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迎著西斜的強烈陽光,懷著急切的心情……來到上海市靜安區(qū)的光復路1-21號,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四行倉庫”原址</p> <p class="ql-block">【戰(zhàn)火銅墻】夕陽將高墻照得通紅...八十六年前,這里是緊靠著租界的閘北區(qū)。這里發(fā)生的一場戰(zhàn)斗受到全世界的關(guān)注,也使“四行倉庫”——成為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強烈震撼】近百年過去了,戰(zhàn)火硝煙早已散去,可留在四行倉庫墻面上的那一個個彈孔仍然觸目驚心,震驚著后人,強烈地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警醒著國人</p> <p class="ql-block">【深深追思】勿忘國難...獻上我們潔白的鮮花,向英烈默哀致敬,深深的追思</p> <p class="ql-block">【晉元廣場】這片土地見證了當年血戰(zhàn)的歷史,見證了勇士的捐軀...今天,此地被冠以英雄之名——“晉元廣場”,將“八百壯士”的傳奇流芳百世,傳承萬代</p> <p class="ql-block">【彈洞累累】 仰望高高的倉庫西墻上,赫然留下了清晰可見的8個炮彈孔、430個大小槍彈孔。上方的“ 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倉庫”十一個字,只留下了 “ 四行… 部…海…部…倉庫” 七個字</p> <p class="ql-block">【罄竹難書】日本侵略者在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這里的殘垣斷壁將倭寇的累累罪行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世人永不忘記</p> <p class="ql-block">【四行倉庫】(Joint Savings Bank Warehouse),全稱“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倉庫”,是由交通銀行(大陸銀行)與北四行信托部于1931年興建的聯(lián)合倉庫(堆棧)。倉庫分為東西兩部分,統(tǒng)稱為“四行倉庫”</p> <p class="ql-block">【大陸銀行倉庫】四行倉庫的東側(cè)部分原名“大陸銀行倉庫”,建于1921年</p> <p class="ql-block">【四行儲蓄會倉庫】四行倉庫的西側(cè)部分原稱“四行儲蓄會倉庫”,建成于1932年,是當時蘇州河沿岸規(guī)模較大、結(jié)構(gòu)堅固的倉庫建筑</p> <p class="ql-block">【固若金湯】該建筑被用作“金城”、“大陸”(交通)、“鹽業(yè)”、“中南”四個銀行儲蓄會的堆棧</p> 【高墻壁壘】整個倉庫建筑高聳而堅固,像一道屏障屹立在蘇州河畔 <p class="ql-block">【蘇州河】四行倉庫的南面是有名的“蘇州河”。一條蘇州河,將舊上海分割為兩個世界:當年,一面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是死寂壓抑的戰(zhàn)場。蘇州河水長流不息,向后人講著那不尋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紀念館】如今的“四行倉庫”舊址,這里已經(jīng)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點和抗戰(zhàn)紀念館,供后人參觀敬仰</p> <p class="ql-block">【遺址觀行】走進四行倉庫遺址,尋找昔日英烈的身影,體驗抗日先輩所面臨殘酷戰(zhàn)爭的艱難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國難當頭,匹夫有責】踏進展館,只見四根粗壯的白色柱子上雕刻著在殊死抗敵的將士形象。這些來自鄉(xiāng)村與城市、來自學校和社會,來自千家萬戶的年輕人,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寇來犯,毅然走上戰(zhàn)場,成為民族的衛(wèi)士...剎那間,我穿越到了當年的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絕命家書】大堂的正面是一幅巨大的謝晉元家書映入眼簾...大戰(zhàn)在即,將士最牽掛的是家人,是家鄉(xiāng)和祖國!家書成了訣別,更是對魔鬼的戰(zhàn)書...讀之,令人淚目不已</p> <p class="ql-block">【晉元家書】“巧英吾妻愛鑒:日內(nèi)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zhàn),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fā)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而軍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復門衰祚薄,親者丁稀,我心非鐵石,能無眷然乎!但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也。老親之慰奉,兒女之教養(yǎng),家務一切之措施,勞卿擔負全責,庶免旅人之分心也……”</p> <p class="ql-block">【國殤】“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p><p class="ql-block"> 習近平在紀念抗戰(zhàn)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講話里,引用了屈原的九歌·國殤——對“八百壯士”等英烈進行了贊譽</p> <p class="ql-block">【事變屈辱】1937年注定是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永遠的傷痛。