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興縣政協(xié)組織的“興縣政協(xié)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暨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為期一周的在延安培訓學習活動。<br><br><div>這次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淺。在延安的每一天,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全是這塊紅色熱土上的紅色印記,感受到的是延安精神的神奇、偉大!為了不忘,我用圖文記錄下在延安一周寶貴的行蹤感受!</div> 一、培訓基地“兀里紅謠”<br><br>5月15日早6點半,由興縣十屆政協(xié)常委、各鄉(xiāng)鎮(zhèn)政協(xié)聯(lián)絡組長、部分委員及政協(xié)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的49人,按規(guī)定時間準時到達縣政府大院,7點大家乘大巴出發(fā)。去延安,我相信大家都是帶著朝圣的心情去的,因為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zhàn)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同時,延安是“雙擁運動”發(fā)祥地,被民政部、軍委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延安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通過六個半小時長途奔波,終于到達延安。我們沿著打著“兀里紅謠”路燈牌廣告一路走進大山深處。遠遠地一處植被盎然的山腰,“紅謠”二字盡入眼簾。環(huán)顧四周,背依群山典型的一北方村莊一覽無余,時間大約中午的1:30左右吧,我們到達陜西延安干部學院兀里紅謠培訓基地(寶塔區(qū)河莊坪鎮(zhèn)趙家岸村,距延安市區(qū)8公里)。<br><br><div>大家很好奇“兀里紅謠”這個名字,網(wǎng)上一查:“兀”代表山體,“里”代表居所,“兀里”就是在山體里的居所,與陜北窯洞同義。“紅”象征紅色革命圣地,“謠”與“窯”洞的窯同音。“紅謠”,就“紅窯”。當然紅謠就是紅色歌謠和民謠了,“謠”與“窯”通用,便衍生出紅色歌謠和民謠的說法。多么生動浪漫的名字!也足見延安人民在挖掘紅色文旅文化時的用心用情,連簡單的民宿、服務中心,都注重每一個細節(jié)的文旅打造,這方面實在值得我縣借鑒!<div><div><br></div></div></div> 以后的幾天里,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我們外出回來,半山腰的“紅謠”二字總是遠遠地就映入了眼簾。<br><br> 下車吃飯,分派房間,拿了房卡,大家紛紛議論自己住的院子的名字:冬暖、秋實、夏種、春耕、轉角、樸素、勤儉、禮尚……好有詩意的院落名字!我們分在“轉角”院里,有人打趣說:“轉角遇到愛!”。哈哈,真的很有意思。去山坡院落房間時,首先看到的是初上臺階的墻上有:“鄉(xiāng)愁在歲月里流淌”的字樣,又上了幾節(jié)臺階,靠墻處擺放了許多農(nóng)家家什、農(nóng)具等老物件,真是啊,這次出來,住兀里紅謠,體驗濃濃的鄉(xiāng)土文化,身心放松的同時,仿佛又回到了故鄉(xiāng),上坡、下坡,上炕、下炕,嗅槐花的馨香,與泥土零距離接觸,聽著:“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解放區(qū)呀么嗬嗨,大生產(chǎn)呀么嗬嗨,軍隊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羅羅羅呔……”等紅歌,在院里的茅棚下歇涼,順山路到山頂看無名野花,觀賞霞光、夕陽,真有一種把他鄉(xiāng)當故鄉(xiāng)的感覺,仿佛歲月一下子回到了從前…… 二、室內專題課<br><br>室內專題課有16號上午的文世龍老師講的《音樂黨課—陜北紅歌經(jīng)典中的黨史》,17號下午馬廣榮講的《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20日上午郝琦老師講的《延安時期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及現(xiàn)實啟示》,20號下午樊高林老師講的《人民政協(xié)的光輝歷程與新時代新使命》。這些專題課內容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現(xiàn)實指導作用。特別是別開生面的音樂黨課,文世龍教授以陜北民歌中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東方紅》作為切入點,用以歌串史、講唱結合、師生互動等方式,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延安十三年與陜北民歌”為主題,通過專題理論講授、紅色經(jīng)典傳唱、精彩故事分享、現(xiàn)場互動學唱等環(huán)節(jié),示范演唱和教唱了陜北民歌代表性作品《蘭花花》《東方紅》《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南泥灣》《保衛(wèi)黃河》等歌曲,全方位、立體式闡釋了“陜北革命民歌的題材內容”即革命斗爭、擁軍支前、反惡習、愛情歌等,音史兼具、聲情并茂。在參訓學員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深受啟發(fā)、倍受振奮。 三、現(xiàn)場講解授課<br><br>延安革命紀念館是一座展示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場所,它記錄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延安時期的艱苦奮斗和偉大成就。16號下午我們先來到這里參觀學習《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展覽,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來到延安參觀該展覽的路線,聆聽歷史聲音,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革命歷史,汲取革命的力量,堅定革命信念。 