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月五,是端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插艾葉,懸菖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粽子香,香漫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龍舟下水來戰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俗稱"端午節”,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等。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民間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組織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非物質遺產的節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淡淡粽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端午節有賽龍舟、食粽子、佩香囊、采艾蒿、涂雄黃藥酒等習俗,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積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利用傳統節日,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的民族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并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和體驗端午節,過一個有意義而又難忘的節日,在端午節到來之際,鼓樓巷幼兒園開展了‘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種風情’端午節系列主題活動,各班根據本班的特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p> “棕”享童趣——“話”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后因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而深入人心。屈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寫下了《離騷》、《九章》等著名詩篇。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習俗,都與之相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班教師通過視頻、圖片、故事等形式,生動形象的為孩子們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孩子們通過表征來描繪對這一節日,一個個有趣的端午習俗,一則則動人的歷史典故,讓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更了解了我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及文化。</p> “棕”享童趣——“游”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國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之美稱,《左傳》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故稱"華夏",自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族服飾已具基本形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著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這一天,孩子們著裝漢服,念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服是華夏五千年傳統服飾文化,濃縮了華夏文化的工藝和美學,款式典雅,色澤優美,傳承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讓小朋友感知漢服的美,弘揚傳統文化,鼓樓巷幼兒園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場穿越之旅——漢服游園會,以此更加了解我們民族獨特的傳統民俗禮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們身著華麗漢服,點朱砂,走廊橋,贈禮物。鼓樓巷幼兒園園長梁英給小朋友們送上了節日的美好祝愿,老師們給小朋友們點朱砂,寓意平安順遂。孩子們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互相贈送禮物,體會傳統文化節日帶來的喜悅之情。</p> “棕”享童趣——“品”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甚遠。食粽是端午習俗中流行范圍最廣的文化,甚至流傳到世界上不少國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色新絲纏粽角,一束艾草滿苑芳”。孩子們和家長們親手折粽葉、填粽米、裹葉子、扎草繩,包出一只只清香四溢的粽子。孩子們包粽子,品嘗粽子,來感受美食韻味下的傳統文化底蘊。</p> “棕”享童趣——“戲”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龍舟,是一種競渡用的以龍的外形來設計的船。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以祈求福佑、風調雨順、事事如意。通過賽龍舟表達人們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是休閑娛樂的團體活動。孩子們了解了龍舟的由來之后,嘗試用積木搭建龍舟,在孩子們齊心協力的配合下,一個個形狀各異、各具特點的龍舟就搭好了。以此游戲的形式體會端午文化帶來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龍舟飛渡,鼓聲雷鳴。孩子們一起化身為龍舟小選手,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賽龍舟游戲,在濃濃的比賽氛圍中感受這項傳統活動帶來的喜悅,同時體會游戲中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月至,天地交泰,五毒醒,不安寧。清五毒,祇猷并茂,升祺駢福。”五毒包括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每種動物都有不同的寓意。投五毒,其意義在于驅除“五毒”。孩子們投五毒,寓意驅除五毒,讓自己平安順遂。</p> “棕”享童趣——“制”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將至,孩子們通過繪畫、手工等多種形式表達對節日的認識。孩子們編五彩繩、做香包、畫手工粽子、制飛花令、做端午手環等,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體會端午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多彩的藝術美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鬢”。五彩繩又叫五彩絲,是端午吉祥物兼裝飾物,有辟邪的作用。孩子們自己編花繩,制手環,然后互相交換禮物,為對方戴上承載著美好祝福的五彩繩和手環,寓意小朋友們都能健康成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藥香祛災氣,香囊藏吉祥。孩子們 親手制作香囊,將艾草、菖蒲、白芷等藥材放入小小的香囊中,共同尋回傳統節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們還制作了手工粽子,來表達他們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通過繪畫、裁剪、裝飾,一個個別出心裁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飛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孩子們動手制作飛花令,然后猜字謎,一起感受詩詞文化中的端午習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插艾草是端午節的特有風俗,它專屬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小朋友們將艾草做成精致的掛件裝飾,懸掛在幼兒園及活動室的門口,寓意健康平安。</p> “棕”享童趣——“唱”端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指謠、小律動等形式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端午習俗,既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也能更好地感受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小班的小朋友表演了手勢舞《過端午》,兒歌朗朗上口,含祝福之意,給大家送去充滿童趣的節日祝福。</p> “棕”享童趣——走進社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動,孩子們還走進社區,去參加社區的黨員陣地活動,為社區老人送上了充滿童趣且賦有節日意義的節目,社區老黨員們也向孩子們詳細的講解了端午節傳統習俗,并教孩子們包粽子。最后孩子們將自己親手編的寓意吉祥的花繩最為端午節禮物送給了社區的老人們,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為社區老人送去了一份關愛和節日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濃濃粽葉香,悠悠端午情。本次端午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增強了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孩子們的文化自信!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親自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在寓教于樂中傳承了傳統文化,增強了幼兒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了師生們的愛國情感,讓大家提前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端午節將至,鼓樓巷幼兒園祝所有小朋友、大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端午安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萬事順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馬麗蘭</span></p><p class="ql-block">圖片:馮景</p><p class="ql-block">審核:梁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札达县|
绥滨县|
瓦房店市|
红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景泰县|
竹溪县|
沁源县|
芮城县|
沧源|
琼结县|
营口市|
永仁县|
闽清县|
哈密市|
黑山县|
阳高县|
西华县|
大同市|
禄劝|
东乡族自治县|
海丰县|
界首市|
盱眙县|
舒兰市|
萝北县|
岚皋县|
遵义市|
商城县|
逊克县|
乳源|
申扎县|
陵水|
蒲江县|
天长市|
唐山市|
张家口市|
宜川县|
周口市|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