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全面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延安通電】“七七事變”第二天,延安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于七月八日向全國發(fā)表盧溝橋事變通電: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qū)逐日寇出中國!</p> 【共同抗日】共產(chǎn)黨人捐棄前嫌,號召國共攜手一致抗日 <p class="ql-block">【合作宣言】七月十五日,中國共產(chǎn)黨向國民政府提交《中國共產(chǎn)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建議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p> 【廬山講話】七月十七日,蔣介石發(fā)表了廬山講話,表態(tài):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動員國人】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勝利而斗爭》宣傳提綱 【再啟國共合作】為顧全大局一致抗日,共產(chǎn)黨人發(fā)動社會各界力量,倡導和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 【長路漫漫】動員全國人民一致抗日,長路漫漫崎嶇曲折 <p class="ql-block">【經(jīng)濟中心】繼7月底北平天津淪陷后,日寇鐵蹄直搗上海...此時的上海已經(jīng)是遠東地區(qū)的經(jīng)濟中心和第一大都市,工商業(yè)繁榮,金融貿(mào)易發(fā)達,交通暢通...早就引起了列強的垂涎</p> <p class="ql-block">【大戰(zhàn)在即】8月開始,日本開始從上海大范圍撤僑,此舉加劇了上海時局的動蕩。日軍全面部署對滬的軍事行動,中國軍隊緊急調(diào)動加以應對</p> 【箭在弦上】面對日寇的步步相逼,中國軍隊緊急集結(jié),趕赴前線,大戰(zhàn)已成蓄勢待發(fā)之勢 【導火索】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齋藤要藏駕車強闖虹橋軍用機場并槍擊衛(wèi)兵被擊斃,此事成為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的導火索 【事件發(fā)酵】申報八月十日、十一日刊登關(guān)于機場事件的報道 <p class="ql-block">【八一三爆發(fā)】1937年8月13日,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下達命令,國民革命軍第88師、第87師同時向駐守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駐地發(fā)起了進攻,打響了著名的淞滬會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日軍戰(zhàn)斗序列】隨著淞滬戰(zhàn)役打響,日軍展開了上海方面的進攻……日軍大本營將第3師團、第11師團等日軍直屬部隊調(diào)往上海以馳援駐滬日軍……日本總共向淞滬戰(zhàn)爭投入了5個師團約30萬人的兵力,瘋狂剿滅抵抗勢力</p> <p class="ql-block">【國軍戰(zhàn)斗序列】從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正式打響到11月13日中國軍隊全部撤退,中國軍隊相繼投入了148個師、62個旅總計約80萬人的兵力進行抵抗</p> <p class="ql-block">【淞滬會戰(zhàn)】為了打亂日軍計劃,中國方面從全國各地抽調(diào)兵馬進入上海積極參戰(zhàn)</p> <p class="ql-block">【閘北八字橋】八字橋因兩次淞滬抗戰(zhàn)而聞名于世。八一三會戰(zhàn),這里又是中國軍隊的橋頭堡</p> 【戰(zhàn)訊飛傳】大晚報報道的“八字橋戰(zhàn)斗”消息 【救國公債】九月國民黨政府財政部發(fā)行的“救國公債”和紅十字會的“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救護獎狀” 【閘北陣地】駐扎閘北的第八十八師駐軍陣地工事 【閘北工事】閘北駐軍的各種工事和反坦克工事 【閘北戰(zhàn)場】閘北保衛(wèi)戰(zhàn)中的中國軍人 【頑強戰(zhàn)斗】頑強戰(zhàn)斗中的鐵血男兒 【抗日英豪】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的珍貴畫面 <p class="ql-block">【日軍師團】日軍憑借裝備優(yōu)勢攻勢如潮……經(jīng)過歷時近三個月的對抗,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蘇州河以北中國軍隊防線瓦解</p> <p class="ql-block">【國軍撤退】十月末,面對對日作戰(zhàn)的挫敗局面,國民黨當局決定將原駐守閘北、江灣、廟行一帶的中央作戰(zhàn)集團撤出。