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華,在國人心中,那是神圣的殿堂。說實話,在我該讀大學的年齡,我沒有過上清華、北大的念頭。因為那個時候,一是生在邊境小縣缺閱少歷的我,壓根兒就不知道清華和北大。二是當時的中師生都有個明顯的標志,考起就端著金飯碗,畢業就吃國家糧,畢業當年要趕在7月15日前報到,15是邊界,朝前可以領一個月工資,往后就只算半個月了。在我們這些來自農村家庭青年的眼里,那每月90多元的工資,其重要性不論對個人還是家庭都不是簡單一個吸引力能解釋清楚的。三是作為中等師范學校的畢業生,除非出類拔萃的個別保送到上一級院校(一般不可能到清華北大)深造,極大多數都必須響應國家的號召一畢業就急匆匆地奔赴他(她)該去的地方---廣大農村小學。正是求知若渴的年齡,剛剛成年的我就這么懵懵懂懂的和同學們一樣,走上了講臺,當起了人師。</p> <p class="ql-block"> 說起來還真該有點自豪。當年我和我的堂叔一起分到本區公所下轄鄰村的一個完小,雖是鄰村,但叔侄倆趕著我家那匹馱著行李的馬還是走了3個多小時,校長和教導主任迎接了我們,校長激動地說,你們來了我們力量就更強了,你們可是高才生啊!校長的話并不是謙虛,原有的8位老師除兩個代課老師是高中畢業,其余6個最多是到縣教師進修學校簡單進修過而已,2個初中畢業,另外4個連小學都沒讀完,而且當時都已過了不惑之年。當晚,教導主任熱情地在他家為我們接風洗塵。那時,我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也不會對學校的安排挑肥揀瘦。這不,我除了當一個班的班主任,上語、數、自幾門課程外,還要上全校的音樂和體育,兼本辦事處的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用鋼板刻蠟紙印試卷成了我們這些新手必備的技能,上房撿瓦、自辦采買也是每個雨季后和每個周末我們年輕人的義務。三棟房子呈品字型布局,對列的兩排平房分別是兩個教室,北邊一排多了一間廚房,兩排教室之間是操場,操場上是一副木制的籃球架,底架用好幾塊大石頭壓著,球圈上原來掛著的球網早已不見了蹤影,籃圈也銹跡斑斑,耷拉著像斗敗了的公雞,籃球投上去整塊籃板哐啷哐啷作響。兩排教室都是人字形瓦面,墻體是用石塊壘起來的,室內墻面用石灰刷白,只有靠操場的一面有窗子,木窗框已經泛灰發黑,年輪線明顯地突出許多,玻璃破損的地方被老師用舊報紙釘著,風吹來像青蛙的肚子那樣一鼓一鼓的。</p> <p class="ql-block"> 兩排教室的西邊,是一棟坐西向東土木結構的兩層樓房,樓下是兩個教室,樓上除了中間一間前后貫通的做會議室外,其余均依梁用木板隔斷作教師宿舍,所有宿舍的天花板都是用竹片做骨架,從下面糊上報紙而成,風大一點,整塊天花板都跟著喘氣,如果老鼠在上面活動,具體位置可以精確判斷到厘米。后排的宿舍略寬,因為均從前面一間隔出一條通道進出。后面一排的窗戶是嵌在土基墻上的,窗臺上方是瓦檐,推開窗子映入眼簾的是師生自已種的菜地,里面套種的玉米剛進入成熟期,一個個飽滿的玉米棒子頂著已經發蔫的紅纓斜挺著,玉米腳下鋪滿了南瓜藤,這個季節,瓜尖瓜葉是上好的幾乎頓頓不離的時鮮蔬菜,靠埂邊當陽的地方,已經剔去玉米葉,清除雜草,栽下了一路京白菜秧。前面一排窗戶是裝在板壁上的,窗外是走廊,走廊外側的護欄猶如老人的手背一般青筋暴凸,走廊的兩端是木板梯,因為是雨季,靠近地面的梯板上腳泥堆積成了厚厚的土包,越往下越厚。樓板因年久失修萎縮變形,有時腳步重一點就會漏灰。護欄上方的瓦梁上用鐵絲吊著半米來長碗口般粗的一截鋼管和一顆訓練用的手榴彈,全校上課下課的信號就是值日老師用手榴彈敲打鋼管發出的,上課是“當-當當,當-當當”,下課是“當當,當當”。樓房前居中的操場邊立著一根用杉樹做的七八米高的旗桿,桿頭剛好高過屋檐1米左右。樓房的右側后方是廁所,廁所頂上蓋瓦,四周用土基砌成圍墻,墻頂上用杉樹皮覆蓋,樹皮上堆著厚厚的泥土,樹皮防止土基墻被雨淋,而樹皮上的泥土則防止樹皮被風吹飛。