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飛奔的列車,駛過祖國的大地。跨過大河,穿越山嶺,把最需要的物資送到全國各地,把無數的人流送到四面八方。鐵路是祖國建設的大動脈,列車是大循環中的動能,是活躍國民經濟和國計民生的最重要的保證。</p> <p class="ql-block"> 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初,從珍寶島事件之后,由于國際關系緊張,全軍都開展了備戰工作。尤其是我國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戰備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我們連隊奉命進入北京西山,接受新的警衛任務。</p> <p class="ql-block"> 這里地廣人稀,四處都是高山峻嶺。站在山坡上向前望去,遠山峰巒疊翠,近山郁郁蔥蔥,一條蜿蜒的鐵路, 通過高架橋穿過寬闊的河道和深凹的山谷, 面對一座又一座的山洞一會兒隱身于洞內,一會兒從另一個山洞出口露出影蹤。</p> <p class="ql-block"> 一輛輛火車從這里穿過,火車行駛過程中有時候汽笛長鳴,巨大的聲響,順著鐵路線在山谷中久久回蕩。機車頭頂煙囪中冒出了滾滾濃煙,隨著火車的不斷行駛。拉出了長長的煙龍。</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國鐵路線上奔跑的都是這種蒸汽機車,據說是一個英國叫瓦特的科學家發明了蒸汽機,引起了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蒸汽機車確實有很強的牽引力,在由東向西上行的時候,隨著地勢高度的提升,蒸汽機車的鍋爐一定要保證足夠的添煤量,整列火車像一頭兇猛的野獸,喘著粗氣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 火車通過之后,仿佛雁過留聲,撒下了長長的煙霧,慢慢的向鐵路兩邊散去。在山風的吹動下,很快煙消云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鐵路兩旁。</p> <p class="ql-block"> 那時候還沒有什么環保意識,不覺得煙霧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包括城市的火車站,平原上的鐵路,似乎過往的火車并沒有對當地的空氣污染產生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每天我們在深山里迎日出,送日落。看火車走過后留下的煙霧,在藍天白云之間畫出一道道的水墨畫的筆痕。而我們的生活卻與火車噴出的煙霧產生了聯系。</p> <p class="ql-block"> 火車行駛產生的煙霧,可以在大自然中回歸于無形,然而在山洞中卻是另一番情景。機車噴出的濃霧在山洞里無法消散,僅僅依靠山洞進出口排煙,根本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火車運行的時候,車輪在行駛過程中帶起一陣陣的風,好像吸塵器作用一般,形成一股強烈的氣流,卷走鐵軌和枕木上的煙灰。</p> <p class="ql-block"> 封鎖在山洞內的煙霧,在洞頂盤旋,逐漸順著洞壁向兩側緩緩飄落,沉積在山洞兩側的人行道上。</p> <p class="ql-block"> 山洞兩側的人行道上,堆積了半尺多厚的煤灰。發現了這個問題,大家十分高興。在大山里,交通運輸不便,部隊生活用煤成本較高。警衛部隊實際上早就采取各種辦法,解決生活用煤問題,北京警衛部隊的各個軍營,冬季取暖基本都用煤矸石,除了解決各地礦山的廢料處理困難。也降低了日常生活成本。</p> <p class="ql-block"> 長期無人問津的山洞里的煤灰,無疑成為西山里的可靠的燃料資源。煤灰呈黑灰色,灰色是它曾經燃燒過的標志,黑色表明盡管曾經燃燒過卻沒有完全燃盡。厚厚的煤灰,并不是人們想象的粉末狀態,而是像沙子一樣的微小顆粒。表面松軟,微粒分布均勻。每一次列車經過都會留下一層薄薄煙塵,半尺多厚的煙灰,都是經過時光的日積月累。</p> <p class="ql-block"> 從山洞中取煤灰,最重要的環節是安全問題。