從紀念館出來,我們又來到王家坪革命舊址。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和中央軍委及八路軍總部所屬機關負責同志住過的地方,舊址現(xiàn)為南、北兩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大家跟著講解老師邊看、邊聽、邊思考延安黨史與延安精神同做好本職工作的結合點!在院里我們聆聽講師講《轉戰(zhàn)陜北的歷史意義及現(xiàn)實啟示》,不得不贊嘆佩服一代偉人的大智大勇!轉戰(zhàn)陜北在當時安定了民心,使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鼓舞增強了陜甘寧邊區(qū)和全國各解放區(qū)軍民的戰(zhàn)斗意志,提高了人們必勝的信念。轉戰(zhàn)陜北取得偉大勝利,成為我軍戰(zhàn)役史上以少勝多、以劣勝優(yōu)的光輝范例。主動放棄延安,中央在陜北不走,采取“蘑菇”戰(zhàn)術,劉鄧大軍挺進中原,這些戰(zhàn)略決策體現(xiàn)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高超的戰(zhàn)爭藝術。其中體現(xiàn)的制勝機理,對于我軍今天,還有在未來,在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戰(zhàn)役中,仍具有深刻啟示。 在楊家?guī)X革命舊址,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毛澤東舊居、中共七大會址等地,實地感受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艱苦樸素作風,重溫風云激蕩的歷史。在七大會址前,延安干部培訓學院趙艷君老師為我們進行了《“窯洞對”及其現(xiàn)實啟示》的現(xiàn)場教學,全面回顧了“窯洞對”的歷史背景、深刻內涵、實踐經(jīng)驗以及黨對于打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歷史周期律的第二個答案,留給大家諸多思考與啟示。(“窯洞對”是指1945年7月毛澤東同志與民主人士黃炎培的一次著名會談。窯洞對”的要義,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窯洞對”中,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 在鳳凰山革命舊址,大家聆聽延安干部學院講師拓劉盼講信仰黨課《白求恩與白求恩精神》。在延安培訓的幾天里,我認為在所有的講師當中,拓劉盼講師是講的最好的一個。她身著一身黑色的連衣裙,莊重典雅又不失青春的活力。結合自己對白求恩從小時候課文里的了解到長大后查找資料詳細全面貫通,從白求恩的家庭背景到他職業(yè)的選擇以及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萌發(fā),到后來國際主義思想的產(chǎn)生及不遠萬里投身中國的解放事業(yè),從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講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再到“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圍繞毛主席對白求恩的高度評價,用一件件真實的事例、一句句感人的話語以及一份寫給聶榮臻的信,為我們重樹一個國際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白求恩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聲情并茂的講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我在心里默誦著毛主席寫的《紀念白求恩》,覺得這字句千斤的話語才是對白求恩大夫最中肯最貼切的評價!今天我們有幸在鳳凰山革命舊址,聆聽諾爾曼.白求恩的故事,更增添對這位國家友人崇高敬意的同時,也對用心用情宣講白求恩精神的劉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我們學習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原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石春陽在現(xiàn)場為全體學員深情回憶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過四關”和為村民辦實事的動人故事。隨后我們在村史館、在知青舊居用心參觀,深刻體會到應該努力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從容和充滿愛心地與人相處,收獲更溫暖的情感回報;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攻堅克難、樂于奉獻、敢于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fā)揮最大價值。 以后的幾天里,我們走進安塞區(qū)南溝村,探尋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在“四·八”烈士陵園緬懷革命英烈,堅定理想信念。在寶塔山下,黨員委員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初心使命。21日上午,大家意猶未盡,在黨史辦主任牛亞平的帶領下又去了棗園、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魯迅藝術文學院,追思先烈早期思想,接受紅色洗禮! 四、觀看情景劇、歌舞劇、燈光秀<br><br>(一)在紅街觀看情景劇《再回延安》<br>17日晚上,我們去紅街集體觀看了大型沉浸式情景劇《再回延安》。音效、燈光、演員表演都很到位,讓人深深感受到紅軍長征的不易與他們堅定的革命初心。