報到時正是草木茂盛的季節,墻頂的草差不多鋪到地面,在廁所里見到毛蟲、老鼠、蛇等動物再正常不過。男女廁所由一層木板隔著,男廁沒有站位的說法,蹲位與蹲位之間也沒有什么遮攔,所有蹲位都是在兩塊木板之間構鋸出一個葫蘆形大孔,大小便都從葫蘆里解決。葫蘆的下面是一個通達男女廁所的大糞坑,遇到雨天,雨水往糞坑里灌,水面會漲到離蹲位很近的位置,有時解大手會濺得滿屁股水。雨過天晴,糞水被師生們挑去澆菜,水位又恢復正常。</p> <p class="ql-block"> 每天放學后,是老師和學生最快樂的時候,一些家務少的學生會在這時跟老師開展籃球大混戰,人多打全場,人少打半場,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大家歡呼著,吼叫著,一會兒沖上,一會兒沖下,嗚哩哇啦,熱鬧非凡。排不上場的,則在操場邊用石塊做基座水泥抹面磚頭做球網的乒乓球臺邊排隊PK,誰輸誰下。直到天黑,大家才嘻嘻哈哈三三兩兩漸次離去......</p> <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沒有埋怨,沒有畏懼,沒有推卻,沒有爾虞我詐,備課,上課,家訪,批改作業,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無感地相隨相伴,熱情激情真情,潛移默化,中途換班也好,從一而終也罷,畢業,迎新,再畢業,再迎新,好像沒那么回事,好像就那么回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的換了幾個地方,有的通過繼續教育學歷提升以后去教初中甚至高中,也有的在一個地方結婚生子終了一生。一眨眼,一個個青春少年都跨過了知天命的門坎。</p> <p class="ql-block"> 兩年前開始,符合條件的同學陸續退休,絕大多數也就那么一兩年都可以安享晚年。我是同學中為數不多的改行者之一,在教齡最大個位數那年離開了講臺。沒想到,年近花甲,還有到清華學習的機會,哪怕是短訓,也是從來不敢不會也不可能做到的夢!</p> <p class="ql-block"> 這次培訓,主題明確,課題集中,緊扣業務,尤其是晨讀和課間保健操,讓我認識到清華對傳統精髓傳承的虔誠,以及對“無體育不清華”的堅守。老師們個個高人,講授精彩紛呈,像我這種最容易犯困的人都沒有半點瞌睡的影子。參觀了校史館,方知清華百年多么不易,為國家為民族在各領域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頂尖人才。清華精神令人敬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如雷貫耳。然而,清華之厚,固然離不開自身縱向累積,也離不開縱橫雙向萬萬千千的基石和磚坯。“國之大者”理念讓我明白了許多,作為當年一起挑起基礎教育大梁的一屆又一屆中師生之一,雖然自已沒能進入相對高一點的學府深造(人人都想上清華北大既不現實也不可能),但能為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高等學府理墑育苗做人梯,打坯子,此生,并無遺憾!</p> <p class="ql-block"> 雖為遲來,終將表白。清華,我愛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金塔县|
泸定县|
西林县|
绵阳市|
连山|
廊坊市|
无棣县|
呼图壁县|
南京市|
遂宁市|
繁峙县|
佛学|
清苑县|
河东区|
苍南县|
互助|
共和县|
星子县|
新民市|
洛扎县|
东阿县|
霍邱县|
开远市|
南昌市|
高青县|
通许县|
汶上县|
鹿邑县|
惠东县|
黑水县|
兴仁县|
札达县|
六盘水市|
广南县|
岳池县|
当阳市|
东宁县|
永仁县|
博爱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