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專家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p><p class="ql-block">對于這個觀點,作為老師的您肯定義憤填膺,那個專家一定是搬磚的行家吧。讓他把10分的學生教到100分試試,教好才怪了!讓他把那些智力有欠缺的孩子教教,能教好就算他能行。就是讓專家他爺爺來教,估計也教不好。</p><p class="ql-block">一聽這句話,我也生氣,我也憤憤不平;我也罵,想罵他祖宗八代。這不是給我們老師挖了個大坑嗎?估計把我們埋了,上面還得堆個墳堆兒,把我們壓著永世不得超生。我不罵他,我還等啥!</p> <p class="ql-block">于是,這個觀點常常成為我們老師諱莫如深的瘡疤,不揭,長在那里難看;揭,疼。我們也常常在一起討論,一起恨恨地罵提出這個觀點的專家。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只見棟梁,不見雜草。</p><p class="ql-block">我怎么才能找到更有力的證據,更高級的觀念,更權威的理論,擊敗,斗倒這個觀點,這個給我們老師設難題、提要求、擺姿態專家呢?</p> <p class="ql-block">我自詡愛讀書,讀書多,特別是文學類和歷史類,還常因此沾沾自喜。</p><p class="ql-block">記得有一次開會,劉雪松校長忽然問我:“還記得楊絳先生說的一句話嗎?”我在腦子里即刻搜索,是楊先生的哪一句話。終不知是哪一句至理名言,以搖頭膽怯,低頭臉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自己的淺薄。</p><p class="ql-block">“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就是這一句。</p><p class="ql-block">哦,原來是這一句啊。這一句我也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多讀書,再多想想,或許是解決問題、挑戰難題的有效途徑。</p> <p class="ql-block">這幾年,讀書多了,讀書雜了,可以說是廣泛涉獵,無孔不入啊。讀道家,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與大道至簡;讀儒家了解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也理解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讀佛家則體悟到"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而且,我此生似無財運,我還買了一本《財神論》,認真讀,做批注,看能不能從字里行間找到發點兒小財的奧秘。結果是,對以上門派總結時發現,不外乎——向好,向善,向上。當然,也沒發什么財。</p><p class="ql-block">讀這類書籍,涉及這些領域,我的心態平和了,內心喜悅了,性子也沒有以前那么躁了。我時常靜下心來思考,怎么才算遵從規律順應天道,怎樣的教育才是更符合規律的育人之道。</p> <p class="ql-block">此外,也因好奇,讀了竺可楨著《天道與人文》,許倬云著《大國霸業的興廢》,南岳著《南渡北歸》,馮友蘭老先生著《中國哲學簡史》,李澤厚著《美的歷程》,楊學勤編著《世界簡史》,艾里希·弗海姆著《愛的藝術》等。最近剛讀了歷史著作《越絕書》,似乎對朝代更迭,人才廢用有了一些感悟。</p><p class="ql-block">剛剛提到了好奇心,將近花甲之年依然保持著好奇心,估計這就是我長久沒有長進的原因,永遠學不會老成持重,永遠要堅守著原則標準,永遠要自己在心里說服自己才可;否則,不委屈,不放棄,不改變。有時連自己都氣自己,怎么就長不大,不成熟呢?我也極其理解事緩則圓,事急則喪,過緩則不及,我也知道木強則折,上善若水。可是,“臣妾做不到啊”!</p><p class="ql-block">雖然,我在前面提到自己可以靜下一點兒心來了。我知道我的道行不夠,還得好好修煉。</p> <p class="ql-block">我是老師,因為需要和興趣,我讀了不少教育類的書籍,包括一些教育大家的專著,從中尋悟一些職業的專氣,事業的貴氣,自我成長的底氣。</p><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歡劉鐵芳教授所著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哲學闡釋》。這本書以教育哲學的思考介入當下學校教育,抓住“如何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欲求”這一教育的靈魂性問題,展開對學校教育的各個基本要素的哲學解讀,借以闡發學校教育的基本理念,進而展現好的學校教育的圖景及其可能性:學生迷戀著美好事物;教師心向著學生,以成就學生為已任;校長在理念世界中緊盯著學生健全發展的同時,在現實世界中心向著教師;師生共同浸潤在自然與人文彼此輝映的校園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學校生命氣象。 </p><p class="ql-block">這本書堅持人本立場,突出兒童本位,注重生命關懷與文化引領,立足情境解讀,以優美的哲思、通俗的語言娓娓道來,把人們帶入好的學校教育的理想訴求之中,給今日學校教育注入正能量。</p><p class="ql-block">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對教育滿懷期待,理想教育的美麗圖景。</p> <p class="ql-block">為探尋教育的真諦,我也閱讀國外的教育書籍《芬蘭道路》《這就是芬蘭教育》《在芬蘭中小學課堂觀摩研修的365日》,和一本一到十一中劉雪松校長就會贈送的《56號教室的奇跡》。我認真讀了,試圖找到教育規律的共性。</p><p class="ql-block">我研究教學行為,更研究學習行為,讀《學習的本質》《超級記憶術》《學習科學與教育技術》《思辨與立場》,當然,我更多的對于學習行為的探究在課堂,在師生交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讀書多了果然管用,上一個月我好像頓悟了“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的涵義。而且自從有了新的理解,我就和不同的老師講我的新發現。</p> <p class="ql-block">我覺得是我狹隘了,把教好學生僅僅理解成教好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該是教育要符合規律,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發展規律,激發他們對于美好事物的迷戀,向學而生,向陽而生,心懷溫暖,心生光明,對自己、對國家、對民族,甚至對人類和世界充滿自信和希望,讓他們能創造幸福,并且有能力享受幸福,守住幸福;教育是讓每個孩子遇到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幸福的人,有尊嚴的人。</p><p class="ql-block">做教育,我們不僅要有愛心,有耐心,更要懂規律,懂科學,平和喜悅,靜待花開。劉校長在會上語重心長地說過:“讓魚兒游水,讓鳥兒飛翔;不能叫魚爬樹,叫雞游泳。”也曾說:“桃子不熟,不能摘。”</p> <p class="ql-block">同事堅持說專家就說的是教好考試成績,不是說規律或者科學,還說我的理解力也太強了。</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力強嗎?</p><p class="ql-block">是我悟得太慢了,居然用了這么多年。</p> <p class="ql-block">我不管專家說這句話時是怎么想的,或許專家曲高和寡,恨鐵不成鋼;或許專家就是個搬磚的行家。而我對這句話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也挺高興自己多年后會有這樣的解讀。不管是讀書多了,格局大了,還是境界高了,眼界寬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越來越理解了教育的本真,越來越尋找到了教育的真諦。</p><p class="ql-block">親愛的你,請談談你的理解,哈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灌南县|
肇庆市|
榆林市|
黔江区|
青阳县|
绥化市|
墨脱县|
香河县|
枣庄市|
马龙县|
龙胜|
延寿县|
屏东县|
偃师市|
昂仁县|
香港
|
巨野县|
高台县|
忻州市|
双城市|
芮城县|
收藏|
鄂托克前旗|
长丰县|
来凤县|
白银市|
黄浦区|
安义县|
齐齐哈尔市|
晋州市|
顺义区|
阿拉尔市|
台中市|
长寿区|
五常市|
扶风县|
万宁市|
洛宁县|
彰化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