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村秦寨,紅色尋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楊紅峰</p><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距我的老家神郊十來里地有一個村莊叫秦寨村,和神郊一樣是一個古村落,也是一個人口大村。長大一些后,知道秦寨是過去的村名,現在叫義漢村,抗日戰爭時期本村一位名叫任義漢的抗日英雄犧牲,后人為紀念他而更改村名。這些年,開始關注地域文化,知道秦寨村名的由來和2200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秦國將領白起在此安營扎寨,向北突破百里石長城,又以百里石長城為依托圍困趙軍,在高平坑殺趙國軍隊40萬人。近年來,紅色文化蓬勃發展,才知道秦寨是一個妥妥的紅色村莊,在這里生產的兵器彈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解放戰爭的主戰場,支援臨汾戰役、淮海戰役,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朽功勛。這里還是八路軍第二縱隊成立地,原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和黃克誠將軍分別任二縱隊的司令員和政委。由此,對秦寨的印象便由最初的知曉發展到敬慕、向往,希望某一天能夠有機會去參觀、去瞻仰。</p>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7日,這一天終于來了。一大早,跟隨所在支部“三聯促三動”學習團隊前往陵川,尋訪紅色革命舊址。</p> <p class="ql-block"> 車剛到陵川縣平城鎮義漢村,老遠就瞧見村口以紅、黃、古銅三色為主基調的標志立體建筑。長方形黑色基座上,左側一只古銅色大手緊握同色系鋼槍,上書金黃色大字“千年秦寨,紅色義漢”,右側一面巨大的黨旗高高飄揚,旗桿插入一半圓形紅色底座,“八路軍第二縱隊成立地,晉冀魯豫軍工十廠所在地,抗日英雄任義漢烈士犧牲地”分三行橫排鐫刻在半圓形紅色底座上。</p> <p class="ql-block"> 秦寨,我來了。</p><p class="ql-block"> 在晉冀魯豫軍工十廠舊址展館,我們瞻仰了軍工廠的遷移、生產、運輸彈藥展覽,親睹了生產彈藥的機器設備,聆聽了講解員的精彩解說。軍工廠的前身是焦作煤礦,為了有力的支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于1946年,在山西晉東南地區選擇多個場所建立兵工廠,而這些兵工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供生產彈藥的鐵礦、煤炭、陶土等原材料,可就地取材進行生產。這些來自義漢的八二迫擊炮,在解放臨汾、洪洞、焦作、新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前線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距軍工廠舊址展館大約50米遠,一個上下兩院明清民居,便是八路軍第二縱隊紀念館,這是去年夏天才建成的。紀念館里,還原了當時八路軍第二縱隊指揮部警衛室、電報室、譯電室、作戰室、參謀室、供給部及黃克誠政委辦公室。展廳里分四個部分(虎據太南擎支點、橫掃頑軍震敵膽、龍騰冀魯濟華中、群星閃耀捍山河),集中講述了八路軍第二縱隊的歷史沿革。1940年2月6日,為統一指揮太南豫北及冀魯豫等地抗日武裝,應對蔣介石、閻錫山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由左權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委的八路軍總部直屬第二縱隊,在義漢村(當時是秦寨村)組建成立,并指揮了晉東南、磁武涉林、衛東反摩擦等戰役。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1942年6月,第二縱隊完成使命,撤銷番號。</p> <p class="ql-block"> 參觀過程中,講解員朗讀了由本村在外工作人士牛晉平寫的一首詩《我的村莊》,當聽到“狼毒花鮮艷的怒放……”時,我的心被緊緊的牽扯了一下。狼毒花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耬斗花,也叫逼蝎子草,是我們共同的福花。在神郊村方圓四十五里地以內,因為有狼毒花的盛開,這里沒有五毒之一蝎子的生存空間。為此,還衍生出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個夏日的晚上,二仙奶奶在屋外乘涼,一只蝎子悄悄爬到其腿上蟄了一下。二仙奶奶一把抓起蝎子,使勁扔出去老遠,邊扔邊說,把你扔到四十五里地之外去。從此,神郊村周圍四十五里地之內的人們不再受蝎子的侵害。有的村莊有另一版本的傳說,二仙奶奶在神郊村周圍四十五里地之內播撒了狼毒花的種子,用以逼走蝎子。</p> <p class="ql-block"> 當我告知講解員和工作人員我是神郊人時,他們更加喜出望外,講話也變成了方言。