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冠疫情兩年沒有長途旅行了,今年初疫情大爆發(fā)逐漸平息了,我也在感染后身體逐步恢復(fù)正常,于是和朋友商定四月初一起自駕去旅游一圈。沒想到甲流又突然來襲,本人也沒逃過被感染的宿命,雖然挺了過來,但畢竟年歲大了,恢復(fù)起來真是困難且漫長,為了不給朋友添麻煩,只好放棄結(jié)伴旅行的計劃。隨天氣漸暖精力和體力有所恢復(fù),自我感覺可以出行試試了,于是決定攜老伴一起出去散散心,活動活動腿腳。這些年來的旅行著實去了不少地方,所以安排一個全新的還要身體能適應(yīng)的旅行計劃就很難了,只能盡可能而已。</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稱“老吃貨”并不是我會吃、能吃,而是近兩年來記憶力減退很快,除了吃飯不會忘記,其它所見所聞如同過眼云煙一過就忘,故稱“老吃貨”也。</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外出旅行的人們匆忙返程的時候,我和老伴反其道而行駕車離開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 畢竟是邁向八十的人了,而且已兩年沒有長途旅行了,所以第一天只到了河北省的阜平縣。阜平縣是北太行山里的一座縣城,來此是為了看看這群山之中的一處山水沖擊出來的天生橋。</p> <p class="ql-block"> 從景區(qū)入口到天生橋景點可以徒步登山,也可以乘坐纜車。都說山不太高,但這是第一站,為了給后邊的行程保存體力我認(rèn)慫,還是買張票往返坐纜車吧。</p> <p class="ql-block"> 這座天生橋的成因與許多喀斯特地貌的天生橋是不一樣的,它并不是由于喀斯特溶洞的坍塌才形成,而是由于一股山水千百年來的沖擊,將山上的頁巖沖開了一個孔洞,而后不斷擴大而形成的。這使我想起了在臺灣太魯閣所見,一條小小的立霧溪千百年來的流淌,生生把大山切出一條極深的峽谷。大自然告訴了我們以柔克剛的道理。水流雖不大,但是這極高的落差仍使瀑布在山谷中發(fā)出轟鳴,水流撞擊在巨石上粉身碎骨,一股在所不惜的氣派。據(jù)說再向上走還可以看到多個瀑布,這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瀑布群,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太行山特別是北太行就是一條干旱的山脈。今天能見此景就是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阜平天生橋是個小眾景點,所以游客很少非常清靜。大概是由于有這一流山水的緣故,在此山中森林覆蓋率竟然達(dá)到90%以上。我想若是酷暑時節(jié)能在這山間林中泡上一杯茶,靜靜的聽聽山風(fēng)、水響、鳥鳴應(yīng)該是一件很愜意的事。</p> <p class="ql-block"> 出門旅行吃是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每到一處總想嘗嘗當(dāng)?shù)氐奶厣朗承〕浴N蚁脒@里屬于保定地區(qū),大概也就是驢肉火燒吧。沒想到驢肉火燒我沒看見,天生橋路一條街都是賣“大盆肘子”的。確實是大盆肘子,因為這道菜都是用大號洗臉盆盛裝的,下邊是土豆粉條之類,上邊一層燉肘子,這一大盆菜絕對是請客吃飯桌面上的壓艙石。據(jù)說這肘子燉的極軟爛、極入味,無奈我們兩個老人是無法品嘗了。</p> <p class="ql-block"> 阜平縣城不大,在網(wǎng)上搜到了一家比較像樣的餐館,于是前往想打聽一下有什么本地特色餐食。不想這是一家張家口老板開的餐館,經(jīng)營的是塞北風(fēng)味,不過既來之就嘗嘗沒吃過的口外風(fēng)味吧。一餐吃的是用莜面做的盒子,里邊放上菜蒸制的,以前沒吃過挺好看也挺好吃,使我想起了魯菜的豆腐箱子,只不過這里是飯菜合一了,遺憾的是忘記這東西叫什么了。晚飯吃的是莜面蒸餃,素餡的,但味道調(diào)的很好,特別是真便宜,十個才十幾塊錢,前不久在北京西貝莜面村吃飯也要了個莜面蒸餃,六個就四十多塊錢,當(dāng)然餡料不一樣,那個是韭菜雞蛋餡而且每個餃子里有一個蝦仁。對了,在內(nèi)蒙我還吃過土豆餡的莜面蒸餃。</p> <p class="ql-block"> 翻過太行山后就進(jìn)入了山西省的忻州地區(qū),這里有許多值得人們游覽打卡的地方。