為十人九不見的“羞女峰”,能見到它的真容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平時這里會有好多游客在這里虔誠的守候著,希望能一睹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翻越了色季拉山后,很快就到了林芝市,由于時間還早,并且在林芝沒有具體的安排,所以我們臨時決定走林拉高速公路直接到達拉薩。</p><p class="ql-block"> 林拉高速(林芝至拉薩),全長409公里,是我國第一條不收費的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 林拉高速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兩地通行的時間,由原來的八九個小時減少到四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駛入寬敞快捷的高速公路,兩邊的風景有一種百里畫廊的感覺,尤其是現在正當桃花盛開的季節,沿途的美景美得讓人目不暇接,由于不能停車,錯過了很多經典畫面的拍攝,后悔當初不該上高速公路,應該在國道上慢慢行走,把高原初春的景色保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 我們2017年5月第一次自駕游西藏,當時從林芝到拉薩的時候,林拉高速還在修建中,原來的國道非常難走,特別是翻越海拔5013米拉山口的時候遭遇暴風雪,也是我們這次自駕游第一次領教這么大的暴風雪,惡劣的氣候以及高海拔的困擾,當時的情況確實讓人緊張,現在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如今5720米長度的米拉山隧道的開通,讓往來的車輛再也不用遭受翻越米拉山埡口反復無常的氣候以及高反帶來的困擾,行車安全和通行時間大大提高,極大地促進了途經地區的快速發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造型獨特的拉薩紅色東大門我們又來啦,經過安檢跨越了這座門意味著正式進入拉薩市區。</p><p class="ql-block"> 沿著寬敞筆直的街道往市中心行駛,一路上車水馬龍,熟悉的臨街鋪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斷增加的建筑物,這座高原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具活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月30日,經過21天的行程,今天終于到達雪域之城——拉薩。</p><p class="ql-block"> 每次到達拉薩都會第一時間來到布達拉宮廣場報到。</p><p class="ql-block"> 晚上的布達拉宮廣場,華燈璀璨,雄偉的布達拉宮在燈光的照射下,光彩耀目,仿佛像是天際間一座無以倫比的天宮,氣勢磅礴,讓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 每次來到拉薩,布達拉宮廣場是來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寬廣的廣場,藍天白云下的布達拉宮巍峨聳立,紅白相間的墻體,精辟輝煌的宮項,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雄偉氣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廣場旁的小公園,柳樹成蔭,微風拂面,靜靜的湖面幾只飛鳥在覓食,悠閑的市民與游客在享受著陽光下愜意的時光,和諧溫馨的場景,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安然怡靜,那樣的歲月靜好。</p> <p class="ql-block"> 每次來到布達拉宮廣場,自然少不了留下些照片作為留念,五次的西藏之行,給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p> <p class="ql-block"> 來到拉薩旅游,大昭寺和八廓街自然是少不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大昭寺在拉薩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與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 每天這里都匯集了大量的宗教信徒在朝拜,他們對宗教的信仰與虔誠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八廓街也是一個重要的旅游點,這是一條圍繞大昭寺而建的一條繁華的街道,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整個區域完整地保留了古城傳統的面貌和居住方式。</p><p class="ql-block"> 八廓街轉經道是藏族群眾心中最重要的一條轉經道,人們會嚴格地按順時針方向沿著這條環形路虔誠地“轉徑”。</p><p class="ql-block"> 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著眾多朝圣者和旅游者同時按順時針轉經的壯觀場面,我們自然也少不了匯入到轉經的人潮中,去感受這宗教信仰所帶來的虔誠氛圍,每次的到來都會被這種場面所震撼,所感動。</p> <p class="ql-block"> 來拉薩旅游我覺得還有一個地方很值得看一看,就是位于拉薩河南岸的南山公園。</p><p class="ql-block"> 這里經過公園綠化工程的改造以及棧道現景臺的修建,成為拉薩市民及旅游者休閑觀光的好去處,這里也是俯瞰整個拉薩市絕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爬上觀景臺,整個拉薩市一覽無疑,視覺效果及佳,特別是雪山下的布達拉宮傲立于城市中心,恢弘的布達拉宮顯得特別的雄偉壯觀,眼前的畫面就是一幅氣壯山河的巨作。</p> <p class="ql-block"> 我非常享受這種一覽無余讓人動情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這次的沿國道219線西南段丙察左(因察隅段大雪封路,改走丙察左線) 進藏自駕之旅,以安全到達拉薩而告一段落,計劃在拉薩休整幾天,然后徑那曲走川藏北線(即國道317線)返回。