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聞說饒平所城端午節游旱龍,且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詫異于一個濱海漁村怎么會游旱龍,飛龍在天,或游于江海,如何在陸地上巡游?今年五月初一,我們滿懷期待,幾個好友相約而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大城所簡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城所城,古稱大城守御千戶所,位于饒平縣東南沿海的小金山南側。明洪武年間為抵御倭寇,防范海盜,安定海疆,朝廷于沿海設置衛所,大城所設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面積二千多畝,城坦高2.7丈,東南西北各有石拱門建城樓,內有三街六巷,是明清閩粵海防重地,號稱粵東第一城。</b></p> “游旱龍”的由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所城端午游旱龍,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每年從農歷五月初一至初六,每天分別巡游粉、褐、青、紫、紅、黃六種顏色的旱龍,象征各自不同的寓意。旱龍的制作以竹編為主干,注入潮繡、木雕、剪紙等多種潮元素。游行過程則再現當年海防前哨軍民團結抗擊倭寇的壯麗場景,具獨特的民俗文化特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旱龍文化得以代代傳承,最重要的是它發揚了愛國進取,團結抗敵的民族精神。身穿明軍服飾的村民們拿著紅纓槍和長矛,英姿颯爽。壯漢們抬著旱龍巡行三街六巷,傳承著祈盼軍民平安,百業興旺的美好愿景。鑼鼓聲、潮樂聲、歡呼聲,渲染著節日的喜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這么一個海防衛城,城里沒有水路可以游龍舟,這里的先民們創造并傳承了游旱龍的風俗習慣,該是何等的樂觀向上和齊心協力,何等的同仇敵愾!中華大地之上,都是龍的傳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或許,我們苦苦追尋的民族精神就蘊含在這民俗文化之中。</b></p> “游旱龍”剪影 精彩瞬間 非遺報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非常慶幸的是我們同行的朋友,來自中山市阜沙鎮的支教老師,接受了廣東電視臺的采訪。這一刻也定格了快樂!</b></p> 后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旱龍(舟)在城里的街中“游”動著,雖沒有水域賽龍舟那樣的激烈場面,但卻很有地方特色。旱龍舟游遍了“三街六巷”之后,彩旗盒繡球作為吉祥物被居民搶奪一空,意味著將吉祥帶回家。各家各戶的長輩婦女用錢紙卷香枝成一束,再用黑色的紗線捆緊,在小孩背脊自上而下拂拭完畢,便將紙錢香枝束放進旱龍舟里,托旱龍舟載到城外燒掉,意涵送走邪氣,祈求合家平安。</b></p> 端午知多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端午節送祝福,為何不說“端午快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古人有一種說法:端午是一個毒日。端午節的習俗,多出于辟邪、驅瘟的目的,比如端午之日,家家戶戶要在門楣懸掛葵花、薄葉、艾草等物,諸宮觀這一日也“以經筒、符袋、靈符、卷軸、巧粽、夏橘等送饋貴宦之家”,市井上的僧道,亦會送人符篆之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民俗專家指出,端午節不宜相互祝福快樂,而要說“端午安康”。復旦大學民俗學教授鄭土有說,端午節即農歷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開端,古人形容此間“惡月惡日”、“五毒盡出”,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一是吃“五黃”,即名稱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寓意“青黃不接”的時候“接起來”;也有飲雄黃酒的習俗,古語曰“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倍且┖J、掃把,掛五毒圖。三是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門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民間還有給孩子戴五彩繩、掛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頭上寫“王”字等習俗。都有驅除災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從這個角度說,端午節可謂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因此,說“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比較貼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祝諸君端午安康!</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岢岚县|
四川省|
扎赉特旗|
建德市|
长岛县|
资兴市|
六枝特区|
如东县|
库伦旗|
搜索|
顺平县|
高平市|
灯塔市|
天气|
大理市|
新兴县|
烟台市|
镇宁|
子长县|
汉寿县|
如东县|
永胜县|
丹寨县|
崇义县|
凌海市|
东兰县|
溧水县|
且末县|
鹤壁市|
原平市|
云浮市|
海兴县|
赣州市|
久治县|
新乡市|
墨竹工卡县|
南汇区|
北海市|
凌源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