而中國軍隊被迫撤出上海之時,正值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在即,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安全撤離,為向國內(nèi)外宣示抗戰(zhàn)到底的信心和決心,爭取國際社會支持,蔣介石政府命令孫元良的第88師抽調(diào)一部分兵力,死守位于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并下達了“留置主力一部在閘北堅持戰(zhàn)斗”的命令</p> 【孤軍使命】1937年10月26日深夜,臨危受命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中校謝晉元奉命率領(lǐng)“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 【八百壯士】謝晉元作為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的最高長官和524團第一加強營營長楊瑞符一起帶著420余人,奔赴當時作為師部所在地的四行倉庫執(zhí)行防守任務。出于戰(zhàn)略部署需求和提振守軍軍威,一致對外宣稱是800人,所以被外界敬稱為“八百壯士”<br> 【風蕭蕭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四百勇士心何泣...謝晉元之子謝繼民在《我的父親謝晉元將軍》一書中回憶:“父親問士兵們,這是什么地方?有人說這是四行倉庫,有人說這是88師的司令部。父親說都不是,這里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什么88師的司令部,這里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此情此景,謝晉元將軍的勇氣和決心天地可鑒 <p class="ql-block">【共存亡死令】謝晉元下令清點人數(shù)、造好名冊,立下破釜沉舟之決心。他告訴部下:“四行倉庫是我們最后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就要和敵人拼到底。”“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后陣地共存亡”這是響徹在將士耳畔的死令</p> <div>【前衛(wèi)戰(zhàn)的犧牲】27日,在旱橋阻擊戰(zhàn)中共殲敵20余人,88師524團一營二連一排一班戰(zhàn)士全體犧牲<br></div> <p class="ql-block">【四天四夜】在隨后的四天里痛擊來犯之敵,在蘇州河岸對面數(shù)萬租界居民的注視下,完成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戰(zhàn)爭直播”</p> <p class="ql-block">【實力懸殊之戰(zhàn)】以400多人對陣日軍的王牌第三師團,不管是從軍力還是裝備上,都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因此,整個戰(zhàn)斗都比想象中更加慘烈</p> 【倭寇何敢】”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即使以寡敵眾,以弱敵強,八佰一心,何懼槍林彈雨 【英雄化蝶】當戰(zhàn)士們身綁炸藥包,報出自己的籍貫和名字后一個個往下跳時,世界為之沉默,鮮血化作長虹,光明驅(qū)散硝煙,喚醒了千千萬萬的國人 【舍我其誰】“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 【勇士不朽】一寸山河一寸血,山河無恙,因為有他。英雄永垂不朽,永被后人銘記 【戰(zhàn)死疆場】戰(zhàn)士們從地面打到高樓,從下水道打到天頂,從各個角度、洞孔、窗欞將子彈射向魔鬼 【同歸于盡】年僅21歲的敢死隊員陳樹生在身上捆綁了多顆手榴彈,并拉了導火索,從五樓窗外突然跳向敵人叢中,手榴彈在鋼板下面爆炸,將準備對倉庫進行爆破的20多個敵兵全部被炸死或震死 【滴血時鐘】這淞滬會戰(zhàn)最后一役,420余人堅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中,每一分鐘都在戰(zhàn)斗,每一分鐘都在流血犧牲,誰知下一秒鐘是誰會倒下...八佰壯士四天四夜的堅守,從未退縮,浴血奮戰(zhàn),振奮了租界內(nèi)外的人民,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意志精神 【誰不珍惜生命】每個活生生的戰(zhàn)士,都是寶貴的生命,在祖國需要的那一刻,只有義無反顧的沖上去 【人自為戰(zhàn)】在最艱苦的時刻,樓上樓下每一個臺階,都是工事,都是戰(zhàn)場,都是敵人的墳墓 【青春生命】所謂“八百壯士”都是普通人。據(jù)資料記載,當年的420多人中,大部分是十六七歲至二十幾歲的孩子,最高指揮官謝晉元年僅33歲。他們也是家里被愛的小孩,或是一家之主頂梁柱,是孩子的爸爸,但今天,他們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br> 【視死如歸】在這場注定不能取勝的孤軍奮戰(zhàn)中,謝晉元率領(lǐng)著僅有四百二十余人的“八百壯士”堅守陣地、視死如歸,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打出了中華兒女的氣節(jié) <p class="ql-block">【童軍獻旗】10月28日夜里,女童軍楊惠敏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著的童軍服底下,冒著戰(zhàn)火危險自公共租界渡過蘇州河,將國旗送至四行倉庫交到謝晉元和將士們手里……此刻,女孩的眼里、謝晉元和戰(zhàn)士們的眼里都閃著激動的淚光</p> <p class="ql-block">【童軍楊惠敏】楊惠敏攜帶了一份四行倉庫守軍人員的名單返回公共租界,當時名單上共有800個人名,讓全世界都知道了“八百壯士”的事跡……這份名單是了不起的“計策”</p> <p class="ql-block">【眾說紛紜】長期以來,獻旗的故事眾說紛紜。