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鄭培亮</strong>,原名鄭丕亮。1972年生于山東省陽谷縣。先后畢業于聊城大學歷史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曾任聊城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山東工藝美院美術系副教授、教授,現任職于中國書法家協會。出版專著:《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史》(合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兩漢書法藝術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從臨摹到創作》(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一筆一畫——關于隸書的書寫狀態》(榮寶齋出版社,2011年);《刀筆吏》(華文出版社,2014年);《鄭培亮書法刻石?銘石鐫華》(書法出版社,2020年);《鄭培亮書法刻石?尚勢崇麗》(書法出版社,2020年);《鄭培亮書法刻石?溯源競流》(書法出版社,2020年);《鄭培亮書法刻石?刪繁就簡》(書法出版社,2020年);《鄭培亮書法刻石?正末歸本》(書法出版社,2020年)。論文曾獲全國首屆隸書學術討論會三等獎、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在國家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h3> <br></br></h3></br><h3>鮮于璜碑 碑陽,1973年發現墓石碑,碑通高2.42米,寬0.82米,厚0.12米。前后兩面篆刻隸書銘文,整座石碑保存完好,通碑字跡清晰。碑身兩面刻文,碑陽17行,滿行35字;碑陰15行,滿行25字,總計827字,絕大部分字保存完好。<br></br></h3></br><h3> <h3>鮮于璜碑 碑陰,碑文主要敘述鮮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歷。鮮于璜初舉上郡孝廉后,曾為度遼右部司馬、贛榆令、太尉西曹、安邊節使等,終官雁門太守。碑陽銘文頌揚死者功德,并記錄了鮮于一家的世系。</h3></br>《鮮于璜碑》刊刻于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1973年5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縣,后移至天津博物館。<br></br>《鮮于璜碑》上尖下方,呈圭形,高242厘米、寬80多厘米、厚12厘米。碑首有直徑為15厘米的碑穿。碑陽額上剔地陽刻小篆“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碑陽、碑陰內容大同小異,文尾詳列鮮于璜的家族世系。建國后發現的漢碑不少,但像《鮮于璜碑》這樣的煌煌巨制非常少見。<br></br><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局部</h3></br><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局部</h3></br>后漢以來,碑碣云起。朱劍心《金石學?說石》說:“其時門生故吏,為其府主刻石頌德,遍于郡邑,風氣極盛。”漢碑多為門生故吏所立,《鮮于璜碑》則由鮮于璜之孫鮮于魴等人樹立。據碑文記載,鮮于璜青年時期被地方推舉孝廉,后升遷為郎中。東漢永初元年(107年),鮮于璜被任命為雁門太守。為政期間,鮮于璜“折節清行,恭儉束修。政崇無為,聲教禁化”,對匈奴則“內和九親,外睦遠鄰”,恩威并重,邊關安寧和平,百姓安居樂業。<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局部</h3></br>研究者一般都認為《鮮于璜碑》是方筆漢隸的代表作,棱角分明,斬釘截鐵。這些都是刀刻的原因。碑陽刻得好一些,書寫的意趣表達出來了,碑陰則是愣頭愣腦。仔細觀察偏旁部首的寫法,碑陽與碑陰應為同一人書寫,由于刀刻技巧的差別,造成了風格差異。過去的工匠掌握一門技藝,往往世代相傳,這件碑刻,好像是老師帶徒弟,老師正面示范,徒弟背面效仿,開始刻得生硬笨拙,后來在師傅的指導下,勤學苦練,愈加嫻熟,后面幾個字已經刻得栩栩如生了。清代的書家開始大量臨寫漢碑,寫出了新面目、新風貌、新氣象。有些書家在借鑒碑刻的過程中,火候把握得不夠好,或者模仿刀刻之痕,或者把“金石氣”過度解讀了。個中原因或者是書家個人的審美有偏頗,或者是時代的局限所致,但不能因為部分書家筆下的瑕疵,忽略集體探索的整體價值。<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局部</h3></br>米芾說“石刻不可學”,并不盡然,可以學,但要看怎么學。啟功先生說的“透過刀鋒看筆鋒”是個好辦法。這句話是強調用筆的真實性,學書者都認為講得極有道理。但若想真正做到,那就難了。難就難在我們對于“筆鋒”的認識就那么全面、準確、真實嗎?有關“筆鋒”的認識,自明清以后,特別是碑學興起以來,大家的見解不盡相同,甚至差別很大,一句話說不清楚,“攪”了好多年了,好像越來越掰扯不清。現在考古學發達,漢代簡牘筆墨遺跡出土甚多,如果把啟功先生的這句話反過來,“透過筆鋒看刀鋒”,又會怎樣呢?《鮮于璜碑》我曾經臨寫數遍,每寫一遍,總不盡意,再寫一遍,還是如此。其中的美感,只能領略,卻難以匯入筆端。這里展示的其中一件長卷用的是熟紙,小狼毫,沒有墨色變化,寫出來黑漆漆的。另一件是在粉箋上寫的,有點澀,很費筆,通臨此碑,換了兩支小狼毫。還是沒有多少墨色變化,有那么一點,也是宣紙造成的遲澀。<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局部</h3></br>非得有變化才好嗎?有的人宿墨用多了,洇一大片,尿床似的。不喜歡。還有的人提按頓挫過多,來回揉搓,點畫渾身長毛,長疙瘩,像個蠕動的蟲子。也不喜歡。書法是由不同形態的筆畫組成的,就像人的腦袋,眼耳口鼻舌,干干凈凈,清清爽爽,人就精神。書法也是如此。<h3> <h3>鄭培亮臨《鮮于璜碑》</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贵德县|
永安市|
内丘县|
信宜市|
盖州市|
烟台市|
清远市|
大悟县|
达孜县|
漠河县|
铜陵市|
内乡县|
孝昌县|
南安市|
江西省|
邵东县|
岳阳市|
泰和县|
潜山县|
扎兰屯市|
定边县|
静宁县|
大关县|
桐梓县|
遵义县|
望江县|
阜新|
黄陵县|
都江堰市|
琼海市|
信阳市|
七台河市|
乌兰察布市|
新昌县|
静海县|
和田市|
临高县|
左权县|
宾川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