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之家文化采風團》線下活動。2023年5月29日參觀景德鎮陶陽里御窯景區。 昨晚我們住在“西海溫泉假日酒店”,環境不錯,休息的很好! 房間寬敞舒適,每個房間都有戶外大陽臺。當晚團里還安排了泡溫泉項目,但我擔心體力透支,只能望洋興嘆。 酒店大堂后面有個露天戲水池,水質清澈,供游客休閑。 5月29日上午八點集合,隊友們多半提前到了。 在酒店大堂留個影,帶著愉悅、美好的心情向快樂出發。 景德鎮陶陽里御窯景區位于景德鎮市老城區中心地帶,為國家4A級景區,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核心區域超過1.6平方公里。我們十一點多到達景區。 御窯廠對聯:御器聲華蜚萬國 窯爐風火越千年<div>景區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御窯廠遺址、以及御窯博物館、周邊里弄民居、會館瓷行、窯作群落、陶瓷工業遺產等歷史文化遺存組成。</div> 這塊牌子上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御窯廠 2019年11月14日,繕瓷坊正式對外開放,現為陶瓷修復室。展陳有:陶瓷修復定義、歷史、類別、流程等。還有修復表演、修復體驗等。 我們參觀的是南麓遺址,此遺址區面積約1500m。 自1988年發現以來歷經多次考古發掘,已揭露出結構相同、大小相近的17座饅頭窯遺跡。 這些窯爐呈東西向整齊排布,且均疊壓于明代萬歷至清代初年地層之下,宣德時期的窯業廢棄物又堆放在最下層窯爐遺跡的護窯墻外。 由此可推斷,這批窯爐使用年代為明代宣德至萬歷前期,是目前御窯廠遺址內發現數量最多、延燒時間最長的窯爐區。 御窯廠創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沿用至清朝結束,作為專門管理和組織燒造御用瓷器的官府行政機構,前后延續了542年。<br><br> 2006年。御窯廠遺址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這里是“瓷國皇冠上的明珠”,是明清兩代專造皇家瓷器之所。 埋藏于地下的瓷片,與故宮館藏同源,隱藏了景德鎮聞名天下的“密碼”。 地面標識牌順序是: 窯前工作面、窯門、火爣、窯床、排煙室、護窯墻,展示的很清楚。 我們來到《佑陶靈祠》上方懸掛著唐英題寫的青花瓷匾。佑陶靈祠又稱風火仙廟,供奉的是“風火仙師”童賓。 童賓(1567-1599年)是明代景德鎮里村人,為救窯工不惜以身殉窯,被后人奉為廣利窯神。 上世紀五十年代,佑陶靈祠被拆毀,唐英題寫的青花瓷匾得以保留,現收藏于景德鎮陶瓷館。 為了弘揚陶瓷文化,讓后人銘記風火仙師英名和事跡,景德鎮市重新修建了"佑陶靈祠"。 祖神業窯 佑陶靈祠,童賓、把樁、馱坯、架表、收兜腳、打雜等七尊神像供奉于祠中。 正中是窯神童賓的金身塑像,旁邊是六位正在工作的窯工神像。 光照日月 浩氣長存 魂忠國瓷 中國御窯工藝博物館。 游覽了御窯廠明代南麓遺址,路過中國御窯工藝博物館之后,迎面看到一座高大雄偉的樓閣,它就是龍珠閣。 1990年仿古重建的龍珠閣,閣高三層,廣闊數丈,圍以紅墻,復以黃瓦,氣象威峨。閣之大門及內殿梁柱均髹以紅漆,金碧輝煌。該閣遂為御窯廠代表性建筑,后衍化成景德鎮標志性建筑。 御窯遺址大致以龍珠閣為中心,方圓200畝,先后為明清兩代20多位皇帝生產瓷器。當時有督陶官坐鎮,監造皇宮用瓷。 御窯工藝博物館通過陶瓷的生產原料、生產工具展品,展示御窯制瓷工藝的歷史和傳承。 介紹拉坯、成型、上釉、彩繪、填色等制瓷工藝過程,還有歷朝歷代御窯管理的歷史。同時展出了元、明、清三代150多件精美瓷器的原件和高仿精品。 御窯廠雍乾時期督陶官唐英的故事,督陶28年(1728-1756)史上最偉大督陶官,才情橫溢的陶藝家、戲曲家陶督唐英。由他主持燒制的瓷器不僅精美還有創新。 歷史上所說的“陶陽十三里,煙火十萬家”指的就是這片區域。這里還有南貨街、紅店街、音樂酒吧、老茶館、老酒館、種德堂館、鐵匠鋪、候鳥居、酒店民宿、玉空間。 文藝工廠、中央音樂學院教學基地、傳統戲劇演出等業態,是古老瓷都煥發“年輕態”的范例,是新興的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這里是千年古鎮的“活化石”,宋元古道、明清建筑、窯磚里弄、會館書院、工業遺存等,原真保護了老景德鎮的歷史風貌。 