在觀看表演的時候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紅軍在雪山峭壁摔倒又不斷攀爬的畫面,讓人忍不住揪心;過草地的場景,空中展開的舞臺需要抬頭仰望,撲朔中宛若夢境,看到戰(zhàn)士們因饑餓、傷病倒在路上的場景,令人倍感征途之艱難;紅軍歷盡艱難困苦成功會師延安,那一刻的感動,無以言表;漫漫長征路,紅旗班老班長的一句“我便是那最后的一道光”讓我們看到革命薪火永不熄滅的傳承;當一面碩大的國旗從空中緩緩落下來觸碰在場的人們的手指那一刻,我們的血液沸騰了,愛國之情和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倍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感念的同時便從內心深處滋生出一份責任,一種使命!<br> (二)在金延安觀看大型歌舞劇《延安十三年》<br>20日晚上我們幾個沒去過“圣地河谷.金延安”的人約定一起,大家共同的目的是去這里買點延安特產(chǎn),因為第二天我們便要返程了。吃過晚飯,我們便打了出租車。原來“金延安”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不到二十分鐘我們便到了。這個“金延安”以“延安記憶”為脈絡,再現(xiàn)了上世紀三十年代“陜甘寧邊區(qū)”的老延安街景和“千年延州”的北宋邊城風情。陜北說書的老戲臺、中國第一家新華書店和延安保育院、供銷社……在文化元素方面,紅色精神、黃土民俗、時尚休閑業(yè)態(tài)完美結合。充滿懷舊、歷史的紅色元素,喚醒了人們記憶深處的那些崢嶸歲月!大家悠閑地逛著,欣賞著各種文化元素,不知不覺走到一處民宿,在一方庭院里,青磚黛瓦、楓影畫庭,如詩如畫。有同志感慨:若今生得這一居所,每天閑坐庭前,品鑒詩意棲居,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窗外云卷云舒,是多么愜意的事! 大家在庭院小憩一會便走出街上。此時大概是傍晚七點多,我們碰到好多穿表演服裝的演員來回穿梭在街上,上去一打問,原來晚八點街上演出大型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真是擇日不如撞日,我們碰巧趕上了!<br><br> 接近八點了,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走出“城外”,(從道具城門走出)現(xiàn)場觀眾真多,摩肩接踵的。隨著一聲“鄉(xiāng)親們,進城嘍——”所有的觀眾和演員(“飾知識分子、愛國青年、黨政軍隊等”)一同進城。呵呵,我們也成了演員!我們跟著部隊進城,觀看首幕《落腳.延安》,這場演出一結束,大家就奔跑著趕到下一場演出現(xiàn)場繼續(xù)觀看:飛機瘋狂亂炸、百姓的哀嚎與呼救聲、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與敵機對抗及迅速搶救的場面,真是驚心動魄!……有時走著走著,跟前就冒出演員在表演,演員就在群眾中間。掌聲、喝彩聲不斷,氣氛非常熱烈。一幕接一幕精彩、震撼的演出,早就把我們帶入了那個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看的讓人心潮澎湃,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遺憾的是我們買的特產(chǎn)還寄存在商店,怕人家關門,沒等演出結束大家就戀戀不舍地離開。 這樣沉浸式的演出不僅有很精彩的視覺沖擊力,更有著很深刻的教育意義。回來后網(wǎng)上查找,才知道我們看的大型沉浸式歌舞劇原來叫《延安十三年》,本劇通過100多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由《落腳·延安》《事變·破曉》《百花齊放》《艱苦奮斗》《歷史抉擇》《東渡·解放》《歌唱祖國》七幕組成,運用聲光構建立體的游客體驗,以戲劇對白、民歌對唱、秧歌、戲中戲、腰鼓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圍繞中央紅軍落腳延安、延安文藝座談會、南泥灣大生產(chǎn)、東渡黃河等重大歷史事件,通過紅色記憶與高科技的融合,再現(xiàn)了延安十三年的崢嶸歲月,帶給游客全新的、沉浸式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紅色文化體驗。我們拍了好多視頻,回來后分享在群里,好多人都遺憾錯過了觀看的機會! (三)在二道街品嘗延安美食、觀看寶塔山燈光秀<br><br>15號下午,由于沒有任務有人提議去市里逛逛,于是我們七八個相約在夜幕降臨時一起打了出租車,去逛延安二道街的夜市。聽人說延安商業(yè)最繁華的地方就是二道街。來到二道街,大家走著走著就到了美食街了。此美食街非興縣美食街!一輛輛具有陜北窯洞特色的餐車整齊有序地排列在街道兩側,那陣容是從頭望不見尾。餐飲人員統(tǒng)一著極具代表性的當?shù)貍鹘y(tǒng)民俗服裝,男的頭上勒白羊肚手巾,女的著陜北地方特色服飾。美食街街上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各種美食琳瑯滿目,熱氣騰騰,實在誘人!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聽著商販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鍋鏟與鍋碰撞傳出的聲音,真是人間煙火情!禁不住誘惑,我們也要了羊頭、羊雜、羊肚等特色美食,美美地大餐一回。往出走時我們還看到唱民歌的、彈三弦說書的,據(jù)說還有唱道情的,但我們沒看到。只看到擁擠的人流和每個攤位爆滿的美食生意。<br><br> 在二道街我們聞到了城市的煙火氣。領略到的是夜延安的魅力和夜間經(jīng)濟的繁華。二道街的這種消費模式的創(chuàng)新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 二道街出來,寶塔山燈光秀正好開始了。寶塔山下延河橋畔,燈光璀璨,游人如織。巍峨雄偉的寶塔山在燈光的照射之下,變化出不同的色彩,大氣磅礴,壯麗輝煌。燈光秀將實景、音樂和燈光融為一體,在《延安頌》《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保衛(wèi)黃河》等歌曲聲中,動態(tài)描繪延安與陜北的文化特色,呈現(xiàn)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回顧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等,通過3D的視覺形式,投射在寶塔山腰。我們趕緊駐足拍攝,留下這動人的畫面。 21日下午約2點左右,我們坐送二期培訓的委員的車返回興縣。 