</p><p class="ql-block"> 由于四月初的青藏高原氣溫還比較低,復雜多變的氣候令很多山區因大雪的影響仍處于封山狀態,據了解我們這次要走的317國道有些路段已經封閉,具體什么時候開通還是未知數。</p><p class="ql-block"> 為了不耽誤時間,我們決定改變計劃原路返回,到達芒康后走川藏線經成都,貴州、廣西、湖南返回廣東韶關市。</p><p class="ql-block"> 4月1日早晨我們整理好行裝,依依不舍離開了讓我留下眾多難忘記憶與情懷的拉薩市,沿林拉高速公路開始了返回之旅。</p> <p class="ql-block"> 沿著林拉高速公路一路南下,經過工布江達縣金達鎮時,高速路旁一片空地上彩旗飄揚,人頭涌涌,好像是在舉辦賽馬比賽,難得一見的熱鬧場面,我們決定在下一個高速路口繞回來感受一下這里的節日氣氛。</p><p class="ql-block"> 跑了三十多公里才下了高速,然后沿著318國道返回比賽現場,到達的時候國道兩旁已經停滿了汽車,好不容易在較遠的地方找到了停車位,然后迫不及待繞近路穿過長滿毛刺的樹林,穿過高速公路下面的涵洞,來到比賽現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錯過了時間,賽馬比賽已經結束。</p><p class="ql-block"> 這時還有一項傳統的射箭比賽即將開始,雖然沒有賽馬場面那么火爆,但能欣賞到當地的射箭比賽也算是難得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 粗壯的古樹下停滿了來自附近鄉鎮的藏民汽車,眾多彪悍的藏民漢子身穿鮮艷的傳統服飾,熙熙洋洋,歡聚一堂,旁邊擺滿了鮮艷奪目,做工精巧的比賽弓箭。</p><p class="ql-block"> 作為旅行者我們被這種歡樂的場面所感染,興奮與好奇促使我們融入到他們當中,雖然語言交流有點困難,但彼此能感受到雙方的熱情,談笑風生,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比賽正式開始,各隊輪番上場,精湛的射箭技巧以及巧發奇中,引得在場的觀眾陣陣歡呼,場面非常熱鬧。</p><p class="ql-block"> 這位英俊的藏民射手,嫻熟瀟灑的技術多次命中靶心,掀起了陣陣比賽高潮,也成了這次比賽的當紅明星。</p> <p class="ql-block"> 這次的現場觀摩藏族傳統的射箭比賽,感受到當地民族融合的歡樂氣氛,也算是這次旅行的一次寶貴收獲。</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們是原路返回,從318國道左貢到拉薩這段已經在這次游記中已有描述,受篇幅的限制,在這里就不再重復。</p><p class="ql-block"> 這次的返回自駕之旅游記直接從川藏線海拔最高的埡口,5130米的東達山埡口開始,這里既被人稱為人間天堂,也是生命的禁區,我們這是第三次經過這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非常喜歡這一段路的風景,每次經過這里,都會被夢幻般的景色所迷戀,因為這里海拔比較高,寸草不生的山體在太陽的映射下會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尤其是主打的土黃色,拍出來的照片有一種廣袤無垠,坦蕩如砥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途徑的覺巴山被人們稱為川藏線的天險,三十多公里的山盤山路,從芒康縣的登巴村至竹卡村,近2000多米的相對落差,成了川藏線上最難爬、最驚險的一座山。 </p><p class="ql-block"> 沿著懸崖峭壁的盤山公路,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的瀾滄江,江岸壁立千仞,稍有不慎將釀成嚴重后果。</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2017年5月第一次自駕游經過這里的時候,當時的路面僅夠兩輛車通行,并且很多地方還沒有加裝護欄,當兩車相會的時,靠近懸崖邊的車輛離陸基僅一米左右,當時我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根本就不敢往窗外看,恐高讓我腿腳發軟,心跳加快,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目前這段路已經擴展了路面,并加裝了護欄,行車安全大為改善。</p><p class="ql-block"> 如今從登巴村通往如美鎮曲登鄉的6995米長的隧道已經貫通,配套的橋梁及公路基本完成,用不了多長時間當全線貫通的時候,人們再也不用承受翻越覺巴山天險帶來的心里煎熬。</p> <p class="ql-block"> 過了宗拉山以后,有一段沿著金沙江峽谷而筑的川藏公路,原來被稱為“死亡公路”,這里是著名的飛石塌方區域,每年的七八月雨季,經常會發生一些塌方斷道堵車的情況,尤其是在2016年一場大暴雨沖毀道路后,這一段路一直難以順暢。</p><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我們經過這里的時候,被山洪沖毀的公路面目全非,橋梁被毀,護欄被扭成麻花狀,有些河道被移位,山體崩塌留下的痕跡等依然讓人觸目驚心。</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我們再次經過這一段路的時候,整條路已經在進行全面的擴寬道路施工,經過幾年的努力,當我們今天重走這段路的時候,眼前的道路非常寬敞平整,完全找不到當年道路沖毀的跡象,現在行駛在這條峽谷公路感覺不亞于準高速公路,變化之大令人驚訝。</p> <p class="ql-block"> 到了西藏與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大橋,如今的這條大橋是在原來著名的竹巴龍金沙江大橋位置重建,( 對于西藏自駕游來說原來的金沙江大橋是里程碑式的打卡點,四川與西藏界線牌在橋中間,很多人會在這里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我們自駕游經過這里的時候,目睹了2018年11月3日江達縣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后泄洪造成的慘狀。