系統展示了2000年冶陶史、1000 年官窯史、600 年御窯史以及百年黨史。這成為新的旅游打卡地。 新中國史在景德鎮的時代變遷地帶,是景德鎮城市的獨特符號與文化名片,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參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第二章 御窯之器。《瓷馬互市》 洪武時期,朝廷多次派遣使節前往海外諸國進行外交活動。 史書清楚記載了洪武皇帝曾“命刑部侍郎李浩賜(琉球)文綺、陶、鐵器,且以陶七萬、鐵器千就其國市馬”。 如此看來,明初御窯生產的這些似乎更適合伊斯蘭世界使用的大碗、大盤,可能就是為了配合當時的官方外交活動。<br>青花八出開光折枝牡丹紋花口折沿盤。明 洪武(1368--1398) 御窯出土的眾多宣德朝御窯瓷器中,種類以蟋蟀罐最為繁多,有仿哥仿龍泉釉和青花等品種青花云龍紋蟋蟀罐,屬于宣德朝御窯最重要的遺物。 青花云龍紋蟋蟀罐(1426---1436)、青花云鳳紋蟋蟀罐(1426---1435)、青花松竹梅紋蟋蟀罐(1426--1435)。 第三章 御窯之魂。仿古擬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敬天法祖的古代帝王為各項祭祀活動制定了一套復雜的規定和儀式。 明初,百廢待興,一切從簡,明太祖朱元璋做出“凡祭祀皆用瓷”的決定,將一些器型復雜的器物以瓷質碗、盤替代。 至永樂、宣德時期,國力日盛,國家祭祀更加隆重,御窯多燒造造型和紋飾模仿商、周青銅禮器的瓷器。 這些對青銅禮器的仿制,不僅展現了御窯工匠極強的造型能力,還極大的拓展了瓷器的種類的功能,蘊含“形而上”意味。 1-青花海水龍紋爵 2-青花海水龍紋歇爵山盤。 青花鏤空方勝紋繡墩(1436--1464)。2014年出土的這批繡墩是御窯遺址考古發掘的重大發現之一,也是首次發現。其器形較之正德、嘉靖、萬歷時期的御窯繡墩更加碩大。 裝飾題材考究,且大面積使用鏤空工藝,燒制難度都非常大,這說明正統至天順朝御窯工藝繼承宣德時期的創新精神,不斷探索制瓷工藝之極限。 走進青花秘境展覽入口,它的門前造型非常獨特,引人入勝。 地面擺放立體的多邊形各種造型,在陽光照耀下,在透明彩帶上形成各種彩色圖案。創意獨特、效果很棒! 微觀竟演,二元配方"的景德鎮窯陶瓷。元朝時,景德鎮制瓷業的迅速發展伴隨著高嶺土的發現和使用。 使得景德鎮的瓷胎由單一的瓷石配方改為瓷石加高嶺土"二元配方"。成為景德鎮瓷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景德鎮窯成功地燒造出青花、釉里紅、卵白釉、藍釉、紅釉瓷等新品種。 顯示出非凡的創造力,致使全國的制瓷重心逐漸向景德鎮轉移。 纏枝寶相花紋 走出展廳意猶未盡,明清兩代的御窯瓷器,以其繁多的品類、規整的造型、純正的釉色、精美的紋飾、考究的工藝,代表著中國古代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并與朝廷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息息相關,正如民國時期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所云:"蓋瓷星小道,而與國運世變亦隱隱相關焉"。 歷史上,御窯生產最為鼎盛之時正是社會經濟文化最為繁榮之際。邑山窯新舊對比圖。 最后我們參觀了御窯廠生產車間,看到師傅們精湛的手藝。 年輕的技師在成長,幾代御窯人奮力拼搏和繼承并發揚光大。 參觀了精美的陶瓷產品,大飽眼福。太棒了! 為古老瓷都煥發“年輕態”,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用御窯文化講好景德鎮故事。點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南安市|
荆州市|
岐山县|
铁岭市|
安徽省|
淄博市|
湖南省|
肇庆市|
招远市|
资溪县|
宜城市|
阳谷县|
宜阳县|
衡阳县|
鲁山县|
黑龙江省|
东海县|
石台县|
七台河市|
抚州市|
巨鹿县|
临洮县|
娱乐|
宁强县|
皋兰县|
工布江达县|
兰州市|
陆丰市|
东山县|
突泉县|
大荔县|
古丈县|
盐源县|
汝阳县|
南投县|
梓潼县|
安庆市|
青河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