我們相互加了微信,原來這位工作人員是平城鎮原副鎮長趙永紅,日常工作中結對包義漢村。前幾年義漢村開始開發紅色文化產業,他就一直參與資料收集和展館建設工作,可以說,趙鎮長就是義漢村紅色文化的代言人。趙鎮長說,其實我們原來曾是一家,義漢村名的由來就和壺關有關,目前關于提議秦寨村更名為義漢村的資料就在壺關縣檔案館收藏著。</p> <p class="ql-block"> 關于義漢村名稱由來,我略知一二。抗日戰爭時期,和壺關南部接壤的陵川平城,經常和壺關百尺、常行一帶配合搞地下活動。1945年2月,由于陵川縣除平城外,其他區村沒有得到完全解放,而平城因和壺關聯系密切,先于其它區村解放。為了便于開展工作,將平城劃歸壺關暫時管理。當年4月,陵川縣境解放,6月劃歸壺關的平城區重歸陵川縣。秦寨村的抗日英雄任義漢就是在這期間犧牲的,因此,秦寨村更名為義漢村一事便是由壺關縣抗日政府批準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何止78年前曾是一家,往前追溯,可能1400年前就是一家。</p> <p class="ql-block"> 史書上記載,陵川置縣于隋開皇十六年 (596)。清順治年間、乾隆年間《潞安府志》之地理志有“陵川置縣時曾割壺關地”的記載,只是沒有記錄割去了哪些地、多少里,以至于后人無從知曉真相,只能從歷史印痕中去尋找線索,解開謎團。</p> <p class="ql-block"> 秦寨之名源于公元前260年,秦國將領白起在此安營扎寨,爆發長平之戰。神郊,古稱秦關,連接南北兩岸長城的關卡,同樣源于長平之戰時期。秦寨,秦關,兩地相距十幾里地,有秦趙古道(秦寨——趙村,即今天的北召村)、北召至神郊河谷相連,便于軍隊快速反應,至今兩地都有關于那場戰爭的歷史遺存。如果說秦寨是前線的話,秦關就是后援,如果說秦關是邊關,秦寨就是總部,兩地不可分割,互為守護。聽趙鎮長說,秦寨村周圍原來有大小廟宇十多座,現在都沒有了蹤跡。原因是,1946年焦作煤礦遷移到秦寨村時,因建設軍工廠需要大量的磚石,于是就地取材,拆廟堂修了廠房。就這樣,留存幾百上千年的古建筑,加持了中國的革命事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的秦寨,雖然看不到古建遺跡,但不可磨滅那些古建遺跡的存在,不能否認這個古老村莊的存在。就在2016年11月和2023年3月,神郊神北村和義漢村先后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p> <p class="ql-block"> 秦寨和神郊,除了古村落、古村名的相似和有關聯之外,在紅色文化方面,更有相似相通之處。兩村同處于太行之巔的崇山峻嶺當中,山大溝深,隱蔽性好;兩村的群眾思想覺悟高,保密意識強。1939年7月,日寇九路圍攻我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位于屯留古縣村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簡稱抗大一分校)師生隨即向南轉移,于7月13日到達壺關縣神郊村真澤宮,開始為期八個月的辦學經歷。抗大一分校在神郊辦學期間,3000余名學員分散居住在周圍二十里地范圍內的村莊,西達陵川平城,東到壺關樹掌馬家莊、福頭等地。不無例外,秦寨村也是抗大學員分散居住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當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給抗大一分校的任務,除堅持日常教學訓練外,用更多的力量配合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黃克誠任政委)反“九路圍攻”,配合太南區黨委發動群眾,擴大和鞏固太南抗日根據地。1940年2月,八路軍第二縱隊在秦寨村成立,抗大一分校繼續動遷山東辦學。</p> <p class="ql-block"> 秦寨和神郊,在地域上不可分割,在歷史上一脈相承。</p> <p class="ql-block"> 突然有個想法,在開發紅色文化旅游方面,兩村可結為友好鄉村,可把舊時神郊至平城的鄉間道路利用起來,建立兩村之間的直接通道,實現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還可把兩村之間的古遺跡打造起來,如秦趙古道上的起龍坡,舊時鄉道沿途的古長城等。紅色疊加古色,講出背后的歷史故事,打響打亮兩村的文化旅游品牌。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宝应县|
贡山|
宝山区|
华容县|
噶尔县|
宝应县|
曲靖市|
西盟|
江达县|
台东县|
涞水县|
修文县|
紫金县|
紫阳县|
河东区|
仁布县|
靖西县|
霍城县|
西宁市|
渭南市|
辽宁省|
云霄县|
阳泉市|
葫芦岛市|
灌阳县|
瑞金市|
新竹市|
梅河口市|
砀山县|
浦东新区|
额尔古纳市|
重庆市|
通州区|
昆山市|
京山县|
古蔺县|
新宁县|
澄江县|
彰化市|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