</p><p class="ql-block"> 當年11月13日堰塞湖達到最大蓄水量約5.78億立方米,下午6時出現每秒3.1萬立方米最大的泄流量。</p><p class="ql-block"> 由于泄洪量洪峰過大,造成318國道竹巴龍大橋橋面沖毀,當年我在看電視新聞的時候,眼睜睜看著大橋橋面被沖毀的視頻畫面,同時摧毀的還有沿岸的道路懸索橋和岸邊的建筑物,至今我還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我們2019年9月經過的應急橋梁是原來的橋墩上架設的,只能單車通行。</p><p class="ql-block"> 這次我們又一次經過這里,如今這一段江面已有幾座橋梁聯通兩地,其中一座規模較大的橋梁準備通車。</p><p class="ql-block"> 原來沿江的川藏公路在原有的基礎上往上移高了十多米,并且加寬了四車道,完全按照高速公路標準打造,行車非常舒適快捷,短短幾年的變化,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經過巴塘路段時,有些路段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路面擴展工程,同時還能看到國道旁邊川藏鐵路的施工現場,現代化的交通建設已經不斷地向西南方向擴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姐妹湖——川藏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氣非常給力,藍天白云下的姐妹湖猶如大地上兩顆耀眼的明珠。 </p><p class="ql-block"> 看著眼前冰雪覆蓋下的姐妹湖,仿佛像是一對娉婷婀娜,嬌艷俏麗的美女,天使般的純潔與美麗,讓人心醉神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子山的純白,白得讓人癡迷,白得讓人興奮。</p><p class="ql-block"> 厚厚的積雪,帶給我們極盡的歡樂,雪地的撒野讓我們忘卻了一切,盡情的釋放對大自然的愛。</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白塔,在這寬廣的草原上仿如擎天巨人,守護著腳下肥沃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國道旁邊寬廣的濕地草原上,川藏鐵路的施工現場隨處可見,我們也算是這項世紀工程的見證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已經豎起了整齊粗壯的高鐵橋墩,不久的將來,人類歷史上又一條通往世界屋脊的世紀工程將展示在世人面前,建筑狂魔又將創造歷史。</p> <p class="ql-block"> 理塘——川藏線上最高的城市,海拔4014米,被譽為“天空之城”,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這里的藍天、白云、雪山、草地……一定會讓你感受到什么叫做高原美。</p> <p class="ql-block"> 雅江——川藏線上最小的縣城,懸崖邊上的小城市。</p><p class="ql-block"> 整個縣城的樓房沿江而建,懸崖之下的房子猶如江景房,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奔騰的雅江河水,住在這里的人們伴江而眠,也隨著江水的聲音開啟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每次經過這里都會在這里住上一晚,感受一下江邊小城的獨特風貌。</p><p class="ql-block"> 這次原打算在這里居住,可能是疫情放開后出現旅游報復式的消費,居然一房難求,小小的縣城到處都停滿了汽車,連個停車位都難以找到,只好放棄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 美麗的日落金山竟成了我們傍晚行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太陽的余暉把高聳的山體演變成耀眼的金黃色,我非常喜歡這種光影效果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晚上9點多鐘終于到達被攝影界尊為攝影天堂,光與影的世外桃源——新都橋。</p><p class="ql-block"> 新都橋是川藏線必經之地,這里有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神奇的光影、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白楊、起伏的山巒、精美的藏居、散落的牛羊……</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經過這里的時候,在新都橋周邊拍了不少美景,并且在甲根壩村當地人的指點下,跑到了一處還沒有開發的埡口,近距離欣賞到了壯觀無比的蜀山之王——貢嘎雪山。</p><p class="ql-block"> 今早起來,窗外一條筆直線條組成的高鐵橋墩畫面引起了我的關注,趕緊拿出相機把它拍了下來,在紅色的晨光襯托下,眼前的高鐵橋墩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現代基建美圖,又多了一份川藏鐵路建設的見證圖。</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新都橋后,馬上就要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也是318國道進藏方向第一座超4000米的高山。</p><p class="ql-block"> 折多山也稱為“康巴第一關”,折多山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p><p class="ql-block"> “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p><p class="ql-block"> 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p><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第一次翻越折多山的時候,天氣非常好,藍天白云下的折多山,白雪皚皚,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像條巨龍在高大的山嶺中纏繞,長長的車龍在公路上緩慢前行,場面非常壯觀。