這些年來我曾游歷了忻州地區(qū)的偏關(guān)縣,在那里見到了黃河流進(jìn)山陜大峽谷前的拐彎(老牛灣),見到了長城與黃河的握手(黃河岸邊的烽火臺望河樓),也見到了偏頭關(guān)的古關(guān)樓。游歷了忻州地區(qū)的寧武縣,在那里見到了山西的母親河汾河源頭,見到了有百萬年歷史的天然大冰洞。游歷了忻州地區(qū)的代縣,在那里見到了馳名中外的長城雁門關(guān),吃到了體量最大的代縣包子。但我唯獨沒有去過忻州,這次算是補課了。</p> <p class="ql-block"> 忻州市我覺得唯一值得游覽的就是忻州古城了。現(xiàn)在忻州古城的城垣已基本修好,頗有點“小西安”的架勢,古城內(nèi)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鋪路,路邊房屋因陋就簡改為仿古式建筑,這樣外觀上就給了人們一個古城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秀容書院”了,書院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直到山頂,有些是登山的緣故我覺得這是我見過的最大書院了,好像比“岳麓書院”還要大。但是它并沒有排在知名書院當(dāng)中,大概它出的名人太少了,來的名人也不多。</p> <p class="ql-block"> 書院中的主要建筑群是講堂之類。</p> <p class="ql-block"> 書院中還有古老的戲臺,看來過去書院中也有文娛生活,現(xiàn)在這里是個茶館可以在此休息聊天。</p> <p class="ql-block"> 最后山頂是書院的花園,面積非常大。</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中最熱鬧的一條街是“泰山廟”(道觀)前的一條巷子,是特色小吃一條街,這里從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所以不只是我嘴饞,其實人人都嘴饞,只要有條件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在這里經(jīng)營的商戶有個規(guī)定,每家只能經(jīng)營一種食品,而且不能有任何欺詐行為,這樣為了競爭各家都在盡力做好自己的商品,給我的感覺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黑漆漆的蕎面饸絡(luò)我吃過,但拌蕎面“碗坨”我沒吃過,特別是這家的蕎面碗坨居然是白色的,我很不解于是買了一碗嘗嘗。不過不便宜,碗底這一點就四塊錢,蕎面制品這個價錢就不便宜了。吃到嘴里味道和口感的確和別的蕎面或淀粉制品不一樣,于是我就問經(jīng)營者蕎面為什么是白色的,她告訴我現(xiàn)在的人嘴都高了,她這是磨蕎麥第一鑼的麥芯粉,因此是白的,也就賣的貴一些。我明白了,就像我自己去磨麥子,第一鑼的面我一定是要單留出來的,那是真正的富強粉。在這條街上還吃了樣子怪異的炸糕,味道并不特別。還有一種叫“攤黃”的吃食,是一種黃色軟軟宣宣的餅,不知道是用什么面做的,但肯定不是玉米面。這些小吃并不能當(dāng)飯,最后還是吃一屜栲栳栳解決問題。</p> <p class="ql-block"> 從忻州南行就到了晉南臨汾的洪洞縣,這里以前我來過但是老伴沒來過,于是我就是司機兼導(dǎo)游了。由于這里幾百年前明代五十年的人口移民大遷徙,洪洞就成了華人特別是客家人尋根祭祖之地。</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移民出發(fā)地的廣濟寺及門外的大槐樹已經(jīng)成了重要的旅游景點和祭祀場所。當(dāng)年的大槐樹已經(jīng)枯死,人們將樹根刨出制成標(biāo)本供人們祭拜,這棵大槐樹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雖枝繁葉茂但也都成了古樹。整個景區(qū)面積非常大,實際就是一個大花園。</p> <p class="ql-block"> 洪洞縣是一個沒有衛(wèi)生間只有解手場的城市。也只有到了這里才明白,當(dāng)年從這里出發(fā)的移民是雙手被綁在身后,像囚犯一樣上路的。只有在如廁時才會被解開雙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如廁的同意詞。