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遠方的山 音頻演播 鄭莉莉老師</p> <p class="ql-block">6月8日,翻過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阿德明顯輕松了下來。不是因為路況,而是因為前一天,四人組里我們兩個初次入藏的小伙伴在過海拔4636的雄珠拉山口時都出現了高反,他擔心我們今天過更高的山口時能否順利。</p> <p class="ql-block">雄珠拉山口是我們跨過怒江大橋進入艱險的滇藏大通道的第一個埡口,途中才過3000海拔我的鼻子就堵上了,多年不犯的鼻膜炎卷土重來,我帶了鼻通的噴劑,在山路的顛簸中卻差點噴到了眼睛里。藏族司機阿德傳了清涼油過來,問是不是感冒了?我說應該不是。心里明白他的擔心,初入高原,感冒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我們四人中有一個出現狀況,那這一路的行程都亂套了。一到4000海拔,阿德的小白高反了,動力上不去,油門再踩也沒反應。小白是阿德的二驅東風凌智商務車,還是一臺準新車,才跑了五次,五次都是滇藏線。說實話我有點難以置信,一個愛車的人怎么舍得讓自己的新車初秀就跑魔鬼丙察察?!一路緩慢爬坡,小白到了雄珠拉山口,到了入藏的第一個埡口,無論如何是要踏足紀念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回到車上,小我一歲的童瑾也說身體不舒服,阿德說你們嘴唇都紫了,明顯是高反。大我兩年的丁姐姐數不清幾次進藏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只剩丙察察、墨脫這條線沒走,</span>嘛事木有,50后的沈老師是第二次進藏,她也貌似無礙。童瑾拿出疫情期標配的氧飽夾,一測血氧僅有66,讓我也測一下。我說不測,看狀態我不會好過她去,沒的給人添心理負擔。</p> <p class="ql-block">上午過了4636的雄珠拉山口,中午在目若村午餐,圖片看著狀態不錯,在當時我只能喝下一點酥油茶。下午繼續西行翻越海拔4498的昌拉山口和海拔4706的益秀拉山口。小伙伴們繼續下車嗨,我老實躺在后座待。</p> <p class="ql-block">看他們回車時滿臉笑意,忍不住按了幾下手機,丁姐姐說抓拍得挺好,我說你要記得我是帶病操作。拍過繼續躺平,晚上看照片的時候,發現過今日最高的4706的益秀拉山口時丁姐姐居然上到小白的頂上去了! 哎呀,阿德可真舍得,丁丁可真瘋得,這是踩在小白頭上不也踩在我頭上呀,哼,生氣氣!</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宿桑曲河畔海拔2360的林芝茶隅縣,一夜歇過,早起感覺精力恢復不少,一測血氧86,還成,雖然在家穩定值是98,但這里畢竟是高原,煮個面條也得上高壓鍋。</p> <p class="ql-block">因為前一天過埡口有兩個表現拉垮的,所以今天要過海拔更高的德姆拉山口阿德是有著擔心的。沒想到這一日的行程超乎預期的順利。先到了海拔4700的觀景臺,沈老師說要完成聲樂老師的高原發音試驗,先就向雪山問候了“你好”,第一次感覺沒調節好,又試了第二次,回音悠長高遠,山上的當地人都翹起大拇指為她點贊。阿德也興奮了,唱起了《走進西藏》,然后他們約定在山頂埡口合唱一段,結果合唱一段之后沈老師意猶未盡,兼之我慫恿又獨唱了幾句。事后證明我們有點嗨過頭,在這之后沈老師上坡提氣就覺比之前費力了,我們都有所收斂,只有丁姐姐除外,還時不時來個蹦高高,根本攔不住,沒轍,只好乖乖抓拍,只求阿彌陀佛一鏡過,你就少蹦幾下吧。</p> <p class="ql-block">既然攔不住,就留影像吧,這瘋狂的證據。</p> <p class="ql-block">翻過入藏最高的德姆拉山口,雪山美景如夢如幻。阿德輕松下來了,不由就哼唱起藏家的民謠。他說雪山對我們來說是比母親更加重要的存在,她滋養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如果沒有雪山可能我們都活不下來。沈老師說:“阿德你多唱幾首吧,我們愛聽?!卑⒌鲁獛拙?,用漢語解釋幾句?!斑@是唱給生我們養我們的母親的,意思是小時候母親一口吃一口喝的撫育我們長大,現在我們大了,母親也老了,該是我們盡孝心的時候了。我們走到高山遠水,想起生我們養我們的母親還在家里等著我們喝酥油茶吶”; “再唱一首通俗的,是關于愛情的。大意是阿媽看上的姑娘叫我娶我是一定會娶的。阿媽覺得這姑娘行,我們做兒子的一定要接受,因為她經歷過這些。