</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氣很不給力,在山底的時候還陽光燦爛,到了山頂已是大霧彌漫,洪峰般的大霧沿著山坡迎面撲來,能見度非常之差,幾十米開外己無法辨認物體,汽車只能跟著前面的車輛紅色尾燈慢慢前行,由于折多山正在擴建道路單向通行,行車更加緩慢。</p><p class="ql-block"> 將要到達山底才能看清周圍的景象,折多山隧道正在挖掘中,隧道工地已經把折多山變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施工現場。</p> <p class="ql-block"> 川藏線上康定縣城發展日新月異,與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已經變化很大,城鎮的建設已經擴展到周圍的山坳里,原來的川藏線已經加寬到四車道,前往瀘定已不用穿城而過,翻山越嶺的道路已經被高速公路取代。</p> <p class="ql-block"> 康定的交通建設這幾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第一次來康定的時候走的是川藏線,狹窄破舊的公路已經難以承受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堵車與交通事故的發生己成常態化,當時走得特別緩慢,耗費了不少時間。</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康定已成為樞紐型交通城市,多條高速公路在這里對接,然后輻射到整個西南地區與全國交通網絡的聯通。</p> <p class="ql-block"> 如今從康定到瀘定走雅康高速只需不到1小時,快捷的交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7年5月當時我們從瀘定到康定足足走了四個多小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段到瀘定的高速公路,55</span>公里的路程有33公里是連續隧道,浩大的工程讓人大開眼界,曾經的天險變坦途,我國的基建成就不得不令人贊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了隧道,很快就來到川藏第一橋——大渡河大橋,恢宏的紅色鋼梁懸索橋橫跨大渡河峽谷,全長1411米,是雅康高速公路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這里已成為熱門的旅游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過了大渡河大橋,迎面而來的是新二郎山隧道,全長13459米,這條穿越二郎山的超長隧道是全國在建及通車第四長公路隧道,也是我國高海拔地區長度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p><p class="ql-block"> 隧道連接雅安市天全縣和甘孜州瀘定縣,是成都平原進入甘孜藏區第一座高速公路特長隧道,被譽為“川藏第一隧”。</p><p class="ql-block"> 出了新二郎山隧道,通往成都方向的高速公路基本上以下坡為主,道路兩旁的青山連綿起伏,春回大地的成都平原已經披上翠綠的盛裝,滿目的春色承載著我們奔向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這次的走最險的路,看最美的風景——2023年3月沿國道219西南段丙察左線進藏自駕之旅,耗時28天,行程9500公里,于2023年4月6日安全回到出發地,結束了這次愉快而又驚險刺激的進藏自駕之旅。</p><p class="ql-block"> 回顧這28天來的旅行,不但收獲了沿線眾多的山河美景,風土人情,還見識了沿線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成就。</p><p class="ql-block"> 豐富的旅行經歷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更加識多見廣。</p><p class="ql-block"> 雖然這次沒有全程走完丙察察線留有遺憾,但丙察左線的經歷同樣令人難忘,它的驚險與沿途風景不亞于其它幾條進藏之路。</p><p class="ql-block"> 原計劃的317國道回程之旅,由于受極端天氣的影響沒有成行,只能留待下次再找機會補上。</p><p class="ql-block"> 西藏之大,西藏之美,西藏之純,是一個讓人去了之后還想再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要去一次西藏”這句話讓無數的人因此而“淪陷”,包括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還要特別的感謝我的旅行搭檔戴先生,是他的超出常人的辛勤付出成就了我們的西藏之行,你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平有限,只能把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簡單的敘述出來,可能會出現表達不清或文語錯誤,敬請指正。</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5日于廣東韶關市</p><p class="ql-block"> 曾敬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镇安县|
武邑县|
竹北市|
承德县|
化州市|
新乐市|
黄大仙区|
来凤县|
大渡口区|
泰兴市|
咸宁市|
左权县|
永新县|
德令哈市|
玉溪市|
伽师县|
日照市|
浏阳市|
清涧县|
长寿区|
彩票|
江陵县|
任丘市|
安达市|
汨罗市|
西安市|
山阴县|
集贤县|
万安县|
富源县|
西充县|
于田县|
柳州市|
普定县|
峨山|
镇康县|
木兰县|
四子王旗|
石城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