</p> <p class="ql-block"> 來到洪洞不能不去看看當(dāng)年關(guān)押名妓蘇三的明代監(jiān)獄,監(jiān)獄的陰森恐怖自不必說,起碼會讓你知道什么是天網(wǎng)恢恢。</p> <p class="ql-block"> 臨汾洪洞已是晉南,這里在飲食習(xí)慣上與晉北已有了明顯的區(qū)別,主食是以面食為主,莜麥、蕎麥等雜糧已經(jīng)少見,小飯館里的各種炒菜多了起來,而且炒得像模像樣。我在這里吃到了當(dāng)?shù)靥厣摹八秩饷妗保矣X得味道一般說不出特點,但聽其制作過程著實復(fù)雜。還吃到了當(dāng)?shù)靥厣摹昂槎凑麸垺保@是一種用黃粘米做的甜食,這個確實軟糯好吃 。據(jù)說在農(nóng)村的席面上必定會有一大盤這種蒸飯,也一定是第一個被光盤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南行進(jìn)入河南省來到三門峽市,這里是一座六十多年前因水利工程而新興的城市,沒有太多的旅游資源。之所以來此,是因為老年之后賀敬之那首贊美三門峽水利工程的詩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剛好借此機會來看一眼“黃河第一垻”。本想再向東去洛陽看看小浪底水利工程,但根據(jù)天氣預(yù)報不敢在這里久留了。</p> <p class="ql-block"> 三門峽市既然是一座新興城市自然就沒有什么傳統(tǒng)美食,好在前幾年和老伴去靈寶探訪老子寫“道德經(jīng)”的函谷關(guān),品嘗了一些當(dāng)?shù)靥厣〕浴5搅撕幽铣砸煌霠Z面總是必須的,但我去的這家店手藝平平,不過他家做的豬蹄子不錯,無論味道還是顏色都很適合我。</p> <p class="ql-block"> 從三門峽向西行駛就進(jìn)入了陜西省,我們直接去了咸陽市三原縣的柏杜村。它的位置在西安市的北邊,應(yīng)該說是在關(guān)中平原與黃土高原的交界處。這里并不是一個什么旅游景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但我?guī)状卧陉儽钡穆眯兄新犝f,由于這個村子所處獨特的地質(zhì)條件,這里的人們都生活在地下的“地坑院”中。為了看看這獨特的生活方式,上一次來陜西旅行曾想去過,但由于大雨沖毀了道路沒有去成,這次專程過來補課。根據(jù)導(dǎo)航一進(jìn)村就給了我一種神秘感,一片茂密的樹林無論如何也看不出這是一個村莊,告訴我秘密就在這片樹林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找到這地坑院時真的讓我非常驚愕,要建這樣一個地坑院得要多大的工程,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啊。站在院子里看也很漂亮嚴(yán)謹(jǐn),四面的屋子和陜北的窯洞沒有什么區(qū)別。院子收拾的很平整、干凈,還有些花草樹木,滿滿的生活氣息。不過盡管窯洞的門窗都裝了玻璃,給我的感覺室內(nèi)的采光還是受限的。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的排水是怎么解決的,主人的回答我沒有聽懂,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這地坑院的大門為行人和車輛的進(jìn)出都想到了,真是挺方便。這使我想起了在伊朗旅行時看到一些過去的豪宅,也是下沉式庭院,目的是為了降低環(huán)境溫度。柏杜村地坑院的下沉高度可比伊朗的高多了,我深信住在這里一定會冬暖夏涼。</p> <p class="ql-block"> 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村子絕大部分地坑院都廢棄了,在地面重新建起了院落,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新的柏杜村農(nóng)舍和道路,這說明地坑院還是有它不好克服的弊端。很慶幸這次總算看到了這種奇葩的建筑,也許過兩年就根本看不到了,不過這個村黨支部的地坑院還在。</p> <p class="ql-block"> 為了第二天出行方便,沒有住在三原縣,更不敢住在西安,住在了咸陽市區(qū)。咸陽和西安太近了,在咸陽也找到了一家“老孫家羊肉泡饃”,一碗泡饃、兩個羊肉串很不錯的一頓晚餐了。