列車像一條一往無前的鐵龍,它那摧枯拉朽的力量,無人可以抗拒。即使發現了前方的安全問題,巨大的慣性 在剎車之后仍然具備泰山壓頂之力。</p> <p class="ql-block"> 在洞口安排安全員,一旦發現駛來的車輛,立即鳴笛報警。進洞的人員立即緊靠墻壁站立,嚴禁人員在鐵路上行走,一切活動限制在人行道范圍之內。</p> <p class="ql-block"> 進山洞人員一次只許兩人,他們出來之后再允許第二組人進去。戰士們著裝不得帶軍帽,兩人用手抬筐,不能用扁擔之類。撮煤灰用鐵皮撮箕,不能帶長把,防止長的棍棒在火車經過時發生意外。</p> <p class="ql-block"> 等到列車剛剛通過,這時是進山洞的最佳選擇。兩輛列車之間總會留下一定的時間間隙,所以也是最安全的時機。于是兩名戰士先沖進洞內,迅速裝滿一筐煤灰,抬起來就像洞口方向飛奔。經過常年“暗無天日”的煤灰,走出洞口,露出了重見晴天的燦爛。山谷的風陣陣吹來,煤灰開始隨風飛揚,而在戰士們奔跑的顛簸中,煤灰也紛紛揚揚灑落一地。</p> <p class="ql-block"> 這種辦法看起來有點兒事倍功半,于是撤下筐子,換成麻袋。裝了滿滿一麻袋,一般裝糧食的麻袋可以裝200斤左右的稻谷,但裝滿煤灰卻輕飄飄的,只有一二十斤。戰士們提起麻袋就可以健步如飛,很快裝滿煤灰的麻袋就堆集成山。</p> <p class="ql-block"> 在把麻袋運回營房的路上,每人肩上扛兩個麻袋。遠遠看去。不知就里者還暗暗驚嘆戰士們天生神力。其實兩個麻袋加到一起的重量不過三四十斤。戰士們扛著兩個麻袋在山路上像劃過的流星般快步前進,與滿山的青翠融為一體,猶如伴著彩云飛。</p> <p class="ql-block"> 在營房前面的廣場上。開始和泥拓胚。煤灰畢竟過于松散,而且沒有粘合力,一定要摻入一些黃土,才能粘合成胚。煤胚厚5cm,長40cm。寬20cm。大約與農家蓋房子所用的土坯大小相似。其實這個尺寸,并沒有什么嚴格的規定,大大小小,完全根據當時所用工具的尺寸。</p> <p class="ql-block"> 煤胚在烈日的照耀下,在山風的吹動下,很快就被晾干,然后就可以收集保存。那些沉積在山洞里的煤灰,經歷了熱火的考驗。吸收了日光的精華,沐浴了山風的洗禮,終于可以貢獻出它們生命的光華。</p> <p class="ql-block"> 這種燃料用起來極其方便,一張廢報紙點火就可以把它引燃。燃燒之后,火焰很快升起,做飯快捷而方便。而且它的好處還在于燃盡之后留下很少的殘灰。真正做到蠟炬成灰淚始干,留下的只是黃土的殘留。</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西山執勤的一年中,這樣的燃料與我們為伴,既利用了廢料,清除了垃圾,又在寒冬里為我們送來了溫暖,日常生活中為我們送來了溫馨。</p> <p class="ql-block"> 而這一切只能留在我的記憶里,而且是一去不復返的記憶。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鐵路交通得到長足的發展,普通鐵路和高鐵交織在一起。昔日的蒸汽機車早已遠離了我們的視線,成為了歷史的遺跡,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突飛猛進。</p> <p class="ql-block"> 時代的列車永遠飛馳在路上。承載我們向更高、更美、更輝煌的明天前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片取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蓝山县|
滦平县|
嫩江县|
通化县|
贵溪市|
嘉禾县|
象州县|
广河县|
台东县|
连山|
司法|
鄯善县|
布拖县|
芜湖县|
新乡县|
滕州市|
保靖县|
铜鼓县|
卓资县|
阿克苏市|
延长县|
双桥区|
会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革吉县|
法库县|
宾川县|
宁晋县|
梁河县|
苏尼特左旗|
太谷县|
永顺县|
正宁县|
嘉定区|
右玉县|
贺兰县|
诸城市|
勐海县|
瓦房店市|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