雖然我們是自由戀愛,但老人的話要聽,老人說行我們就行?!辈恢朗鞘嵉难┥斤L景還是動人的質樸歌聲,忍不住淚水滑落,心里默念著:“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好在他接下來唱的是迎客的歌了,心情才隨之舒緩。</p> <p class="ql-block">回頭想來不自主的落淚有三回,這翻越德姆拉山口后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在過嘎隆拉隧道之前,第三次是出藏過天路七十二拐之后在英雄橋上。</p> <p class="ql-block">將過嘎隆拉隧道,望見冰雪覆蓋的高山迎面而來,盤山路猶如利劍劈在山體之上,那種氣勢奪人心魄。雪山不語,但山在那里就無端令人淚下。墨脫公路的嘎隆拉隧道素有"隧道地質病害百科全書"之稱,由武警交通部隊承建,隧道開通前墨脫每年長達8個月左右大雪封山。如今原先必經的盤山公路鮮有車行,山路望去如高山積雪無法抹去的傷痕,嘎隆拉山見證了48年筑路者為使墨脫這一高原孤島基本實現全年通車付出的悲愴和艱辛。</p> <p class="ql-block">出藏時過七十二拐,我們的車子行于云端之上。</p> <p class="ql-block">記得在之后將過英雄橋,問阿德是不是要鳴笛,他說是的。翻看50后大姐tobimami的美篇和同行人分享了相關記載:“怒江大橋,不長-165米,不起眼,上世紀初全憑入藏部隊十八軍用鍬鎬,炸藥,人工建造起來的公路橋。是川藏線上唯一通過怒江的橋梁。說他是川藏線的咽喉,毫不為過。</p><p class="ql-block">自從1954年川藏線通車以來,過怒江大橋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儀式,不知道開始于何時?不知道開始于何人?但是幾十年過去,這個儀式從來沒有斷過,每一輛通過的車輛都會認真的做著這個儀式!</p><p class="ql-block">這不是個故事,在今天的這座怒江大橋旁邊,緊挨還有座老橋,老橋旁邊有一座獨立的橋墩傲立湍急的怒江激流之中。1953年的施工中,有一個小戰士工作時,失足掉到正在澆筑的橋墩里,水泥迅速的凝固,戰友們用盡了一切辦法都無法將他救上來。就此一個生命注入了這個橋墩。至此橋墩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屹立在怒江的洶涌澎湃中,成為一塊豐碑。從那以后,每一個經過這座橋的司機都會長長的按響喇叭,向那座橋墩致敬!怎么多年過去,就靠川藏線上一代一代司機們的口口相傳,怒江上這個過橋儀式一直沒有變過。橋不寬,車多了,后邊的司機會拐進同樣也不寬敞的觀景臺等候,有序的排著隊通過這江,這橋,按響汽車喇叭,告訴那個小戰士,我們來了,我們和他一起在這里,我們沒有忘記他,我們向他致敬.......。</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了,幾代人一個動作,清脆的鳴笛從沒有斷過,山谷作證,怒江作證!”</p> <p class="ql-block">阿德鳴長笛過橋,將近另一頭時停車說你們可以下來一下。我們下了車,看到了那座獨立的橋墩,也看到了橋欄上一眼望不到頭的酒食依序擺放:大地魂、郎酒、二鍋頭、紅牛、可樂、雪碧、礦泉水、蛋糕、餅干、熟食、西紅柿桔子上各插著三支香煙……年輕的戰士呀,70年,人們沒有忘記你。</p> <p class="ql-block">常聽人說西藏行是洗滌靈魂之旅,我想洗滌靈魂的不止是走過最爛的路 看最美的風景,而是尋求到人與自然、人與人文、人與人的連接。人的群居屬性注定了要尋求身心的歸屬和安放,心安之處即吾鄉,若心定可以四海為家。</p> <p class="ql-block">阿德在秋那桶有自己的民宿,規模不大,八九個房間,有標間也有為騎行者安排的通鋪。房子是父子倆自建的,他父親是大師傅,阿德懂電工和建筑,因為他父親出生于73年,73又諧音青山,所以民宿就叫了“七三客棧”。阿德媳婦負責著民宿的日常打理,阿德有二級廚師證,民宿的餐飲原來就他自己做,但這樣他日常就脫不了身,現在有了合作者,餐飲歸麗江來的沙老板操辦。</p> <p class="ql-block">開了民宿就有了遠客和故事。阿德說數年前有個二十五六歲的小伙子開車來到他這里,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給了他,手機卡也丟了。阿德和沙老板都看出了小伙子的不對勁,就拉著他喝酒。喝多了,小伙子就哭開了,說生意賠了五百萬,女朋友也掰了,人生如此不想再活,來到滇藏之界就是一心尋死。阿德聽了生氣,說要死自有老天收你,老天不收你怎么能自己放棄?