路過閻良久聞其“瓜名”,路邊買了一個甜瓜,真棒!太好吃了,回到北京也不能忘懷,立刻網(wǎng)購了十斤閻良甜瓜,結(jié)果大呼上當(dāng),味道差遠(yuǎn)了。</p> <p class="ql-block"> 幾年前和老伴秋天游走陜南,從華陰縣乘長途汽車出發(fā)穿越秦嶺,第一天到商洛,第二天到安康,第三天才到漢中,雖然領(lǐng)略了秦嶺的美麗秋景,但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這次我想走一次西(安)漢(中)高速公路,據(jù)說這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隧道群,從西安到漢中只有280多公路,用不了半天就可到達(dá)。而且聽說駕車行駛在這些隧道群中有一種難言的刺激和考驗,這更激起了我嘗試一下的好奇,于是上路前行。說實話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刺激和不適,只是不停的進(jìn)出隧道,有的隧道挺長有十幾公里顯得環(huán)境單調(diào)而已,另外就是車速限制在不斷的變化要注意。在隧道之間有較大空間的地方,同樣設(shè)有服務(wù)區(qū)可以休息,所以我很順利的到達(dá)了漢中。</p> <p class="ql-block"> 在歷史上漢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因此在這里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故事。上一次我們來漢中時幾乎游覽了從漢劉邦的“漢臺”、“點將臺”到三國時期的“武侯祠”、“武侯墓”所有的歷史遺存,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地方?jīng)]有找到,那就是翻越秦嶺的“褒斜棧道”,這次無意中找到了它。原來棧道所在的山谷里修建了一座水庫名為“石門水庫”古棧道大部分被水淹沒,但人們在這里又修建了一條鋼筋水泥的棧道,并命名為“石門棧道”,以對歷史的紀(jì)念,既然如此我就游走了一趟石門棧道。</p> <p class="ql-block"> 古“褒斜棧道”南起漢中的褒谷口,穿越秦嶺北到眉縣的斜谷口。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當(dāng)年劉邦大張旗鼓的修建這條棧道,項羽則在斜谷口一帶布下重兵準(zhǔn)備應(yīng)戰(zhàn)。但此時劉邦卻調(diào)遣其精銳部隊悄悄集結(jié)于陳倉(今天水附近)突然從背后對項羽發(fā)起了進(jìn)攻,大獲全勝,為漢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這就是兵書上有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棧道。走在復(fù)建的棧道上應(yīng)該比古棧道好走多了,但上上下下仍走的我老漢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再看此景足以感受當(dāng)年翻越秦嶺之難,蜀道之難。</p> <p class="ql-block"> 漢中雖然屬于陜西,但全然不是頭腦中干旱的黃土高坡了,而是一派南方景色,到處是竹林和茶園。在這種條件下飲食習(xí)慣與陜北自然也是天壤之別,有些地方更接近四川和湖北了。</p> <p class="ql-block"> 閬中古城是我這次旅行中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地。因為中國有四座古城,分別是:山西的平遙古城、安徽的徽州古城、云南的麗江古城和四川的閬中古城。除了閬中古城之外其它三座古城我都去過了,這次就是要補上這一課,看看閬中古城與另外三座古城有些什么相似和不同。閬中地處川北,據(jù)說過去進(jìn)入四川最重要的蜀道“金牛道”在經(jīng)過劍門關(guān)之后,最終出口便是閬中了,因此它有極重要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離開漢中時下雨了,一路仍舊穿行在群山和隧道之間,一路小心謹(jǐn)慎反倒獲得了四川高速交警的一張超速罰單。很幸運到了閬中雨幾乎停了。