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mào)易交通線,促進(jìn)了歐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xiāng),在經(jīng)由這條線路進(jìn)行的貿(mào)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jì)下半期,德國地理學(xué)家李希霍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后中外史學(xué)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東段、中段、西段,而每一段又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其中,東段的三線均由西安或洛陽出發(fā),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此美篇記敘了“絲綢之路”東段甘肅境內(nèi)的景點(diǎn)名勝,以領(lǐng)略“河西走廊”上的歷史遺跡和自然風(fēng)光……</p><p class="ql-block"> —— 題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玉 門 關(guān)</span></p> <p class="ql-block"> 玉門關(guān),是中國漢代長城關(guān)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御匈奴,聯(lián)絡(luò)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jù)兩關(guān)”,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筑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門關(guān)。王莽未年,西域斷絕,玉門關(guān)關(guān)閉,漢塞隨之廢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代的玉門關(guān),是最早的玉門關(guān),如今悠悠古關(guān)只有一個小城堡了。玉門關(guān)遺跡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因此,這座遺址又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小方盤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嘉 峪 關(guān)</span></p> <p class="ql-block"> 嘉峪關(guān),號稱“天下第一雄關(guān)”,位于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guān)兩側(cè)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guān)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xiǎn)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guān)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guān)、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guān))。嘉峪關(guān)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敦 煌 雅 丹 地 貌</span></p> <p class="ql-block"> 敦煌雅丹地貌,屬于古羅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奇觀異景。敦煌雅丹地貌,位于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guān)西北80余公里,是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實(shí)為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無窮的天然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莫 高 窟</span></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座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shí)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有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shù)地。1961年,莫高窟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鳴 沙 山</span></p> <p class="ql-block"> 鳴沙山,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南5公里處,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過渡地帶。沙峰起伏,人們順坡滑落,便會發(fā)出轟鳴聲,稱為“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鳴沙山長40公里、寬20公里,最高處約250米,全山積沙而成。山峰陡峭,背如刀刃,山麓有翡翠般的月牙泉。相傳,這里原來是一塊水草豐美的綠洲,漢代一位將軍率領(lǐng)大軍西征,夜間遭遇敵軍的偷襲,正當(dāng)兩軍廝殺之際,大風(fēng)突起,漫天黃沙將兩軍人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這里就有了鳴沙山。據(jù)說,該沙山的沙鳴,就是來自當(dāng)年兩軍的喊殺和戰(zhàn)馬的嘶鳴之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月 牙 泉</span></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稱“藥泉”,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的月牙泉風(fēng)景區(qū)。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和“沙漠奇觀”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月牙泉被列入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張 掖 丹 霞 地 質(zhì) 公 園</span></p> <p class="ql-block"> 張掖丹霞地質(zhì)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fā)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jià)值。2005年11月,由《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媒體聯(lián)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當(dāng)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15年被全國多家知名網(wǎng)站評選為“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p> <p class="ql-block"> 2023 . 6 . 17 制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梁平县|
通城县|
班戈县|
西盟|
长乐市|
称多县|
麻江县|
岑溪市|
乐亭县|
调兵山市|
华宁县|
金门县|
临颍县|
鹤壁市|
大庆市|
黑龙江省|
朔州市|
鹰潭市|
云南省|
璧山县|
荥经县|
临漳县|
北流市|
大田县|
聂拉木县|
东山县|
新营市|
皋兰县|
伊川县|
白河县|
馆陶县|
望江县|
杭州市|
集安市|
大关县|
平阴县|
孝义市|
石门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