據(jù)1937年10月29日的《申報》報道中云:“自經(jīng)上海市商會于昨日下午四時,設(shè)法由四十一號女童軍獻呈青天白日國旗一面后,即于六時許將送往之旗高升倉庫頂上。”同日的《立報》中報道:“昨晚市商會派女童軍送贈青天白日國旗一面”。這些報道比較靠譜</p> <p class="ql-block">【迎風招展】國旗飄揚在四行倉庫上……天亮了,勇士們在彈痕斑駁的樓頂上,迎著槍林彈雨豎起了長長的旗桿,這面國旗在四行倉庫屋頂冉冉升起……軍人們含著淚水行起了莊嚴的軍禮,對岸的民眾看見此景,爆發(fā)出一片歡騰。此舉,大大地鼓舞振奮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zhàn)的民眾,并獲得當時駐扎在租界內(nèi)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贊揚</p> <p class="ql-block">【電報明志】10月29日,謝晉元給師長孫元良發(fā)電報以明志:“誓不輕易撤退,亦決不做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前,全營官兵必向倭寇取償相當代價。”“決不負,不負國家!”</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報頻傳】從27日開始,這場戰(zhàn)事被《申報》、《新聞報》、《大公報》、《立報》等以最快的速度對外播報,一時形成戰(zhàn)時直播,為一路潰敗的中國軍隊帶來了信心,也給廣大民眾帶來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市民踴躍】媒體的報道銜接著戰(zhàn)地和民眾,在四行倉庫需要物資支援時,觀戰(zhàn)的民眾和社會各界集結(jié)物資鼎力支持,就連難民、黃包車夫都拼盡全力為將士們提供幫助,極大地撫慰了在浴血奮戰(zhàn)的勇士們</p> <p class="ql-block">【民眾之力】租界的民眾在為四行倉庫的勇士們搖旗助陣,整個上海都在吶喊,全國人民在期盼著勇士凱旋</p> <p class="ql-block">【各方聲援】各地媒體爭相報道“八佰壯士”英勇事跡,社會各界齊聲聲援“孤軍”</p> <p class="ql-block">【聲名遠播】海外媒體也加入關(guān)注和播報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奉命撤退】由于使命的完成,謝晉元部接到了總部下達的撤退命令,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告一段落</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槍聲】八百壯士經(jīng)過四天四夜的艱苦奮戰(zhàn),于1937年11月1日凌晨全體撤入到蘇州河對岸的英國租借,在眾將士冒著槍林彈雨沖入租界的那一刻戰(zhàn)斗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殲敵二百】在這四天時間里,謝晉元率部死守四行倉庫,抵御日軍近10次的進攻,殲敵200余人,打了一場可歌可泣的保衛(wèi)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役終結(jié)】這場力量懸殊的保衛(wèi)戰(zhàn),在10月29日,受到了英美等國的極大關(guān)注,并以“人道主義原因”督促國民政府撤軍,這標志著旨在引起國際關(guān)注的此役所有的任務已經(jīng)圓滿完成,蔣介石下令于10月31日撤軍,至11月1日,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的結(jié)束,也宣告了淞滬戰(zhàn)役的終結(jié)</p> <p class="ql-block">【英雄卸甲】在國民政府的不作為和日軍與租界英軍警的陰謀交易下,這支經(jīng)歷了生死考驗的鋼鐵部隊就這樣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撤入租界撤退后被繳械看押,被工部局送到一塊無人荒地駐扎。這里垃圾、廢物和坑坑洼洼地面上搭建起了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帳篷...生活條件十分苛刻,但謝晉元與其麾下的將士們?nèi)匀辉谶@里生活了一年多</p> <p class="ql-block">【勇士受困】勇士們像一群被折斷了翅膀的雄鷹,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回望著那河對岸的堡壘——英雄的“四行倉庫”,淚水淌滿了臉頰</p> <p class="ql-block">【租界私獄】租界工部局在孤軍駐地的四周架起了鐵絲網(wǎng),并且派軍隊把守大門,嚴禁中國軍人私自進出</p> <p class="ql-block">【臥薪嘗膽】在這座“監(jiān)獄”里,謝晉元深知自己與戰(zhàn)士們重返部隊的希望已經(jīng)破滅,但仍指揮官兵堅持出操</p> <p class="ql-block">【壯志未酬】他言辭拒絕了汪偽政府陳公博的勸降后,于1941年4月24日遭到了叛徒的刺殺,時年37歲...八百壯士為謝將軍舉行了哀悼儀式,數(shù)十萬上海市民紛紛趕至營地瞻仰英雄儀容,來送英雄最后一程</p> 【民族革命典型】毛澤東高度贊揚謝晉元及八百壯士為“民族革命典型” <p class="ql-block">【將軍生平】謝晉元,字中民,生于1905年4月26日,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人,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四期,歷任國軍排長、連長、營長、師參謀、旅參謀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謝晉元被譽為梅州蕉嶺“抗日三英杰”之一、中國抗日英雄,他在淞滬會戰(zhàn)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鼓舞了人民的抗戰(zhàn)熱情,被害于1941年4月24日,享年三十六歲</p> <p class="ql-block">【無冕之王】雖然國民政府為所有參加保衛(wèi)戰(zhàn)的軍人軍銜各晉一級,授予謝晉元與楊瑞符抗戰(zhàn)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勛章”,但國民政府卻從英租界要不到人,“八百壯士”失去了自由,更沒有機會再上戰(zhàn)場。