</p> <p class="ql-block"> 閬中古城的中心有一座和平遙古城相似的過街樓,名為“中天樓”,整個古城就是以它為中心展開的,所以它是閬中的標(biāo)志性建筑,登樓四下望去房舍街道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閬中的孔廟規(guī)模不小,這大概與過去川北貢院設(shè)在閬中有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我覺得在閬中最有名的地方大概就是“漢桓候祠”(俗稱張飛廟),這是我見過的唯一張飛的祠堂。由于閬中地理位置重要,張飛曾在這里鎮(zhèn)守七年,這里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死后他也就被葬在這里。由于他的緣故在閬中到處都是賣“張飛牛肉”的,這種牛肉外黑內(nèi)紅,那種紅的顏色也很像平遙牛肉,因此也沒敢多買,買了一點嘗嘗味道,沒感覺有什么很特別的地方。北京也曾有店鋪賣過張飛牛肉,但沒有賣出名堂來。</p> <p class="ql-block"> “川北道署”也就是川北衙門,很有氣派,我看其規(guī)模不亞于保定的直隸總督府。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從二門到大堂所以匾額題字,無一不是要求為官者公正、廉潔。</p> <p class="ql-block"> 川北貢院是我見過的保存最好的古代考場,這兩天全國正在高考,我想那個時候有能力和機會去貢院參加考試,大概也是一種榮幸。</p> <p class="ql-block"> 閬中古城的“華光樓”號稱古城第一樓,它面對城外嘉陵江碼頭,在此樓上可一覽江山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 和所有的古城一樣,這里的主要街巷都已成為了商店,好在我去時有些小雨,游人不算多,可以想象平時和其他古城一樣熙熙攘攘的人群。店鋪也主要是旅游紀(jì)念品和食品,我們也就是買點牛肉和當(dāng)?shù)靥秋炛悋L嘗。</p> <p class="ql-block"> 我希望能在這里找到點與其它三座古城不同的地方,于是我就避開了熱鬧的商業(yè)街,鉆進(jìn)古城居民居住生活的小巷,當(dāng)起了胡同串子。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居民在過著一種真正慢節(jié)奏的生活,雨水把小巷的青石板路清洗得干凈發(fā)亮,門頭、墻頭的紅花綠葉也被清洗得一塵不染,偶有匆匆路過買菜主婦的腳步聲外這里安靜極了,這與人聲鼎沸的古城商業(yè)街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也許是氣候的緣故,這里的人愛養(yǎng)些花花草草,把門口和庭院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生機盎然(我私闖了兩戶民宅,讓我感到很詫異),顯得生活很安逸。我還去逛了當(dāng)?shù)鼐用竦牟耸袌觯瑧?yīng)該說只要有錢什么都不缺。</p> <p class="ql-block"> 站在古城邊高高的江堤上,看著青山腳下嘉陵江從廣元靜靜的淌來,經(jīng)過我的身邊又靜靜的向重慶流去。我大概更像一陣風(fēng)匆匆的從北京趕來,在這里一瞬又要匆匆的離去。這就是旅行,不會有任何痕跡。</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四川的一個大難題是吃飯,川菜不管是上河幫、小河幫還是下河幫那一派都離不開麻辣,這一個辣字就把我給治了。第一餐飯找了好久才找到這碗不辣的抄手,后來總算找到吃飯的據(jù)點了,不僅飯菜無憂還能喝上北京啤酒了。還在這里吃上了能讓我邁不開步的軍屯鍋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库车县|
顺昌县|
米泉市|
建阳市|
阳高县|
宜章县|
贡山|
陕西省|
汤阴县|
申扎县|
常德市|
衢州市|
扶绥县|
宁蒗|
和林格尔县|
邳州市|
车致|
南汇区|
滁州市|
清丰县|
商城县|
仁怀市|
平塘县|
岑巩县|
元阳县|
峨眉山市|
石泉县|
马尔康县|
仙桃市|
抚州市|
玉环县|
江都市|
鄂尔多斯市|
赫章县|
长沙县|
天台县|
皮山县|
蒙自县|
东源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