沙老板是彝族人,也憤憤說到這么做是懦夫,他最看不起!那天喝到很晚。第二天小伙子隨阿德去怒江邊釣魚,看著怒江奔流問阿德如果跳下去會不會死?阿德說你可以試試。小伙子不語,徑自釣魚。也不知他是不是以釣魚定命數,總之他釣到了兩條魚,然后說我們回家吧?;貋淼穆飞纤f想通了,失戀、賠錢不是絕路,大不了從頭再來。因為他們一直有聯系,知道他現在還清了欠賬,也已成家。這曾經的過往也就成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們以為阿德會有很多兄弟姐妹,他說只有一個姐姐?!吧贁得褡宀皇遣皇苡媱澤拗茊??”“在云南不是。”想想也是,云南有26個少數民族,要是都不計劃幾乎就是沒計劃了。他說藏民讀書的少,一個學校遠,另外孩子要幫家里干活。他三歲半就開始放羊了,那時家里有40頭羊。三歲半?!還沒羊兒高吶,我們同齡的娃還要喂飯吶,怎么可能?他說有姐姐一起。但姐姐也只比他大兩歲,兩個幼童放40頭羊,真是童話故事都不敢這么編。他說當年他們那還沒普及9年義務教育,父母賣了牛羊供兩個孩子上學,學校離家有19公里,本來只計劃讀到小學畢業,恰好五年級的時候9年義務制了,所以才上到了初中。姐姐學習好,中考時排名怒江州第三,保送的高中。供姐姐讀書還是供他?當時開了家庭會議,他自己放棄了。我們都覺得他們的父母很開明。他的姐姐后來成了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當時在村里辦了兩天的酒席。</p> <p class="ql-block">阿德22歲結婚,娶了美麗善良的傈僳族姑娘,如今兒女雙全,女兒三歲,活潑調皮,跟著奶奶生活在牧場,六歲的兒子轉眼也要上學了,學校依舊在19公里外,住校,一周一回,學校有食堂,學習和其它生活起居都要自理了。阿德說兒子可以的,現在飯后都是娃洗碗,他們回家晚了他也會自覺把豬喂了,比起他小時候要挖蟲草、放羊已經幸福很多。</p> <p class="ql-block">男娃兒開朗不認生,丁姐姐看他在逗小狗玩就想逗他玩。托起他來就甩流星,男娃輕環她手臂放松的狀態是對人完全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村不大,四十余戶人家,阿德家的小白晨起自覺帶我們繞村一周?;氐娇蜅B犞⒌抡賳?,原來狗狗還真叫小白。客??谟袀€小店,賣些旅游紀念品之類,阿德說義烏商人來過他們地方,義烏人真聰明,思維都是快人一步,很多東西我們想得到做不出,他們想得到就做得出,是該讓他們多賺錢。又說他們寨子的年輕人并不愿意離家太久去賺錢,經濟社會不能說錢不重要,但縱有千萬,要長期遠離家鄉親人也不值得。我們這個地方真好,那么美,住起來又舒服。在沿途,很多次聽他說起風景的美麗,這個略出意外,因為已經聽過很多地方的住民說“你們跑老遠來看風景,我們天天看,都覺不出什么?!被蛟S是心有大愛才能發現美無處不在吧。</p> <p class="ql-block">“七三客棧”緊挨著村里的百年天主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德藏族,</span>媳婦傈僳族<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親怒族,</span>一家都信奉天主教。不過阿德說在他們那里不同的教派是不沖突的,一大家子的成員可能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多種信仰,他們會支持家人參加各自的宗教活動,有時候也一同參加對方的活動。阿德說村里農忙時節都是村民互助的,集中人力、畜力、機械二三天忙完一戶再接另一戶。所有年輕人都要參加護林志愿隊,也經常要演習,他如果出門在外就他媳婦去參加。</p><p class="ql-block">那天丁姐姐問他“你手上戴的是啥?”“我媳婦給戴的?!彼聪蚣t色的手串,眼睛笑成了一道縫,我們都大笑起來。突然腦海跳出途經然烏湖看到的標語:“中國人民萬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蒙阴县|
沂水县|
离岛区|
忻城县|
义乌市|
平和县|
桃园县|
四川省|
麻江县|
扶风县|
雷山县|
常德市|
恩平市|
威远县|
红安县|
商南县|
邯郸县|
大丰市|
政和县|
诸城市|
进贤县|
仪征市|
大同市|
大田县|
湖南省|
江都市|
万全县|
大化|
平昌县|
桃源县|
德江县|
麻江县|
额敏县|
北碚区|
邳州市|
乐业县|
顺平县|
故城县|
金寨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