后謝晉元被叛徒所害后國民政府追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p> <p class="ql-block">【悲慘結(jié)局】謝晉元去世后,這支孤軍生存境地更加艱難,身為最高指揮官的上官志標肩負起了這只孤軍掌舵人的責任,部隊繼續(xù)保持日常作息和軍事訓練,孤軍余士在孤軍營一直堅持到1945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沖進了英租界,孤軍落入敵手</p> <p class="ql-block">【墮入地獄】日軍突入英租界,將困守在此手無寸鐵的“八百壯士”余部俘獲,其中36位“八百壯士”被押運到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作為勞工摧殘。直至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已剩不足十人…“八百壯士”余部此時所剩也不過一百余人了</p> <p class="ql-block">【爭取撫恤】謝晉元妻子凌維誠為八佰壯士爭取撫恤,遭各級政府推諉,最后輾轉(zhuǎn)到重慶,以謝晉元遺孀的身份,找蔣介石落實,然而杯水車薪,有限的撫恤金無法解決英雄們的困境。有些人已是殘疾,無法從事勞動,只能淪為乞丐,流落街頭,令人寒心</p> <p class="ql-block">【英名永存】謝晉元率領(lǐng)的420余軍人證章……</p> <p class="ql-block">【英雄無名】八佰壯士活下來很少,大概有100人左右。即使活下來也不知去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p> <p class="ql-block">【英雄何在】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的故事人盡皆知,但是“八百壯士”是誰?卻鮮為人知</p> <p class="ql-block">【慰問英雄】新中國成立后,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收到謝晉元遺孀凌維城為幸存的“八百壯士”求助信,才知當年鼓舞了萬千中國人的英雄們還有人活著,而且境遇如此凄慘……陳毅當即回復凌維誠:給予幸存的所有人一次性補發(fā)補助和抗戰(zhàn)功臣的待遇,安排了相應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謳歌】歌八佰壯士……</p> <p class="ql-block">【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來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不朽的八百壯士】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令無數(shù)平凡人做出偉大的壯舉,喚醒了無數(shù)愚昧的人,沉淪的人</p> <p class="ql-block">【八佰天使】2010年12月16日,隨著“八百壯士”中最后一位幸存者楊養(yǎng)正的離世, “八百壯士”420余人走完了他們悲壯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英烈名錄】2014年,“八百壯士”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成為了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符號</p> <p class="ql-block">【歷史長梯】踏著沉重的腳步,從長長的樓梯往下走,仿佛又與當年的勇士們擦肩而過,聽見了那戰(zhàn)場的喧囂與爆炸聲,四行保衛(wèi)戰(zhàn)還在繼續(xù)...</p> <p class="ql-block">【永遠的四行倉庫】在腦際轟鳴中,離開了展覽館,卻忘不了那驚天動地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一河兩界】一河,兩界,歷史的畫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開并重演,抗日英烈重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烽火明窗】來到蘇州河對岸,凝神望去,每一扇窗戶都映著當年的烽火硝煙</p> <p class="ql-block">【四行要塞】四行倉庫就是歷史上的一座“鋼鐵堡壘”</p> <p class="ql-block">【回望歷史】漸漸走遠,仍能看見晚霞里的四行倉庫建筑大樓,仿佛看到那——當年戰(zhàn)火中的四行倉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财经|
察雅县|
宁阳县|
炉霍县|
廊坊市|
兴文县|
莎车县|
泉州市|
日照市|
南涧|
沛县|
灌云县|
孝义市|
斗六市|
耿马|
蒲城县|
确山县|
黔西县|
玛多县|
肇庆市|
永济市|
工布江达县|
昌邑市|
广德县|
古田县|
大庆市|
卢龙县|
九寨沟县|
科尔|
徐闻县|
长岭县|
喜德县|
屏南县|
吐鲁番市|
边坝县|
莆田市|
板桥市|
梁山县|
贵德县|
东宁县|