五、心得體會<br><br>回顧一周的培訓學習,我真正理解了為什么當年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能夠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真正奧秘那便是——延安精神!<br><br><div>延安精神的內涵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樂觀地對待困難的精神;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三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四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br><br></div><div>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我的理解是:延安精神是我黨我軍及全國人民在新征程路上借鑒的法寶,現(xiàn)在學習延安精神,就是如何將延安精神與我們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結合起來,用延安精神滋養(yǎng)初心淬煉靈魂,推動我們的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br><br><div>回顧黨中央在延安和陜北戰(zhàn)斗的歷程,是中國共產(chǎn)黨由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中國革命事業(yè)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十三年。通過學習和思考,我有以下三點感受:<div><br></div><div>一、要認真學習延安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延安精神就是我黨艱苦奮斗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傳家寶,而且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延安時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并取得了勝利,奠定了新中國的堅固基石,黨在延安鑄造的抗大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等,是延安精神的原型和體現(xiàn),也是新時代新征程奮進路上所需的精神食糧。<br><br></div><div>二、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努力工作。延安時期共產(chǎn)黨人面臨的困難很多,不僅要面對艱難的形勢、困難的生活,同時還要在黨的事業(yè)與家庭、親人甚至生命之間進行抉擇。正是因為共產(chǎn)黨人懷揣著實現(xiàn)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堅定信念、前赴后繼,不計個人得失,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下,依然義無反顧,投身于國家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中。在今天這樣優(yōu)越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我們更應該體會到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接續(xù)前輩的初心使命,提升思想認識高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最大限度地為黨、為民辦實事、做好事!<br><br></div><div>三、要學習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苦干實干、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品質。從點滴做起,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攻堅克難、樂于奉獻、敢于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fā)揮最大價值。同時也應該努力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從容和充滿愛心地與人相處,收獲更溫暖的情感回報。<br><br>總之,這次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淺,在延安,看到的是歷史的遺跡,感受到的是延安精神,我一定要把學習延安精神所思、所得、所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實際效果體現(xiàn)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努力學習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可貴的精神風貌,樹立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心系黨和民眾,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資政,為新興縣建設與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br><br><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桂連于2023.6.6</h3></div></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榕江县|
鲁甸县|
五家渠市|
堆龙德庆县|
信丰县|
会泽县|
温泉县|
五寨县|
富顺县|
台东市|
苍梧县|
房山区|
曲周县|
湘阴县|
台山市|
富宁县|
通化市|
潮安县|
玉环县|
津南区|
灵武市|
宣化县|
聊城市|
临武县|
温州市|
伊宁县|
阿拉尔市|
普宁市|
沧州市|
陆良县|
广德县|
彭水|
新营市|
淳化县|
龙海市|
彭水|
英德市|
石门县|
清河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